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 传讲
堪布索达吉 译导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88)角宿大象
□被诱等流 两世还俗
一时,佛在王舍城。王舍城由国王影胜执政,王有一大臣名叫大象
师,其财富圆满犹如多闻天子。他长大後娶了妻子,与她共度美好时光。
不久其妻怀孕,九个月後生下一个非常庄严的孩子。夫妇为孩子举行了隆
重的贺生仪式,因小孩子是角宿日降生的,也是大象师的儿子,故取名为
角宿大象,并用牛奶、酸奶、油饼等精心□养他。角宿大象长大後,精进
学习骑骏马、骑大象等骑技,学习各种武艺以及大小五明等一切世间的学
术。大象师夫妇去世後,角宿大象继承父业,继续作影胜国王的大臣,他
也娶了妻子共同生活,对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具足信心,皈依受持净戒,行
布施积累资粮。後来,他出家了,并精通三藏,成为著名的三藏法师。他
自知虽久经闻思,但未曾勤修。於是开始精进地修行,除中夜稍许休息以
外,利用一切时间精进修持。他得到一些境界後,摄受了五百弟子,并且
经常带他们去城中化缘。很多大臣听说角宿大象大臣已出家,便同去陈白
影胜国王言:「据说角宿大象大臣已经出家,他无子无女,但财产很多,
陛下应把他的财产收回来。」国王告诉众臣:「角宿大象尚在人世并没有
死亡,寡人只对已亡人的财产有权收回。他这仙人种姓者,不一定会长期
出家,故他的财产不急於收回。」有一次,角宿大象与五百眷属一同去城
中化缘。角宿大象原来的妻子听说丈夫到城中来化缘,就想供养他们。她
把角宿大象及其眷属迎请回家,心想:不知角宿大象是否已经证果,如果
已经证果暂且作罢,若还未证果,我一定要让他回来与我一起生活。(师
言:在座的出家人,你们要想一想,观察自己得果没有,如果没有得果的
话,就一定要注意,也许你的家眷还梦想著你会还俗(Uppabbajita),一
定要注意呀!)她想了个办法来观察角宿大象是否已得果。角宿大象正在
受供时,她从二楼上扔下一个大锅,「啪」地一声,锅落在角宿大象的面
前,正在受食的角宿大象吓了一跳。见此情景,她心中暗自高兴,认为如
果已证得罗汉果位,就不会有这样的恐惧,以此推断丈夫还是个凡夫僧。
接著她又观察他的食相,发现他经常有在锅上写字等不拘小节的行为,看
起来心还没调伏好,所以她有了很大的信心。便於角宿大象的足下顶礼祈
求道:「尊者,以前我们的财富是非常圆满的,现在我一个人用不完,祈
求您和您的眷属能常来我家应供。」第二天,角宿大象与一百五十位眷属
来应供。他的妻子想方设法使他的眷属一天天依次减少。最後一天,只有
角宿大象一个人来应供。她在丈夫面前委屈地说:「您不在家的时候,很
多人欺负我、打我,害我……」她又吩咐手下人:「明天,我听法时,你
在门外大喊我三声,如果我没出来,你就冲进来扯我的头发,狠狠地打我。」
那人也答应了。第二天,她正在闻法时,那个人按照吩咐先是大喊了三声,
後又冲进来打她。角宿大象心想:那天她曾对我说很多人欺负她,看来她
真的很可怜。他生起了猛厉的嗔恨心,看到妻子床上有一把刀,他拿起刀
猛扑过去要杀掉那个人,这时,妻子抱著他的脚哀求:「您千万不要杀他
啊!您是比丘,已受了比丘戒的,您舍了戒再杀他也可以啊。」角宿大象
觉得所言有理,便舍了戒,将出家人的法衣脱掉,换上了在家人的衣服。
这时,他的妻子马上换了口气说:「其实,我是很想念您的,这个人并不
是害我的,现在您的戒已经舍了,我也如愿以偿。您看家中财富圆满,我
们应趁年轻及时享乐才对,以後我们多做布施,积累资粮,在家修行才是
