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圣严法师教禅坐目次
#1
净心
                      圣严法师教禅坐目次
                      ==================


  =-=-=-=-=-=-=-=-=-=-=-=-=-=-=-=-=-=-=-=-=-=-=-=-=-=-=-=-=

  以下 ●代表完全刊登
     ○代表部分刊登
     其馀内容则未刊登在本电子文件中,敬请参阅原书

  =-=-=-=-=-=-=-=-=-=-=-=-=-=-=-=-=-=-=-=-=-=-=-=-=-=-=-=-=



●自序

○一、禅修方法指导
● (一)禅修重在体验
● (二)禅修入门方法
    1.暖身运动
●   2.头部运动
○   3.七支坐法
●   4.放松身心
●   5.数呼吸
    6.数佛号
●   7.调心方法
○   8.起坐前的全身按摩
○   9.打坐注意事项
  (三)经行.立禅
    1.经行方法
    2.步步为营
    3.立足点和方向感
    4.立禅
● (四)对治妄念.禅修与神通
●   1.对治妄念
●   2.禅修与神通

○二、一般佛法开示
   (一)佛与菩萨
   (二)活在现在、佛在现在
●  (三)惭愧心
●  (四)拜佛的意义
   (五)蒙山施食
   (六)发愿
   (七)四弘誓愿
   (八)皈依三宝
   (九)感恩
   (十)三宝恩
   (十一)回向
●  (十二)因果.因缘
●     1.因果
●     2.因缘
●  (十三)戒、定、慧三学
   (十四)身、口、意三仪
●  (十五)人成即佛成

 三、自我肯定、自我提升、自我消融

 四、结营前的综合讨论
   (一)各组心得
     第一组报告∶从此勿走冤枉路
     第二组报告∶死而复苏救了人
     第三组报告∶自己有福学修行
     第四组报告∶应病给药好医生
     第五组报告∶悲智兼顾利益人
     第六组报告∶把智障儿当菩萨
     第七组报告∶行住坐卧皆是禅
   (二)师父结语∶安全的方法与正确的观念

●五、禅修的功能
   1.菩萨的意义
   2.身心的放松
   3.打坐的功能
●  4.打坐的反应
●  5.气动的现象
●  6.灵动的现象
●  7.幻觉的现象
●  8.自我的肯定
●  9.自我的成长
●  10.自我的消融

 附录:法鼓山社会菁英禅修营活动日程表



┌——————————┐
│ □禅修指引.10  │
└——————————┘

圣严法师教禅坐

——————————————————————————————

讲  者□圣严法师
出 版 者□东初出版社
总 经 理□张元隆
主  编□释果光
责任编辑□赖月英
美术编辑□张小华、白菁汾
动作示□□沈旭明
登 记 证□行政院新闻局局版台业字第2177号
地  址□台北市北投区大业路65巷89号
电  话□(02) 8926564
传  真□(02) 8960731
邮拨帐号□0112590-1
美国分社地址□
Ch'an Meditation Center (New York)
90-56 Corona Avenue
Elmhurst, N.Y. 11373
U.S.A.
Phone□(718) 5926593
   
Fax □(718) 5920717
初  版□中华民国85年1月
排  版□伊甸社会福利基金会
印  刷□沈氏艺术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建议售价□新台币180元
ISBN 957-633-142-0


——————————————————————————————

本书如有缺页、破损、装订错误,请寄回本社调换


┌———————————┐
│  版权所有.请勿翻印  │
└———————————┘

      本电子文件仅授权於电脑网路上流通,而不论是一般书面的转出版、
      部份引用或摘录等行为,皆不被允许。至於在电脑网路上的流通,
      亦必须遵守不擅改原文以及非营利用途的原则。

      关於本著作权声明若有语意不明确、或者其他未竟事宜,请联络
      台北市北投区大业路 65 巷 89 号东初出版社,或
      E-mail: idpt315@tpts1.seed.net.tw

      电子书化 by budmgt@math.ncu.edu.tw


自 序

  从一九九二年二月十日至十二日之间,我在法鼓山举办第一届社
会菁英禅修营以来,到今年一九九五年十月十日结束第九届每次三整
天的禅修活动为止,已历三个半年头。参与的人数,从第一届仅四十
位社会各界的名流,到第九届的成员一百零五人,总数已有四百七十
六位,都是来自政经、工商、学术、文教、传播、演艺等各界的社会
杰出人士。

  每届结束之时,都有人建议,不要使用「社会菁英」来称呼他们
,我到现在还不知道该用什麽更适当的名称来标示他们,他们若不是
各界管理层次的领袖人物,便是对於当今社会深具影响力的优秀人才
。

  每届结束时,大家都会提出同样的希望,盼能将我在禅修营中的
开示,印刷成书,好让他们参考使用。这样的禅修课程,我和我的出
家弟子们,提供的是:尽心尽力的服务精神,正知正见的佛法观念,
安全实用的禅修方法。在短短的三天之中,除了每日的作息时间表之
外,仅有课目的五个主题:

  一、实用的禅修方法。
  二、健康的禅修观念。
  三、因人而异的禅修层次。
  四、□脱自在而又精进不懈的禅修精神。
  五、以禅者的修养活用於自我的调适及环境的因运。

  我虽全程担任指导禅修的角色,却未备任何书面的讲义。因为课
程的功能虽相同,每届禅众的背景根器则互异,我的授课内容也不能
没有差别。所以无法编定刻板式的教材课本。故也未将每届的授课录
音带整理成文。到了第四届圆满後,有一位苏丽美居士,发心将一九
九三年九月一日至四日间的录音带,全部抄录编集,用电脑打字成了
文章,送我过目,有感於她的热心,经我删修润饰之後,便是本书第
一至第四章内容。

  一九九四年春,我从台北回到纽约,也在东初禅寺举办了第一届
华人社会的菁英禅修营,由於场地及时间的因素,只能将我在台湾三
天的课程,浓缩在一天之内授毕,效果也还不错。故由戴玉冰居士,
录音整理成稿。那便是本书的第五章了。

  本书即行面世,略述因缘,聊以为序。

  一九九五年十月二十日晨 圣严序於台北市北投农禅寺


--

▲▲▲   □□□  □□□□□□□□□□□□□□    
□□□ □□□□□□□□    □□□  □  □□□    ▲▲▲
□□□ □□□□□□□□□□□□□  □□□□□    □□□   台大佛学研究中心
  Ξ     □□□□□□□□□□□□  □    □□□    狮子吼佛学专站   
  □□ □□□□□□□  □□□      □□□  □□□□Ξ     欢迎加入交流讨论  
Wed Jan 22 20:24:24 200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