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佛教] 《前世今生论》二、建立自宗(一)心识的产生 2、对之生起信
#1
昂首阔步看蓝天
发信站: 台科大资管银河之旅 BBS (bbs.cs.ntust.edu.tw )
          《前世今生论》二、建立自宗(一)心识的产生 2、对之生起信解~2


                                                                慈诚罗珠堪布著
                                                                  索达吉堪布译

  当前,世界各地都出现了众多回忆前世之事例,以下择其典型者概要宣说。


  一九二六年十月十二日,一个名为香蒂.黛薇(Shanti Devi)的小女孩降生在印度

的德里市。关於这个女孩的名字,不同国家的媒体在报导时都有不同的翻译方法,不过,

一般都以此处Shanti Devi的称呼为准。黛薇从小时候起就知道自己的前世,她总说自己

前世是姆特拉城□□一个离德里一百多公里的城市中的人。除此之外,她还经常向人们诉

说自己的一些前世经历与见闻。她曾经对自己的叔祖父说过,自己前世的丈夫是个卖布的

,并且还把此人的详细住处也一一道了出来。叔祖父後把此情况告诉了一位退休在家的校

长勒那,勒那听後便亲自前来调查、询问,并从黛薇口中得到了她前世丈夫的住址。他立

刻去函打探,在信中他问黛薇自认的前世丈夫:你是否娶有这样的一位妻子?此人不久即

回信答覆说:黛薇所说的一切全部属实。接下来,前世丈夫让自己的堂兄先行赶赴德里了

解情况,请他务必将此事调查清楚。当堂兄一进黛薇家门,她马上就认出了此人,尽管两

人在现世从未见过面。堂兄问了黛薇许多前世的事情,她全都准确无误地回答了出来,自

此後他即对黛薇的身份深信不疑。随後,黛薇前世之丈夫带著他现在的妻子以及黛薇前世

所生的一个十岁的儿子,众人一起赶到德里看望她。当黛薇见到前世丈夫时,一眼就认出

了他。丈夫再次以前世的生活细节询问黛薇,她则一一作了完整、准确的回答。在事实面

前,前世丈夫不得不承认眼前的这个女子就是自己以前的妻子。印度政府後来还专门成立

了一个调查机构深入查证此事,他们把小女孩带到姆特拉进行观察,结果在一连串严格的

取证、核实之後,所有调查人员都对此生起了信解,这件事也逐渐传遍了全世界。


  又过了许多年,印度大学教授周祥光先生发表了一篇文章,文中这样记叙了他与香蒂

.黛薇会面的经历:「去年春天的一个早晨,当我和梵须那婆大学的创办人伯恩尊者(

Swami BH.Bon Maharaj)一起喝茶时碰到了一位落落大方的印度女人。一打听才知道,她

原来就是二十年前轰动德里的『前世事件』的女主角□□香蒂.黛薇。如今的她已经三十

五岁了,从印度旁遮普大学研究院毕业後,她即在德里大学女子文理学院担任哲学讲师。

因她已接受了瑞士轮回转生学会的邀请,将远赴瑞士讲学演讲,故特意赶来访晤伯恩先生

并顺道辞行。我於是问她:『你现在还能回忆前世之事吗?』她则回答道:『可以倒是可

以,但现在已不如儿时那般清晰。再回忆时,整个情境就像是银幕上的影像,一会儿就消

失不见。另外,我如今的生活和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所以我也不愿过多回忆前尘往事,

否则会给自他带来很多麻烦……』」


  另一位印度女性丝万娜塔也是一个能回忆前生往事之人。她於一九四八年出生在印度

的潘拉市,三岁时就经常对哥哥、姐姐讲述自己的前世。据她自己说,她前世是卡特尼人

,名叫毕亚,後与一名为司里的男人结婚……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三岁半时,父亲米西

