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Re: 『生活中的缘起』目次
#1
果任
※ 引述《Nice (Nice to meet you)》之铭言:
> 『生活中的缘起』目次
> 法音丛书出版缘起——向大自然学习佛法.......................3
> 前言.......................................................9
> ┌—————————————┐
> │学习缘起是佛弟子最重要的事│
> └—————————————┘
> ┌———————————————┐
> │以违反缘起法则的方式解释缘起  │
> └———————————————┘
> 缘起中没有自我存在.........................................90
> 错误的解释何时产生.........................................91
> 错误地解释缘起,使佛教衰灭.................................94
> 解释错误的原因.............................................97

> ┌—————————┐
> │缘起没有贯通三世  │
> └—————————┘
> 不能以日常用语解释缘起.....................................118
> 缘起无法在婴儿的身心中成立.................................125
> 缘起像闪电般生灭...........................................129
> 在一天中可能生起了好多次的有和生...........................131

>     传统以亘贯三世的立场解说缘起:过去世的无明与行(意志性的活动)引生
> 现在世,在现在世中经历到过去所作所为的果报。
Nice大德:
既要都认为南传佛教及阿含才是佛所说,那麽就以南传佛教提倡的《葛拉玛经》:
第一、不因为他人的口传、传说,就信以为真
第二、不因为奉行传统就信以为真
第三、不因为是正在流传的消息,就信以为真
第四、不因为是宗教经典书本,就信以为真
第五、不因为根据逻辑-就信以为真
第六、不因为根据哲理-就信以为真
第七、不因为符合常识-外在推理,就信以为真
第八、不因为符合自己的-预测、见解、观念,就信以为真
第九、不因为演说者的威信就信以为真
第十、不因为他是导师、大师就信以为真
要以此求真求实的精神,不要以佛使尊者是南传佛教的大师或是选择自己相信的,便否定三世
因缘果报。
请参考:杂阿含(七八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
诸比丘。有邪.有正。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何等为邪。谓邪见。乃至邪定。何等为正。谓
正见。乃至正定。何等为正见。谓说有施.有说.有斋。有善行.有恶行。有善恶行果报。有
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众生生。有阿罗汉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证具足住。我
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愿学佛者能解如来真实义。不要站在偏见学佛法。
2007年 3月 1日 15:10:13 星期四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生活中的缘起』目次
#2

发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人们通常是以「我见」或是「渴爱」的眼光去解读缘起,造成了必然
有个主要的什麽去产生〈自己的、什麽的〉生命现像,结生识等名词
探讨的背後,很容易隐藏这种不自觉的观念。《增支部第4 集第199
经》:

『我依此而正是这样』、『我依此而不是这样』、『我依此而持续常
住』、『我依此而消散无常』、『我依此而将来可能存在』......

这三十六种等渴爱隐藏观念,所产生的疑问,势必造成去解读流转主
体为何?我以前为何?我未来为何?我为何流转?等等。

一位在因缘法、缘生法上得到正知正见的人,就不会想要追求知道前
生或未来,也不会局限於世间的三世因果中打转。想要追求知道前生
与未来者,是因为对因缘法及缘生法不知不解,因此才想要追求知道
前生与未来。

如《杂阿含经》(大)二九六经中:

  世尊向诸位比丘说:「我现在要说一说因缘法和缘生法。」

  「什麽叫做因缘法呢?那就是此有故彼有(因为有这个所以才会
有那个),也就是说,因为有『无明』才会有行,有行才会有识,…
…乃至才有了这个纯大苦的产生。」

  「什麽叫做缘生法呢?那就是无明、行……乃至老死这种法则。
不论是有佛陀出现或是没有佛陀出现,这个缘生法则是常在的,这个
法则永存法界之中,如来自己觉察到这个法则,就为他人演说,详细
的解释,弘扬显发它。所谓缘於无明才有行,……乃至於生才有老死
。不论佛陀出现也好,佛陀未出现也好,这个法则是常在的,这个法
则永存法界之中,如来自己觉察到这个法则,就为他人演说,详细的
解释,弘扬显发它。所谓缘生的缘故,才有老、病、死、忧、悲、恼
苦。这个法则贯通在诸法上,是法则常住、法则必然性、法则如实、
法则现成,法则不离於如实,法则同於真实,实在真实、不颠倒,诸
法都是随著缘起法而起变化,这叫做缘生法。也就是说有无明、行、
识、名色、六入处、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忧、悲
、恼苦,这就叫做缘生法。」

