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层次的问题
#1
发信站: Singapore Telecommunications Ltd (yahoo.com>)
身为一个人,在还有感觉和认知时,如要确定或否定任何事物的时候,不妨慎重些。


人类的苦于乐的感觉受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自己的觉知心。


比如匆忙中吃错药,便会招来身体上的不适。又如果鲁莽开车,最终将可能发生意
外。

因此不鲁莽行事,就不会行差踏错,就不会招来恶果。

清净的觉知心,不会升起攀缘(贪),发脾气(□),作傻事(痴)的情形出来。
清净的觉知心能够作冷静的观察(智照),对境对物作出正确的判断来。

修行是要去除那个自我的意识,而不是抛弃那个会感觉,会认知的功能。
Sat Mar 17 17:16:33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层次的问题
#2
发信站: Singapore Telecommunications Ltd (yahoo.com>)
金文 wrote:
> 身为一个人,在还有感觉和认知时,如要确定或否定任何事物的时候,不妨慎重些。
>
>
> 人类的苦于乐的感觉受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自己的觉知心。
>
>
> 比如匆忙中吃错药,便会招来身体上的不适。又如果鲁莽开车,最终将可能发生意
> 外。
>
> 因此不鲁莽行事,就不会行差踏错,就不会招来恶果。
>


『人』就是这样总是为自己建一个『界』, 一个安全的『界』, 而快高长大...直
到老死。
Sat Mar 17 21:31:28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层次的问题
#3
发信站: Singapore Telecommunications Ltd (yahoo.com>)
__^^^^__ wrote:
> 金文 wrote:
>> 身为一个人,在还有感觉和认知时,如要确定或否定任何事物的时候,不妨慎重些。
>>
>>
>> 人类的苦于乐的感觉受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自己的觉知心。
>>
>>
>> 比如匆忙中吃错药,便会招来身体上的不适。又如果鲁莽开车,最终将可能发生意
>> 外。
>>
>> 因此不鲁莽行事,就不会行差踏错,就不会招来恶果。
>>
>
>
> 『人』就是这样总是为自己建一个『界』, 一个安全的『界』, 而快高长大...直
> 到老死。

法从分别生,还从分别灭。
灭诸生灭法,是法非生灭。
Sun Mar 18 16:41:48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