拉带她外出旅游,恰好途经卡特尼。当时她突然要求司机说:「我要到我前世的家中去,

这里有条道可以直接通过去。」司机当然不会采纳她的建议。当一行人其後停下来喝茶时

,丝万娜塔又说:「在我前世的家附近有比这好喝得多的茶。」……一晃又是两年过去了

,丝万娜塔越来越喜欢唱歌跳舞,她自己向众人解释说这是自己前世学来的。当她长到十

岁时,全家迁移到奇哈塔普生活、居住,在那儿,丝万娜塔碰到了一位来自卡特尼的女人

丝利麦提。刚一见面,她马上就认出了丝利麦提,并说自己前世就认识她。女人听罢惊奇

万分,她後来对米西拉说:「你女儿对我说的有关卡特尼的情况全都准确无误。」父亲以

前只是对女儿所说的事情起过怀疑,但却从未重视过。听完丝利麦提的话,他才开始认真

对待起女儿的所说所为,并将女儿的话语全都记录了下来。


  一九五五年春天,印度拉加斯萨大学专门研究特异现象的著名超心理学家班勒吉(

H.Bannerjee),专程前往丝万娜塔家调查此事。他先向丝万娜塔详细询问了她前生的一

些情况,然後又赶往卡特尼小女孩所谓的前世之家□□帕萨克家族进行核查。经了解後得

知,帕萨克家族以前确实有一个名叫毕亚的女人,此女人後与梅哈地方的司里结婚成家,

一九三九年才去世。班勒吉把小女孩所讲的前世情况与帕萨克家的人所说的事实一一核对

,结果发现它们竟颇多吻合之处。特别是丝万娜塔讲述的涉及到前生住家特徵的九点细节

,也被班勒吉验明与事实真相无有二致。班勒吉後又用一些虚假的材料试图混淆丝万娜塔

的记忆,使她不能轻松跨越自己设置的前世考验关,但小女孩则把所有谎言全部识破,还

把自己前世熟知的二十馀人的名字说了出来。班勒吉的一切检验、考察最後都证实:丝万

娜塔关於前世的回忆没有一丝一毫不符合事实的本来面目。


  此事後来就逐渐传扬了开来,帕萨克家族与司里的家人对此也有所耳闻,两家人遂於

当年夏天联袂奔赴奇哈塔普看望丝万娜塔。女孩一见他们,没等任何人上前介绍,自己马

上就把这些前世的亲人一个不落地全都认了出来。不仅如此,她还把自己当毕亚时与这些

人之间的亲缘关系全部点出,又把他们当时的所作所为如数家珍般地和盘托出,甚至以前

做毕亚时前牙上镶金牙的经历,现在的她都能叙述得栩栩如生。众亲友异口同声地感叹道

:「这个女孩所说的事情,只有过去的毕亚和她亲人才知晓,除此以外,任何外人都无从

探知,而她却能说得分毫不差。」於是,众人都对丝万娜塔确属毕亚再生这一点深信不疑

。再往後,丝万娜塔又跟随家人前往卡特尼以及梅哈探访自己前世生活过的地方。当她来

到梅哈时,一下就认出了很多前世结交过的朋友,并对众多以前玩耍、嬉戏、居住过的地

方印象颇深。她注意到了自己死後人、事、物的变迁,从而开始对轮回生起厌离之意。此

次前世家乡之行,使丝万娜塔在面对卡特尼以及梅哈的物是人非时,不由自主地就发出了

一声长叹。


  从此以後,她就经常看望以前的毕亚所结识的亲朋好友、兄弟姊妹,每次她都会以诚

挚的悲心关怀、爱抚他们。此事後被美国的史蒂文森博士听闻,他随即於一九六一年专门

前往印度调查此事,结果最终确证了丝万娜塔所说话语的真实性,此一结论与数年前班勒

吉独立调查所得之结果诚可谓不谋而合。


  另据可靠资料,一九五六年一月间,在土耳其的亚达那地方,有一个名叫阿比的人在

马厩中被几个果园园工残酷地砸碎了脑袋後杀死了。妻子和两个儿子在听到他临死前的惨

叫後,急忙赶往马厩打探,结果也被凶手残忍杀害。一星期之後,凶手即被抓获,而阿比

的前妻夏蒂丝(因不能生育而与阿比离婚)则与被杀害的妻子和阿比所生的另一个女儿希

克玛特.葛露莎琳、儿子撒基从此相依为命地生活在一起。


  不久,当地一名为梅菲默特的人便拥有了一个儿子,其後为其取名叫伊士迈。伊士迈

长到一岁半时,有天和父亲躺在床上,他突然对父亲说:「我不愿呆在这个家中,我要去

