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佛教] 《730天中的365天 -- 旅途的脚印》自序
#1
昂首阔步看蓝天
发信站: 无名小站 (bbs.wretch.cc )
                    《730天中的365天 -- 旅途的脚印》自序



                                                                    索达吉堪布

  总算是交稿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本虎头蛇尾的日记,差一点胎死腹中,能有今天的诞生,真可谓一波三折。今天,

这位幽居「深闺」待嫁近两年的「黄花闺女」,终於迈著「半老徐娘」的姗姗步子,羞羞

答答地出来面见「公婆」了。但直到此刻,左右摇摆的念头还在大脑中盘旋,使我对是否

最终付梓仍然犹豫不决。恐怕在若干年後,我真的会为今天的一念之差而後悔。


  当初动笔写这些日记,是因为身居厦门,琐事鲜少,□来之馀,偶尔翻看金厄瓦罗珠

坚参撰写的《开启修心门扉》,每每感慨良多:如此之清凉盛宴,如果私自独吞,实在是

不合情理。不如每日从中摘录一些妙言佳句,与他人共同分享,这样就可起自他二利兼具

的事半功倍之效,何乐而不为?


  日记的雏形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形成了。但令人尴尬的是,後来我终於抵不住《门扉》

的诱惑,将它彻头彻尾地翻译出来了。这样一来,日记中的很多内容,也就陷入了进退两

难的境地。我曾尝试著去删改,但一来精力有限,二来懒惰懈怠,所以一直未能彻底付诸

实施。


  我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托词:我写日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检点自己的行为

,审视自己的思想,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反思,以促我成长,策我精进,并不是为了博

得别人的掌声和鲜花。既然如此,又何必过分注重形式上的完美呢?更何况,古人也云「

温故而知新。」即使将这些内容重看一次,也有百利而无一害,又何必劳神费力地把它改

得面目全非呢?有了这个自我开脱的借口,使我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虽然一开始,我将这本书命名为日记,但在日记所跨越的这段日子里,却并非每一天