最殊胜的……」角宿大象只好顺从妻子,重新与她一起生活。影胜国王得
知角宿大象已经还俗(Uppabbajita),便令他继续作大臣辅佐朝政。(译
者:其实这种情况非常多,也许你们不知道。汉族弟子当中,男众、女众
都有一些人,与这种情况一模一样,基本上没有什麽差别。他们写信给我
说:「首先不想这样做,但是由於种种原因现在不得不上班。」所以你们、
特别是年青人回家去我很不赞成,对出家会有违缘,一定要谨慎。)他只
好重操旧业□回朝为臣。
众比丘到王舍城中化缘时,听说角宿大象已经还俗(Uppabbajita),
返回後,在世尊前呈白:「世尊,听说角宿大象已舍戒还俗了。」世尊告
诸比丘:「角宿大象与其他人不同,暂时他虽还俗,但不会久留家中,以
後他还会出家,并能获得罗汉果位。」世尊如是授记。(师言:有的大德
虽然暂时还俗,但还是可以饶益有情,比如:密勒日巴尊者的大弟子惹琼
巴,相貌非常庄严。一次,他到尊者家里,尊者请他吃饭,但因尊者的糌
粑和酥油都是旧的很难吃,惹琼巴不愿意吃。因为惹琼巴的相貌殊好,当
地的姑娘们都愿意供养他,所以他觉得自己的行为欠妥,如果继续留在上
师身边,对他老人家纳受供养成了障碍,不如到卫藏(拉萨)去。而尊者
不赞成他去拉萨,一再挽留他。最後,尊者拉著他的衣服告诉他不要走,
可他挣脱了。尊者说:「你已经违背了上师的教言,以後肯定会遇上违缘
的。」惹琼巴执意要去拉萨。到了拉萨後,出现了违缘,他与一位拉萨姑
娘结婚了,二人生活得极为贫困。姑娘有一颗宝贵的松耳石交给惹琼巴保
管。一日,密勒日巴尊者想知道惹琼巴在做什麽,就幻化成乞丐的形象到
拉萨看望他。正巧阿吉拉(拉萨人对姑娘的称呼)出去了,惹琼巴坐在家
里见一乞丐蹒跚走来,他不知此是上师的化身,对之生起了大悲心,家里
无他物可施,就把妻子那颗宝贵的松耳石施给这个乞丐。尊者见弟子的行
为後觉得:我的弟子虽然还俗了,但他的悲心没有改变,还是很好的,之
後尊者返回康区了。阿吉拉回来後不见了松石,与惹琼巴大闹了一场。为
此,惹琼巴生起了厌离心,重新返回康巴。当时,密勒日巴尊者准备给弟
子灌顶,他要求每一个听授灌顶的弟子必须供养一个财宝,没有供养的人
不许参加灌顶。惹琼巴很痛苦,心想我原来在康区条件具足时,上师从没
向我要过供养,但现在我如此贫穷,上师却要我供养,今天我没有得灌顶
的机会了。正在他痛苦不堪之时,尊者告诉众人:「你们看,惹琼巴已经
供养了松耳石,其他人也需要这样的供养。」边说边从曼荼盘里拿出原来
的那颗松耳石。惹琼巴恍然大悟,对上师生起了不共的信心。灌顶後,尊
者又让他马上回拉萨去,惹琼巴很不愿意去,他在一支道歌中唱道:我自
己想去的时候,上师不让我去;我不想去时,上师又偏让我去拉萨。他去
拉萨以後,把以前的妻子也度化了。所以,有些根基好的弟子,还俗了还
有机会出家。以前智悲光尊者四大弟子之一,无畏盔甲来到康巴时,因违
缘还了俗,很多人不知其密意而作各种诽谤,但他以在家人的形象度众生
的事业也非常广大。)
世尊观知调化角宿大象的因缘已成熟。一天早上,世尊著衣持钵到
王舍城化缘。来到角宿大象门前时,角宿大象见到房间里一片光芒,他觉
得这肯定是佛的加持力。一个人告诉他,佛陀已到他家门口,他急忙到门
前於佛足下恭敬顶礼,祈求:「世尊有何吩咐,我一定照办。」世尊言:「无
他,只希望你立即出家受持净戒。」因释迦世尊在因地时,生生世世没违
背过上师的教言,所以,即生中任何人也不会违背佛陀的教言。角宿大象
马上跟著佛陀回到祗陀园。佛给他传了比丘戒,也传授了教言,他精进修
持後得到阿罗汉果位。
诸比丘请问:「世尊,角宿大象以何因缘令佛欢喜,从未做令佛不欢
喜的事,於佛教法下出家获得罗汉果位?唯愿为说,我等乐闻。」佛告诸
