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十二缘起里的『名色』≠受想行识蕴
#1
发信站: Read Free News (anet.net.tw>)
瑜伽师地论卷九:
俱有依根曰『色』。『等无间灭』依根曰『名』。
随其所应为六识所依。依止彼故。乃至命终。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复言世尊。若但说言识缘六处。斯有何过。
世尊曰。初受生时六处未满。唯有『身根』及『意根转』。

以上得知,
『名』=『意』或有取识、末那识
『色』=羯逻蓝
====================================
为何佛陀又说『名』=『受想行识』蕴?

这必须□清两种情况:
1. 刚结生时,『六根』不圆满,故说『名』=意
2. 『六根』圆满後,『名』=『受想行识』蕴。

为何『名』必须在『六根』圆满後,
才能发展为『受想行识』蕴?

因为『蕴』是来自『六识』的运作;
故如果没有『六根』,就不可能生出『受想行』蕴。

又因为12缘起的『名色』支是在『六处』之前,
故12缘起的『名色』应该是=『意』或末那识、有取识
而不是=『受想行识』蕴
Sat Mar 24 07:47:06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十二缘起里的『名色』≠受想行识蕴
#2
发信站: Read Free News (anet.net.tw>)
瑜伽师地论卷九:
俱有依根曰『色』。『等无间灭』依根曰『名』。
随其所应为六识所依。依止彼故。乃至命终。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复言世尊。若但说言识缘六处。斯有何过。
世尊曰。初受生时六处未满。唯有『身根』及『意根转』。

以上得知,
『名』=『意』或有取识、末那识
『色』=羯逻蓝
====================================
为何佛陀又说『名』=『受想行识』蕴?

这必须□清两种情况:
1. 刚结生时,『六根』不圆满,故说『名』=意
2. 『六根』圆满後,『名』=『受想行识』蕴。

为何『名』必须在『六根』圆满後,
才能发展为『受想行识』蕴?

因为『蕴』是来自『六识』的运作;
故如果没有『六根』,就不可能生出『受想行』蕴。

又因为12缘起的『名色』支是在『六处』之前,
故12缘起的『名色』应该是=『意』或末那识、有取识
而不是=『受想行识』蕴
Sat Mar 24 07:47:06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十二缘起里的『名色』≠受想行识蕴
#3
发信站: Read Free News (anet.net.tw>)
> 瑜伽师地论卷九:
> 俱有依根曰『色』。『等无间灭』依根曰『名』。
> 随其所应为六识所依。依止彼故。乃至命终。
>
>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 复言世尊。若但说言识缘六处。斯有何过。
> 世尊曰。初受生时六处未满。唯有『身根』及『意根转』。
>
> 以上得知,
> 『名』=『意』或有取识、末那识
> 『色』=羯逻蓝

接著探讨,为何『识缘名色』後,『名』=『意根转』。

『意根转』意味著『识』已经转成『意』。

『意』在大乘唯识称呼『末那识』;
其它又称『有取识』、『无间灭意』。
他的特性是 对生命攀缘、执取。

因此,『识缘名色』所代表的意义就是『我执』。
Sat Mar 24 08:01:27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十二缘起里的『名色』≠受想行识蕴
#4
发信站: Read Free News (anet.net.tw>)
> 瑜伽师地论卷九:
> 俱有依根曰『色』。『等无间灭』依根曰『名』。
> 随其所应为六识所依。依止彼故。乃至命终。
>
>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 复言世尊。若但说言识缘六处。斯有何过。
> 世尊曰。初受生时六处未满。唯有『身根』及『意根转』。
>
> 以上得知,
> 『名』=『意』或有取识、末那识
> 『色』=羯逻蓝

接著探讨,为何『识缘名色』後,『名』=『意根转』。

『意根转』意味著『识』已经转成『意』。

『意』在大乘唯识称呼『末那识』;
其它又称『有取识』、『无间灭意』。
他的特性是 对生命攀缘、执取。

因此,『识缘名色』所代表的意义就是『我执』。
Sat Mar 24 08:01:27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十二缘起里的『名色』≠受想行识蕴
#5
发信站: Read Free News (anet.net.tw>)
> 『识缘名色』所代表的意义就是『我执』。

