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依经所载,佛陀最常强调的教示是什麽?
#1
净心
依经所载,佛陀最常强调的教示是什麽?

..............................................................................
(10)假使有外国人问你:
        「根据经典所载,佛陀最常强调的教示是什麽?」
..............................................................................

    我再次引用佛陀的话回答:「五蕴( khandha )无常、无我( an atta )」,每个
个体都是由五种积聚——五蕴组成。身的积聚称为「色」( rupa ),乐、苦等感受的积
聚称为「受」( vedana ),记忆与醒觉称为「想」( sanna ), 造作思考称为「行」
( sankhara ),能透过六根而认知称为「识」( vinnana )。 如此,色、受、想、行
、识被称为五聚或五蕴。

    五蕴无常、无我,这是在所有教义中,佛陀最常强调的部份。五蕴无常,因它们持续
地流动、变迁著;五蕴无我,因它们始终迁流变化,任何人都不能将它们执取为「我」或
「我所有」。

    我再归纳一次,请各位把这主题的要点铭记在心:佛陀最常强调——所有事物都是无
常的,而且没有任何一物可以当作是「我」、「我所有」。


                                               录自『一问一智慧』


--

▲▲▲   □□□  □□□□□□□□□□□□□□    
□□□ □□□□□□□□    □□□  □  □□□    ▲▲▲
□□□ □□□□□□□□□□□□□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Ξ     □□□□□□□□□□□□  □    □□□   欢迎加入交流讨论  
  □□ □□□□□□□  □□□      □□□  □□□□Ξ  http://cbs.ntu.edu.tw
Wed Feb 28 08:07:56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依经所载,佛陀最常强调的教示是什麽?
#2
发信站: SEEDNet News Service (pchome.com.tw>)
佛教教义精髓:「表相不重要,重要的是内涵;

看到什麽不重要,重要的是站在什麽立场看事情。」

□□「站在什麽立场」看事情(心眼)永远比「看到什麽」(肉眼)重要!(详解如

http://lenyan.mpsdn.com/articles/body.htm


"净心" <purify.bbs@cbs.ntu.edu.tw> 撰写於邮件新闻
:4Sh69i$O1c@cbs.ntu.edu.tw...
> 依经所载,佛陀最常强调的教示是什麽?
>
>
.............................................................................
.
> (10)假使有外国人问你:
>         「根据经典所载,佛陀最常强调的教示是什麽?」
>
.............................................................................
.
>
>     我再次引用佛陀的话回答:「五蕴( khandha )无常、无我( an atta )」,
每个
> 个体都是由五种积聚——五蕴组成。身的积聚称为「色」( rupa ),乐、苦等感受
的积
> 聚称为「受」( vedana ),记忆与醒觉称为「想」( sanna ), 造作思考称为
「行」
> ( sankhara ),能透过六根而认知称为「识」( vinnana )。 如此,色、受、
想、行
> 、识被称为五聚或五蕴。
>
>     五蕴无常、无我,这是在所有教义中,佛陀最常强调的部份。五蕴无常,因它们
持续
> 地流动、变迁著;五蕴无我,因它们始终迁流变化,任何人都不能将它们执取为
「我」或
> 「我所有」。
>
>     我再归纳一次,请各位把这主题的要点铭记在心:佛陀最常强调——所有事物都
是无
> 常的,而且没有任何一物可以当作是「我」、「我所有」。
>
>
>                                                录自『一问一智慧』
>
>
> --
>
> ▲▲▲   □□□  □□□□□□□□□□□□□□

> □□□ □□□□□□□□    □□□  □  □□□
▲▲▲
> □□□ □□□□□□□□□□□□□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   Ξ     □□□□□□□
□□□□□  □    □□□   欢迎加入交流讨论  
>   □□ □□□□□□□  □□□  
□□□  □□□□Ξ  http://cbs.ntu.edu.tw
>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佛法求助哇啦啦 - 别害羞, 尽管问喔!
BudaHelp
Sat Mar 3 11:07:54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依经所载,佛陀最常强调的教示是什麽?
#3
其实我是很低调的
发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 引述《danis0325@pchome.com.tw (善解)》之铭言:
> 佛教教义精髓:「表相不重要,重要的是内涵;
> 看到什麽不重要,重要的是站在什麽立场看事情。」
> □□「站在什麽立场」看事情(心眼)永远比「看到什麽」(肉眼)重要!(详解如
> http://lenyan.mpsdn.com/articles/body.htm
> "净心" <purify.bbs@cbs.ntu.edu.tw> 撰写於邮件新闻


