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阿罗汉不等於小乘行者
#1
净心
 标题  阿罗汉不等於小乘行者

==> 於 稽首阿难尊者.. (anum@Lion) 文中述及:
:     请问 1.小乘的行者如目犍连的广大证量,为何在外道拿棍棒毒打时,不趁机
:            为其宣说无上妙法,使之悔悟向道;反而遂其恶心打他的身体?

    目犍连过去的宿世业报,於此一并偿还,这也是一种消业。自然无有积欠,
不受後有。

    说法得看时机,得要听的人愿意接受才行,否则是对牛弹琴。若非来打的
坏人本身善根深厚,否则无法教化。

    另外得澄清一下,佛陀没有说过目犍连是 "小乘",那都後代论师封的,
有谤佛之嫌。佛弟子全是「声闻弟子」,以闻佛说法故得道,无关大小 :)

:          2.目犍连应该已是四果以上的罗汉,为何被打得血肉模糊时,依旧会有
:            强烈的痛楚,而不得已速入涅盘?

    好问题。真相是:「痛」而不「苦」。

    虽不苦,但是肉身有其运作须要的底限,否则枯木难再春。因此肉身不
能用後就只好入灭了。佛陀也是肉身用到不太行了才示寂入灭。(虽然有传
说佛陀可活更久,不过基本上也是因为肉身不太行了才选择於七十多岁入灭,
可参见《涅盘经》。)

:          3.小乘圣人在证涅盘之後,是否会有法、报、化三身?是否可再化现於
:            人间度化他人?

    建议您先找找佛陀本人是怎麽说这三身的? :)

    五分法身: 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阿罗汉全部具足。

:          4.阿罗汉可否在涅盘之後回小向大?

    「回小向大」这个词并不是佛说,也是後代论师论出来的,各家说法
也有天渊之别,所以无法置喙。

:          5.若是有广大慈悲心的阿罗汉,是否就不再称阿罗汉了?

    比喻来说,阿罗汉是一种「学位」,而菩萨是一种「职称」。

    阿罗汉就好比「博士」一样,菩萨就好像是「教授」一样。两者
不是互斥的,所以阿罗汉也可以是菩萨,而且真正的大菩萨一定具有
阿罗汉资格。

    因此佛陀也常说:「我是阿罗汉。」

    回到「阿罗汉」的本义: 「不生」、无烦恼。也是如来十号之一。

    因此近代有的论师以讹传讹,以为阿罗汉与菩萨是互斥的,这并
不是佛陀的主张 :)

    就您的问题来说,的确,佛经上就有记载许多广大慈悲心、渡众
方便善巧利及於人悉皆度脱的阿罗汉 :)

:          6.可否请先进们举一个佛陀时代回小向大的世尊之弟子?

    这个问题一针见血 :)

    的确,佛陀时代没有「回小向大」这个词,所以才无法举例 :)

-------------------------

    补充一下,不管是什麽经典,只要是佛所说的经,
那麽的确都没有「回小向大」说法。大正藏的电子档
加以比对,佛陀说法诸经,的确从来未曾有「回小向
大」此词。乃至其同义或类似词亦如凤毛鳞角。

    佛说法有「回向」,而没有「回小向大」。

    「回小向大」此一误解最先出现於史上,是在像
法时期之後,论师互批的著作上,而非佛所说法。

    末法时期之後才有少数经典於传抄中被灌水,而
出现此类看法,但是多是由於论师误解,才使得原义
被扭曲。

    试举一例: 现在许多自命大乘的人,批评阿罗汉
的「焦芽败种」一词出自何处? 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
罗汉迦叶尊者自谦之词。该经中连弥勒菩萨都被 k,
与大小乘无关。

    简言之,阿罗汉是修行者应具之能力,与大小无
关。

祝 福慧双修!

--

▲▲▲   □□□  □□□□□□□□□□□□□□    
□□□ □□□□□□□□    □□□  □  □□□    ▲▲▲
□□□ □□□□□□□□□□□□□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Ξ     □□□□□□□□□□□□  □    □□□   欢迎加入交流讨论  
  □□ □□□□□□□  □□□      □□□  □□□□Ξ  http://cbs.ntu.edu.tw
Tue Dec 4 06:50:12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阿罗汉不等於小乘行者
#2
净心
 标题  阿罗汉不等於小乘行者

==> 於 稽首阿难尊者.. (anum@Lion) 文中述及:
:     请问 1.小乘的行者如目犍连的广大证量,为何在外道拿棍棒毒打时,不趁机
:            为其宣说无上妙法,使之悔悟向道;反而遂其恶心打他的身体?

