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兴德尊者Ven.Mahinda的俗家名叫林欣,1971年出生於中国广东省。中学时代
皈依佛教,大学时代开始研究《阿含经》及原始佛教,毕业後於广州市从事美术教
学工作,其间曾到西双版纳、五台山、西藏、缅甸等地考察参学。尊者才华洋溢,
博学多才,并通晓北传佛教与藏传佛教的义理。於2002年7月至缅甸帕奥禅林出家受
具足戒後,在帕奥禅师严谨且有次第的禅法教导下完成帕奥学程。马兴德尊者通晓
中文、广东、日文、英语、缅语,并且精通巴利语和梵语,能直接深入巴利三藏经
典和其注疏。现在,马兴德尊者是身为帕奥禅林的七位禅修指导老师之一。由於拥
有充分的翻译能力,尊者能担任帕奥禅师的翻译者及许多场合的汉译者。平时尊者
会在早上为男女众指导禅修,定期到下院为华裔女众禅修者指导禅修和即席开示,
还在下院讲解《阿毗达摩概要》,让帕奥禅林汉语系的四众受惠无穷。尊者犹如冉
冉东升的旭日,向这世间绽放著智慧和慈悲的光芒。
《正法之流变》 作者:林欣 虽然诸佛世尊所觉悟、所显示之「法」是常住不变
的普遍真理法则,但诸佛的正法、律,也即诸佛世尊用来阐述「法」的教理教法,
却是缘生缘灭的,必定遵循诸行无常的自然法则。
在《律藏》中记载:过去的毗婆□佛、□弃佛及毗舍浮佛因为疲厌而不广为声闻
弟子说法,不制立学处,不教示波罗提木叉,导致其正法於彼佛灭後不久即行消失
;而拘楼孙佛、拘那含牟尼佛及迦叶佛因为不疲厌为声闻弟子广说正法,制立学处
,教示波罗提木叉,其正法於彼佛灭後仍然得以久住。现在的乔答摩佛陀所教导的
正法、律也将如此,必定是缘生缘灭的,因为一切有为法必定是无常的。佛陀的正
法、律在流传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改变,这也是世尊早有预料中事。世尊曾经用阿
那伽战鼓的故事来比喻正法的未来命运:「诸比丘!过去久远劫时,有一个名叫达
萨拉哈的刹帝利,拥有一个用来报告时间及警报的战鼓,名叫阿那伽战鼓。「此战
鼓每天都为城里的人民报告时辰。若遇到紧急事件发生时,士兵们更是大力地将战
鼓擂得震耳欲聋,以便让人民做好防备。「随著时光的流逝,这个簇新的战鼓慢慢
地出现了剥落与裂痕。达萨拉哈见此情形,赶快吩咐木匠找新木片将裂痕换补上去
。之後,当鼓皮也出现剥落与裂痕时,他们同样地换上了新鼓皮。如此重复地换了
一次又一次,最後,原来的木片与鼓皮都完全被新的木片及鼓皮取代了」如是,世
尊问诸比丘说:「诸比丘!你们认为如何,这个阿那伽战鼓还在吗?」「世尊!战
鼓还在。」「它还叫阿那伽战鼓吗?」「是的,世尊!它还叫阿那伽战鼓。」「这
个战鼓还是不是原来的那个阿那伽战鼓呢?」「世尊!它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阿那
伽战鼓了,因为所有的木片及鼓皮都被换掉了。」「诸比丘!同样地,如来所宣说
的教法於未来也将出现与阿那伽战鼓一样的情形。到了某个时候,会有一些比丘因
为当时的形势所需,或由於个人的贪心、欲望、无明,把佛法一点一滴地换掉、更
改,甚至歪曲。最後,如来的圣教将被涂改得面目全非,甚至荡然无存。所剩下来
的仍然被称为『佛教』,但实际上,佛陀的教诲已经荡然无存了。」(S.20.7.;
杂1258)马兴德尊者在《正法之流变》中写到:导致佛陀正法之流变有两种原因,
第一种是方便的发展演变,第二种是无知的歪曲篡改。
1、佛陀在世时,追随佛陀修行的弟子包括社会上各个阶层、各种根基的人士,
他们在听闻佛法、修持佛法及证悟佛法方面,都会随著各自不同文化程度、社会阅
历、根性爱好、修持经验来认识和理解佛法,於是,对世尊所宣说的教法与戒律在
诠释与实践上也就出现一些差异。之後,随著时代的变迁和佛教传播地区的不断扩