杂阿含经360:
若有思量.有妄想。则有使攀缘识住。
有攀缘识住故。入於名色。

以上证明,『名色』就是『识』住的地方。
当『识』在『名色』住下来後,就有了『我执』。

有了『我执』,必有其相对的『我所执』。
因此接著有『六处』生出。

『我』,必须有『六根』,才能施展『我所能』。
我能看、我能听、我能嗅、
我能□、我能触、我能思

因此,从『名色缘六处』开始,
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都是来自『六识』的运作。

因为『无明』,一生中『六识』运作累积下来的『行』,
又会再薰习『识』。然後再重新回到『识缘名色』。
Sat Mar 24 08:20:53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十二缘起里的『名色』≠受想行识蕴
#6
发信站: Read Free News (anet.net.tw>)
> 『识缘名色』所代表的意义就是『我执』。

杂阿含经360:
若有思量.有妄想。则有使攀缘识住。
有攀缘识住故。入於名色。

以上证明,『名色』就是『识』住的地方。
当『识』在『名色』住下来後,就有了『我执』。

有了『我执』,必有其相对的『我所执』。
因此接著有『六处』生出。

『我』,必须有『六根』,才能施展『我所能』。
我能看、我能听、我能嗅、
我能□、我能触、我能思

因此,从『名色缘六处』开始,
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都是来自『六识』的运作。

因为『无明』,一生中『六识』运作累积下来的『行』,
又会再薰习『识』。然後再重新回到『识缘名色』。
Sat Mar 24 08:20:53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十二缘起里的『名色』≠受想行识蕴
#7
发信站: Read Free News (anet.net.tw>)
为何『识-阿赖耶』缘『名色』後,会转成『末那』?

『阿赖耶』含藏业种子,能变现根身、器世界。
他会将自变的根身、摄受为『自体』。『我』因此诞生。

有『我执』的『阿赖耶』,另取名为『末那识』。
或称『有取识』、『无间灭意』

将自变的根身摄受为自体。
所以八识规矩颂形容『末那』:以心缘心真带质。
---------------------------------------------------
所谓(阿赖耶),只是(真如)起(无明)後的状态
所谓(末那识),只是(阿赖耶)起(我执)後的心态
所谓(六识),只是(末那)透过(六根)触世界後的心态

三者之本体就是(真如)
Sat Mar 24 09:09:43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十二缘起里的『名色』≠受想行识蕴
#8
发信站: Read Free News (anet.net.tw>)
为何『识-阿赖耶』缘『名色』後,会转成『末那』?

『阿赖耶』含藏业种子,能变现根身、器世界。
他会将自变的根身、摄受为『自体』。『我』因此诞生。

有『我执』的『阿赖耶』,另取名为『末那识』。
或称『有取识』、『无间灭意』

将自变的根身摄受为自体。
所以八识规矩颂形容『末那』:以心缘心真带质。
---------------------------------------------------
所谓(阿赖耶),只是(真如)起(无明)後的状态
所谓(末那识),只是(阿赖耶)起(我执)後的心态
所谓(六识),只是(末那)透过(六根)触世界後的心态

三者之本体就是(真如)
Sat Mar 24 09:09:43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十二缘起里的『名色』≠受想行识蕴
#9
其实我是很低调的
发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 引述《woooooooolf@anet.net.tw (□□□●□□□)》之铭言:
> 为何『识-阿赖耶』缘『名色』後,会转成『末那』?
> 『阿赖耶』含藏业种子,能变现根身、器世界。
> 他会将自变的根身、摄受为『自体』。『我』因此诞生。
> 有『我执』的『阿赖耶』,另取名为『末那识』。
> 或称『有取识』、『无间灭意』
> 将自变的根身摄受为自体。
> 所以八识规矩颂形容『末那』:以心缘心真带质。
> ---------------------------------------------------
> 所谓(阿赖耶),只是(真如)起(无明)後的状态
> 所谓(末那识),只是(阿赖耶)起(我执)後的心态
> 所谓(六识),只是(末那)透过(六根)触世界後的心态
> 三者之本体就是(真如)