    目犍连过去的宿世业报,於此一并偿还,这也是一种消业。自然无有积欠,
不受後有。

    说法得看时机,得要听的人愿意接受才行,否则是对牛弹琴。若非来打的
坏人本身善根深厚,否则无法教化。

    另外得澄清一下,佛陀没有说过目犍连是 "小乘",那都後代论师封的,
有谤佛之嫌。佛弟子全是「声闻弟子」,以闻佛说法故得道,无关大小 :)

:          2.目犍连应该已是四果以上的罗汉,为何被打得血肉模糊时,依旧会有
:            强烈的痛楚,而不得已速入涅盘?

    好问题。真相是:「痛」而不「苦」。

    虽不苦,但是肉身有其运作须要的底限,否则枯木难再春。因此肉身不
能用後就只好入灭了。佛陀也是肉身用到不太行了才示寂入灭。(虽然有传
说佛陀可活更久,不过基本上也是因为肉身不太行了才选择於七十多岁入灭,
可参见《涅盘经》。)

:          3.小乘圣人在证涅盘之後,是否会有法、报、化三身?是否可再化现於
:            人间度化他人?

    建议您先找找佛陀本人是怎麽说这三身的? :)

    五分法身: 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阿罗汉全部具足。

:          4.阿罗汉可否在涅盘之後回小向大?

    「回小向大」这个词并不是佛说,也是後代论师论出来的,各家说法
也有天渊之别,所以无法置喙。

:          5.若是有广大慈悲心的阿罗汉,是否就不再称阿罗汉了?

    比喻来说,阿罗汉是一种「学位」,而菩萨是一种「职称」。

    阿罗汉就好比「博士」一样,菩萨就好像是「教授」一样。两者
不是互斥的,所以阿罗汉也可以是菩萨,而且真正的大菩萨一定具有
阿罗汉资格。

    因此佛陀也常说:「我是阿罗汉。」

    回到「阿罗汉」的本义: 「不生」、无烦恼。也是如来十号之一。

    因此近代有的论师以讹传讹,以为阿罗汉与菩萨是互斥的,这并
不是佛陀的主张 :)

    就您的问题来说,的确,佛经上就有记载许多广大慈悲心、渡众
方便善巧利及於人悉皆度脱的阿罗汉 :)

:          6.可否请先进们举一个佛陀时代回小向大的世尊之弟子?

    这个问题一针见血 :)

    的确,佛陀时代没有「回小向大」这个词,所以才无法举例 :)

-------------------------

    补充一下,不管是什麽经典,只要是佛所说的经,
那麽的确都没有「回小向大」说法。大正藏的电子档
加以比对,佛陀说法诸经,的确从来未曾有「回小向
大」此词。乃至其同义或类似词亦如凤毛鳞角。

    佛说法有「回向」,而没有「回小向大」。

    「回小向大」此一误解最先出现於史上,是在像
法时期之後,论师互批的著作上,而非佛所说法。

    末法时期之後才有少数经典於传抄中被灌水,而
出现此类看法,但是多是由於论师误解,才使得原义
被扭曲。

    试举一例: 现在许多自命大乘的人,批评阿罗汉
的「焦芽败种」一词出自何处? 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
罗汉迦叶尊者自谦之词。该经中连弥勒菩萨都被 k,
与大小乘无关。

    简言之,阿罗汉是修行者应具之能力,与大小无
关。

祝 福慧双修!

--

▲▲▲   □□□  □□□□□□□□□□□□□□    
□□□ □□□□□□□□    □□□  □  □□□    ▲▲▲
□□□ □□□□□□□□□□□□□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Ξ     □□□□□□□□□□□□  □    □□□   欢迎加入交流讨论  
  □□ □□□□□□□  □□□      □□□  □□□□Ξ  http://cbs.ntu.edu.tw
Fri Sep 2 20:28:26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不等於小乘行者
#3
新世纪福音战士EVA
※ 引述《purify (净心)》之铭言:
>     另外得澄清一下,佛陀没有说过目犍连是 "小乘",那都後代论师封的,
> 有谤佛之嫌。佛弟子全是「声闻弟子」,以闻佛说法故得道,无关大小 :)


大德,既然您说是後代论师封的,
      请您指出,是哪位论师封的?


>     建议您先找找佛陀本人是怎麽说这三身的? :)


大德,您请板友去找佛陀本人问法?
      您明知佛陀已经涅盘不在地球上了,
      您这样的说法,很明显的不尊重别的板友。


> :          5.若是有广大慈悲心的阿罗汉,是否就不再称阿罗汉了?
>     比喻来说,阿罗汉是一种「学位」,而菩萨是一种「职称」。
>     阿罗汉就好比「博士」一样,菩萨就好像是「教授」一样。两者
> 不是互斥的,所以阿罗汉也可以是菩萨,而且真正的大菩萨一定具有
> 阿罗汉资格。
>     因此佛陀也常说:「我是阿罗汉。」


大德,照您的说法,阿罗汉和菩萨和佛,都是一样的吗?
既然您说佛陀也常说:「我是阿罗汉」。
为何所有的佛典,所有的佛弟子都是称佛陀为「世尊」?
照您这样讲,为何佛弟子不称佛陀为『阿罗汉』?