大,信徒队伍的日益增加,弘法者为了使佛法能够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内生
根发芽、发扬光大,必然或多或少地会考虑所传播地区的文化背景、社会形态、风
俗习惯、宗教信仰、环境条件、政治因素,以及信众的根基、素质等,适当地把佛
法作一些调整,以适应当地的具体情形。於是,从一味的佛法中便发展出许许多多
接引不同根性众生的方便善巧法门。
2、从经律中的记载可以知道,对世尊正法、律的歪曲误解,早在佛陀住世时期
就已经存在,比如:波逸提第68~70条制戒因缘中的阿梨吒比丘、骞荼沙弥,□帝比
丘(中部□帝经)等所生起的恶见,即是对世尊正法、律的有意歪曲。佛陀入灭後
,僧团有了走向堕落的倾向,一些比丘生活开始腐化,有些人甚至开始擅自篡改佛
法。在汉译《付法因缘传》中记载了当时的一些情形:阿难游行至一竹林,闻有比
丘诵法句:『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见之。』阿难纠正此
比丘说,此非佛语,今听我演:『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了
解之。』这个比丘回去後即向其师父说阿难语,师父告之说:『阿难老朽,言多错
谬,不可信矣。汝今但当如前而诵。』佛灭百年,跋耆比丘乖违律制,又有大天唱
五恶见事,开教团部派分裂之端倪,於是产生了保守传统的上座部及激进革新的大
众部之分。此後各部之间众说纷纭,各行其是。
佛灭五百年以後,有「般若」、「方广」等新学兴起,随後各地又传出许多新编
纂的经典。这些新学经典也采用『佛说』的形式,其中有些是对传统经典的发挥,
但更多的是开显『深奥殊胜』之义理。因新传出之经典有异於传统的三藏经典,故
凡承认新学经典者称为大乘,而执『大乘非佛说』者则被贬为『小乘』。至佛灭一
千二百年顷,咒术、祭祀、仪轨、鬼神信仰、神秘主义,及淫欲、贪婪、忿怒、我
慢等障道法更混入佛教,遂致清净之佛法逐渐沦为与梵魔外道同流。世尊在《像法
经》中如此对迦叶尊者说:迦叶!譬如劫欲坏时,真宝未灭,有诸相似伪宝出於世
间;伪宝出已,真宝则没。如是,迦叶!如来正法欲灭之时,有相似像法生;相似
像法出世间已,正法则灭。譬如大海中船,载多珍宝,则顿沈没;如来正法则不如
是,渐渐消减。如来正法,不为地界所坏,不为水、火、风界所坏,乃至恶众生出
世,乐行诸恶、欲行诸恶、成就诸恶,非法言法,法言非法,非律言律,律言非律
,以相似法,句味炽然,如来正法於此则没。(杂906;别杂 121;S.16.13.)佛
陀的教法不可能因为时空的变迁而毁灭,也不会遭到恶王的破坏、政治的迫害、外
道的攻击而灭亡,唯一可以使佛法趋向灭亡的因素,正是传承佛法、住持佛法的出
家人。正所谓「狮子身中□,还食狮身肉。」佛法的最终衰亡,将败在那些身披袈
裟、贩卖如来的佛门败类手中。在佛法的流传过程中,由於住持佛法者的素质参差
不齐,其中不乏一些不学无术、放逸堕落、追名逐利者,他们不敬善友、不重传承
、不学经教、不持律仪、不修止观,对佛法缺乏真修实证。这些人由於受到贪欲、
名利、地位、供养等诸恶法的侵蚀,在住持佛法的过程中,不断地把他们已受到了
污染的知见加进到世尊的正法、律中,造成了正法的逐渐衰落与消亡。正法流变与
衰败的原因更有一部分是出自那些执著於「邪胜解」者。由於受到无明与邪见的污
染,他们把乔答摩佛陀以外的导师、诸神、梵天等视为佛陀,把邪法视为正法,把
正法视为劣法,把非律视为律仪,把律仪视为执著。
这些人把一些夹杂著邪见的观点、外道的学说、不纯净的仪式和似是而非的修行
方法,慢慢地增添到佛教中来,再结合自己的世智辩聪、修持体悟和禅定经验,把
佛法一点一滴地替换、修改和歪曲,最後,世尊的正法、律被涂改得面目全非,甚
至荡然无存。然而,因为这些经过歪曲和篡改了的东西仍然寄生於佛陀的圣教之中
,仍然披著「佛法」的外衣,虽然它们与世尊的正法、律相去甚远,但仍然被称为
