您有新信

 
[佛教] 《百业经》(52) 新来的比丘□骗他受害 今遭毒打
#1
知母念恩
发信站: 无名小站 (bbs.wretch.cc )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  传讲
                                                堪布索达吉  译导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52)新来的比丘

□骗他受害  今遭毒打


    一时,佛在舍卫城。每年有两大法会:夏三月安居法会和解制法会1。

安居(Vassa)时,比丘们有些住山洞,有些住山林,有些住□陀林,各自

精进修持。解制时,僧众中有不懂的可以请示世尊,有些有能说的也可以

说等。解制後可以出游,外出化缘。


    一次,解制後,一位新来不久的比丘,对舍卫城不太熟悉,头脑又

不太灵活,他也手持锡杖,著衣持钵去城中化缘了。时间临近下午,他仍

没化到缘,见其他比丘都满钵而归,他有点著急,又不知去哪里化,就到

处走。结果碰上了涅嘎沃【汉语:邬难陀(Upananda),是六群恶性比丘2(Sad

Vargika Bhiksu)之一】,新来比丘觉得他肯定会告诉自己该去哪里化缘

的。就上前询问:「请问比丘,哪里可以化到缘?因我是新来的,请给我

指点。」这个性本不善的邬难陀听了就心生害意:这附近有一个施主,做

任何事也不吉祥,对佛法也没信心,人格又不好,趁机来捉弄他一次。於

是,邬难陀就指点说:「新来的比丘到某某施主家去能化到缘。」他自己

另去别处化满了一钵先溜走了。这新来的比丘就按邬难陀的指点到了施主

家门前,正赶上施主有事想出门,一出大门正巧看见有个比丘来化缘,顿

时觉得很不吉祥:头光光的穿个黄袍,怎样看都不顺眼,讨厌死了。他越

看越上火,忍不住上去一把抓住比丘,不分青红皂白用拳头石头将他暴打

一顿,再把他摔在地上,摔得他头破血流,把锡杖折断,钵盂打破,法衣

撕烂……这个比丘被打得落花流水,半死不活。比丘悲哀地想:化不到缘

倒不要紧,要紧的是能尽快逃脱这意想不到的大难。三宝的加持,他遍体

鳞伤地逃回了祗陀园。诸比丘见他仅拿个破钵狼狈不堪的样子,就问:「怎

麽了?是不是遇上强盗了?」他摇头不语。时比丘众马上往佛前禀白事情

的原委。佛慈悲地告诸比丘:「以後,凡对客比丘示路,不能如此,一定

要好好指点;若客比丘新来此处,不熟悉,最好不要让他去化缘,否则,将

有诸多过患。」(有关详细的开遮持犯於戒律中广明。)诸比丘复次请问:

「世尊,为何邬难陀今天特意欺骗加害这位新来比丘,使其遭此大违缘?

愿为吾等演说其前後因缘。」


    世尊告曰:「邬难陀不仅是今生欺骗他,以前也曾欺骗过他,且听他

们的因缘:很早以前,一只乌龟在莲花池里安□自在地游著,一个狡猾的

狐狸来池边喝水,正巧看见了它,马上把它含在嘴里,乌龟非常害怕,告

诉狐狸:『朋友,请不要吃我,我身体太小,只够您一口,不够您充腹,

您如果不吃我,我告诉你一个比我身体大的动物,让您饱餐一顿。』狐狸

听了乌龟的话,觉得有道理,就放下乌龟答应不吃它,但要它告诉大动物

在哪里。乌龟骗它说:『在某某地方的一个山洞里,有雪蛙八母子,您若

去吃它们还是可以饱餐的。』实际上,山洞里是一个母狮子和两只乳狮子,

母狮子的习性是对乳狮子刚生下的几个月内天天护持,一直不离开的。这

个狐狸高兴地前往山洞,途中遇到另一只狐狸,就问它:『您好,哪里去

呀?』它说:『刚才莲池中有一只乌龟,我想吃它,但它告诉我前面一个

山洞里有八母子的雪蛙,故我要前去想饱餐一顿。』另外那个狐狸劝它:

『千万别去山洞里,否则有很大的违缘。』它却自不量力地吹嘘道:『象

我这样的狐狸力大无比,不管怎样,我都会如大象踩泥水一样应付过去的,

今天我是一定要吃掉它们,你不要管我。』它兴致勃勃地来到山洞前,两

个小狮子见来了个狐狸也很高兴,马上抓住它,一个吃耳朵一个吃尾巴, 慈

悲的母狮子说:『不要吃它,放了它吧。』两个小狮子就把它放了,它成

了没耳朵没尾巴的东西,赶忙往回逃。往回走时又碰到了刚才那只狐狸,

那只狐狸心里觉得蛮好笑的,就嘲弄它:『喂,朋友,你真是英雄唉!世

上没有像你这样无耳无尾的狐狸,你很像大象踩泥水一样,到山洞里英勇

搏斗,很了不起啊!』狐狸自己也是深觉惭愧,对它说:『确实我很羞愧,

很抱歉没听您的劝告。不过,情有可原的是那只乌龟骗我,我轻易相信了,

去了山洞里没见到雪蛙却遇上了狮子,结果弄成这付样子。』诸比丘,当

时的乌龟就是现在邬的难陀,当时的狐狸就是现在的这位新来的比丘。所

以,当时它也是乱指地方给狐狸,使它受到违缘,今生又是邬难陀给他乱

指路,使他受到很大的违缘。这是前世的因缘。」


出处:《百业经》
http://www.palyul.org.tw/palyultaipei/selectedd_articles/hundred.htm

--

    确定生命的无限相续,则人生种种现象,方有可能得到合理解答,
    人类行为价值,也有了切身的依托标准。

    在生命无限相续中,目前所作所为,
    都会影响自己的未来,果报均须自我承受。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
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
丧礼处之道常无名□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
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218-168-210-59.dynamic.hinet.net
Jack0 07/01/03 20:11:18  218.168.210.59 修改这篇文章
Wed Jan 3 20:11:18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