自己家里和自己的孩子们住在一起。」父亲听後极为震惊,他纠正小孩的说法道:「这里

才是你的家。」但孩子却坚持说:「我前世的名字叫阿比,我是被别人杀死的。五十岁那

年,有人打碎了我的脑袋杀害了我」梅菲默特急忙将儿子的话告诉给妻子乃媲哈,乃媲哈

满心疑惑地说:「伊士迈生下来时头上确实有一块黑疤,难道这个就是他所说事情的证据

?」不过因夫妻二人原本就不承认信奉前後世的宗教,故暂时来说,他俩既不相信儿子所

说的话,也不愿别人知道这件事。但伊士迈却再三请求父母道:「我要到我孩子那里去。

」父亲认为儿子的精神可能出了问题,便命令他不得如此胡言乱语。不过当梅菲默特再喊

伊士迈时,孩子却不予应答;而当叫他阿比时,他却高兴地马上就回应。有时在伊士迈晚

上睡著後,梦中他都在叫女儿的名字:「葛露莎琳,不要哭。」简直就像是一个父亲在安

慰自己的女儿。


  某次,梅菲默特买了一些西瓜,结果伊士迈发现後就拿走了一个个头最大的。父亲很

奇怪地问他何以如此,孩子口气坚定地回答说:「这个西瓜我要送给我的女儿吃,谁也别

想碰它。」父亲自然不允许他这麽做,因伊士迈有九个兄弟,谁料他竟为此痛哭了起来。

因前世习气所感,小小伊士迈竟也酷爱喝酒,他常常偷出父母的酒悄悄喝下。他的伯父马

哈默特有次发现他在偷酒後,非常不满意,但他却振振有词地对伯父说:「不要如此责怪

我!当初你在我的果园里干活时,也曾偷喝过我的酒,但我却未曾惩罚过你。难道你现在

想恩将仇报吗?太没良心了,你这样做与忘恩负义的畜生又有什麽两样?!」


  伊士迈的父亲是个卖肉的,有天当他切肉时,伊士迈又开腔说道:「等肉烤好後,我

要把它拿到我的孩子那儿去。」父亲此回则略带恼怒地教训他说:「别说梦话了!记著,

你是卖肉的梅菲默特的儿子,根本不是什麽阿比!从今往後,再要这麽胡说八道,我绝不

会饶恕你!」听了父亲的话,伊士迈竟难过地哭了好几个小时。


  有一天,伊士迈碰到了一个卖冰淇淋的,尽管两人从未见过面,但伊士迈却对那人说

:「卖冰淇淋的,你还认识我吗?」那人诧异答道:「不认识。」「你忘了,我叫阿比。

你以前是卖西瓜蔬菜的,什麽时候改卖冰淇淋了?还记得吗,你小时候,还是我替你割礼

的。」当伊士迈把这些陈年往事一股脑地都向此人倒出来後,卖冰淇淋的不得不承认眼前

这个人所说的一切。从此之後,伊士迈能回忆前生经历的事情就到处传开了,他父母想把

此事隐瞒下来的愿望也不得不破产。


  伊士迈三岁时,父母终於答应带他一起去阿比家看看。阿比家距离此处约一公里以上

,但道路却非常难走,都是些小巷弄。伊士迈虽说从未走过这条道,但他对路况却十分熟

悉,还给父母带路。父母有时故意绕个弯子,但他却不会上当跟随,一直坚持把他们按正

确方向带到自己前世的家中。


  刚进家门,迎面就碰到一个中年妇人,结果小伊士迈一边上前拥抱她,一边就呼唤她

的名字:「夏蒂丝!」见到前世的孩子後,他更是以无限的爱意安抚、亲近他们。接下来

,伊士迈又主动把亲人带到马厩中,并指给他们说:「我就是在这里被凶手拉洛桑杀害的

。」然後他又带著众人前往埋葬阿比的地方。阿比的坟地本来并没有什麽特殊标志,但这

一切对伊士迈来说都构不成任何困难,他很快就把大家带到了自己的坟墓边,并指著墓堆

告诉他们说:「这里就是我前世的最後归宿。」


  当年的阿比曾与一些人有过借贷关系,这些事只有他和当事人才知晓,外人根本不知

道他们之间曾经有过的金钱往来。而今的伊士迈却把这些借贷的账目、数量以及年限记得

一清二楚,并不差分毫地将之统统报了上来。不仅如此,他还能说出在自己前世所管辖的

果园中工作过的那些人的姓名、原籍,若核诸事实,则每一个都正确无误。这一下,伊士

迈当然就获得了人们的信任,众人一致承认他就是阿比转世再生,这个消息从此就传开了

。


  阿比的儿子撒基以前从未见过伊士迈,这次当两人相见时,伊士迈很伤感地对他说:

「撒基,你原本有两个弟弟,一个叫伊士马特,一个叫祖英富,可惜他俩还有前世的我以

及你母亲一起都被凶手杀害了。」


  当此事在全世界□围内逐渐传扬开後,一九六二年,也就是在伊士迈刚满六岁时,我

们上文曾提到过的印度拉加斯萨大学的超心理学专家班勒吉,专程赶赴亚达那对此事展开

调查,并最终确证了此一事件的真实性。当班勒吉见到伊士迈时,他只能以「阿比」的称

呼招呼他,因若叫他「伊士迈」,他根本就不会开口应答、讲话。


  伊士迈的家境并不富裕,甚至称得上是贫寒,伊士迈因此不可能经常得到好吃的东西

。但每当父母把一些平常难得一饱口福的好东西,诸如从未品□过的糖果等物留给伊士迈

时,他却总要把它们珍藏起来,自己舍不得享用,有机会就会跑回前世的家中,并把它们

分给自己的妻儿。而当他一见到夏蒂丝时,总忍不住要流出难过、哀伤的眼泪,同时轻声

哀叹道:「可怜的女人。」一旦他外出时,众人就会发现,他老爱在脖子上围条围巾,而

这并不是当地的风俗习惯。很显然,此乃阿比生前的不共爱好,是由他的串习所致的一种

特殊行为。


  在中国,有关这方面的事例同样让人对前後世不得不生起信解。比如在陕西彬县,就

流传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关於前世与转生再来的事例。故事的主人公叫张生有,他就能回忆

自己的前生,而且他的经历不仅在彬县人人皆知,就连邻近的永寿县百姓对之也耳熟能详

。後来,与张生有熟知的永寿县县长韦勉斋(後调任彬县县长)将这件事整理成文字,因

此说此事从头到尾都有可靠的目击证人及证明材料。


  张生有的前生叫田三牛,家住彬县西南、离县城三十里许的一个小镇子。当地人大多

住在窑洞中,而此种以土为居的建□很难抵挡得了狂风暴雨。有一次,在连续下了很长时

间的大雨後,整个地区都开始□滥成灾,田三牛的窑洞大门下面也堆积起不少的湿土。正

当他奋力将湿土刨开时,土石塌方,骤如山崩,以吨计的湿土立刻将他活埋,很快他就窒

息而死了。但田三牛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亡,他当时只是感觉整个身体都被埋在土里面,

而自己正拚命往外挣扎。还好,最後总算爬了出来,身体也并未遭受重创,他很高兴自己

能再次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


  当他高高兴兴地带著捡回来的一条命去见妻子时,刚见面就迫不及待地向她表白说:

「今天咱家的窑洞下面塌方,我差点丢了小命,不过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好歹我又挣扎著

爬出来了。」但让他大惑不解并生起极大嗔恨心的却是:妻子根本就不搭理他,而且连正

眼也不瞧他一眼。他又转向儿子诉说道:「你知道刚刚都发生了什麽事吗?咱家的窑洞下

方塌了,刚好把我埋在地下,差点就被压死了。不过算我命大,大难不死,这不又回来了

嘛!」但儿子的表现却与妻子一模一样,他就像没看见自己父亲似的转身就离开了。田三

牛这回真的有些怒火万丈,他气愤地想到:我好不容易才从生死危险中逃脱出来,真可谓

九死一生。但妻子、儿子却这样待我,他们根本就不理不睬我,对我就像陌生人一样,这

样的生活还有什麽意义?田三牛一边愤懑不平地暗自唠叨,一边就不知不觉地离开家来到

了彬县县城。


  上文所描述的情况,其实与佛教经典中讲到的人死之後的中阴境界无有任何些微差别

。当我们接著叙述田三牛与张生有之间的因缘瓜葛时,这一点就会表现得更为明显。言归

正传,田三牛不久就来到了彬县东边一个名为鸣玉池的名胜之地,此处景色宜人,田三牛

一见就想进去看看。可是眼看将到,偏偏又多出一道小门,使他无法通过。当时他使出全

身力气拚命往门外挤,也不知挤了多久,猛然间就挤身而出,他顿觉头晕目眩,茫然不知

所以。但是在这一时刻,真实的境况却是:他刚刚从母胎中呱呱坠地。这里讲述的情形,

与《阿难入胎经》中阐明的出生境况的的确确一模一样。


  此时,新生命诞生的产床边有几个女人正急急忙忙地翻捡著什麽,她们高声叫喊道:

「剪刀在哪里?找不到剪刀怎麽办?」刚刚落地的田三牛此刻刚好看到剪刀就挂在墙上,

於是他便用手一指剪刀并说道:「那边墙上挂著的不就是嘛!」结果他刚伸出手就注意到

自己的手不知何时已变得和婴儿的手一般大小,他不禁万分惊奇地说:「咦,我的手怎麽

变得这麽小?」结果,大吃一惊的不仅是田三牛本人,围在他身边的大人们各个都惊恐万

分,他们感受到的震惊远远大过田三牛对自己的手忽然变小的感叹。众人一致惊叫道:「

见鬼了!这个娃娃一定是妖魔鬼怪转生,得赶紧把他扔在粪坑里。」田三牛听後异常恐惧

,但以他现在的婴儿之身,他又实在无能为力。危难之时,躺在床上的母亲听到众人的议

论後,根本不顾大家的反对,毅然决然地说一定要把孩子留下来。众人听後觉得也没有什

麽理由可以劝阻,最後也就没把田三牛扔进粪坑。这时,人群中的一个女人才像想起了什

麽似的突然大叫道:「赶快剪断脐带!」为了驱魔,她顺手就把产妇的污血涂在田三牛的

脸上。


  从此以後,田三牛算是懂道了一点言多必失的道理,他也就不再开口讲话了,因他害

怕别人会因此而迫害他,於是他学会了装聋作哑。几个月後的一天,家人有次下地干活时

,就把他用一床棉被包著放在床上。此时,家门前的院子里还晾晒著一些粮食,太阳正当

头的时候,忽然来了一群鸡竞相啄食。小小三牛见状急忙用手驱赶它们,还照著大人赶鸡

的方式吆喝、捣鼓个不停。这一幕恰好又被家人撞见了,他们纷纷说道:「这个娃子肯定

会给全家带来厄运,他干的这些事全都是些恶兆。」当众人再次准备将他扔进茅坑时,母

亲及时出现,田三牛的这条小命於是又得以保全。打那以後,他便再也不敢跟任何人讲话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他六七岁时,故而人们都把他唤作哑巴。


  这一世的田三牛被起名叫张生有,有一天,爷爷带著生有来到一无人之地,然後就详

细询问了有关生有前前後後的一切经历、回忆及事实真相,生有流著眼泪把自己记得的事

情一五一十全都向爷爷作了倾诉。爷爷听罢就对孙子说:「这样好了,从今儿起,你该怎

麽的就怎麽的,不用害怕,一切有我。」从此,他才能够回覆到自己的本来状态。不过他

历来不喜欢与同龄孩子一道玩耍,却总爱和大人们搀和在一起聊天、共住。


  此事逐渐传遍了整个彬县,上至政府官员、下至普通百姓,所有人都在议论纷纷、指

指点点。不过张生有的前世一家人却把这件事当成彻头彻尾的谣言、无稽之谈,故一直都

未对此事作过任何调查、了解。不久,田三牛家以前的邻居为了田产的事而和田家起了纠

纷,两家人遂把官司一路打到了法院。但田家却不知能证明地产所属权的地契过去被田三

牛放在什麽地方,如果拿不出地契,这场官司必定会以田家的败诉而告终。当田家人围拢

在一起就此事商讨时,田三牛的妹夫忽然想出了一个主意:「如今大家都说田三牛已在鸣

玉池地方投胎再来,如果我们找他问问,或许能得到答案。他若真是田三牛,那就应该知

道自己过去把地契藏在什麽地方。」结果这条建议被家人一致采纳。


  当他们来到田三牛面前并向他问及此事时,他马上就回忆了起来,「我把地契藏在窑

洞某个角落的一道石头缝里。」大家回去一翻看,果然如此!从此,妻子、儿子都相信了

这个所谓的张生有就是田三牛的事实,母子俩便专门来到鸣玉池看望三牛。亲人相见之後

,妻儿坚持要请田三牛回去住,三牛向今世的父母请求後,他们全都予以了开许。


  尽管田三牛终於回到了自己前世的家,但他本人当时也不过才八岁左右。一个这麽大

的父亲,和一个三十几岁的妻子,再加一个二十多岁的儿子,这种生活、家庭景况怎麽看

怎麽不相称,他只好又搬回去住。好在两家人对他都非常友善、亲切,他便一会儿在前世

家呆上一段时间,一会儿又回张生有家住上一些日子。


http://www.fosss.org/lunhui/qsjsl/qsjsl.htm
Fri Jul 6 08:40:12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佛教] 《前世今生论》二、建立自宗(一)心识的产生 2、对之生起信
#2
昂首阔步看蓝天
发信站: 台科大资管银河之旅 BBS (bbs.cs.ntust.edu.tw )
          《前世今生论》二、建立自宗(一)心识的产生 2、对之生起信解~4