「佛法」,这就是相似於正法的「像法」。从整个佛教的发展史来看,越早期形态
的佛法,其变化越小,而越往後发展,变化愈大,被修改与被歪曲的成分也就愈多
。□摘自拙著《佛陀的教法》第一品第一节 林欣居士已於2002年七月前往缅甸联
邦的毛淡棉的上座部僧团出家为具足戒比丘.这是他发表在佛教杂志上的论文. 《
四圣谛为佛法根本》 四圣谛为佛法之根本,乃世尊於四十五年中所说一切教法之核
心,也可以说是佛法的基本教义。佛陀通常被尊称为「正遍知」、「世间解」,他
具足了唯有诸佛才有可能证得的「一切知智」,可以清楚地了知一切值得了解的事
情。佛陀虽然是一切知智者,但这并非意味著佛陀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而是若他
有意的话,可以运用一切知智,知道关於过去的知识,关於现在的知识,关於未来
的知识,关於世间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知识,以及关於宇宙空间的知识等等。然而,
被称为「一切知者」的佛陀并没有为弟子们解释太多关於世间、关於宇宙方面的知
识,即使有许多弟子对此一类的问题总是抱著极大的兴趣。我们通常称佛陀的说法
为「狮子吼」,也就是说,尽管佛陀的确孜孜不倦地说法度众,但他却绝不是一天
到晚都口若悬河、夸夸其谈,他只说如实的话、有意义的话,对於一些无关紧要的
事情,即使佛陀知道,他也没有解释的必要。有一次,世尊与一些弟子走进拘赏弥
城郊的一座申恕波林中,他从地上拿起几片申恕波树叶,问众比丘道:「诸比丘!
是我手中的这几片申恕波树叶多呢,还是我们头顶上的申恕波林树叶多?」诸比丘
回答道:「世尊!世尊手中的这几片申恕波树叶极少,而我们头顶上的申恕波林树
叶极多。」世尊说:「正是这样,诸比丘!我知道但没有宣说的很多,而我宣说的
只是极小一部分。诸比丘!为什麽我没有全部宣说出来呢?因为它们无意义,无助
於根本的梵行,无助於厌离,无助於离欲,无助於寂灭,无助於宁静,无助於正见
,无助於觉悟,无助於涅盘。所以,我不宣说这些。诸比丘!我所宣说的又是什麽
呢?我宣说此是苦,此是苦之集,此是苦之灭,此是趣向苦灭之道。诸比丘!我为
什麽要宣说这些呢?因为它们有意义,有助於根本的梵行,有助於厌离,有助於离
欲,有助於寂灭,有助於宁静,有助於正见,有助於觉悟,有助於涅盘。」(S.56
.31申恕波经;杂阿含404)根据世尊的正法、律,学佛弟子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为
了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证悟涅盘,而要达到这个最终目标,就必须修学佛法。四
圣谛是佛法根本,是三世诸佛证觉成佛并度脱有情所宣说之法要,唯有如实地彻知
彻见四圣谛,才能够出离生死、证趣圣果。佛陀所关心的只是有情的生死大事,所
要解决的也只是有情的烦恼痛苦问题。所以,凡是与生死大事无关的事情,佛陀所
采取的态度是搁置不理,而他所宣说的一切法义,都是为了帮助众生脱离苦海。佛
陀在世时,有位名叫□童子的出家比丘,他对佛陀在看待「世间是否永恒、世界有
无边际、肉身与灵魂是否同一、如来死後是否存在」等问题时避而不答的态度感到
不满。有一次,他来到佛陀面前,用几乎是带著傲慢无礼的口气说道:假如世尊为
他解释世间是否永恒等问题之後,他就继续在世尊的教导下修习梵行;假如世尊不
为他解释这些问题,那麽他就将放弃梵行,回去过世俗生活;如果世尊知道世界是
永恒等这些问题,就请世尊为他解释,如果世尊不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者根本
就没有这种见地,那就请世尊直截了当地承认说不知道。於是世尊反问□童子说:
我是否曾经向你承诺过说你来我的座下修习梵行,我就将为你解释世间是永恒的?