还有,照您的说法,佛和阿罗汉都是一样的,
照您的说法,当佛陀和十大弟子站在一起时,总共有『十一位阿罗汉』?
还是,照您的认知,当佛陀和十大弟子站在一起时,总共有『十一位世尊』?
Wed Sep 7 22:10:52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不等於小乘行者
#4
净心
新世纪福音战士先学你好,

※ 引述《EVA010200 (新世纪福音战士EVA)》之铭言:
> ※ 引述《purify (净心)》之铭言:
> >     另外得澄清一下,佛陀没有说过目犍连是 "小乘",那都後代论师封的,
> > 有谤佛之嫌。佛弟子全是「声闻弟子」,以闻佛说法故得道,无关大小 :)
> 大德,既然您说是後代论师封的,
>       请您指出,是哪位论师封的?

先□清你的意思:
所以你是指,没有论师说目犍连尊者是「小乘」?
还是你也觉得,佛弟子全是「声闻弟子」?

> >     建议您先找找佛陀本人是怎麽说这三身的? :)
> 大德,您请板友去找佛陀本人问法?
>       您明知佛陀已经涅盘不在地球上了,
>       您这样的说法,很明显的不尊重别的板友。

佛经就是佛陀常存的法身舍利的示现之一哦。
要找找佛陀本人是怎麽说的,
可以找佛经哦。

> > :          5.若是有广大慈悲心的阿罗汉,是否就不再称阿罗汉了?
> >     比喻来说,阿罗汉是一种「学位」,而菩萨是一种「职称」。
> >     阿罗汉就好比「博士」一样,菩萨就好像是「教授」一样。两者
> > 不是互斥的,所以阿罗汉也可以是菩萨,而且真正的大菩萨一定具有
> > 阿罗汉资格。
> >     因此佛陀也常说:「我是阿罗汉。」
> 大德,照您的说法,阿罗汉和菩萨和佛,都是一样的吗?

我有说阿罗汉和菩萨和佛,都是一样的吗?

> 既然您说佛陀也常说:「我是阿罗汉」。
> 为何所有的佛典,所有的佛弟子都是称佛陀为「世尊」?

你有上过大学吧。
你会称你老师叫「李博士」吗?
还是会尊称他「李教授」、「李老师」?
佛弟子称佛陀用尊称,有不对吗?

> 照您这样讲,为何佛弟子不称佛陀为『阿罗汉』?

你知道什麽是如来十号吗?
如来十号的第二个,「应供」,就是「阿罗汉」异译。

> 还有,照您的说法,佛和阿罗汉都是一样的,

我没说佛和阿罗汉都是一样的哦。

南无阿弥陀佛

--

▲▲▲   □□□  □□□□□□□□□□□□□□    
□□□ □□□□□□□□    □□□  □  □□□    ▲▲▲
□□□ □□□□□□□□□□□□□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Ξ     □□□□□□□□□□□□  □    □□□   欢迎加入交流讨论  
  □□ □□□□□□□  □□□      □□□  □□□□Ξ  http://cbs.ntu.edu.tw
Thu Sep 8 10:40:05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不等於小乘行者
#5
新世纪福音战士EVA
※ 引述《purify (净心)》之铭言:
>     试举一例: 现在许多自命大乘的人,批评阿罗汉
> 的「焦芽败种」一词出自何处? 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
> 罗汉迦叶尊者自谦之词。

请你列举佛典原文,

证明你所说的「焦芽败种」四字是大迦叶自谦之词的出处?

我也想知道出自於哪本佛典?

佛典原文又是如何说的?
Thu Sep 8 15:30:40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不等於小乘行者
#6
新世纪福音战士EVA
※ 引述《purify (净心)》之铭言:
> 新世纪福音战士先学你好,
> ※ 引述《EVA010200 (新世纪福音战士EVA)》之铭言:
> > ※ 引述《purify (净心)》之铭言:
> > >     另外得澄清一下,佛陀没有说过目犍连是 "小乘",那都後代论师封的,
> > > 有谤佛之嫌。佛弟子全是「声闻弟子」,以闻佛说法故得道,无关大小 :)
> > 大德,既然您说是後代论师封的,
> >       请您指出,是哪位论师封的?
> 先□清你的意思:
> 所以你是指,没有论师说目犍连尊者是「小乘」?
> 还是你也觉得,佛弟子全是「声闻弟子」?


大德,

是您自己说『佛陀没有说过目犍连是 "小乘",那都後代论师封的』,

我只是请您指出是哪位论师封的?

