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三牛记得前生事
王成圣
一年之前,亦即去年(一九六七年)九月,笔者於台北近郊某训练机场,听到这一则
「田三牛再世为人」的真人实事。当时言之凿凿者为台湾省社会处副处长牟乃□先生,听
得毛骨悚然的诸君子时下均仍在台,「田三牛再世为人」事迹旋由前经济部次长王抚洲先
生证实,而亲见其人的现任退役官兵辅导委员会副□书长韦德懋(勉斋)先生,尤曾向笔
者覆述一遍,历历如绘,丝毫不爽,具见其真实性百分之百,不容置疑,因敢濡笔记下,
以充「中外」篇幅。
幽冥之神与孟婆汤
民国三十一年韦勉斋先生任陕西永寿县长时的一位部下,国民兵团事务员张生有,陕
西□县人,□县与永寿相邻,两县距离仅□五十华里,因此,张生有等於是当地土著。
张生有这个人很老实,平时沈默寡言,不苟言笑,他资质不高,学识能力平平,但是
他身上却有一桩令人难似置信的灵异□□他记得他前生的事,巨细靡遗,而且不差毫□。
我国民间历来相传,有幽冥之神名「孟婆」者,她能酿造一种似酒非酒的汤,使鬼魂
喝了顿时将前生的事全部遗忘。「孟婆汤」一说或谓出自佛典,其实此说在佛典中全无根
据。不过,心地观经中载「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之句,因果轮回,是佛家
的基本理论。所谓轮回六道:天道、修罗道、人道为三善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为
三恶道。而芸芸众生,莫不以其在世时的思想言行,善恶表现,决定其来世应该归属於轮
回六道中的那一道。
佛家并不认为人死後再度投生,绝对无法记起前生的事情,他们说人之不能记忆前生
,系为凡人被已造已生的业障所迷,因而使前生所获的智慧,一时为之蒙塞。中国佛教会
理事长,十普寺住持白圣法师便曾说过:
「前生有修的人,究能一经点醒,即告领悟,否则就不得不从头学起,人类智愚之别
,正基於此。」
张生有的灵异所以特别稀奇,特别与众不同,正因为他的前生未必如何「有修」,而
且二十六年前韦勉斋先生的这位部下,的的确确称不上有什麽了不起的智慧,除了他能记
得前生种种,他是一个很平凡的人。
他的家境不错,可以供给他读书,但是张生有小学毕业,即未能升学,他去投军,再
投考中央军校,毕业於军校干训班,在永寿县他当一名起码的非正式军官□□国民兵团办
事员。三十二年秋天,韦勉斋先生调任□县县长,张生有向韦先生表示他愿回故乡为桑梓
服务,韦先生便把他带到□县,虽说破格优容,却也不能不「量才录用」,□派他当一名
乡队附。
张生有记得前生事,在□县、永寿一带,不但父老相传,而且尽人皆知。因为他的前
生便是□县县城西南三十里许的某村人氏,姓田,叫田三牛,世代业农,家道小康,妻子
儿女俱在。□县乡间居民多半都住窑洞,窑洞有两种:一种是就著山坡挖掘,越掘越深,
越挖越宽,於是分为客厅、卧室、仓贮、乃至厨厕齐全;一种则先在平地掘一个大坑,作
为院落,然後在院落的四面墙上,再往□挖成一个个的房间。
凡是窑洞,必定冬暖夏凉,安全而有保障,尤其□要有人手、有时间、有力气,随时
可以大加扩充,尚且永远不需修葺翻建。所以窑洞小的三室五室,大的十进八进,甚至有
聚族而居,一洞能容数百人者,可谓为相当理想的国民住宅。
当地乡民多住窑洞,是因为□、耀、泾一带,地处高原,土质坚硬如石,掘地十馀丈