  「多闻博学的圣弟子在这因缘法、缘生法得到正知正见,就不会
      ^^^^^^^^^^^^^^^^^^^^^^^^^^^^^^^^^^^^^^^^^^^^^^^^^^^^^^
想要得知前生或来生是有或无?过去生是哪一类的众生?前生或来生
^^^^^^^^^^^^^^^^^^^^^^^^^^^^^^^^^^^^^^^^^^^^^^^^^^^^^^^^^^^^
是长得怎麽样?假若沙门、婆罗门被凡俗的见解所系缚,也就是说被
^^^^^^^^^^^^
自我的观念所系缚、被众生的观念所系缚、被灵魂不灭的观念所系缚
、被禁忌以及吉庆的观念所系,当种种见解观念的系缚都断除、了解
了,就能把它们的根本截断,这就如同截断多罗树的树根一样,在未
来就不会再复生了。这就名为多闻博学的圣弟子,在因缘法及缘生法
上如实地正知,对因缘法及缘生法善於理解、善於觉察、善於修习、
善於实践。」

  佛陀说完了这段经文,诸位比丘听了佛陀的话,心生欢喜,乐意
奉行!


--
Imasmim sati, idam hoti; imass'uppada idam upajjati.
imasmimasati, idam na hotil;imassanirodha imam nirujjhati ti.
--
┌—————KKCITY—————┐  人人可架站,经营社群联谊天地  
         bbs.kkcity.com.tw           欢迎社团/班系/歌友/艺文创作/公益申请
└——From:122.127.32.173     ——┘KKCity 开设自己喜爱的主题BBS
Fri Mar 2 12:25:43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生活中的缘起』目次
#3
果任
※ 引述《notself@kkcity.com.tw ( )》之铭言:

>   「多闻博学的圣弟子在这因缘法、缘生法得到正知正见,就不会
>       ^^^^^^^^^^^^^^^^^^^^^^^^^^^^^^^^^^^^^^^^^^^^^^^^^^^^^^
> 想要得知前生或来生是有或无?过去生是哪一类的众生?前生或来生
> ^^^^^^^^^^^^^^^^^^^^^^^^^^^^^^^^^^^^^^^^^^^^^^^^^^^^^^^^^^^^
> 是长得怎麽样?


杂阿含: (二六二)云
…………尔时阿难语阐陀言:我亲从佛闻,教摩诃迦旃延言。世人颠倒依於二边,若有、若
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著。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於我。此苦生时生,灭时
灭。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见如来所说。所以者何?迦旃延,如
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於二
边,说於中道。

《杂阿含经》三六一经: 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思量、有妄想,则有使攀缘识住;有攀缘识
住故,入於名色;入名色故,则有往来;有往来故,则有生死;有生死故,则有未来世生、
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若不思量、无妄想,无使无攀缘识住。无攀缘
识住故,不入名色;不入名色故,则无往来;无往来故,则无生死;无生死故,於未来世生、
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

一念即现十二因缘法,十二因缘亦不违通三世,法尔如是。
我庆:梵行已立所作已作阿罗汉,不再受生何须再谈死!
我哀:凡夫众生五阴还相续 ,受此断灭见 ,胡乱造作安知入何道?
2007年 3月 2日 16:39:30 星期五
回覆 | 转寄 | 返回