比丘:「这是他前世的发愿力。久远以前,一静处有位大施主,财富圆满
犹如多闻天子。他修建了一座美丽的花园。当时,没有如来出世,有一位
圆满功德的独觉应世。一天,独觉想到城里化缘,但听到花园中有音乐的
声音,便决定到花园里化缘。当施主看到身心调柔的独觉时,生起了大欢
喜心,对独觉做了饮食供养,并请问独觉的住处。他经常对独觉做供养。
後施主见独觉功德圆满,生大信喜心,对俗家生起厌烦心,想到独觉面前
出家。独觉告诉他:『我现在不摄受弟子,你到仙人那里出家吧,他们肯
定会摄受你。』施主舍弃家中的一切,在仙人前出家了。他修行了很长时
间以後,非常想去看看独觉上师。当回到独觉的住处时,独觉已不在了,
另一位独觉在彼处苦行。他向新来的独觉询问上师的消息。独觉告诉他以
前的独觉已经圆寂了,并将遗塔所在处指给施主看。施主在塔前恭敬地□
水、供花、供香後於塔下发愿:以此善根,愿我生生世世生於富贵之家,
将来在比此独觉更殊胜的如来面前做供养,令佛欢喜,不做令佛不欢喜的
事。发愿後,他返回自己的住处。施主去世後,升入梵天界。诸比丘,你
们是怎麽想的?当时的施主就是现在的角宿大象,以他对独觉恭敬供养的
功德,生生世世生於富贵之家,并且在超胜於那位独觉的我面前,令我欢
喜,出家获证罗汉果位。」复次诸比丘请问:「世尊,以何因缘角宿大象
的妻子诱他还俗?」佛告诸比丘:「不仅是今生,前世也曾引诱他,使他
破梵净行。很早以前,鹿野苑的梵施国王手下有一执掌重权的侍者大臣,
名字叫火施。火施的妻子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大儿子取名火子,小儿子
取名火焰,用牛奶、酸奶、油饼等精心□养著。火子和火焰长大後,学习
了文字、婆罗门行为等世间学问,精通了十八种学术。当他们看到父亲为
了辅佐朝政,经常做一些如法和不如法的事情时,觉得父亲的事业没有任
何意义。他们想:与其这样为了争夺政权而损害其他众生,倒不如到寂静
的山林中过以草蔽体的生活殊胜。他们对在家的生活生起了猛厉的厌离
心,同去祈求父母希望能得到开许,但父母都不同意,劝告他们说:『孩
子们,很多仙人到森林中去苦行是为了得到王位,而你们的王位唾手可得,
何必如此呢?』两个孩子说:『我们并不是害怕得不到王位,而是害怕得
到王位以後会造无边的罪业,我们不愿意享受这种世间的生活,要到寂静
的山林中去修行。』父母不得已,勉强地说:『你们到静处出家,我们也
不反对,但你们若得到了不共境界时,希望你们能回来让我们看看。』他
们答应父母的请求,便到静处出家了。两个孩子出家以後,精进修行,得
到了四禅五通。他们忆起往昔对父母的誓言,便回到家中,飞於空中,在
父母面前显示种种神变。父母都很高兴说:『你们是出家人,是要到处化
缘的,我们很想积累资粮,你们就住在花园里接受我们的供养吧。』火子
和火焰答应了父母,他们在花园里用树枝、树叶等修建了一个茅蓬安住下
来。当时,鹿野苑的很多人都来亲近他们,对他们恭敬供养,依止他们。
久而久之,梵施国王也得知火施婆罗门的两孩子出家苦行得到成就,具有
种种神变。国王亲自前往对二人做了供养,恭敬顶礼後祈请:『二位尊者,
请求你们以後能经常到我的王宫中受供。』二人欣然应允,经常乘神通飞
到王宫,每一次国王都是亲自迎接,把他们抱到法座上,然後奉上甘美的
饮食,并且在他们面前听法。一次,国王要带领众眷属外出,临行前嘱咐
王女说:「我外出期间如果那两位出家人来宫中受供,你一定要像我对待
他们一样,好好相待。」说毕,带众眷属外出了。一日,火子有事处理,
就让火焰一个人到宫中应供。火焰飞到王宫上空时,王女见到一出家人飞
来,便按父王吩咐,学著父王的样子,抱起他将他放到法座上。因与女人
