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经文之中确实掺杂有许多的古印度神话於其中,佛弟子也好、非
佛弟子也好,只要神智清晰可以辨别是非的正常人都可以□清哪些是後来
添加进去的神话,怎堂堂一位堪布却用这种乌贼战术或国王新衣战术来愚
弄信徒?
一位宗教学者在评论宗教,一定有他的立场或立足点,由这个立场或
立足点来分析或批判他认为有问题的部分,但怎可因为该宗教学者的立场
与自身是对立或相左就直接将对方扣上「猜想、轻率结论」的大帽子?如
果彼此立场不同一,就判对方在「猜想、轻率结论」,那佛教任何一个部
派也都可以据此为彼此安立这样的大帽子了!当该位堪布直言的在破斥他
所认为的外道之时,对方是不是也可用同样手段反诘?
佛经如同史记一般有其历史上的史实,亦有後人加油添醋的文本被写
入,有受过一定程度教育的人应该都可以理解历史是强者的强植、是胜者
的历史,在这强势的历史书写背後隐藏著如何的真相,亦是需要藉由爬梳
这些史书而□清,所以每个从事如此工作的学者必都抱持著戒慎恐惧的心
情在研究,怎可轻率的批判学者不够严谨?再者,佛经或史书上记载的,
如若学者研究而认为是史实,也绝不会将它否定,不知该位堪布如此含糊
的指控到底是在批判哪位白目的学者?
该堪布接著引民国初年的佛教学者梁启超先生的话来替佛教加分,然
而我想对近代中国佛教历史有点基础的人可能都会知道梁启超批判大乘佛
教与秘密佛教是多麽的不遗馀力,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中国批判佛教的先锋
之一,如此之人所推崇的佛教,恐怕并非该位堪布所信仰的佛教喔!
罗侯罗博士就更不用说了,一位推崇初期佛教不遗馀力的学者与行者
。而该堪布所引罗侯罗博士的第一句话「佛教是现实的,因为它对生活和
世界所采取的,就是一种现实的态度。」正好就打在一群陶醉在宗教神话
之中的宗教迷失者脸上!
西方世界最早接触的佛教,恐怕也不全然是该位堪布自以为是的佛教
,之前该堪布把尼采对初期佛教的赞美拿来贴在自己信仰的佛教之上,却
刻意忽略了尼采整本《基督之死》所批判的基督教体系其实才更像他所信
仰的佛教!这次又把伟大的爱因斯坦拉出来背书,真不知该堪布又要闹怎
样的笑话了?
一位神智清醒的佛弟子,他断然不会「无理诽谤佛教」,因为他一定
深知世尊在《增壹阿含》里的那句训诫:
「谓非法即是非法。真法即是真法。是谓二人不诽谤如来。」
而唯有那些「谓非法言是法。谓法是非法。」的搬弄是非者才是真正
的「无理诽谤佛教」者!
吾窃以为藏传佛教因明训练是非常了不起的,可怎麽这几个想要刺向
他人的箭却都反先扎了自身都是血?还希望该位堪布别再继续以一位出家
人的身分在佛教内掀起不必要的争论。
※ 引述《YHHuang.bbs@bbs.wretch.cc (昂首阔步看蓝天)》之铭言:
> 第一章 认识佛教的伟大 第二节 不知佛法无权反对
> 索达吉堪布
> 因为佛法是相当地深奥,若是无有人解说,或者自己没有亲自去听闻、思索和学习,
> 那麽即使是智者也是难以理解佛法里面的真理,更何况说是一般的人呢!如《华严经》云
> :「佛法若无人解说,虽是智者不得解。」
> 人们若对一件事物缺乏了解,便会产生出许多推理和假设,随著时间的推移,有些推
> 理和假设被证明了其正确性,有些则被悄悄地淘汰了。同样,以往由於佛法仅局限於少数
> 信奉者圈内,知识界对此颇感陌生,也生出了许多猜想和轻率结论,比如把佛法说成是传
> 说、迷信,客气一点说成「神话」之类,这显然是牵强附会,不符合历史。比如,我们不
> 应该因为古代的科学家如一行和尚(唐代天文学家,佛门高僧)等久已过世了,就把他们
> 的事迹都归於神话之列,就像不能因为《史记》、《三国志》等记述的是遥远的往事而否
> 定它的可靠性。况且,佛陀的教法现在尚完整地保存在各种文字的《大藏经》中,仅藏文
> 《大藏经》就有一百多函,并且现在尚有无数信众在学习佛陀的教法。中国著名学者梁启
> 超说:「佛教之最大纲领曰悲智双修,自初发心以迄成佛,恒以转迷成悟为一大事业。」