                                                                慈诚罗珠堪布著
                                                                  索达吉堪布译

  以上,我们已将从人道转生到人道、且能回忆自己前生经历的内容宣说完毕。下面即

将展开论述的是从旁生道转生为人道,或从人道转生为旁生道的内容、道理。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一位牛主比丘前生就是一头黄牛,故现世的他依然长有一副黄

牛般的脸型,很多人见後都因恐惧而生起了邪见。不仅如此,他和黄牛一样还会反刍。此

中因缘如下所述:久远之前,猛具河边就生存著一头黄牛,有天当它不幸没入河中时,舍

利子慈悲救助了它,并为它传讲佛法。这头牛最终虽转生为人,但长相丑陋的详情在《毗

奈耶经》中是被这样描述的:「有一母亲怀胎九月後生下一子,其子形状如牛,故为之取

名曰『牛主』。牛主年岁渐长後,某次适逢舍利子前来化缘,牛主便为其奉上斋饭。於此

过程中,牛主双目始终不离舍利子,且对其婆罗门之父亦频频投去探寻之目光。婆罗门遂

对其子言曰:『汝未降生时,即已被送与圣者。』其後,此最後有者即跟随舍利子出家求

道。彼严守比丘诸戒,专一精进於道,最终即获阿罗汉果位。


  牛主长有双囊,一为进食之用,一为反刍之用。世尊未制订非时而食戒之前,牛主竟

日进食、反刍不停;世尊定下此条律仪後,牛主即停止反刍,其身体较前即明显瘦弱。」

因此说,此条戒律制订之缘起,和这位比丘大有关系。至於牛主长张牛脸的具体原因,则

是因为当他过去久远之前生而为人时,曾恶口咒骂自己的上师道:「你就像黄牛一样。」

以此恶业感召,牛主在五百世中均感受身为黄牛之异熟果报。在牛主处於自己轮回生涯中

的最後一世时,他终於转生为面目颇似牛脸,但总算可以出家证果的比丘。


  佛经中说过:由毒蛇转生之人,其人口中常出毒气,所以不得将咀嚼过的木签丢弃於

地,以免危害众生。以此因缘,不能把木签扔在地上的戒律就保存了下来。


  放眼当今世界,众多有理有据、真实可信的事例都在向我们展示,人畜互相转生的现

象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比如有人就曾把自己早先耳闻目睹过的经历,多年以後整理成文

字发表在《中国佛教》杂志上,文章如是写道:


  「一九三七年我旅居四川西昌泸山光福寺时,有天因事下山,山随路转,不久即到了

邛海跟前。要过邛海必得借助於往来两岸的轮船,当时同船的客人有十几个,中间还夹杂

著三四个幼童。其中一个孩子的右手一直被布包著,根本就不让别人看。当别的小孩使劲

拉扯,终於让他的右手暴露出来时,我不禁大吃一惊:他的右手竟是只猪蹄。乍看之下,

我自然惊恐非常,旁边一知情老者见状後便向我解释说:『这个孩子可以回忆起自己的前

三世,他三世都在做猪,至今都可忆念起自己被屠夫割断脖子时的惨景,还能回忆起身肉

在菜市场被人宰割的恐怖景象。一想到这些,他的心就有一种宛如刀割般的感觉。』……

」


  在台湾的台北,住著一位老家在浙江的姓翁的老者,他的左手也是一只猪蹄。翁先生

能回忆起自己前世从人转生为猪、又从猪转生为人的经历,他的这种独特体验,後为一名

叫若愚者亲眼目睹并证实。一九七三年时,若愚把此事整理成文章并公开发表,文中具体

讲述了他亲眼看见、亲耳听闻的这段人间奇闻。


  翁先生平时总用布包著自己的左手,从不让人看左手的真面目。每次吃饭时,也总是

把饭碗放在桌子上吃,不会也不可能手捧碗碟。不论洗衣服还是做饭,他都需要别人帮忙

。有次与若愚一道进餐,席间,包裹左手的布块不慎落地,若愚一眼就看见了他的长成猪

蹄形状的左手。当若愚随後问起何以致此的原因时,老人出於信任而向他敞开了心扉:


  「我前世的前世是个穷困潦倒、牢骚满腹的老学究,有次得了重病,马上就要死时,

当时突然感觉身体好像变得很轻,轻飘飘的,不大一会儿就来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村庄。此