『生活中的缘起』目次
#4
净心
『生活中的缘起』目次


法音丛书出版缘起——向大自然学习佛法.......................3

前言.......................................................9

┌—————————————┐
│学习缘起是佛弟子最重要的事│
└—————————————┘
缘起甚深...................................................20
「日常用语」与「法的语言」.................................23
缘起的原则.................................................28
┌————————┐
│缘起是佛教的核心│
└————————┘
缘起即是圆满的圣谛.........................................44
缘起是什麽?...............................................45
为什麽要了解缘起?.........................................47
知道缘起有什麽好处?.......................................48
到底要以什麽方法灭苦?怎麽去做?...........................49
┌———————┐
│缘起就在生活中│
└———————┘
缘起的十一种状况...........................................54
缘起之流的产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缘起实例...............56
缘起的苦必依於取...........................................65
┌——————————┐
│佛陀发现并宣说缘起  │
└——————————┘
佛陀发现缘起...............................................70
缘起的五种说法.............................................73
缘起各支的解释.............................................76
缘起用语中的有、生.........................................81
缘起是四圣谛...............................................85
┌———————————————┐
│以违反缘起法则的方式解释缘起  │
└———————————————┘
缘起中没有自我存在.........................................90
错误的解释何时产生.........................................91
错误地解释缘起,使佛教衰灭.................................94
解释错误的原因.............................................97
┌———————————┐
│评析觉音对缘起的观点  │
└———————————┘
觉音的谦逊.................................................106
觉音的背景.................................................110
世间解.....................................................111
四遍净戒...................................................114
两种涅盘...................................................114
┌—————————┐
│缘起没有贯通三世  │
└—————————┘
不能以日常用语解释缘起.....................................118
缘起无法在婴儿的身心中成立.................................125
缘起像闪电般生灭...........................................129
在一天中可能生起了好多次的有和生...........................131
┌———————┐
│缘起的辐射轮  │
└———————┘
缘起中的缘起..... .........................................140
结论.......................................................145

◎本书段落标题为香光书乡编译组所加,以上目次页数依《生活中的缘起》
  一书页数。



【关於本电子佛书】

一、◎香光书乡◎

    欢迎您来到香光书乡,和我们一起分享学佛的喜悦!

    【法音丛书】是一套探寻佛陀智慧的丛书,是由泰国高僧佛使尊者的系列著
作集成,也是香光书乡编译组引介南传佛教思想的开始。系列各书已出版的有《
一问一智慧》、《解脱自在园十年》、《生命之囚》、《生活中的缘起》。

    传统以亘贯三世的立场解说缘起:过去世的无明与行(意志性的活动)引生
现在世,在现在世中经历到过去所作所为的果报。这种过程决定了我们现世的烦
恼(爱与取),且不断轮回而导致未来世中的生与苦。在《生活中的缘起》一书
中,佛使尊者仔细检查这种解说,且提出一些重大疑问:如果佛陀教导「无我」
,那麽自一世转移到另一世的东西又是什麽?如果苦的因在某一世,而其果却在
另一世,那麽我们要如何去践行在此生此世即可获得利益的方法呢?如果您对这
问题有兴趣,请继续往下看。

备注:因电脑内无巴利语之字母,故以下译文中所列巴利语皆以英文字母输入,
      有意查考巴利语原文的读者,请参阅已出版的书。
 ..............................................................................

~p9t24w1z1l30g2

法音丛书□
《生活中的缘起》
著者——佛使比丘(Buddhadasa Bhikkhu)
译者——圣谛编译组、香光书乡编译组
        翻译:曦比丘、钟苑文
        审校:释见憨、释见澈、释见可
        译注:释见可
        润稿:释见澈
发行人——释见豪(叶昭香)
出版者——财团法人安慧学苑文教基金会
          附设香光书乡出版社
地址——嘉义市文化路820号
电话——(05)2325165
连络处——嘉义县竹崎乡内埔村溪州49-1号
电话——(05)2541267.2542134
传真——(05)2542977
法律顾问——张雯峰律师
美术设计——唐亚阳
承印者——台欣彩色印刷制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华民国八十四年七月初版
行政院新闻局局版台业字第五五四七号
◎本书经泰国法施基金会授权翻译,未经本社同意,请勿翻印。