    懒得多说些什麽,从佛法来说,否定有一主体,这与唯识的欲成立一轮回主体阿赖耶
识根本不合,从此根本已可看出不同。

    阿赖耶的教说只能说是方便而已。
--
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
┌—————KKCITY—————┐   线上音乐新震撼  
         bbs.kkcity.com.tw           ^_^ /  随选随播免等待  KKBOX  ^_^ / 
└——From:61.67.46.20        ——┘     http://www.kkbox.com.tw     
Sat Mar 24 09:50:51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十二缘起里的『名色』≠受想行识蕴
#10

发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 引述《woooooooolf@anet.net.tw (□□□●□□□)》之铭言:
> 瑜伽师地论卷九:
> 俱有依根曰『色』。『等无间灭』依根曰『名』。
> 随其所应为六识所依。依止彼故。乃至命终。
>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 复言世尊。若但说言识缘六处。斯有何过。
> 世尊曰。初受生时六处未满。唯有『身根』及『意根转』。
> 以上得知,
> 『名』=『意』或有取识、末那识
> 『色』=羯逻蓝

论上明明说:

俱有依根=色
等无间灭依根=名

此外,所举经证只是告知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处之理,而不能说直
接说识缘六处。是故,所举与所得结论完全不搭嘎,也不严谨,而无
法证明其推论。

另外,羯逻蓝,梵巴同音,古时汉译,略有不同,如慧琳音义说此字
是父之遗泄,但较多采用的则是和合或凝滑,现代语意是指卵受精之
状况而谓之。由於汉译有异,故考察巴利语,羯逻蓝Kalala是中性、
阳性词,有三种用法:

1.软土
2.胡麻科植物油脂的残馀物、香油涂抹
3.在胎生学上:胎盘、胎儿初始发展的过程

综合梵巴用语,羯逻蓝皆是直指卵受精那一时期,古论一般认为从受
精那一刹那开始的七日□围内。【见《瑜伽师地论》卷二】

至於『色』是否等於羯逻蓝,古论亦有不同看法,譬如成唯识论者认
为「色谓羯逻蓝等」,摄大乘论释则认为「识缘色者。谓羯逻蓝。」
。

《阿□达磨大□婆沙论》根蕴第六中根纳息第一之一举经证论述时:

「如说识若不托母胎名色得成羯逻蓝不。不也世尊。」

可见得此处与摄大乘论释的看法是谓相同,而不认同「色谓羯逻蓝等
」之看法。

最後,由於法友下文完全不符经证,不一一列举。


--
Imasmim sati, idam hoti; imass'uppada idam upajjati.
imasmimasati, idam na hotil;imassanirodha imam nirujjhati ti.
--
┌—————KKCITY—————┐ KKBOX动态歌词紧紧跟著你
         bbs.kkcity.com.tw           \^_^ /   http://www.kkbox.com.tw 
└——From:122.127.44.187     ——┘       唱片公司授权,音乐尽情下载
Sat Mar 24 13:42:33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十二缘起里的『名色』≠受想行识蕴
#11
发信站: Read Free News (anet.net.tw>)
"其实我是很低调的" <shenshyh@kkcity.com.tw> 在邮件
news:4TDigR$nKd@bbs.kkcity.com.tw 中撰写...
> > 所谓(阿赖耶),只是(真如)起(无明)後的状态
> > 所谓(末那识),只是(阿赖耶)起(我执)後的心态
> > 所谓(六识),只是(末那)透过(六根)触世界後的心态
> > 三者之本体就是(真如)
>
>     懒得多说些什麽,从佛法来说,否定有一主体,这与唯识的欲成立一轮回主体阿
赖耶
> 识根本不合,从此根本已可看出不同。
>
>     阿赖耶的教说只能说是方便而已。

佛陀所驳斥的是一个:永存且不变异的(识)。

如果没有一个(主体),试问:
过去、现在、未来 如何产生关联性?