既然您如此信誓旦旦,

在下也很想知道是哪位论师所封?
Thu Sep 8 15:34:32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不等於小乘行者
#7
果任
※ 引述《purify (净心)》之铭言:
>  标题  阿罗汉不等於小乘行者
> 

   新世纪福音战士菩萨:不管是声闻、菩萨大家都是佛子,各有个的因缘、法住於法位,看
法就会有不同。尽量不用以理直气壮与对方想讨论出真理,多用柔软语。 佛不也仅仅把譬
喻、道理摆在面前让对方信服,并不在屈服对方。

>     另外得澄清一下,佛陀没有说过目犍连是 "小乘",那都後代论师封的,
> 有谤佛之嫌。佛弟子全是「声闻弟子」,以闻佛说法故得道,无关大小 :)

    此称大乘、小乘其实并不是後代论师或汉传佛教所封的,在南本大般涅盘经卷二十、起信
论义记卷上等所载,由於根机利钝之别,已入无馀涅盘之不定性二乘,其起心回向(得阿耨多
罗三藐三菩提之心)之时间,有七种迟速不等之位,称为「回心七位」:
  另依法华经:就有大乘、小乘之分,引文如下:
 譬喻品第三
T09n0262_p0010c03(12)□所以者何?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授记作佛,
T09n0262_p0010c04(06)□而我等不豫斯事,甚自感伤,失於如来无量知见。世尊!
T09n0262_p0010c05(01)□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
T09n0262_p0010c06(02)□『我等同入法性,
T09n0262_p0010c07(11)□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是我等咎,非世尊也。
T09n0262_p0010c08(08)□所以者何?若我等待说所因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T09n0262_p0010c09(00)□必以大乘而得度脱。

> :          4.阿罗汉可否在涅盘之後回小向大?
>     「回小向大」这个词并不是佛说,也是後代论师论出来的,各家说法
> 也有天渊之别,所以无法置喙。
> :--
>     补充一下,不管是什麽经典,只要是佛所说的经,
> 那麽的确都没有「回小向大」说法。大正藏的电子档
> 加以比对,佛陀说法诸经,的确从来未曾有「回小向
> 大」此词。乃至其同义或类似词亦如凤毛鳞角。
>     佛说法有「回向」,而没有「回小向大」。
>     「回小向大」此一误解最先出现於史上,是在像
> 法时期之後,论师互批的著作上,而非佛所说法。
>     末法时期之後才有少数经典於传抄中被灌水,而
> 出现此类看法,但是多是由於论师误解,才使得原义
> 被扭曲。

法华经:譬喻品第三
T09n0262_p0010c03(12)□所以者何?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授记作佛,
T09n0262_p0010c04(06)□而我等不豫斯事,甚自感伤,失於如来无量知见。世尊!
T09n0262_p0010c05(01)□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
T09n0262_p0010c06(02)□『我等同入法性,
T09n0262_p0010c07(11)□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是我等咎,非世尊也。
T09n0262_p0010c08(08)□所以者何?若我等待说所因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T09n0262_p0010c09(00)□必以大乘而得度脱。

T09n0262_p0012b10(07)□『诸佛世尊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说法,
T09n0262_p0012b11(06)□皆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是诸所说,皆为化菩萨故。

    在此舍利弗表明以小乘法而见济度是他们的错,要以我等待说所因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者,以大乘而得度脱。这就是指「回小向大」。

另就楞严经卷九
T19n0945_p0146c06(00)□复次阿难从是有顶色边际中。
T19n0945_p0146c07(05)□其间复有二种岐路。若於舍心发明智慧。
T19n0945_p0146c08(06)□慧光圆通便出尘界。成阿罗汉入菩萨乘。
T19n0945_p0146c09(07)□如是一类名为回心大阿罗汉。若在舍心舍厌成就

也指出「回小向大」这件事。


>     试举一例: 现在许多自命大乘的人,批评阿罗汉
> 的「焦芽败种」一词出自何处? 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
> 罗汉迦叶尊者自谦之词。该经中连弥勒菩萨都被 k,
> 与大小乘无关。
>     简言之,阿罗汉是修行者应具之能力,与大小无
> 关。

   其实大乘、小乘,说大说小并不在比优、劣,不要会错其义。乘者载具之义,大乘者指能
乘载渡脱更多众生,小乘者指能乘载渡脱众生较少或只渡脱一人。佛与大阿罗汉所证的解脱境
界是平等无别,同是根除所有烦恼。但是在大乘、小乘发渡脱众生心量是有其大、小的。一般
我们称能发广大心量救度无边众生者为大乘,一般我们称未能发广大心量救度无边众生,只发
小小随缘救度有限众生或只渡脱自己者为小乘。所以大乘、小乘的区别只在救度无边众生发心
大小的区别,不在比优、劣。
像我有些法师希望我出来帮忙他们领众作些事情,但我不喜欢被绑住。所以我都会跟他们说我
是缘觉、声闻根性,等那天我发大心再来承担。因此我就可说是小乘。