> 罗□罗博士说:「佛教是现实的,因为它对生活和世界所采取的,就是一种现实的态度。
> 它并不是错误地把我们领向愚人的天堂,也决不用那些虚伪的恐惧和罪恶感来威胁恐吓、
> 折磨摧残我们。它精确而客观地描述我们以及我们周围的世界,并且给我们指出了一条通
> 向彻底自由、和平与安宁的幸福之路。」印度总统拉哈克斯坦说:「佛陀是把智慧之光投
> 射人类心灵的第一人。」
> 爱因斯坦等伟大的科学家们对佛教也是赞叹有加,这些在自己领域里经过深入的研究
> 後,并且对整个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人,尚且如此推崇佛教,那麽知识水平一般,甚至
> 连普通的家务也茫无头绪的人对佛教就没有理由横加非议,否则越乱加评议就越发显出自
> 己的浅薄无知。我认为一个疯狂的人在街上裸体行走,众人并不感到奇怪,而一个神智清
> 醒的人若无理诽谤佛教,则真实奇怪,同时肯定会引来众人的指责。因此,见识不广,智
> 慧不高的人对佛教还是少说为佳,这样,就不会犯下轻薄妄议的过失,也不会造下诽谤佛
> 法的大罪,致使最终後悔莫迭。无论是佛教或是其它学问,人们如果没有彻底了解它,就
> 没有权力评论,正如世界著名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仲夏夜之梦》中所说的:「千万不
> 可评论你所不知道的道理,否则你可能会用生命的代价来补偿你所犯过的错误。」
> 而如今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对佛法很觉陌生,这也情有可原,因为大家整天为锦衣美食
> 奔波,为烦恼所逼,白日忙於工作、家务,夜间又昏昏睡去,终日为满足自己这臭皮囊的
> 种种欲望而竞争,被世间的五欲六尘花去了所有宝贵的时间。还有些人从小生长在没有佛
> 教氛围的都市里,接受各种与佛法相违的教育,长大後继续受到恶劣人文环境的影响,他
> 们头脑中没有一点清净的智慧和佛教印象,因此在这个社会中有诽谤佛教的、误解佛教的
> 、不知佛教的、歧视佛教的,甚至在已进入了佛门的佛教徒中也残留有这些不良影响。但
> 现代人在研究和学习佛经教义後,会发现佛教又是那麽平易近人,其理念与精神已悄然地
> 遍满於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二十世纪的英国史学家韦尔思说:「佛教的教义,由今研究
> 而得知极为简单明晰,并与现世观念最吻合,它是自古迄今最锐利理智的成功。」
> 现代社会对佛教缺少足够的了解,这是非常遗憾的事。如果人们尤其是知识界对佛教
>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想他们会深受感染的,因为释迦牟尼佛宣说了许多真理,原来就追
> 求这些真理的人自然会受到启发而深深地折服。如马拉达克里希南博士说:「当我阅读佛
> 陀的说教时,我们为他的理性精神所感动。」佛的理性精神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中之一则
> 是从其理性精神折射出来的高尚品德,这高尚品德为每一个善良的人都毕生竭力追求。德
> 国著名学者马克思·缪勒因此而说:「佛就是其所宣说的所有美德的化身,在他四五十年
> 间成功而事件繁多的传教生涯中,他将所有的言说都付诸於实践,任何一处都不曾发现他
> 表现过人性的弱点或发□过任何低劣的感情,佛陀的道德准则,是世间所知道的最完美的
> 道德准则。」
> 出处:http://www.zhihui.org/browse/kb_sdj/fjkxl/mulu.htm
--
┌—————◆KKCITY◆—————┐KKMAN团队 全新力作 ◎◎KKBOX◎◎
│ bbs.kkcity.com.tw │知名歌手通通都有 所有新歌想听就听
└——《From:59.112.173.19 》——┘※※ 内容丰富多元的线上音乐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