,亦不见水,一洞之凿,往往累世不坏。外人不识究竟,笑他们穴居野处,回到了茹毛饮
血的原始时代,殊不知道此是当地地理环境的特殊,造物者予他们特别优待,在地价飞涨
,建材如金的此时此地,被高价房租累得喘不过气的小市民,那才真叫艳羡「窑洞」而不
可得。
一怒离家投入窄门
田三牛一家和乐融融,就住在窑洞之中,在他三十多岁的时候,□县久雨成灾,他的
窑洞大门下面,积了不少湿土。田三牛一俟天晴,便去将湿土刨开,清扫出路。讵料雨久
土松,骤如山崩,以吨计的湿土将他全身活埋,他当时便一命呜呼,惨遭压毙。可是,他
自己却觉得既不曾进鬼门关,也没有上酆都路,更不要说是见到孟婆,硬要给他喝那一碗
似酒非酒的孟婆汤。他还在以为自己已经奋力从大堆泥土中爬出,居然又回到了坦荡乾坤
,光明世界,他惊喜交集,一口气奔回自家的窑洞,看见了他的妻子,开口便说:
「今天好险,我差一点儿就压死在山下泥中,好不容易给我挣扎了出来!」
却是奇怪,田三牛的妻子,竟然对他视而不见,置若罔闻,正眼儿也不瞧他一瞥,脸
上不曾有任何的反应与表情。他妻子对他「阴阳怪气」,不理不睬,使田三牛十分恼怒,
然而一转脸,又见到他的儿子,於是他又去向儿子欣欣然报「佳音」:
「你听见没有?刚才大堆的泥土坍下来,就像山崩!我居然能拿开那麽些泥,逃出了
一条性命」
然而,他的儿子明明跟他面对面的站著,竟也是头也不抬,不屑一顾,他高声报喜,
儿子像是一个字也没听见。这一下,田三牛是可忍孰不可忍,心想自己大难「不死」,「
拣回命来」,连老婆儿子都漠然淡然,根本不把他当一回事儿,可见妻儿子女,对自己是
何等的绝情绝义。心中无名火起,怒不可抑,恨恨的一顿足,转身便走,田三牛不要这个
家了!
田三牛愤而出走,信步所之,来到□城,然後一时兴起,又赴东郊,离城八里之处,
一个叫做「鸣玉池」的名胜。这「鸣玉池」的泉水出自山腰石龛下面,崖津滴溜,其声□
琮,泉水凉意袭人,凄寒不可久处,由於它水声□琮,所以取名为「鸣玉池」。田三牛有
意到鸣玉池一游,可是眼看将到,偏又多出一道小门,使他无法通过。当时他便使劲的往
门外挤,也不知道挤了多久,猛然挤身而出,顿觉头目昏眩,茫然莫知所以。俄而张眼一
望,怪了,他发觉自己正在裂嘴哇哇的哭。
甫出娘胎便开口说话
忽然又听见人语喧哗,步声杂沓,这才看清楚自己原来到了一间卧室,竟是躺在坑上
。坑外有几个女人,神色仓皇,动作紧张,一个个的东翻西找,一叠声的大呼小叫:
「剪刀啦?剪刀啦?再找不到剪刀那可不得了啦!」
偏是田三牛一眼看到,就在墙上挂著有一把剪刀,当下他便伸手一指,高声的说:
「剪刀不在墙上挂著吗?」
说时,看见了自己伸出去的那只手,於是,紧接著便又是一声惊呼:
「哎呀,我的手怎地变得这麽小啊?」
他说头一句话,满屋子人齐齐的一呆,瞠目结舌,舌挢不下,彷佛骤然之间撞上了妖
魔鬼怪,当他第二句话繁接著来,屋□的人便吓得鸡飞狗跳,东奔西跑,尤且有人骇极叫
道:
「这娃儿是个怪物呀!得赶快把他丢在粪坑□淹死!」
一唱三和,屋□的女人纷纷表示赞成,大祸临头,直把田三牛吓得魂飞天外。这时候
他已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刚出娘胎的小婴孩,他下不了坑,又跑不开,急切间又不知应该
如何辩解?正在心跳突突,手足无措,幸好,躺在床上的产妇开了腔,她向众人竭力抗争
,不管是谁怎麽说,她誓死不肯处死她的亲生骨肉。
那些惊惶忙乱的女人,拗不过拼命保护儿子的母亲,□好由其中一人,鼓起勇气前来