…如来死後是否存在等问题?你是否曾经要求过我说我一定要为你解释这些问题,
你才愿意在我的座下修习梵行?世尊继续说:无论是谁,如果一定要世尊在解释了
这一类问题之後才愿意在世尊的座下修习梵行的话,那麽,这个人将会在世尊还没
有为他解释清楚这些问题之前就已经死掉了。这就好像一个人被一支毒箭所射伤,
他的亲戚朋友为他请来医生治疗。但是那个被箭所伤的人却说:不要把箭取出来,
除非我要弄清楚那射伤我的人是属於刹帝利、婆罗门、吠舍还是首陀罗?那人姓甚
名谁?属於哪个族姓?身材是高是矮?肤色是黑色、棕色,还是黄色?他来自本村
、本镇、本市还是外地人?那张射伤我的弓是弹弓还是弩弓?弓弦是用什麽动物或
者植物的筋制造的?箭□是芦□还是苇□?箭羽是用哪种鸟的羽毛制造的?箭□上
绑的是哪种筋?用哪一种箭镞?…这个人将在还没有把这些问题弄清楚之前,就已
经毒发身亡了。修习梵行的生活并不依靠世间是否永恒等理论学说。不论流行的是
什麽样的理论学说,世间仍然不免存在著生、老、病、死、愁虑、悲戚、痛苦、忧
伤和恼乱。世尊所教导的方法,就是要在现世之中消除这些痛苦忧患。
世尊之所以不肯回答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因为那种追求行而上学理论的做法是
徒劳无益的,它们与清净的梵行生活没有关系,并不能导致厌离、离欲、寂灭、宁
静、正见、觉悟以及涅盘。世尊所解释的只是苦、只是苦的生起、只是苦的止息、
只是苦灭之道。因此世尊说:「□童子!我所解释了的是什麽呢?我解释此是苦,
此是苦之集,此是苦之灭,此是趣向苦灭之道。□童子!我为什麽要解释这些呢?
因为它们有意义,有助於根本的梵行,有助於厌离,有助於离欲,有助於寂灭,有
助於宁静,有助於正见,有助於觉悟,有助於涅盘,所以,我就予以解释。因此,
□童子!你要牢记:我所没有确定的就是未确定的,我所确定的就是确定的。」(
M63摩罗迦小经;中部箭喻经)同时,世尊在《大象迹喻经》中,也曾明确地指出
四圣谛乃一切佛法的根本。世尊於经中说:「诸贤!若有无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
圣谛所摄,来入四圣谛中,谓四圣谛,於一切法中最为第一。所以者何?摄受一切
众善法故。诸贤!犹如诸兽之迹,像迹为第一。所以者何?彼象迹者,最广大故。
」(中30象迹喻经;M28大象迹喻经)四圣谛乃是世尊一代教法中最根本的内容,
可以称为全部佛法的总纲。整个佛陀教法的体系,也不外乎是对此四圣谛从不同角度
、不同层次的发挥或者具体运用。我们甚至可以说:四圣谛包摄了佛陀一生中所宣
说的所有教法,凡是世尊正法、律中各种各样的教义教理及修持法门,都可以说是
对此四圣谛从不同角度的发挥、开展,皆可以在四圣谛中找到其根源或者依据。四
圣谛是佛陀正法的实质,如果对此四圣谛建立起正确的知见(正见),就能够清楚
而且有系统地理解世尊在四十五年当中所教导的全部内容,把握正法的根本教义。
世尊说:「若比丘於佛有疑者,则於苦圣谛有疑,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
迹圣谛则有疑惑;若於法、僧有疑者,则於苦圣谛疑惑,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
灭道迹圣谛疑惑。若於佛不疑惑者,则於苦圣谛不疑惑,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
灭道迹圣谛不疑惑;若於法、僧不疑惑者,则於苦圣谛不疑惑,苦集圣谛、苦灭圣
谛、苦灭道迹圣谛不疑惑。」(杂419佛教的根本信仰是佛陀、正法和僧伽三宝,
唯有对佛、法、僧建立起坚定的信仰,才有资格称为是真正的佛教徒。对於佛法僧
三宝,其核心是正法,因为佛陀是正法的觉悟者和教导者,僧伽则是正法的实践者
和传承者。作为三宝之核心的正法,其最根本的内容就是四圣谛。如果一个自称为
佛弟子的人怀疑、曲解、篡改,甚至否定四圣谛,那麽,其作为佛弟子的身份就值