就是因为(识)必须关联著过去、现在、未来,
所以(识)绝对是成一条直线串连下来的。

差别只在於,
这个(识)的内在本质,一直在变动调整而已。
Sun Mar 25 08:32:33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十二缘起里的『名色』≠受想行识蕴
#12
发信站: Read Free News (anet.net.tw>)
"其实我是很低调的" <shenshyh@kkcity.com.tw> 在邮件
news:4TDigR$nKd@bbs.kkcity.com.tw 中撰写...
> > 所谓(阿赖耶),只是(真如)起(无明)後的状态
> > 所谓(末那识),只是(阿赖耶)起(我执)後的心态
> > 所谓(六识),只是(末那)透过(六根)触世界後的心态
> > 三者之本体就是(真如)
>
>     懒得多说些什麽,从佛法来说,否定有一主体,这与唯识的欲成立一轮回主体阿
赖耶
> 识根本不合,从此根本已可看出不同。
>
>     阿赖耶的教说只能说是方便而已。

佛陀所驳斥的是一个:永存且不变异的(识)。

如果没有一个(主体),试问:
过去、现在、未来 如何产生关联性?

就是因为(识)必须关联著过去、现在、未来,
所以(识)绝对是成一条直线串连下来的。

差别只在於,
这个(识)的内在本质,一直在变动调整而已。
Sun Mar 25 08:32:33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十二缘起里的『名色』≠受想行识蕴
#13
其实我是很低调的
发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 引述《woooooooolf@anet.net.tw (news.readfreenews.net)》之铭言:
> "其实我是很低调的" <shenshyh@kkcity.com.tw> 在邮件
> news:4TDigR$nKd@bbs.kkcity.com.tw 中撰写...
> >     懒得多说些什麽,从佛法来说,否定有一主体,这与唯识的欲成立一轮回主体阿
> 赖耶
> > 识根本不合,从此根本已可看出不同。
> >     阿赖耶的教说只能说是方便而已。
> 佛陀所驳斥的是一个:永存且不变异的(识)。
> 如果没有一个(主体),试问:
> 过去、现在、未来 如何产生关联性?
> 就是因为(识)必须关联著过去、现在、未来,
> 所以(识)绝对是成一条直线串连下来的。
> 差别只在於,
> 这个(识)的内在本质,一直在变动调整而已。

    好笑,正是因为没有主体,所以过去未来才能成立,你不见中论说,「以有空义故,
一切法得成」,正因为一切都是无常流变,随时变异,所以一切法才能够成立,这麽简单
的道理,我想你是不懂的。
--
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
┌—————KKCITY—————┐   □  想要成立班系社团站台吗?  
         bbs.kkcity.com.tw          │ □ KKcity即日起开放BBS站申请罗!
└——From:61.67.46.20        ——┘   □ □  免程式技术、硬体成本的选择!!
Sun Mar 25 07:03:30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十二缘起里的『名色』≠受想行识蕴
#14
发信站: Read Free News (anet.net.tw>)
这篇文章是给有大乘常识的人看的。
对於只懂阿含的人,会消化不良。

成唯识论卷二:
有根身者谓诸色根及根依处。此二皆是识所执受。
摄为自体同安危故。执受及处俱是所缘。
◆ 阿赖耶识因缘力故自体生时。
◆ 内变为种及有根身。外变为器。
◆ 即以所变为自所缘。行相仗之而得起故。

『以所变为自所缘』这句话
已经证明(阿赖耶)有『我执』的特性。

在唯识学里经常出现『转』字。『转』字是有学问的
表示从一种心境『转化』成为另一种心境。

当(阿赖耶)摄受自体出现『我执』行为时,改称他为(末那识)。
代表另一阶段的心理运作。

所以我说:虽有八识,
但事实上是同一个真如在那边转变『心境』而已

我以上论证,事实上也吻合阿含部的说法。
因为事实上都是同一个(识),只是精神上在转变而已
Mon Mar 26 02:16:36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十二缘起里的『名色』≠受想行识蕴
#15
发信站: Read Free News (anet.net.tw>)
这篇文章是给有大乘常识的人看的。
对於只懂阿含的人,会消化不良。

