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佛陀的沈默附应
#1

发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有一次,一位婆蹉族的出家外道游行沙门,到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方的迦兰陀
竹园精舍拜见佛陀,问佛陀说∶

  「瞿昙!有『我』吗?」

  佛陀什 话也不回他,只以沈默附应。

  「那 ,瞿昙!没有『我』吗?」婆蹉族出家外道继续追问。 佛陀还是以沈默附
应。

  这样再问、三问,佛陀都是以沈默附应。

  那位婆蹉族出家外道心想,他已经连续问了三次佛陀都不回答,继续留下来也没
意思,便起身离开了。

  这时,站在佛陀后面担任侍者的尊者阿难,感到很不解地问佛陀∶

  「世尊!为什 您都不回答他呢?这样岂不是让他误以为您无法回答他的问题,
而成为邪见吗?」 佛陀回答尊者阿难说∶

  「如果我回答他『有我』,这不是和那些执于『常见』的沙门、婆罗门一样了吗
?岂能和我『一切法无我』的证知一致?

  如果我回答他『无我』,这不是和那些执于『断见』的沙门、婆罗门一样了吗?
徒增那位已经习惯执于『有我』的婆蹉族出家外道的困惑,心想∶先前我所赖以理
解的『有我』都不存在了。

  之前执于『有我』常见的人,听了『无我』以後,如果还在『有我』的旧思惟中
,以为有『我』可以断除,这样,又陷入了断见。如来超离了常见与断见两边的思
惟□围,站在正中而不偏的如实立场说法,而说∶一切法都会败坏变化,所以是无
常;败坏变化中又有其前后的接续性,所以是不断,一切都在不常不断中。一切的
生起与存在,都有其因缘条件,如果因缘条件不存在了,就要败坏消逝了,所以,
由於无明而有行,由於行而有识,由於识而有名色,由於名色而有六入处,由於六
入处而有触,由於触而有受,由於受而有爱,由於爱而有取,由於取而有有,由於
有而有生,由於生而有忧悲恼苦、纯大苦的聚集。反之,结果的灭除,也有其原因
∶当无明灭尽无馀,行就灭了;行灭了,识就随著灭了;识灭了,名色就随著灭了
;名色灭了,六入处就随著灭了;六入处灭了,触就随著灭了;触灭了,受就随著
灭了;受灭了,爱就随著灭了,爱灭了,取就随著灭了;取灭了,有就随著灭了;
有灭了,生就随著灭了,生灭了,所有的忧悲恼苦、纯大苦的聚集就随著灭了。」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杂阿含第九六一经》、《相应部第四四相应第一○经》、
    《别译杂阿含第一九五经》。

  二、「无我」,是一个很深彻的道理,不是那 容易正确理解的。二千七百多年
前,印度文化发展到《奥义书》时代,才对业力思想有所突破,提出「业感轮回」
说,推翻了「祭祀求福」的道统。然而,在解说如何轮回上,却还陷于道统「真我
」的思想窠臼,无法突破,一直到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了生命的缘起,在「缘起
」的思惟下,才脱离「真我」(有我)的枷锁,成为划时代的解脱者。

  三、不能了解一切事物都在条件聚散中生灭的「缘起」道理,就会以为有永恒不
变的存在,而成为「常见」。同样地,看不到复杂因缘条件前后变化的相关性(相
续性),就成了「断见」。从缘起的角度正确来说,那应当是「相似相续」、「不
常不断」。

  四、故事的最後一段,《相应部第四四相应第一○经》中无,而《别译杂阿含第
一九五经》最详备,这是佛陀解说「无我」的典型教说。

  五、显然,佛陀对婆蹉族出家外道所提出的问题,陷入了解说上的两难,所以默
然了。但佛陀大可以拿回答尊者阿难的话,来回答婆蹉族出家外道,不是吗?为何
要默然呢?我们无法从有限的文献资料得到答案,或许,佛陀看不到婆蹉族出家外
道有理解「缘起无我」的可能,评估后认为以采取默然的附应,对他是最好的附应
吧!总之,这是一个事实的陈述,我们看到佛陀也不得不受因缘条件(听者的程度
)的限制,不能无限慈悲地度化众生。这与后来部派佛教时期,某些理想的佛陀观
,认为佛陀「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如来威力亦无边际」,《异部宗轮论》大
正大藏经第四九册第一五页)的看法,是有些距离了。

--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asambuddhassa !
        ( 礼敬   彼   有幸者   阿罗汉    已正确完全觉者!  )

--
┌—————KKCITY—————┐    KKCITY 市民小密技 -文章标题上-  
         bbs.kkcity.com.tw                 Ctrl+y 可设定单篇文章加密
└——From:220.134.238.232    ——┘  Shift+y 可设定单篇文章密码
Tue Sep 11 01:02:37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