得质疑。同样道理,如果一种打著「佛法」幌子的理论学说与四圣谛相违背,那麽
,我们可以判定这些理论学说即「非佛说」。四圣谛乃佛法的根本内容。离开了四
圣谛,即是非佛法。□摘自拙著《佛陀的教法》第一品第二节 佛法之特性 世尊於
《缘起经》中说:「无论诸佛如来出世或不出世,此缘起界〔自性〕常住,是法住
性、是法定性、是此缘性。如来於此现正觉,现观;现正觉、现观已,为人讲演、
宣说、施设、确定、开示、分别、显发,而说『汝等当见』!…诸比丘!此等是如
性、不离如性、不异如性、是此缘性。」(S.12.20;杂296)根据世尊之正法、律
,一切诸法的性质是本来如此的,它具有稳定性(法住)、不变性(法定)、普遍
性(法界)、同一性(法如)、自然性(法尔)。换一句话说:「法」即是真理、
真如实相。「法」是宇宙人生所固有的普遍真理与自然法则,「法」并非为任何有
情(包括一切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与人)所创造,不为任何有情
所控制,也不随任何有情的意志所转变,人们只能通过智慧去发现它、认识它、觉
悟它。能够觉悟「法」者,即能成为智者、觉者。当然,诸法的真如实相也不为诸
佛所创造,也不为诸佛所控制。当一位佛陀出现於世间时,此「法」常住不变,无
佛出现於世间时,此「法」亦常住不变;三世诸佛只不过是因为如实地发现、觉知
此「法」,所以才证悟正等正觉,成为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因为三世诸佛
具有「自利利他、自度度人」的本质,所以,当一位菩萨自己觉知了「法」而证悟
佛果之後,为了令一切有缘的众生也能够觉悟「法」,诸佛世尊必定会向世间人把
其所觉悟之「法」,通过适当的语言文字,讲演、宣说、开示、确定、分别、显发
出来。一切诸佛所觉悟之「法」必定是同一的,一切诸佛所宣说之「法」也必然是
一样的。诸佛的智慧与证悟是不可能有差别的,同样,诸佛所宣说的法也不可能出
现差异。一切诸佛所宣说之教法,必定契合於诸法的真如实相,与诸法的实质不相
违背、不相乖异,真实不虚、远离颠倒。所以,诸佛世尊所宣说的教法,也就称为
「佛法」。若从所诠释的意义上说,佛法是指宇宙世间万法所固有、真实正确、常
住不变的普遍真理与法则,比如缘起法则、诸行无常、一切行苦、诸法无我等。若
从能诠释的意义上说,则是指佛陀的教法,即佛教用来阐述真理法则的语言文字,
比如修多罗、只夜、偈陀、记别、法句、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等。佛法是以
有情为本位的,也就是说:佛陀所宣说开示的整个教法体系,皆是围绕著所有生命
的本质和现象而展开的。佛陀是为了解决有情的生死问题而出现於世间的(参阅杂3
46,杂760,S.3.3,A.10.76)。
如果离开了有情的立场,离开了生命的实际,而只是片面地谈论世界的存在、宇
宙的边际、人生的终极(即所谓:世间常、无常,世有边、无边),谈论物质和意
识的关系(即所谓:命即是身、命异身异)等等问题,皆不能够把握佛法的真谛(
参阅杂957,杂962~963,中部箭喻经;S.44.7,M72)。佛法除了以有情为本位,
具足契合真如、不违如性、不异如性、真实不虚、远离颠倒等特点之外,於诸经中
还常常提及世尊所宣说的正法具有以下之功德:「初妙,中妙,後妙,有义、有文
,说明完全圆满、遍净之梵行。」世尊所宣说开示之正法,无论最初的、中间的,
还是最後的,全部皆为善美殊妙之法,既有甚深之法义,又有显明之文句,能够令
实践者成就完全圆满、纯洁清净之梵行(指断淫、离欲、无过的清净无染生活)。
圣典中也常用如此的词句来称颂佛陀所教导之法:「世尊所善说之法,能自见的,
无时〔通达〕的,〔值得〕来见的,引导至〔涅盘〕的,智者各自证知。」法为世
尊所善妙宣说,禅修者通过修学与修持世尊的正法、律,能够各各依观察智而亲自
现见九种出世间法(四道、四果与涅盘);当禅修者在证得四种出世间圣道(即须