成唯识论卷二:
有根身者谓诸色根及根依处。此二皆是识所执受。
摄为自体同安危故。执受及处俱是所缘。
◆ 阿赖耶识因缘力故自体生时。
◆ 内变为种及有根身。外变为器。
◆ 即以所变为自所缘。行相仗之而得起故。

『以所变为自所缘』这句话
已经证明(阿赖耶)有『我执』的特性。

在唯识学里经常出现『转』字。『转』字是有学问的
表示从一种心境『转化』成为另一种心境。

当(阿赖耶)摄受自体出现『我执』行为时,改称他为(末那识)。
代表另一阶段的心理运作。

所以我说:虽有八识,
但事实上是同一个真如在那边转变『心境』而已

我以上论证,事实上也吻合阿含部的说法。
因为事实上都是同一个(识),只是精神上在转变而已
Mon Mar 26 02:16:36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十二缘起里的『名色』≠受想行识蕴
#16
其实我是很低调的
发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 引述《woooooooolf@anet.net.tw (□≡≤"□″≥≡□)》之铭言:
> 这篇文章是给有大乘常识的人看的。
> 对於只懂阿含的人,会消化不良。
> 成唯识论卷二:
> 有根身者谓诸色根及根依处。此二皆是识所执受。
> 摄为自体同安危故。执受及处俱是所缘。
> ◆ 阿赖耶识因缘力故自体生时。
> ◆ 内变为种及有根身。外变为器。
> ◆ 即以所变为自所缘。行相仗之而得起故。
> 『以所变为自所缘』这句话
> 已经证明(阿赖耶)有『我执』的特性。
> 在唯识学里经常出现『转』字。『转』字是有学问的
> 表示从一种心境『转化』成为另一种心境。
> 当(阿赖耶)摄受自体出现『我执』行为时,改称他为(末那识)。
> 代表另一阶段的心理运作。
> 所以我说:虽有八识,
> 但事实上是同一个真如在那边转变『心境』而已
> 我以上论证,事实上也吻合阿含部的说法。
> 因为事实上都是同一个(识),只是精神上在转变而已

    好笑,符合阿含的说法。很抱歉,如说要符合阿含,那麽阿赖耶识就被否定了,你是
懂还是不懂啊!
--
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
┌—————KKCITY—————┐    KKCITY 市民小密技 -文章标题上-  
         bbs.kkcity.com.tw                 Ctrl+y 可设定单篇文章加密
└——From:61.67.46.20        ——┘  Shift+y 可设定单篇文章密码
Sun Mar 25 18:29:45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十二缘起里的『名色』≠受想行识蕴
#17
发信站: Read Free News (anet.net.tw>)
"其实我是很低调的" <shenshyh@kkcity.com.tw>
> ※ 引述《woooooooolf@anet.net.tw (□≡≤"□″≥≡□)》之铭言:
> > 这篇文章是给有大乘常识的人看的。
> > 对於只懂阿含的人,会消化不良。
> > 成唯识论卷二:
> > 有根身者谓诸色根及根依处。此二皆是识所执受。
> > 摄为自体同安危故。执受及处俱是所缘。
> > ◆ 阿赖耶识因缘力故自体生时。
> > ◆ 内变为种及有根身。外变为器。
> > ◆ 即以所变为自所缘。行相仗之而得起故。
> > 『以所变为自所缘』这句话
> > 已经证明(阿赖耶)有『我执』的特性。
> > 在唯识学里经常出现『转』字。『转』字是有学问的
> > 表示从一种心境『转化』成为另一种心境。
> > 当(阿赖耶)摄受自体出现『我执』行为时,改称他为(末那识)。
> > 代表另一阶段的心理运作。
> > 所以我说:虽有八识,
> > 但事实上是同一个真如在那边转变『心境』而已
> > 我以上论证,事实上也吻合阿含部的说法。
> > 因为事实上都是同一个(识),只是精神上在转变而已
>
>     好笑,符合阿含的说法。很抱歉,如说要符合阿含,那麽阿赖耶识就被否定了,
你是
> 懂还是不懂啊!