接触,就像与毒蛇接触一样,(师言:格蒙王布单增洛吾曾在《赞戒论》中
讲过:没有破根本戒,仅只接触女人也会失毁很多戒律。所以,行持梵净
行的人一定要注意。)瞬间,火焰的神通已经退失了。因火焰的相貌非常
庄严,王女对他生起了贪心。後来,在静处二人做了不净行。王妃们已知
道二人的行为不如法,但又惧於其神通,不敢禀告国王。火焰失去神通以
後,不能再飞,他又不好意思步行回住处,只好住在王宫里。国王回宫後
听说火焰在宫中,非常高兴,马上准备了许多食物,亲自供养火焰,王女
也拿著饮料去供养。火焰见到王女,生起了猛厉的贪心,以贪心所至犹如
迷醉,在国王前,怔怔地伸手抚摸王女的手。国王看见他的越轨行为生起
大嗔恨心,拿起宝剑便要杀他。王女急忙替火焰掩饰说:『尊者,您拿错
了。』国王听到此言以为是自己看错了,急忙收回宝剑,继续恭敬供养,
於火焰前闻法。
火子一直不见弟弟回来,很担心他会出现意外,以神通观察才知道
弟弟犯了戒,神通也已退失,若仍继续住在王宫里会有生命危险。於是显
示神变来到了王宫,国王照例迎接、供养他,在他面前听法。火子传了一
个简单的法便带著弟弟飞回住处。他又给弟弟重新传授了教言,火焰精进
修持,又重新得到了四禅五通。此时,国王的眷属王妃们因怕遭到国王的
詈骂,而将火焰与王女二人的行为如实禀告了国王。国王怒火中烧,率领
四大军队往森林中准备杀死火焰。火焰已经知道梵施国王是来取他性命
的,为令国王生信,他跃入空中,显示种种神变。国王见此情景,嗔心已
退,暗自琢磨,是不是自己听到的话是假的。他问火焰:『婆罗门儿子呀,
我听别人说你已犯戒,这是真的还是假的?』火焰告诉他:『国王啊,你
听到的是真实的,我是因为生起了猛厉的贪心而迷误一时。』国王仍是疑
惑不解,如果犯了戒是不可能有神变的。他又跑到火子面前,问火子。火
子告诉他:『国王,您听到的话是真实的,火焰确实曾因贪心做不净行,
他犯戒後神变已退失了,後来我重新传给他教言,他自己精进修持後又得
到了神变和神通。』国王听後,对火子、火焰生起无比的欢喜心,并对二
人恭敬顶礼後返回了。诸比丘,你们是怎麽想的?当时的火子就是现在行
持菩提的我,当时的火焰就是现在的角宿大象,当时的王女就是现在的角
宿大象的妻子。当时是她以各种方法引诱他破戒,是我救了他,使他重新
得到四禅五通;现在也是他还俗时我救了他,使他得到阿罗汉果位。另一
段因缘是在迦叶佛时,角宿大象为出家人,诸根调伏,以此因缘,今生中
获得解脱。」
出处:《百业经》
http://www.palyul.org.tw/palyultaipei/selectedd_articles/hundred.htm
--
确定生命的无限相续,则人生种种现象,方有可能得到合理解答,
人类行为价值,也有了切身的依托标准。
在生命无限相续中,目前所作所为,
都会影响自己的未来,果报均须自我承受。
--
※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
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
丧礼处之道常无名□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
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 218-168-213-213.dynamic.hinet.net海
Jack0 在 07/02/06 8:05:15 从 218.168.213.213 修改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