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阿含经] 咒对众生有效, 对修行者无效
#1
净心
        [阿含经] 咒对众生有效, 对修行者无效
 RW>   因为著书的人不同,所翻的音也不太一样,但安乐妙宝确是由梵音翻的
       所以较接近。至於持念的话虽是两者或三者(国音、台音、梵音)皆可,
       但梵音的效力会较大。只是光看注音符号亦难很正确的发出梵音,实美

AB> 应该是不必执著, 梵音是古音, 虽较接近, 但实际并无差别, 以我在寺中
    实际的经验来说, 大夥一起念时(木鱼伴奏)用的是国语, 但是师父教的是
    梵音, 可作为日常「清唱」时用的, 因为较有韵律感。何况现在的梵音和
    古时又不知相差多少了。
        您看英文, 只有600年就差很多了, 古典英文只有文学系的才能懂呢。
    等两位有神通时, 就可知道(看见)一个人念咒时,  所生出的「光」, 你
    会发现阿婆和大和尚所念的大悲咒, 是发出同样的「光」的。
        不过在世间上, 阿妈对老外讲「骨头摸您」和老外讲「Good
    morning」,  当然是老外的好听。可是老外也知道阿妈在讲什麽。咒语也
    是如此。所以如果有阿妈在, 我就用台语念咒, 一个人时, 如想要「乐」
    一点, 就学 忏公 的。
        另外这里生出一个问题来, 咱们要抄经时, 大悲咒是要抄一般的, 还
    是要照妙宝上的? 那一个算错字?

===============================================================================

 DC问>     佛陀曾在《阿含经》中强调:咒对修行者无效。
         不过佛陀有没有说过「咒对众生有效」这句话呢? 是在哪部经呢?

AB答> 是的, 这出自《中阿含经》。两句同时出现, 世尊说「咒对修行者
     一无是处」。但是咒对众生「必有是处」。

     经上说「若凡夫舍离此内, 更从外求, 或有沙门、梵志, 或持
     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多句、百千句咒, 令脱其苦, 是
     求苦、集苦、趣苦、苦尽者, 必有是处」

         这里就指明, 沙门、梵志为凡夫持咒祈福是会有用的, 当然
     这个「必有是处」不光是指持咒有用, 同时指「其用心(慈悲)值
     得称许」, 然而因为有用, 就形成了咒师的行业, 为人消灾祈福,
     收取利养。

         可是有一点, 咒师无法为自己用咒祈福, 成了一大讽刺, 为
     何如此? 凡夫和修行者所见的苦集四谛不同之故。这里世尊强调
     了咒师的身份:「 沙门、梵志」也就是出家人和在家修的修行人。
     出家人不一定有修, 在家人也不一定无修。其差别在於都必须是
     「见谛人」, 也就是「实际」了解四谛的人。

         修行者的四谛不同, 因此修行者一旦起了凡夫之念, 那麽他就
     是凡夫, 因此就要由别人替他诵咒才能有用。这种 LOOP 是很有趣
     的, 也就是说唐老鸭式的自己把自己提到空中的方式是不存在的。

         是故, 咒对众生有用, 可惜无三路用, 我们这些芸芸众生的苦
     集四谛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覆著, 无法永远了脱。因此世尊一再劝
     说「依法修行, 了脱轮回」的方法。
                                     -- AB Tsai --

--

▲▲▲   □□□  □□□□□□□□□□□□□□    
□□□ □□□□□□□□    □□□  □  □□□    ▲▲▲
□□□ □□□□□□□□□□□□□  □□□□□    □□□   台大佛学研究中心
  Ξ     □□□□□□□□□□□□  □    □□□    狮子吼佛学专站   
  □□ □□□□□□□  □□□      □□□  □□□□Ξ     欢迎加入交流讨论  
Wed Apr 16 20:00:24 200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