   另「焦芽败种」一词出自何处? 其实这是《维摩诘经》中,迦叶尊者自谦之词,表示所有
佛弟子与维摩诘大菩萨相比,如同焦芽败种。这句话根本不是佛陀说的,而是自谦之词。
「焦芽败种」四字唯一同时出现的场合是在论藏《妙法莲华经玄义》第九卷。
「作者(天台智者大师)说」。
    而且该段的重点并非什麽要不要成佛,而是在於大小乘之争,也就是说,「是否普渡众
生」才是这里的重点。对大乘佛教来说,小乘的「渡一己」思想无疑是自私的,因此大乘僧侣
认为即使到达阿罗汉或者缘觉,还是应该学习「菩萨」去普渡众生,而不是自己一个人解脱就
算了。
草芽枯焦,种子腐败。意指不能发无上道心之声闻乘与缘觉乘。《龙藏.1593.141册;永明
心赋注.卷二》指出:「二乘如焦芽败种,不能发无上道心。後於法华会中,深入一乘,得受
真记。重发圆信之芽,结菩提之果。」

《菩萨不可思议解脱法门》

不思议品第六
     是时,大迦叶闻说菩萨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叹未曾有。谓舍利弗:「譬如有人,於盲者
前现众色像,非彼所见;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不能解了,为若此也!智者闻
是,其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何为永绝其根?於此大乘,已如【败种】!一切声
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皆应号泣,声震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菩萨,应大欣庆,顶受此
法。若有菩萨信解不可思议解脱法门者,一切魔众无如之何。」大迦叶说此语时,三万二千天
子,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观众生品第七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观於众生?」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所幻人。菩
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如热时□,如呼声响,如空中云,如水
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坚,如电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阴,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
界,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无色界色,如【□】谷【芽】,如须陀洹身见,如阿那含入胎,如
阿罗汉三毒,如得忍菩萨贪恚毁禁,如佛烦恼习,如盲者见色,如入灭尽定出入息,如空中鸟
迹,如石女儿,如化人烦恼,如梦所见已寤,如灭度者受身,如无烟之火,菩萨观众生为若
此。」

      由以上知「焦芽败种」并不是在贬低阿罗汉声、闻乘与缘觉乘,也不要会错意。意指声
闻乘与缘觉乘急於入涅盘便息灭於发无上道心的种子,使菩萨心不能发芽。因此是针对发菩萨
心来讲不是对其智慧来讲,不能发无上道心就是「焦芽败种」。
我想大小乘、「焦芽败种」表面字义之争,可休已。究竟学佛要依义不依语,要解如来真实
义,不要与不真实入经藏者起舞。当然有些就是不相信大乘经典的固执者,那麽我引的法华
经、楞严经都会被视为伪经,那就没啥好谈了。
2011年 9月 9日 11:01:54 星期五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不等於小乘行者
#8
净心
※ 引述《EVA010200 (新世纪福音战士EVA)》之铭言:
> > 罗汉迦叶尊者自谦之词。
> 我也想知道出自於哪本佛典?
> 佛典原文又是如何说的?

福音战士你好,
这是老问题哦,
读经的人很多很多人都知道耶。
只是如果不读经,
只会用搜寻功能打笔战,
就会错过。

这是断章取义於【维摩诘所说经】
再乱讲释的。

千万 千万
不要对佛经断章取义。

我想你在搜寻cbeta後应该也同意,
佛说的所有经,
根本没有「焦芽败种」这四个字的论师用法,
只有论师曲解後错误批评阿罗汉,
罪过 罪过!

南无阿弥陀佛

--

▲▲▲   □□□  □□□□□□□□□□□□□□    
□□□ □□□□□□□□    □□□  □  □□□    ▲▲▲
□□□ □□□□□□□□□□□□□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Ξ     □□□□□□□□□□□□  □    □□□   欢迎加入交流讨论  
  □□ □□□□□□□  □□□      □□□  □□□□Ξ  http://cbs.ntu.edu.tw
Fri Sep 9 11:09:27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不等於小乘行者
#9
净心
※ 引述《golzen (果任)》之铭言:
> T09n0262_p0012b10(07)□『诸佛世尊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说法,
> T09n0262_p0012b11(06)□皆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是诸所说,皆为化菩萨故。
>     在此舍利弗表明以小乘法而见济度是他们的错,要以我等待说所因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 提者,以大乘而得度脱。这就是指「回小向大」。
> 另就楞严经卷九
> T19n0945_p0146c06(00)□复次阿难从是有顶色边际中。
> T19n0945_p0146c07(05)□其间复有二种岐路。若於舍心发明智慧。
> T19n0945_p0146c08(06)□慧光圆通便出尘界。成阿罗汉入菩萨乘。
> T19n0945_p0146c09(07)□如是一类名为回心大阿罗汉。若在舍心舍厌成就

> 也指出「回小向大」这件事。

以上你说的都是「回心向大」,
跟论师的「回小向大」不同,
照你罗列的经文中说,
大阿罗汉也可是大乘、菩萨!
我们自认为佛教徒的人,
千万 千万 不要再被论师误导而毁谤佛法、毁谤阿罗汉了!