都能有感而发,有的时候因为太忙而灵感枯竭,就不得不日後还帐。但有时却心潮澎湃、

心绪飞扬,纷纭的念头如同脱□的野马,有限的篇幅根本无法控制住我一泻千里的思绪,

我就趁此良机洋洋□□地将几天的任务一气呵成。


  动笔之初,因为时间充裕,几百字的篇幅根本不在话下,随心所欲之间便一挥而就,

所以也感到踌躇满志、志在必得。但下半年回到学院後,我就被繁重而琐碎的杂事所缠绕

,想从每天纷乱的头绪中整理出条理清晰的日记,个中艰辛,实在一笔难述。骑虎难下的

我,时常被江郎才尽之感所逼迫。尤其是当我发现在漫长的一年中,居然还有一个闰十月

时,惊恐得我几乎想扔下锺爱的笔。在道友的鼓励下,才不得不硬著头皮,艰难地往前跋

涉。我彷佛被债主追得穷途末路的穷鬼,身不由己地四处狼狈逃窜,却怎麽也逃不掉日日

积累的债务。


  我没有精力再应付下去了,只有暂时搁笔。习惯於笔耕不缀的我,终於绞尽脑汁为自

己的半途而废想到一个下台阶:在以後的某个不是很忙的下半年中,将未完成的日记补足


,我甚至为将来的作品起好了名字□□《730天中的365天》。


  但是,要想在我的有生之年中,找到一个不太忙的下半年,恐怕是难上其难的。所以

,这个愿望也就一直未能实现。这本残缺的日记书稿,就在我的书柜底层沉睡了将近两年

的时间。


  直到2004年1月7日的那个寒冷冬日,三界导师、众生怙主□□法王如意宝,忽然在我

们措手不及之间离开了人世。每一位弟子,都一下子跌落在远甚於痛失亲人的悲恸之中。

异常沉重的打击使脆弱的我几乎一蹶不振,无依无靠的失落感一次次地鞭打著我伤痛的心

。直至荼毗仪式结束,空荡荡的心仍然没有著落。上师用刻骨铭心的现实,给我们上了一

堂生动的无常课,使我更真切地体会到万法的无常。


  「不能再等待了!」一个声音不断在耳边响起,扣击著我那颗几近麻木的心房,使做

著长远打算的我,放弃了期待日记有朝一日能够完整的念头。我翻出了尘封已久的残稿,

漫无目的地翻阅著。在这本日记中,也记载了一些上师的教言,在上师离去之後,更显得

弥足珍贵。如果能早日与大家见面,或许能够帮助大家度过这段冰冷阴沉的日子。在没有

足够的兴趣与心情的情况下,我只是将文字作了一个简单的校对,就让缺胳膊少腿的日记

匆匆上路了。它究竟会遇到什麽样的命运呢?我不禁为它的将来感到担忧。


  世间以笔□为生的人如恒河沙数,这本寒碜的日记,从文字的角度来评价,赶不上普

通的汉族,他们语言上的优势也足以让我自愧不如,更何况那些令我望尘莫及的大师们?

它只能算得上是一名忠诚的记录者,像登流水帐一样地记录了我的心路历程,每天头脑中

闪现的一丝丝念头,与平时生活相关的人和事,反映了一个普通佛教徒真实的思想、生活

和感悟,没有前所未有的高见,没有深奥晦涩的理论,没有惊世骇俗的语言。它像一些零

碎的音节,组成了一段接近自然但却并不辉煌的乐章,奏出了我在一年中所经历的风风雨

雨、点点滴滴;它像一只普通的脚印,记载了我在茫茫无边的人生沙漠旷野中行进的一个

真实片断。


  虽然我曾一再嘱咐他人,不应过分分心於外境,更无须搅入宗派之争,而应向内观心

。但在这本日记中,除了一些老生常谈、鹦鹉学舌之外,也免不了对他人的评价与批判,

事後发现,咄咄逼人的语言太多,自揭其短的内容却太少。书中所推荐的一些自以为殊胜

的教言,虽然自己爱不释手,别人是否会生起同感也很难保证。


  每个修行人,在修行的旅途中都会有一些体悟,只是有的人喜欢将其深埋於心而已。

正是别人的不愿声张,却给不甘寂寞的我,提供了一个王婆卖瓜的绝佳机会。《集学论》

云:「譬如甘蔗坚硬皮中少有其味,人食皮已,无复能得甘蔗甜味,是故广说者如甘蔗皮

。伎艺者住戏场中别说功勤自以为得。」我这个「自以为得」的「伎艺者」,却不听规劝

,自不量力地将这个如同懒女人裹脚般的「甘蔗皮」奉献了出来。


  还算是有自知之明的是,如果让我推荐自己的作品,那一定还是《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或《入行论》。与圣者的智慧相比,凡夫的分别念实在不能与其相提并论。所以,诸位

如果对此不感兴趣,尽管将其束之高阁,我实在不愿担当浪费别人时间的罪名。


  但是,在你修行的□暇之中,如果能以翻看这本日记作为消遣方式,应该胜过世间那

些以贪□痴为主题的娱乐形式。当然,如果能因这本书,而令你或你身边的人对三宝生起

恭敬之情,对众生萌发悲悯之心,哪怕只是一刹那,我的一番心血也算是没有白费了。


  我默默地发愿:如果这本日记是一道光,我不敢奢望这点寒光能与日月争辉,只希望

它能在无月的夜晚,充当一颗不起眼的星星,为照亮幽冥的黑暗作出一丝微弱的贡献;如

果这本日记是一点清凉,我不敢奢望它能成为横扫炎夏的秋风,只希望它能在酷热的夏日

,充当一棵不知名的小树,给烦热难赖的人带来些许的凉意;如果这本日记是一剂药,我

不敢奢望这副药能包医百病,只希望它能在人们心烦意乱的时刻,充当一支镇静剂,让一

颗躁动疾驰的心有片刻的停驻。春归的大雁,请你告诉我,我的愿望能实现吗?


  谨以此书奉献给与我一同怀念大恩上师的道友们 


  甲申年正月初三法王如意宝诞辰之日

  索达吉恭书於喇荣

http://big5.jiexieyin.org/show.aspx?id=2952&cid=0
http://www.buddhanet.idv.tw/aspboard/dispbbs.asp?boardID=2&ID=356&page=1

--
    确定生命的无限相续,则人生种种现象,方有可能得到合理解答,
    人类行为价值,也有了切身的依托标准。

    在生命无限相续中,目前所作所为,
    都会影响自己的未来,果报均须自我承受。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
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
丧礼处之道常无名□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
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 218.168.211.154
Tue Jun 19 22:25:33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