┌————┐
│ 非卖品 │
└————┘
ISBN  957-99949-7-8

......................................................................
┌———————————┐
│法音丛书欢迎助印、附印│
└———————————┘

    法音丛书是一套探寻佛陀智慧的丛书,由泰国高僧佛使尊者的系列著作集成。
系列各书将陆续出版,欢迎助印或附印。

    助印金额随喜,多寡不拘,请向下列四个流通处登记发心:
      ◎香光寺
        嘉义县竹崎乡60406内埔村溪州49-1号,
        (05)2541267.2542134
        邮政划拨:03308694-香光寺
      ◎紫竹林精舍
        高雄县凤山市830汉庆街60号
        (07)7133891-3(三线)
        邮政划拨:40802709-紫竹林精舍
      ◎安慧学院
        嘉义市600文化路820号
        (05)2325165
        邮政划拨:30334143-安慧学苑文教基金会
      ◎定慧学苑
        苗栗市福星街74巷3号
       (037)272477
由於经费及印刷数量有限,大量请书,欢迎采用附印方式,依所需数量支付工
本费及运费,详情迳洽香光书乡出版社:
连络处□嘉义县竹崎乡60406内埔村溪州49-1号,
    电话:(05)2542134
    传真:(05)2542977
┌—————————————┐
│法音丛书免费赠阅,欢迎索取│
└—————————————┘

来函请附回邮每本二十元,直接向前列四个流通处索取。

..............................................................................

二、◎读经器◎ 电脑程式(使用说明请键入 FGREAD /? )

    这是由 AB Tsai 先生提供的佛学公益软体工具。任何建议
    请洽: 1. Email: abstsai@c4.hinet.net
          2. BBS:   04-2013207 精微学社
          3. fax :  04-2037934
          4. 信件:  台中市邮政信箱 2034 号

-.-.-.-.-.-.-.-.-.-.-.-.-.-.-.-.-.-.-.-.-.-.-.-.-.-.-.-.-.-.-.-.-.-.-.-.-.-.-


--

▲▲▲   □□□  □□□□□□□□□□□□□□    
□□□ □□□□□□□□    □□□  □  □□□    ▲▲▲
□□□ □□□□□□□□□□□□□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Ξ     □□□□□□□□□□□□  □    □□□   欢迎加入交流讨论  
  □□ □□□□□□□  □□□      □□□  □□□□Ξ  http://cbs.ntu.edu.tw
Tue Oct 16 07:59:38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生活中的缘起』目次
#5
净心
『生活中的缘起』目次


法音丛书出版缘起——向大自然学习佛法.......................3

前言.......................................................9

┌—————————————┐
│学习缘起是佛弟子最重要的事│
└—————————————┘
缘起甚深...................................................20
「日常用语」与「法的语言」.................................23
缘起的原则.................................................28
┌————————┐
│缘起是佛教的核心│
└————————┘
缘起即是圆满的圣谛.........................................44
缘起是什麽?...............................................45
为什麽要了解缘起?.........................................47
知道缘起有什麽好处?.......................................48
到底要以什麽方法灭苦?怎麽去做?...........................49
┌———————┐
│缘起就在生活中│
└———————┘
缘起的十一种状况...........................................54
缘起之流的产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缘起实例...............56
缘起的苦必依於取...........................................65
┌——————————┐
│佛陀发现并宣说缘起  │
└——————————┘
佛陀发现缘起...............................................70
缘起的五种说法.............................................73
缘起各支的解释.............................................76
缘起用语中的有、生.........................................81
缘起是四圣谛...............................................85
┌———————————————┐
│以违反缘起法则的方式解释缘起  │
└———————————————┘
缘起中没有自我存在.........................................90
错误的解释何时产生.........................................91
错误地解释缘起,使佛教衰灭.................................94
解释错误的原因.............................................97
┌———————————┐
│评析觉音对缘起的观点  │
└———————————┘
觉音的谦逊.................................................106
觉音的背景.................................................110
世间解.....................................................111
四遍净戒...................................................114
两种涅盘...................................................114
┌—————————┐
│缘起没有贯通三世  │
└—————————┘
不能以日常用语解释缘起.....................................118
缘起无法在婴儿的身心中成立.................................125
缘起像闪电般生灭...........................................129
在一天中可能生起了好多次的有和生...........................131
┌———————┐
│缘起的辐射轮  │
└———————┘
缘起中的缘起..... .........................................140
结论.......................................................145