    如果说看到什麽都不重要的话,那麽往往造成的只会是错误的下场,因为你连看到的
东西都不能确定与否,那麽又如何能够站在哪个立场呢!所以此说明显是有问题的。
--
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
┌—————KKCITY—————┐   □  想要成立班系社团站台吗?  
         bbs.kkcity.com.tw          │ □ KKcity即日起开放BBS站申请罗!
└——From:61.67.46.20        ——┘   □ □  免程式技术、硬体成本的选择!!
Sat Mar 3 11:55:46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依经所载,佛陀最常强调的教示是什麽?
#4
净心
依经所载,佛陀最常强调的教示是什麽?

..............................................................................
(10)假使有外国人问你:
        「根据经典所载,佛陀最常强调的教示是什麽?」
..............................................................................

    我再次引用佛陀的话回答:「五蕴( khandha )无常、无我( an atta )」,每个
个体都是由五种积聚——五蕴组成。身的积聚称为「色」( rupa ),乐、苦等感受的积
聚称为「受」( vedana ),记忆与醒觉称为「想」( sanna ), 造作思考称为「行」
( sankhara ),能透过六根而认知称为「识」( vinnana )。 如此,色、受、想、行
、识被称为五聚或五蕴。

    五蕴无常、无我,这是在所有教义中,佛陀最常强调的部份。五蕴无常,因它们持续
地流动、变迁著;五蕴无我,因它们始终迁流变化,任何人都不能将它们执取为「我」或
「我所有」。

    我再归纳一次,请各位把这主题的要点铭记在心:佛陀最常强调——所有事物都是无
常的,而且没有任何一物可以当作是「我」、「我所有」。


                                               录自『一问一智慧』


--

▲▲▲   □□□  □□□□□□□□□□□□□□    
□□□ □□□□□□□□    □□□  □  □□□    ▲▲▲
□□□ □□□□□□□□□□□□□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Ξ     □□□□□□□□□□□□  □    □□□   欢迎加入交流讨论  
  □□ □□□□□□□  □□□      □□□  □□□□Ξ  http://cbs.ntu.edu.tw
Thu Sep 10 10:19:42 2009
回覆 | 转寄 | 返回

依经所载,佛陀最常强调的教示是什麽?
#5
净心
依经所载,佛陀最常强调的教示是什麽?

..............................................................................
(10)假使有外国人问你:
        「根据经典所载,佛陀最常强调的教示是什麽?」
..............................................................................

    我再次引用佛陀的话回答:「五蕴( khandha )无常、无我( an atta )」,每个
个体都是由五种积聚——五蕴组成。身的积聚称为「色」( rupa ),乐、苦等感受的积
聚称为「受」( vedana ),记忆与醒觉称为「想」( sanna ), 造作思考称为「行」
( sankhara ),能透过六根而认知称为「识」( vinnana )。 如此,色、受、想、行
、识被称为五聚或五蕴。

    五蕴无常、无我,这是在所有教义中,佛陀最常强调的部份。五蕴无常,因它们持续
地流动、变迁著;五蕴无我,因它们始终迁流变化,任何人都不能将它们执取为「我」或
「我所有」。

    我再归纳一次,请各位把这主题的要点铭记在心:佛陀最常强调——所有事物都是无
常的,而且没有任何一物可以当作是「我」、「我所有」。


                                               录自『一问一智慧』


--

▲▲▲   □□□  □□□□□□□□□□□□□□    
□□□ □□□□□□□□    □□□  □  □□□    ▲▲▲
□□□ □□□□□□□□□□□□□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Ξ     □□□□□□□□□□□□  □    □□□   欢迎加入交流讨论  
  □□ □□□□□□□  □□□      □□□  □□□□Ξ http://buddhaspace.org
Wed Jan 2 18:29:58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