时,浑身上下忽又感受到一种难言、难忍之寒冷,自己根本做不了自己的主,完全控制不

住身心,全身都在颤抖不止。就在此刻,我猛然发现有一户人家的大门是敞开的,於是我

便钻了进去,结果发现屋中一个人都没有。房间的墙壁上挂著几件黑色的衣服,看到衣服

後我生起了贪心,随即就拿下一件穿在自己身上。这时,我开始感觉到身体发热,全身上

下暖暖和和的,非常舒服。不由自主的,我便呆在墙角下休息起来。此时的感觉就像睡觉

一样,在这种状态下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睡了多长时间,醒来後才发现:一个猪圈里有头母

猪刚刚下了七八只猪崽,我就是其中的一只。这时我才明白过来,原来自己死後已投生为

猪了。明白了这个事实以後,一种无法言说的巨大痛苦与恐怖感立刻弥漫开来,我想不如

自己死了算了。因此我拒绝进食一切猪食,也绝对不喝那头母猪的奶,我只想让自己尽快

饿死,好抛开这个猪身。七天之後,我的身体又如前次般变得轻飘飘的,我感觉自己从猪

圈中跑了出来,然後便开始前往另一个村庄,就像被风吹走似的。到了新地方之後,感觉

异常寒冷,风最终把我又吹向一户陌生的人家。和上次一样,这户人家中空无一人,只有

几件衣服挂在墙上。当我伸出左手准备拿时,手指刚一接触衣服,心里便马上回忆起前次

偷盗所感致的果报,已经伸出去的左手便立即收了回来。我当时心想,即便冻死在这里也

可以,於是就呆在原地不动,在极度寒冷、昏沉中沉沉睡去。不知道过了多久,当我从昏

迷中清醒後,发现自己已转生为人,心里有话非常想吐出来,但身为婴儿,无论怎麽努力

也无法开口成言。就在此时,我发现自己的左手已完全变成了一只猪蹄。」


  这就是翁先生给若愚讲述的有关自己前生今世人猪互转之经历。若愚见到此人是在一

九五六年,当时翁先生讲完後又郑重向若愚请求道:「除了我的皈依师南亭上人之外,您

是唯一知道这个秘密的人,请您务必帮我保密。」老人後死於台北医院中,在他去世若干

时日後,若愚才将此事公之於众。


  一九二三年,江北某个性情凶悍之人得了不治之症,在他病入膏肓之际,某天忽邂逅

一云水僧。僧人看到他後便说:「你罪业深重,死後必堕猪身,故当痛自忏悔。」此人听

罢便以左手向僧作礼,如僧家之半合掌式,遂告命终。此时,邻家的母猪恰好产下一只小

猪,其前左足乃为人手形,行走时不会著地,时时对人作合掌之状。死者家人购得这只猪

後,送至上海大场宝华寺放生园内作了放生。此事很快就传扬了开来,镜华照相馆专门为

这头小猪拍了照,当时的上海市民大多都对此事非常熟悉。这张照片在一些杂志上被竞相

刊登过,而且至今仍留存於世。那只人手与普通人手的形状基本相同,其姿势颇像单手礼

佛的状态。当小猪行走时,它的三个蹄子著地,那只手则悬空。


  上文所讲述的这些回忆前世的事例,只是万千类似事件中的极少一部分,此处只能极

简略地概要介绍到这里,因这样的事情实在无法一一列举。此类事件过去已发生过无数次

,未来还将连续不断地持续涌现、上演,只要人类还继续生存於这一时空下,能回忆前世

之人就一定不会绝迹。如今,全世界每一个角落里都有可回忆前世之人,包括一些过去从

没有过前後世概念的身处偏僻之地的人士,也开始经历回忆前世的体验。这个结论并不是

我个人对回忆前世现象的一种妄断,众多地区都建立了专门机构调查那些回忆前世事件的

真伪。通过缜密、科学的检验後,前後世客观存在的结论才得以得出,此种观点也才被越

来越广泛的人群所接受。特别是一些儿童,他们在很年幼,甚至刚会讲话时就能回忆前世

。仔细询问过这些孩子後,人们发现他们可以忆念起前生在别的国家、成为别的民族、身

处别的地区时,非常细微的一些生活细节,而且在做过一一调查、查证後,人们不得不承

认他们所说的一切完全属实。这些孩童不仅即生当中从未去过他们提到过的前生生活之地

,而且连听闻都未曾听闻过。这麽小的孩子如果要骗人的话,的确有些不大可能,也无必

要;另外而言,他们的话经过验证证明皆非妄语,反而各个符合事实真相;还有,他们对

前世亲人的那份纯真的感情,如果没有亲历在前世与之共同生活的经历,这种感情又如何