是你不懂。

就大乘来说,
(阿赖耶)只是表示,(识) 尚不会(取)。
当(识)变成(有取)时,就用(末那识)来称呼

你如果排斥大乘的八识说,
为何你们阿含自己要提出(有取识)之说,
来与(识)做区分???

就是因为你们已经拙到没办法解释12缘起,
所以不得已才要顺应时势,也弄个(有取识)出来
Mon Mar 26 03:37:35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十二缘起里的『名色』≠受想行识蕴
#18
发信站: Read Free News (anet.net.tw>)
"其实我是很低调的" <shenshyh@kkcity.com.tw>
> ※ 引述《woooooooolf@anet.net.tw (□≡≤"□″≥≡□)》之铭言:
> > 这篇文章是给有大乘常识的人看的。
> > 对於只懂阿含的人,会消化不良。
> > 成唯识论卷二:
> > 有根身者谓诸色根及根依处。此二皆是识所执受。
> > 摄为自体同安危故。执受及处俱是所缘。
> > ◆ 阿赖耶识因缘力故自体生时。
> > ◆ 内变为种及有根身。外变为器。
> > ◆ 即以所变为自所缘。行相仗之而得起故。
> > 『以所变为自所缘』这句话
> > 已经证明(阿赖耶)有『我执』的特性。
> > 在唯识学里经常出现『转』字。『转』字是有学问的
> > 表示从一种心境『转化』成为另一种心境。
> > 当(阿赖耶)摄受自体出现『我执』行为时,改称他为(末那识)。
> > 代表另一阶段的心理运作。
> > 所以我说:虽有八识,
> > 但事实上是同一个真如在那边转变『心境』而已
> > 我以上论证,事实上也吻合阿含部的说法。
> > 因为事实上都是同一个(识),只是精神上在转变而已
>
>     好笑,符合阿含的说法。很抱歉,如说要符合阿含,那麽阿赖耶识就被否定了,
你是
> 懂还是不懂啊!

是你不懂。

就大乘来说,
(阿赖耶)只是表示,(识) 尚不会(取)。
当(识)变成(有取)时,就用(末那识)来称呼

你如果排斥大乘的八识说,
为何你们阿含自己要提出(有取识)之说,
来与(识)做区分???

就是因为你们已经拙到没办法解释12缘起,
所以不得已才要顺应时势,也弄个(有取识)出来
Mon Mar 26 03:37:35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十二缘起里的『名色』≠受想行识蕴
#19
其实我是很低调的
发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 引述《woooooooolf@anet.net.tw (□≡≤"□″≥≡□)》之铭言:
> "其实我是很低调的" <shenshyh@kkcity.com.tw>
> >     好笑,符合阿含的说法。很抱歉,如说要符合阿含,那麽阿赖耶识就被否定了,
> 你是
> > 懂还是不懂啊!
> 是你不懂。
> 就大乘来说,
> (阿赖耶)只是表示,(识) 尚不会(取)。
> 当(识)变成(有取)时,就用(末那识)来称呼
> 你如果排斥大乘的八识说,
> 为何你们阿含自己要提出(有取识)之说,
> 来与(识)做区分???
> 就是因为你们已经拙到没办法解释12缘起,
> 所以不得已才要顺应时势,也弄个(有取识)出来

    白耍白痴了,有取识本来就是阿含所说,此识会执取名色,如说「识缘名色,名色缘
识」,你是看不懂喔,喔对,你确实看不懂。

    至於说十二缘起,真好笑,你根本不懂十二缘起,且缘起根本不是从阿赖耶来谈,且
最简单的,阿赖耶是常是无常,是有无我无,是不是寂灭,像这种连法印都通不过的教说
,却说是符合阿含的,这只能说你根本不懂阿含。
--
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
┌—————KKCITY—————┐   线上音乐新震撼  
         bbs.kkcity.com.tw           ^_^ /  随选随播免等待  KKBOX  ^_^ / 
└——From:61.67.46.20        ——┘     http://www.kkbox.com.tw     
Sun Mar 25 20:51:15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