◎本书段落标题为香光书乡编译组所加,以上目次页数依《生活中的缘起》
  一书页数。



【关於本电子佛书】

一、◎香光书乡◎

    欢迎您来到香光书乡,和我们一起分享学佛的喜悦!

    【法音丛书】是一套探寻佛陀智慧的丛书,是由泰国高僧佛使尊者的系列著
作集成,也是香光书乡编译组引介南传佛教思想的开始。系列各书已出版的有《
一问一智慧》、《解脱自在园十年》、《生命之囚》、《生活中的缘起》。

    传统以亘贯三世的立场解说缘起:过去世的无明与行(意志性的活动)引生
现在世,在现在世中经历到过去所作所为的果报。这种过程决定了我们现世的烦
恼(爱与取),且不断轮回而导致未来世中的生与苦。在《生活中的缘起》一书
中,佛使尊者仔细检查这种解说,且提出一些重大疑问:如果佛陀教导「无我」
,那麽自一世转移到另一世的东西又是什麽?如果苦的因在某一世,而其果却在
另一世,那麽我们要如何去践行在此生此世即可获得利益的方法呢?如果您对这
问题有兴趣,请继续往下看。

备注:因电脑内无巴利语之字母,故以下译文中所列巴利语皆以英文字母输入,
      有意查考巴利语原文的读者,请参阅已出版的书。
 ..............................................................................

~p9t24w1z1l30g2

法音丛书□
《生活中的缘起》
著者——佛使比丘(Buddhadasa Bhikkhu)
译者——圣谛编译组、香光书乡编译组
        翻译:曦比丘、钟苑文
        审校:释见憨、释见澈、释见可
        译注:释见可
        润稿:释见澈
发行人——释见豪(叶昭香)
出版者——财团法人安慧学苑文教基金会
          附设香光书乡出版社
地址——嘉义市文化路820号
电话——(05)2325165
连络处——嘉义县竹崎乡内埔村溪州49-1号
电话——(05)2541267.2542134
传真——(05)2542977
法律顾问——张雯峰律师
美术设计——唐亚阳
承印者——台欣彩色印刷制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华民国八十四年七月初版
行政院新闻局局版台业字第五五四七号
◎本书经泰国法施基金会授权翻译,未经本社同意,请勿翻印。

┌————┐
│ 非卖品 │
└————┘
ISBN  957-99949-7-8

......................................................................
┌———————————┐
│法音丛书欢迎助印、附印│
└———————————┘

    法音丛书是一套探寻佛陀智慧的丛书,由泰国高僧佛使尊者的系列著作集成。
系列各书将陆续出版,欢迎助印或附印。

    助印金额随喜,多寡不拘,请向下列四个流通处登记发心:
      ◎香光寺
        嘉义县竹崎乡60406内埔村溪州49-1号,
        (05)2541267.2542134
        邮政划拨:03308694-香光寺
      ◎紫竹林精舍
        高雄县凤山市830汉庆街60号
        (07)7133891-3(三线)
        邮政划拨:40802709-紫竹林精舍
      ◎安慧学院
        嘉义市600文化路820号
        (05)2325165
        邮政划拨:30334143-安慧学苑文教基金会
      ◎定慧学苑
        苗栗市福星街74巷3号
       (037)272477
由於经费及印刷数量有限,大量请书,欢迎采用附印方式,依所需数量支付工
本费及运费,详情迳洽香光书乡出版社:
连络处□嘉义县竹崎乡60406内埔村溪州49-1号,
    电话:(05)2542134
    传真:(05)2542977
┌—————————————┐
│法音丛书免费赠阅,欢迎索取│
└—————————————┘

来函请附回邮每本二十元,直接向前列四个流通处索取。

..............................................................................

