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毋宁说是盲信——上的。但是在佛
教里,重点却在「见」、知与了解上。佛典梵文的sraddha,一般都译作
「信」或「相信」。但是sraddha 不是单纯的「信」,而是由确知而生之
坚心。在经典中的一般用法方面来说,sraddha 确含有若干「信」的成份,
特别指对佛、法、僧的虔敬。
根据西元四世纪顷的大佛教哲学家无著的说法,信有三种形态:(一)完全
而坚定地确信某一事物的存在,(二)见功德生宁静的喜悦,(三)欲达成某
一目的的深愿。
一般「相信」之所以产生,全在无「见」;这包括一切见的意义在内。一
旦见了,相信的问题即告消失。如果我告诉你:我握紧的掌中有一颗宝石
,这就产生了信与不信的问题,因为你看不见。但是如果我张开手掌让你
看这宝石,你亲见之後,相信的问题便无从产生了。因此,在古佛典中有
这样一句话:「悟时如睹掌中珍(或作□摩罗果)。」
《佛陀的启示》 罗候罗.化普乐 著
http://bbs.ntu.edu.tw/cgi-bin/readgem.cgi?board=Buddhism&dir=FOIOE0R&type=index
--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