得以产生?因此从这些小孩身上,我们就能感受到前世存在理论的合理性与可信度。


  一般来说,能回忆前世之人,他们关於前世的印象在四五岁之前是最鲜明的,因此时

前生带来的习气还非常浓厚,故回忆也呈现出相对稳定的状态。七八岁之後,随著前世习

气的日渐淡薄,即生习气的日趋增长,关於前生往事的回忆也相应苍白、破碎、断裂、模

糊起来,甚至有可能彻底忘失。这些道理都是我们能亲眼目睹的的,这是承认前後世存在

的最有力的理由与证据。有人可能会以科学尚未证实前生後世的存在与否为由,而否认它

的实际发生,对此我们可以回答说:你不相信这一事实也可以理解,不过若已用眼睛亲眼

目睹了物质的形色,然後又说必须要用耳朵再证实一遍,这种行为方式对你而言是否显得

不太庄严?


  我们应该知道,尽管持此观点者人数不少,但科学家到目前为止,无论依据的是科学

理论,还是自己的所谓智慧、能力,他们都无法破解人类可回忆前生往事之谜。而无等全

知导师释迦牟尼佛却对此问题早就做出了明确、究竟的最终回答,比如以《十地经》为主

的众多经典中均如是论述道:「某些众生可忆念自己前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及

至十世,乃至十万俱胝劫之前生往事,此类众生常言:『吾彼时是某某,後由某某又转生

为某某,某世姓甚名谁、为何种姓、家境及饭食如何、寿长几何、存活时日、所感受之苦

乐又如何等。死後吾又转生为某某,某某殁後再变为此生之我。』诸如此类,难以罗列。

此类人所说皆非空穴来风,各个均有理有据且有证人,其所回忆之前世景象最终皆验明为

真实不虚。」此段经文已将前後世存在的现象揭示得明明白白。


  在如何看待众生的生命这一严肃而重要的问题上,就我们现量所见,科学和佛经的阐

释之间实有天壤之别。除此之外,在对待其他一些牵涉到生命本质的问题上,佛法的甚深

义理与科学理论同样不可同日而语。有智之士对二者在这些领域内大相迳庭之观点,理应

如眼观色法一般了解得清清楚楚。


  观察、判断一种现象时,善加取舍、仔细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也许有人会这样想

:对某些人来说,前後世可能会存在;但另外一部分人未必就有前後世,因他们脑中已不

存有关於自己前世的丝毫印象。这种看法毫无疑问无成立之合理理由,尽管有人暂时回忆

不起来前生经历,但通过下文即将论述的催眠试验及回溯自己往昔经历的做法,相信大家

对回忆前世的现象将不再会感到陌生。我们不能因为有人仅仅只能忆起前世住家的一鳞半

爪,就认为自己前世住过的屋舍压根儿也不存在,或者就只有能回忆起来的那麽一丁点儿

大。一般而言,众生进入母胎之後,即会陷入长时间的昏迷状态中,并因此而丧失前生记

忆。如果有人要问住於母胎中之时日,则可回答说不定。普通说来,人类住胎之时间多为

九月或十月,但亦有个别长於此者。比如众多佛经中都提到过,罗仭跚萅在母亲胎中住了

六年之久;还有一名为老生的比丘,因业力所感,当初也曾让母亲整整怀胎了六十年。不

过,怀胎不到九个月的情况也有,此中道理下文还要宣说。


  总体来看,因为众生业力各自不同,故显现上的住胎时间也长短各异,唯一、永恒、

通用之标准实在难以确定。与之相同,中阴境界的持续时间也因人而异,佛经中说过:中

阴身可存在七天、四十九天,或者一直持续到获得身体聚合之前。现在那些能回忆前世的

人们,他们所回忆到的中阴持续时日也各不相同。


  至於为什麽有些人能忆念前世,有些人对前世却茫然无知,这主要是因为众生各自的

脉性及前世业力的异熟果报不同所致。若要问什麽又是异熟果报,则可以例说明:若对别

人作过法布施等布施举动,则此等行为就可成为将来拥有回忆前世之能力的因缘,诚如《

宝□论》所云:「以无垢法施,回忆诸宿世。」


http://www.fosss.org/lunhui/qsjsl/qsjsl21.htm
Sun Jul 8 11:54:19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