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与阿罗汉道)中的任何一种之时,圣道生起之後即证
悟相应圣果,无须再经多时;此九种出世间法本来存在,确实值得亲自来现见,值
得把自心引导至出世间圣道、圣果与涅盘。当然,禅修者不可能依赖他人所修之圣
道而断除自己的烦恼,不可能享受他人所证的果定之乐,也不可能证悟他人所证之
涅盘;然而,一切具慧之智者,皆能通过对法的实践,於自心中亲自实证出世间法
。在另外一些圣典当中,还提到了世尊的正法、律具有渐证性、包容性、一味性、
珍稀性等八种「未曾有法」。
一次,有两位阿修罗前来拜访佛陀,与佛陀谈论到诸阿修罗所喜闻乐见的大海具
有八种奇妙特点。当时,佛陀即善巧地以大海为喻,宣说如来的正法、律同样具备
诸比丘所喜闻乐见的八种奇妙特点:
1、犹如大海,从下至上渐渐倾斜,缓缓向上,以成於岸,而不是突然倾斜,陡
似峭壁;於正法、律中,也是渐修渐学,渐尽渐证的,而不是突然证悟。这就是正
法、律中诸比丘喜闻乐见的第一个奇妙特点。
2、犹如大海潮涨潮退,始终保持一定的限度;於正法、律中,如来为诸比丘、
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制定禁戒,他们乃至命终,也不违越。这就是正法、律中
诸比丘喜闻乐见的第二个奇妙特点。
3、犹如大海不能容纳死□,一旦海中出现死□,即把它冲到岸边;於正法、律
中,圣众清净,不能容纳这种人:邪恶、污秽、鬼鬼祟祟,不是比丘冒充比丘,不
修梵行假修梵行,腐化堕落;一旦发现这样的人,即把他逐出僧团。这就是正法、
律中诸比丘喜闻乐见的第三个奇妙特点。
4、犹如阎浮提洲中的五大河□□恒河、阎牟那河、阿夷罗婆提河、萨罗菩河、
摩希河,皆流入大海,既汇入海,即放弃原来的名字,皆称为大海;四种姓□□刹
帝利、婆罗门、吠舍和首陀罗,於正法、律中剃除须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
家学道,即放弃原先的名字和族姓,皆称作比丘、释迦子。这就是正法、律中诸比
丘喜闻乐见的第四个奇妙特点。
5、犹如地上的河流汇入大海,天上的雨水落入大海,然而大海却无所谓满与不
满;许多比丘证得无馀依涅盘,无馀依涅盘也无所谓满与不满。这就是正法、律中
诸比丘喜闻乐见的第五个奇妙特点。
6、犹如大海水皆同一味,即咸味;於正法、律中,也唯有一味,即解脱味。这
就是正法、律中诸比丘喜闻乐见的第六个奇妙特点。
7、犹如大海中蕴藏著无量珍宝,诸如珍珠、水晶、贝壳、珊瑚、金子、银子和
宝石;於正法、律中,也蕴藏著无量珍宝,诸如: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
、五力、七觉支和八圣道。这就是正法、律中诸比丘喜闻乐见的第七个奇妙特点。
8、犹如大海中生活著许多伟大的生物,诸如鲸鱼、海蛇、海怪和海神;於正法
、律中,也生活著许多圣众伟人,诸如: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这就
是正法、律中诸比丘喜闻乐见的第八个奇妙特点。(自说经5.5;中部阿修罗经,
中部瞻波经,增支部42-4,五分律卷二十八,恒水经,法海经,海八德经)
--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asambuddhassa !
( 礼敬 彼 有幸者 阿罗汉 已正确完全觉者! )
--
┌—————◆KKCITY◆—————┐□—┐KKADSL→六星级优质连线服务
│ bbs.kkcity.com.tw │┴ └—□ 马上申请带你上网环游全世界!
└——《From:220.134.238.232 》——┘ KKADSL ┴ http://adsl.kkcit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