给他剪断脐带。脐带剪断了,又为驱魔逐邪,她顺手抹了一把产妇的秽血,涂了田三牛一
嘴一脸。
缄口七载人称哑巴
从此以後,田三牛晓得一开口便有生命危险,他装哑巴,其实本是一个正常的婴儿,
不管怎样,他绝口不说一句话。
在母亲的怀抱中过了几个月,有那麽一天,家中人出外农忙,把他用一床棉被包好,
让他坐在坑上。那张坑劈面对著窑洞口,门外地面晒的有麦粒杂粮,於是便有一群家中豢
养的鸡子,争来啄食,田三牛一眼瞥见,情不自禁,连连的挥舞小手,跟大人般的吆喝赶
鸡。没想到偏巧家中有人回来,瞧见田三牛一副大人模样。仍然认定了他是个怪,「家门
不幸,出此妖擘」,他骇怕来日会有大祸临头,一把抱起了田三牛,飞快的往窑洞外走,
他要将他丢进粪坑□头。
天幸他母亲想想不放心,赶回来探视,这才救下田三牛的一条「小命」,可是田三牛
自此再也不敢开口了,他一肚皮的凄苦,唯有不时付之一哭。
长到六七岁,田三牛的名字改成张生有,他成了张家的小孩,却是具张生有的躯壳,
仍还保有「田三牛」的心智。六七年□他始终骇怕,於是一语不发,大家反而叫他「小哑
巴」。
一日,他祖父牵著他的手,把张生有带到荒郊野外,乘四下无人,很恳切的问他:
「你一生下来便会讲话,怎麽这会儿六七岁了反倒变成哑巴?我真弄不明白这是什麽
道理,如果你真哑,那是我们张家祖上缺德,生了你这个残疾!倘若你是能讲话而不敢开
口,怕人家把你当做怪物来杀害,那麽你只管放心,咱们家人口单薄,将来还得靠你撑门
立户,再怎麽说我们也不会加害亲生的骨肉,你就别再隐瞒了,不妨趁此机会,把这□头
的缘故说个明白。」
张生有察言观色,晓得他爷爷说的那是肺腑之言,当下推拒不得,也无法继续隐瞒,
於是便将他死而复苏,一怒离家,游鸣玉池而挤进了窄门,方开口就被人詈为怪物,险险
乎葬身粪坑,因而□咬紧牙关,装聋作哑的前因後果,向他祖父声泪俱下的说了个清清楚
楚。
他祖父当时便毅然决然的说:
「那这样好了,从今儿起,你该怎麽的就怎麽的,别骇怕,一切有我。」
便这样,张生有解脱了桎梏枷锁,他言行举止,自由自在,他从此不跟小孩子玩在一
块,反喜欢跟三四十岁的中年人谈笑自若,相习如常,除了体力,无论从任何方面看来,
这个六、七岁的张生有,简直就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
可是,正也因为如此,张生有转世投胎不曾喝过孟婆汤,他呱呱坠地便懂得人事,会
讲言语,而且他前世便是本县某村田三牛的这件稀奇古怪,骇人听闻的事儿,渐渐的越传
越广,越传越远,终至闹得扬扬沸沸,使□州一县,上自官府,下至妇孺,於是无人不知
无人不晓。那时候田三牛家六、七年前便掘出了田三牛的□体,备棺殓埋,归葬祖茔,田
三牛的老婆子女一概遵礼成服,尽哀守制。六、七年後他大儿子都二十多岁了,听到说田
三牛投生某村张家,生而能言,又知前生事,田家的人当然不信,一致认为这是荒诞不经
的传说,根本不拟加以过问。
田契不获一索便得
可是,为时未几,田家因为地界不清,跟邻居发生了土地纠纷,双方相持不下,终至
告入官□。这时候田家的人由於地契向由田三牛自行保管,而田三牛「死时」并无只字遗
言,因此地契遍寻不获,拿不出地契,不但这场官司必输无疑,尤其败讼之馀,益将後患
无穷,说不定连全部家产都无法保住。於是田家上下忧心忡忡,岌岌不可终日,他们邀集
了诸亲好友前来筹商应付之计。当时,便有田三牛的一位妹夫,灵机一动,跟田三牛的大
儿子,建议的说:
