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对佛教应抱有正确的科学态度 第五节 辩证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索达吉堪布
有些共产党员以为,我们信仰的是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而佛教是主观唯心主
义的宗教。事实上,佛教的理论是相当深奥的。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领袖陈独秀先生,
1920年在上海组织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被选为总书记,他说:「佛法
之广大精深,余所素信不疑者也。」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唯物唯心的判断就能把二者
完全对立起来的,它们只不过是不同的系统而已。
大家都知道,哲学是对人生、宇宙世界总的看法,涉及到精神与物质、自然与社会等
各种现象而超越於各门具体学科,并对人们认识世界提供总的方法论和指导思想。以马克
思主义的观点,佛教就应该是一种哲学。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说:「宗教是整个世界总
的理论,它是包罗万象的纲领。」中国早期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则说:「佛法……与其称为
宗教,不如称为哲学的实证者。」并且佛教也是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在历代高僧大德对
释迦牟尼佛的经文教义进行解释和注疏过程当中,形成了许多的流派,比如中观派和唯识
派等等。关於对伟大中观学派思想的开创者龙树菩萨的认识,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彻尔巴茨
基教授在《佛教涅盘概论》中说:「龙树应列入人类伟大哲学家之一。」他还把龙树的中
观思想和英国现代哲学家布拉德烈以及德国伟大思想家黑格尔的哲学观点互相进行比较後
说:「布拉德烈对於日常世界中差不多一切的概念,如事物和性质、关系、空间与时间、
变化、因果、动作和自我等都一一加以驳斥,与龙树的否定论互相吻合,这是很令人注意
的。从印度人的观点来看,布拉德烈可以说是一个纯正的中观派的哲学家;在这些相同之
外,在黑格尔辩证法和龙树的辩证法之间或者可以发现更重大的亲切的类似。」
再者,佛教的思想理论也并非盲目或随心所欲地发展起来的,它建立在严密的推理论
证基础之上。在藏地寺庙中曾有过的上千座辩经院就是一个明证,在这里佛法乃至人类思
想中许许多多的概念和观点都要通过理性的检验。所以恩格斯也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赞
:「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又说:「只有辩证的思维才是有效的。只有东方
的佛教徒和希腊人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有一篇研究释
迦牟尼佛和黑格尔的文章,从文章的内容可看出黑格尔的辩证思想,是受到佛教思想影响
的。而对於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渊源作过研究的人们都知道,马克思辩证思想则是与德
国古典哲学特别是与黑格尔的思想有著密切的关系。所以佛教中有丰富的辩证主义思想,
并直接影响到世界包括古今的很多大哲学家和大思想家,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者也承认的,
如恩格斯在世间论中说:「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从此语中可得知
,佛陀以前整个人类都处於迷茫而无有成熟辩证思想的状态之中。
另外有一些人以为佛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佛法里所有的教义和理论也是凭
空唯心构造,或是仅凭个人的经验和信仰而建立起来的,并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只有马
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才是客观的、唯物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但这样的看法并不被佛教
徒所认同,因为佛法包括教法与证法,教法就是对宇宙世界中万事万物的看法,但它不仅
仅停留在理论阶段,而且还包括有一整套的修行实践,这就是证法。一个人若是完全地遵
照佛法的教义去实行,最後他就会亲证到佛陀所说的境界,那时佛法的教义就不只是书本
上的理论而已,而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了,所以历代证悟了的高僧大德皆异口同声地称赞释
迦牟尼佛金口所言的每一句经文皆真实不虚。从需要客观实践的验证这一点来看,马克思
哲学、科学与佛教也都是相通的,而并不是相悖的,如科学家哈尔坦因所说:「有智慧的
人将宗教和科学理论并用。」李石岑教授,曾赴欧洲各国考察西方哲学,是较早介绍宣传
马克思哲学的著名学者之一,他说:「我以为佛学的提倡,不特於对科学毫无□触之处,
而且能使科学的方法上加一层深密,科学的分类上加一层正确,科学的效用上加一层保证
。」现代科学之父、相对论的开创者爱因斯坦则说:「完美的宗教应该是宇宙性的,它超
越一个人化的神,无须死板的教条及教义,包含自然现象和精神领域,基於对一些自然的
和精神的事物的经验而成一体,只有佛教才能符合这些条件」。科学是最讲求客观实际的
,既然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都认为佛教能与现代科学相依并用,那麽对於那些思想陈旧
老化的人,依然以为自己信仰的是客观唯物的科学和马克思主义,是与「主观唯心主义」
的佛教水火不相容,抱著这些老思想的人现在是应该认真观察的时候了,不要以为自己的
智慧和对现代科学的认识比爱因斯坦还伟大。
如今,在物质飞速发展的世界各国正在出现种种佛教中所说的事实,如很多人能够回
忆前世,显示神通神变,以及发现非人城市等,若这些实实在在的真实例子都不承认,那
就只有在这个世界中闭塞视听来过日子,否则将无法面对现实。假如真正的现实也不承认
,那怎麽还会是一个真正的辩证唯物主义者呢?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思想意
识应该真实地反映客观现实,并且我们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又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的,所以
我们的思想意识也应跟得上现实社会的发展进步,如果只是一味地抱著一些陈旧观念,机
械地摹仿一些过时的传统教条模式,那怎麽会有新鲜的活力和强盛的生命力呢,这也违背
了马克思关於事物是辩证发展的观点,这岂不成了假唯物主义了?
我们无论谈什麽,都应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服从最符合事实的观点,这是合理的科学
态度,也是佛教的精神所在,印度前总理尼赫鲁说:「要商谈任何问题,都必须在和平及
民主的气氛中进行,就如佛教所作的教导。」可惜在我们现代的有些人没有什麽观察能力
,对一些观点和说法也不知道用辩证发展和公正的态度去好好地思维,我认为只要是自他
都有益、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主张,就应该值得我们去承认。
出处:http://www.zhihui.org/browse/kb_sdj/fjkxl/mulu.htm
--
确定生命的无限相续,则人生种种现象,方有可能得到合理解答,
人类行为价值,也有了切身的依托标准。
在生命无限相续中,目前所作所为,
都会影响自己的未来,果报均须自我承受。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
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
丧礼处之道常无名□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
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218-168-207-34.dynamic.hinet.net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