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佛教] 《金刚经释》~11
#1
昂首阔步看蓝天
发信站: 台科大资管银河之旅 BBS (bbs.cs.ntust.edu.tw )
                                 金刚经释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索达吉堪布 著疏

   「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佛自问自答:「为什麽?如果大菩萨有任何众生方面的执著,不论我相、人相、众生

相、寿者相,他就不是真正的菩萨。」


  世俗中必须要度化无边无际的众生,胜义中则不应有众生相。想度化有情,度某某众

生,在胜义角度而言也是很大的错误,认为有情实有并非菩萨发心,而是一般凡夫人的执

著,是凡夫不究竟的分别念。凡夫有粗重的执著,菩萨的执著很少,佛无有任何执著。为

什麽菩萨不能存有情想?真正胜义中有情的相无法寻找亦找不到,《宝□论》中抉择人无

我时解释的很清楚,所谓的士夫不是地水火风,地水火风以外也没有士夫,六境以外的众

生始终不可得。《入行论》中云:「非身非异身,非合亦非离,彼无少实故,有情性涅盘

。」补特伽罗我既不是身,也不是身外的法,不是与身混合,也非离身而有,无有少许实

在的原故,有情的自性就是涅盘,因此不应作有情相,不应有寿命相。


  此处玄奘译为「不应说言有情想转,如是命者想,士夫想;……受者想转,当知亦尔

」。鸠摩罗什译为「相」,相与分别念(想)有关系,想是五蕴当中的相,想和相并没有

大的差别。所谓我、人、众生、寿者相都是分别念的想所生。这里鸠摩罗什的翻译很清晰

,更符合藏文译本,藏文中无「我相」,其馀三相都很清楚。把五蕴的假合执著为我是我

相;依同一相续生存的补特伽罗,依有漏的身蕴住於有漏世间是人相;以业和烦恼转生三

界轮回是众生相;同一时间中,异熟果相同,可以保持相续的寿命为寿者相。希求长寿或

怕死也是一种粗大的执著,实相中寿命相是不存在之故,亦不应有寿者相。实有执著是解

脱中最大的障碍,如果有四相实执则不可能获得真实的佛果,因此宗喀巴大师也在中观论

著当中著重强调断除实执。


  真正趣入大乘的行者以胜义谛观察时,发心的菩萨不存在,所发的心也如阳焰一般不

存在,能度化的众生也是无实有的。大圆满最高境界也是如此,无垢光尊者的《心性休息

》前八品讲人生难得至发菩提心,九品後从共同乘引导进入密乘,密乘中的一些甚深境界

,也是显而无执如幻如梦。菩萨离一切执著相,才能真正称作菩萨。


http://www.zhihui.org/browse/kb_sdj/000_jingangjingshi.htm
Thu Jul 12 08:56:01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