「焦芽败种」的论师用法根本不是佛经说的,
请你先用cbeta搜寻,再讨论,
经典研习过再讨论,
好不好?

南无阿弥陀佛

--

▲▲▲   □□□  □□□□□□□□□□□□□□    
□□□ □□□□□□□□    □□□  □  □□□    ▲▲▲
□□□ □□□□□□□□□□□□□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Ξ     □□□□□□□□□□□□  □    □□□   欢迎加入交流讨论  
  □□ □□□□□□□  □□□      □□□  □□□□Ξ  http://cbs.ntu.edu.tw
Fri Sep 9 11:15:14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不等於小乘行者
#10
果任
※ 引述《purify (净心)》之铭言:
> > 提者,以大乘而得度脱。这就是指「回小向大」。
> > 另就楞严经卷九
> > T19n0945_p0146c06(00)□复次阿难从是有顶色边际中。
> > T19n0945_p0146c07(05)□其间复有二种岐路。若於舍心发明智慧。
> > T19n0945_p0146c08(06)□慧光圆通便出尘界。成阿罗汉入菩萨乘。
> > T19n0945_p0146c09(07)□如是一类名为回心大阿罗汉。若在舍心舍厌成就
> > 也指出「回小向大」这件事。
> 以上你说的都是「回心向大」,
> 跟论师的「回小向大」不同,
> 照你罗列的经文中说,
> 大阿罗汉也可是大乘、菩萨!
> 我们自认为佛教徒的人,
> 千万 千万 不要再被论师误导而毁谤佛法、毁谤阿罗汉了!
> 「焦芽败种」的论师用法根本不是佛经说的,
> 请你先用cbeta搜寻,再讨论,
> 经典研习过再讨论,
> 好不好?
> 南无阿弥陀佛

 果任合十默语 南无阿弥陀佛
2011年 9月 9日 11:42:55 星期五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不等於小乘行者
#11
净心
※ 引述《golzen (果任)》之铭言:
> > 经典研习过再讨论,
> > 好不好?
> > 南无阿弥陀佛
>  果任合十默语 南无阿弥陀佛

智慧的作法 ^^;

--

▲▲▲   □□□  □□□□□□□□□□□□□□    
□□□ □□□□□□□□    □□□  □  □□□    ▲▲▲
□□□ □□□□□□□□□□□□□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Ξ     □□□□□□□□□□□□  □    □□□   欢迎加入交流讨论  
  □□ □□□□□□□  □□□      □□□  □□□□Ξ  http://cbs.ntu.edu.tw
Fri Sep 9 17:47:33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不等於小乘行者
#12
Heaven
※ 引述《golzen (果任)》之铭言:
>   另依法华经:就有大乘、小乘之分,引文如下:
>  譬喻品第三
> T09n0262_p0010c03(12)□所以者何?我昔从佛闻如是法,见诸菩萨授记作佛,
> T09n0262_p0010c04(06)□而我等不豫斯事,甚自感伤,失於如来无量知见。世尊!
> T09n0262_p0010c05(01)□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若坐若行,每作是念:
> T09n0262_p0010c06(02)□『我等同入法性,
> T09n0262_p0010c07(11)□云何如来以小乘法而见济度?是我等咎,非世尊也。
> T09n0262_p0010c08(08)□所以者何?若我等待说所因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 T09n0262_p0010c09(00)□必以大乘而得度脱。
>
> 我想大小乘、「焦芽败种」表面字义之争,可休已。究竟学佛要依义不依语,要解如来真实
> 义,不要与不真实入经藏者起舞。当然有些就是不相信大乘经典的固执者,那麽我引的法华
> 经、楞严经都会被视为伪经,那就没啥好谈了。

如果法华经所记载为真实, 则舍利弗不应入般涅盘.

然而阿含经记载, 佛陀说舍利弗已入般涅盘了.

所以要相信法华经者, 大概就很难相信阿含经了.