二、◎读经器◎ 电脑程式(使用说明请键入 FGREAD /? )

    这是由 AB Tsai 先生提供的佛学公益软体工具。任何建议
    请洽: 1. Email: abstsai@c4.hinet.net
          2. BBS:   04-2013207 精微学社
          3. fax :  04-2037934
          4. 信件:  台中市邮政信箱 2034 号

-.-.-.-.-.-.-.-.-.-.-.-.-.-.-.-.-.-.-.-.-.-.-.-.-.-.-.-.-.-.-.-.-.-.-.-.-.-.-


--

▲▲▲   □□□  □□□□□□□□□□□□□□    
□□□ □□□□□□□□    □□□  □  □□□    ▲▲▲
□□□ □□□□□□□□□□□□□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Ξ     □□□□□□□□□□□□  □    □□□   欢迎加入交流讨论  
  □□ □□□□□□□  □□□      □□□  □□□□Ξ  http://cbs.ntu.edu.tw
Wed Jun 8 19:45:36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生活中的缘起』目次
#6
净心
『生活中的缘起』目次


法音丛书出版缘起——向大自然学习佛法.......................3

前言.......................................................9

┌—————————————┐
│学习缘起是佛弟子最重要的事│
└—————————————┘
缘起甚深...................................................20
「日常用语」与「法的语言」.................................23
缘起的原则.................................................28
┌————————┐
│缘起是佛教的核心│
└————————┘
缘起即是圆满的圣谛.........................................44
缘起是什麽?...............................................45
为什麽要了解缘起?.........................................47
知道缘起有什麽好处?.......................................48
到底要以什麽方法灭苦?怎麽去做?...........................49
┌———————┐
│缘起就在生活中│
└———————┘
缘起的十一种状况...........................................54
缘起之流的产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缘起实例...............56
缘起的苦必依於取...........................................65
┌——————————┐
│佛陀发现并宣说缘起  │
└——————————┘
佛陀发现缘起...............................................70
缘起的五种说法.............................................73
缘起各支的解释.............................................76
缘起用语中的有、生.........................................81
缘起是四圣谛...............................................85
┌———————————————┐
│以违反缘起法则的方式解释缘起  │
└———————————————┘
缘起中没有自我存在.........................................90
错误的解释何时产生.........................................91
错误地解释缘起,使佛教衰灭.................................94
解释错误的原因.............................................97
┌———————————┐
│评析觉音对缘起的观点  │
└———————————┘
觉音的谦逊.................................................106
觉音的背景.................................................110
世间解.....................................................111
四遍净戒...................................................114
两种涅盘...................................................114
┌—————————┐
│缘起没有贯通三世  │
└—————————┘
不能以日常用语解释缘起.....................................118
缘起无法在婴儿的身心中成立.................................125
缘起像闪电般生灭...........................................129
在一天中可能生起了好多次的有和生...........................131
┌———————┐
│缘起的辐射轮  │
└———————┘
缘起中的缘起..... .........................................140
结论.......................................................145

◎本书段落标题为香光书乡编译组所加,以上目次页数依《生活中的缘起》
  一书页数。



【关於本电子佛书】

一、◎香光书乡◎

    欢迎您来到香光书乡,和我们一起分享学佛的喜悦!

