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Re: 请问五蕴皆空
#1
其实我是很低调的
发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 引述《sjc4789 (度众)》之铭言:
> 五蕴皆空是如何空呢?
> 自性空吗?缘起性空吗?
> 行蕴的起心动念又如何空呢?
> 谢谢!

    空不是没有,只是说无自性而已,也就是非常住、独一、自成的,是必须依於因缘的
意思。
--
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
┌—————KKCITY—————┐  找歌最方便 KKBOX 歌词搜寻!!
         bbs.kkcity.com.tw          \^_^ /  http://www.kkbox.com.tw
└——From:116.118.151.74     ——┘       唱片公司授权,音乐尽情下载
Wed Jun 27 16:23:14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五蕴皆空
#2
jt5354
发信站: 中兴天枢 (bbs.nchu.edu.tw )
要理解非我需要先理解“我”。在古印度奥义书哲学里,attaman(奥特曼)是个重要的
概念,即真我。含有控制,主宰,轮回主体的意思。

如果什麽东西配称得上是“我的”(我所),它一定具备为我支配,被我主宰拥有,
被我使用的意思。比如,“我的”奴隶,“我的”电脑。如果奴隶不归我指挥,
他就不能算是“我的”,如果我没有权利使用这台电脑,它也不能算是“我的”。

阿含里经常提到的五蕴非我非我所,即是这个意思。在正念的修行中,有些南传教法,
要求如实观察,不去把身受心法与自我认同。在初步的修习中,感受和情绪的非我非我所
特性最容易体认。因为感受不是受“我”控制的,它是自发的,所以是非我非我所。
愤怒忧伤等负面情绪,同样不是由“我”控制的,所以也是非我非我所的。

但内观的修行,不仅要体认这些粗浅的非我非我所,而是要体认那些明显看起来由“我”
控制的身心现象其实也是非我的。比如,走路吃法穿衣服思想等,
这些看起来明显是由“我”来统一指挥操纵的行为,其实也不过是一系列自发的心念相续
的结果。这里请大家参考《内观基础》,那里有提到所有的身心现象都会在强大的内观智
下,呈现出自发缘起的特徵。

所以,内观的修行,与其说是体征无我,不如说是体征五蕴非我。而经由五蕴非我的体验
,最後破除有我的邪见,而达到认识无我。

最後套用向智尊者的一句话∶(内观的体验)最後看自己就像在看一个木偶。

--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asambuddhassa !
       (  敬拜   彼    有幸者.  阿罗汉.   已正确完全觉者  )
Thu Jun 28 17:30:17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五蕴皆空
#3
其实我是很低调的
发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 引述《sjc4789 (度众)》之铭言:
> ※ 引述《shenshyh (其实我是很低调的)》之铭言:
> >     空不是没有,只是说无自性而已,也就是非常住、独一、自成的,是必须依於因缘的
> > 意思。
> 那法华经的诸法寂灭相,与无自性又差在那□?
> 既然诸法无自性,那诸法又为何与空不一不二,
> 五蕴即空;空即五蕴,那我可不可以说色即是受啊!?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即是直指诸法的本性空寂,与无自性同义。

至於说五蕴即空,如果忽略了缘起而说,那麽就会以为色即是受,你已犯了这个错误了。
缘起即无自性[空即无自性],简单说就是一切事物是因缘所生,既然是因缘所生,那麽
就非常住、独一、自成的,其实就这麽简单而已。
--
若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
┌—————KKCITY—————┐ KKBOX动态歌词紧紧跟著你
         bbs.kkcity.com.tw           \^_^ /   http://www.kkbox.com.tw 
└——From:116.118.151.74     ——┘       唱片公司授权,音乐尽情下载
Fri Jun 29 13:50:51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五蕴皆空
#4
发信站: Singapore Telecommunications Ltd (yahoo.com>)
度众 wrote:
> ※ 引述《shenshyh (其实我是很低调的)》之铭言:
>
>>※ 引述《sjc4789 (度众)》之铭言:
>>
>>>五蕴皆空是如何空呢?
>>>自性空吗?缘起性空吗?
>>>行蕴的起心动念又如何空呢?
>>>谢谢!
>>
>>    空不是没有,只是说无自性而已,也就是非常住、独一、自成的,是必须依於因缘的
>>意思。
>
>
> 那法华经的诸法寂灭相,与无自性又差在那□?
> 既然诸法无自性,那诸法又为何与空不一不二,
> 五蕴即空;空即五蕴,那我可不可以说色即是受啊!?
>