但究竟何者接近真实? 这就是佛弟子需要学习的功课了.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Fri Sep 9 20:50:16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不等於小乘行者
#13
新世纪福音战士EVA
※ 引述《purify (净心)》之铭言:
> ※ 引述《EVA010200 (新世纪福音战士EVA)》之铭言:
> > > 罗汉迦叶尊者自谦之词。
> > 我也想知道出自於哪本佛典?
> > 佛典原文又是如何说的?
> 福音战士你好,
> 这是老问题哦,
> 读经的人很多很多人都知道耶。
> 只是如果不读经,
> 只会用搜寻功能打笔战,
> 就会错过。
> 这是断章取义於【维摩诘所说经】
> 再乱讲释的。
> 千万 千万
> 不要对佛经断章取义。
> 我想你在搜寻cbeta後应该也同意,
> 佛说的所有经,
> 根本没有「焦芽败种」这四个字的论师用法,
> 只有论师曲解後错误批评阿罗汉,
> 罪过 罪过!
> 南无阿弥陀佛


大德,

是您自己说焦芽败种是大迦叶的自谦词,

我要指出的是大迦叶自己也没说过『焦芽败种』这四字,

至今您还提不出原文证据,

您又要如何证明您所说的是真的?
Sat Sep 10 10:44:38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不等於小乘行者
#14
Heaven
※ 引述《EVA010200 (新世纪福音战士EVA)》之铭言:
> 大德,
> 是您自己说焦芽败种是大迦叶的自谦词,
> 我要指出的是大迦叶自己也没说过『焦芽败种』这四字,
> 至今您还提不出原文证据,
> 您又要如何证明您所说的是真的?

对方都说明了佛经 "没有此用法", 也指出这些误解的可能 "出处" 给你参考了.

我不懂你是哪里看不懂呢?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Sat Sep 10 14:22:59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不等於小乘行者
#15
果任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如果法华经所记载为真实, 则舍利弗不应入般涅盘.
> 然而阿含经记载, 佛陀说舍利弗已入般涅盘了.
> 所以要相信法华经者, 大概就很难相信阿含经了.
> 但究竟何者接近真实? 这就是佛弟子需要学习的功课了.

    以末学初浅的看法,法华经所记载与阿含经记载皆真实,法华经所记载与阿含经记载皆可
相信并不冲突。
    般涅盘译为寂灭,是灭除所有的苦恼,到达寂静的境界之谓。也就是将吾人俱生以来的无
明渴爱等烦恼,完全由於用功而舍离得乾净无遗,而完成没有执著,没有杂染,究竟清净的境
界。
  涅盘虽为寂灭,也就是成道後的境地,佛将逝世时,也叫做般涅盘,是有著证果与逝世的双
重的意义。涅盘虽为寂灭不受後有或受生,但不表示是死灰枯木,依佛性还可以乘愿再来。
   在阿含经记载舍利弗般涅盘,是表示舍利弗已经是灭除所有的苦恼,到达寂静的境界并结
束这一期生命之意,并不表示不能乘愿再来。而除非舍利弗不愿发大心量度化广大无边众生,
而愿灰心泯志才会永居於第十九天无烦天起五天之上或入於第九灭尽定不再出来结众生善缘。
   我们看看阿含时代,为何舍利弗要般涅盘,且比目健连与佛陀早般涅盘。请看增壹阿含经
卷第十八:
T02n0125_p0639c01□舍利弗言。诸有比丘.比丘尼修四神足。多广演
T02n0125_p0639c02□其义。若彼人意中欲住劫.过劫。乃至不灭
T02n0125_p0639c03□度。何以不住而灭度乎。 目连报言。如是。舍利
T02n0125_p0639c04□弗。如来言。若比丘.比丘尼修四神足。欲住
T02n0125_p0639c05□寿经劫者。亦可得耳。但如来住劫住者。我
T02n0125_p0639c06□亦住耳。但今日世尊不久当取般涅盘。众
T02n0125_p0639c07□生之类寿命极短。又我不忍见世尊取般
T02n0125_p0639c08□涅盘。然我身体极为疼痛。欲取般涅盘。


T02n0125_p0639c15□是时。世尊告舍利弗。汝今何故不住一劫。乃过一劫。舍利弗
T02n0125_p0639c16□白世尊言。我躬从世尊闻。躬自承受。众生
T02n0125_p0639c17□之类受命极短。极寿不过百岁。以众生命
T02n0125_p0639c18□短。故如来寿亦短。若当如来住寿一劫者。
T02n0125_p0639c19□我当亦住寿一劫。
  由此经可见舍利弗除了色身已有严重疾病外,也如上原因才比目健连与佛陀早取般涅盘。并
非灰心泯志才取般涅盘。