    【法音丛书】是一套探寻佛陀智慧的丛书,是由泰国高僧佛使尊者的系列著
作集成,也是香光书乡编译组引介南传佛教思想的开始。系列各书已出版的有《
一问一智慧》、《解脱自在园十年》、《生命之囚》、《生活中的缘起》。

    传统以亘贯三世的立场解说缘起:过去世的无明与行(意志性的活动)引生
现在世,在现在世中经历到过去所作所为的果报。这种过程决定了我们现世的烦
恼(爱与取),且不断轮回而导致未来世中的生与苦。在《生活中的缘起》一书
中,佛使尊者仔细检查这种解说,且提出一些重大疑问:如果佛陀教导「无我」
,那麽自一世转移到另一世的东西又是什麽?如果苦的因在某一世,而其果却在
另一世,那麽我们要如何去践行在此生此世即可获得利益的方法呢?如果您对这
问题有兴趣,请继续往下看。

备注:因电脑内无巴利语之字母,故以下译文中所列巴利语皆以英文字母输入,
      有意查考巴利语原文的读者,请参阅已出版的书。
 ..............................................................................

~p9t24w1z1l30g2

法音丛书□
《生活中的缘起》
著者——佛使比丘(Buddhadasa Bhikkhu)
译者——圣谛编译组、香光书乡编译组
        翻译:曦比丘、钟苑文
        审校:释见憨、释见澈、释见可
        译注:释见可
        润稿:释见澈
发行人——释见豪(叶昭香)
出版者——财团法人安慧学苑文教基金会
          附设香光书乡出版社
地址——嘉义市文化路820号
电话——(05)2325165
连络处——嘉义县竹崎乡内埔村溪州49-1号
电话——(05)2541267.2542134
传真——(05)2542977
法律顾问——张雯峰律师
美术设计——唐亚阳
承印者——台欣彩色印刷制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华民国八十四年七月初版
行政院新闻局局版台业字第五五四七号
◎本书经泰国法施基金会授权翻译,未经本社同意,请勿翻印。

┌————┐
│ 非卖品 │
└————┘
ISBN  957-99949-7-8

......................................................................
┌———————————┐
│法音丛书欢迎助印、附印│
└———————————┘

    法音丛书是一套探寻佛陀智慧的丛书,由泰国高僧佛使尊者的系列著作集成。
系列各书将陆续出版,欢迎助印或附印。

    助印金额随喜,多寡不拘,请向下列四个流通处登记发心:
      ◎香光寺
        嘉义县竹崎乡60406内埔村溪州49-1号,
        (05)2541267.2542134
        邮政划拨:03308694-香光寺
      ◎紫竹林精舍
        高雄县凤山市830汉庆街60号
        (07)7133891-3(三线)
        邮政划拨:40802709-紫竹林精舍
      ◎安慧学院
        嘉义市600文化路820号
        (05)2325165
        邮政划拨:30334143-安慧学苑文教基金会
      ◎定慧学苑
        苗栗市福星街74巷3号
       (037)272477
由於经费及印刷数量有限,大量请书,欢迎采用附印方式,依所需数量支付工
本费及运费,详情迳洽香光书乡出版社:
连络处□嘉义县竹崎乡60406内埔村溪州49-1号,
    电话:(05)2542134
    传真:(05)2542977
┌—————————————┐
│法音丛书免费赠阅,欢迎索取│
└—————————————┘

来函请附回邮每本二十元,直接向前列四个流通处索取。

..............................................................................

二、◎读经器◎ 电脑程式(使用说明请键入 FGREAD /? )

    这是由 AB Tsai 先生提供的佛学公益软体工具。任何建议
    请洽: 1. Email: abstsai@c4.hinet.net
          2. BBS:   04-2013207 精微学社
          3. fax :  04-2037934
          4. 信件:  台中市邮政信箱 2034 号

-.-.-.-.-.-.-.-.-.-.-.-.-.-.-.-.-.-.-.-.-.-.-.-.-.-.-.-.-.-.-.-.-.-.-.-.-.-.-


--

▲▲▲   □□□  □□□□□□□□□□□□□□    
□□□ □□□□□□□□    □□□  □  □□□    ▲▲▲
□□□ □□□□□□□□□□□□□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Ξ     □□□□□□□□□□□□  □    □□□   欢迎加入交流讨论  
  □□ □□□□□□□  □□□      □□□  □□□□Ξ http://buddhaspace.org
Wed Jul 2 17:25:23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