那是葛藤横生,1,2,3。

刚刚一问[如何空?],就已经起心动念咯!但是起心动念又有何咎?再疑再问下来
就是4,5,6了。

一个和尚,在禅堂里打坐,自忖:咦?怎么没境界啊?祖师爷不该骗人吧?念佛能
横超心□见佛,禅坐是一超直入佛境地,难道自己坐的方式错了吗?没错!就是这样。

这和尚反反□□地自疑自问自答,过了些时候,依旧不见何物,也就不管了,干脆
暮直□□坐下去。耳根偶尔有声音就听,没声音就什么也没听。

过了好阵子,不坐了,什么也没得到。起身站起来,拍拍屁股, 转个身子,正想走
出禅堂,刚跨过门槛,哎!本地风光!阿侬碰到了须菩提,本来无来去,不□不
垢,不生不灭,一丝不挂的时节。
Sat Jun 30 01:02:38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五蕴皆空
#5
lucien
空性应该是真理    是实相
实相就是真理   但不是一个东西
所以「空性」是真理   「空性」不是一个东西
所以诸法都是空的   也就是与空不一不二
但空并不是一个东西
所以色是空    受是空
但色却不是受


※ 引述《sjc4789@kkcity.com.tw (度众)》之铭言:
> ※ 引述《shenshyh (其实我是很低调的)》之铭言:
> > ※ 引述《sjc4789 (度众)》之铭言:
> 那法华经的诸法寂灭相,与无自性又差在那□?
> 既然诸法无自性,那诸法又为何与空不一不二,
> 五蕴即空;空即五蕴,那我可不可以说色即是受啊!?
Sat Jun 30 19:19:50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五蕴皆空
#6
jt5354
发信站: 中兴天枢 (bbs.nchu.edu.tw )
    在汉译杂阿含中,虽然印顺作了许多修正,但错误之处还有很多,「非我」及
「无我」的混淆就是一例,这两者的错置,主要的□结是在於anatta一字是否应当理
解成「绝对没有我」?如此翻译会不会造成所谓的「断见」?由现存经文所知,当时
的译者求那跋陀罗可能也有此困扰?又,可能是此经翻译时的最大问题□□译字不规
□所造成?譬如:经中有时是「苦.空.无我」,又,大多是「苦.空.非我」,这
也造成读经时,许多人便自动将「非我」转换成「无我」〈或反过来解读〉之主要所在。然
,事实上,此两字在巴利文中是不同,且所指是不同的。

    ……先说总纲的「无我」(anatta)。因为anatta含有抽象的我与常识的我之两
义。它翻译成「非我」的不恰当处,是在於「非」字,通常是作为「此不是」之义,
而於表达此不是常识上的我、我所之时,则较为合理,但将「此不是」之义用於表达
种种抽象概念之时,则成为「不是我、不是梵、不是灵魂、不是超灵」等等理解,那
就容易变成这也不对那也不对的诡辩论者。由此之理由,anatta译为「无我」是合理
的。另一个角度,中文的「无」字,通常是作为「没有」之义,而不同於an的反对之义,不
过作为否认「我」之慨念,「无」完美的表现出反对的态度,另外,「非」字可以作
为「反对」之义,则也完美合於anatta所要表达的,只是这般用法较不平常,如此,
「非我」确实也可以作为总纲。不过,「无我」、「非我」、「不异我」及「不相在
」则应置换成「非我」、「不我」、「不异我」及「不相在」则比较合理。 总之,汉
译中的「非我」、「非我、非我所」〈如:非我者亦非我所〉或是「无我」、「无我、无
我所」〈如:无我所.无我所〉的用法是不恰当的。如单单只讨论总纲的无我为无我
或非我,则皆可用之,不过含有其所包含的内容时,则应谨慎的全盘考虑。

目前对岸王建伟与金晖先生发心将再度校译杂阿含,理由是现存版本还是存有:

1.注释和校勘均有失当之处。〈印导版稍作修正〉
2.文字排印错误较多。〈印导版修正许多〉
3.汉梵交杂,译字不规□。
4.次第紊乱。〈印导版完全修正〉
5.失佚。由译自巴利三藏《杂尼迦耶》的相关经文。或许,此版问世,阿含学将能再往
  前进步与□清。


--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asambuddhassa !
       (  敬拜   彼    有幸者.  阿罗汉.   已正确完全觉者  )
Mon Jul 2 02:50:41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