「全□县的人都在讲,鸣玉池张家那个生下来会说话的男孩是你父亲投生。这件事是
真是假,谁也弄不明白。可是,如今你们家的田契找不到,眼看著要□大亏。依我之见,
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张家那小孩不是说他能知前生事吗?就把他找来试试看,如果他真是
你父亲投生的,而且能记前生的事,那麽,他就应该晓得地契何在?假使问他地契藏在那
儿他说不上来,谣言定会不攻自破,所以我说,试他一试,其实是一举两得。」
田三牛的儿子,许久以来都在为他父亲转世投胎这一码子事困扰万分,他听姑丈这麽
一说,觉得试他一试倒也不错。最低限度是有利而无害,於是,他答应了,随即请他姑丈
到张家去走一遭。
那日,田三牛的妹夫方到鸣玉池张家,正好遇见七、八岁的张生有独自站在窑洞门口
。他一见这位前世的妹夫,亲情洋溢,笑逐颜开,老远老远的便直向他妹夫招手,欢声的
叫:
「你不是我妹夫吗?怎麽得闲上这儿来了?」
来人大□一惊,却是不由不信,他抢前几步,执住他大舅的小手,然後一五一十,将
他的来意,和田家的困厄,告诉给张生有听。
张生有不假思索,随口便说:
「你问咱们家的地契呀?有有有!早先我藏在窑洞某个角落的一道石头缝□。□不过
,如今隔了七、八年啦,就不晓得还在不在?」
他妹夫疑惑不定的再问一句:
「你是说,连你自己也没有把握?」
「你试试看嘛,」张生有笑了笑说:「回去找一下,你不就晓得我有没有把握了吗?
」
妹夫将信将疑的回到田家,按照田三牛□□亦即张生有的指点,那份关系全家财产的
田契,果然一索便得。田契到手时,连他自己和田家上下,一致目瞪口呆,毛骨悚然,回
想从上吨泥土□面挖掘出来,归了葬的那具□首,他们几疑置身梦中。
於是,田家上下,齐来鸣玉池张家窑洞,妻啼儿哭,罗拜於前,那时节张生有□八岁
,可是他三十多岁的老婆视他为夫,二十多岁的儿子尊他如父,说什麽也要把他接回田家
厥尽妻职,恪遵父道。八岁的张生有居然请淮祖父、父亲和母亲,到田家去住了些时,可
是中年妇人伴宿髫龄童子,二十多岁的壮男喊八岁的娃子叫爸爸,天长日久,大家都不很
习惯,都不耐烦,兼以张家家境远比田家为优,张生有要读书,张家替他缴了学费,上课
在即,於是张生有不再为田三牛,他还是回到了鸣玉池。
自此,张生有亦即田三牛,他时而张家住住,田家歇歇,两头来往,都受欢迎,彷佛
他天生下来,便该在两家为主,庸人也有庸福。
录自「中文文摘」第五期
http://book.bfnn.org/books2/1279.htm
--
确定生命的无限相续,则人生种种现象,方有可能得到合理解答,
人类行为价值,也有了切身的依托标准。
在生命无限相续中,目前所作所为,
都会影响自己的未来,果报均须自我承受。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
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
丧礼处之道常无名□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
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 218.168.205.165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