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释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索达吉堪布 著疏
「复次,须菩提!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
味、触、法布施。」
佛又说:须菩提,菩萨於一切法都应该无执,然後修布施度。即不应执著形色布施,
亦不应执著声音、嗅觉、舌味、触觉、法相而行布施。
作为菩萨,无论他的见修行果,皆不应有所住,不应有任何执著,内心不能系於任何
一个实有法上。以六般若波罗蜜的布施为例,菩萨修持布施波罗蜜,安住法界本性修实相
布施时,对外境五欲六尘不起任何执著,於所施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皆不分别。凡夫人
对物质有深重的实执,但在修布施度时,以理智观察抉择时,所谓的形色不过是因缘聚合
的假立显现法,安住诸法本来大空性中无任何色相存在。对於眼看到的色法不起执著;对
耳朵所听到的声响也不应执为实有,例如先听到乞丐求乞之声,心中作意:他要钱,我给
不给他一点儿……如是种种由根识所生种种分别,以理观察也不存在。鼻识所取外境不论
好坏皆称为香,对於妙香或臭味的分别皆不应有;同样舌头所尝到的味道,好不好亦不分
别;对於身体接触所生的种种凹与凸、轻与重、光滑与粗糙等分别亦不存在;布施有无功
德、功德大小、回报等法执,实相中也无有存在。总而言之,凡是所布施之物,不应有色
、声、香、味、触、法六境方面的任何执著,若有实执则非实相布施。藏地安居时常念诵
的《弥勒菩萨愿文》中云:「不住一切法,无吝而行施。」《入中论》亦云:「施者受者
施物空,施名出世波罗蜜。」施者是空,受者也是空,所布施的财物也是无生大空性,安
住於此即是三轮体空的布施,真正称为出世间的波罗蜜多。依须菩提所问如何住、如何修
、如何调伏而答:应安住三轮体空之中依六度万行而修,最後自己的心应如是调伏。此仅
从布施一度而言,实际上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各度皆应如是行持。
http://www.zhihui.org/browse/kb_sdj/000_jingangjingshi.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