我不得不再提 妙法莲华经譬喻品第三
    尔时佛告舍利弗:「吾今於天、人、沙门、婆罗门、等,大众中说,我昔曾於二万亿佛
所,为无上道故,常教化汝,汝亦长夜随我受学。我以方便引导汝故,生我法中。舍利弗,我
昔教汝志愿佛道,汝今悉忘,而便自谓、已得灭度。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所行道故,为诸声
闻说是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由此经可知舍利弗早於二万亿佛所,为无上道,受学於释迦牟尼佛。故早以发无上大乘菩
提心,当不会灰心泯志永居於第十九天无烦天起五天之上或入於第九灭尽定不再出来结众生善
缘。
  又同法莲华经譬喻品第三
「舍利弗,汝於未来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劫,供养若干千万亿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萨
所行之道,当得作佛,号曰华光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
夫、天人师、佛、世尊。国名离垢,其土平正,清净严饰,安隐、丰乐,天人炽盛。琉璃为
地,有八交道,黄金为绳、以界其侧。其傍、各有七宝行树,常有华果。华光如来、亦以三乘
教化众生。」
   舍利弗於未来世将有其教化众多众生的佛国土,搞不好舍利弗早已乘愿再来莎婆世界度化
众生或许就在你我身边或在离垢佛国土正在度众生。
2011年 9月10日 15:49:49 星期六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不等於小乘行者
#16
Heaven
※ 引述《golzen (果任)》之铭言:
>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 如果法华经所记载为真实, 则舍利弗不应入般涅盘.
> > 然而阿含经记载, 佛陀说舍利弗已入般涅盘了.
> > 所以要相信法华经者, 大概就很难相信阿含经了.
> > 但究竟何者接近真实? 这就是佛弟子需要学习的功课了.
>     以末学初浅的看法,法华经所记载与阿含经记载皆真实,法华经所记载与阿含经记载皆可
> 相信并不冲突。
>     般涅盘译为寂灭,是灭除所有的苦恼,到达寂静的境界之谓。也就是将吾人俱生以来的无
> 明渴爱等烦恼,完全由於用功而舍离得乾净无遗,而完成没有执著,没有杂染,究竟清净的境
> 界。
>   涅盘虽为寂灭,也就是成道後的境地,佛将逝世时,也叫做般涅盘,是有著证果与逝世的双
> 重的意义。涅盘虽为寂灭不受後有或受生,但不表示是死灰枯木,依佛性还可以乘愿再来。

你好,

证阿罗汉是烦恼永尽, 而入般涅盘就不受後有.
若能乘愿再来, 就不是 "不受後有" , 这二者是互斥的.
这已经是根本定义了.

如果有人说因为如何如何... 所以还是可以受後有, 那应该是要怀疑这种说法的.

>    由此经可知舍利弗早於二万亿佛所,为无上道,受学於释迦牟尼佛。故早以发无上大乘菩
> 提心,当不会灰心泯志永居於第十九天无烦天起五天之上或入於第九灭尽定不再出来结众生善
> 缘。

依您的说法, 似乎您认为涅盘後若不发愿, 会永居第十九天之上或入第九灭尽定永不出定?

不知这种说法是根据什麽? 因为这与阿含的教导完全不合喔. 请您再思考看看.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Sat Sep 10 16:57:37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不等於小乘行者
#17
果任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证阿罗汉是烦恼永尽, 而入般涅盘就不受後有.
> 若能乘愿再来, 就不是 "不受後有" , 这二者是互斥的.
> 这已经是根本定义了.
> 如果有人说因为如何如何... 所以还是可以受後有, 那应该是要怀疑这种说法的.
       当然你对"不受後有"或受生,有您独到见解。或许您认为"不受後有"或受生就是不再
现任何身出现於任何度空间才是涅盘。但我对"不受後有"或受生的看法是灭除所有的苦恼,而
舍离得乾净无遗,到达寂静的境界,而永〈不生〉无明、〈不再有〉烦恼的生起,不是指化现
甚麽身。即如十二因缘法,阿罗汉断无明,即能断行、识………也就是断无明,即能〈不生〉
行、识………也就是断无明,即能〈不有〉行、识………。
     另外在阿含经可了解在我们色身还在也可证涅盘,像舍利弗、目健连在世就已证涅盘。
所以有无色身的显现,非证涅盘的必要条件。

> 依您的说法, 似乎您认为涅盘後若不发愿, 会永居第十九天之上或入第九灭尽定永不出定?

至於此问题不是讨论重点,知不知道是不是如此与我们趣向涅盘成为阿罗汉的修行并不重要。
只要我们依佛所教努力修行,等我们成就阿罗汉了,再来看那些大德是否说错。

> 不知这种说法是根据什麽? 因为这与阿含的教导完全不合喔. 请您再思考看看.
     大德对经教有很深的研究,也希望提出您精辟的看法。包括对法华经的看法,是否不可
采信。以目前个人对佛法肤浅的认知,认为符合阿含的真意。
2011年 9月10日 18:42:07 星期六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阿罗汉不等於小乘行者
#18
rlai000
在网上搜了一下,「不受後有」可能要从新作思维思考。

巴利文是nāparaṃ itthattāya

在此讨论串http://www.oba.org.tw/modules.php?name=Forums&file=viewtopic&t=2040 中的
注(6)有这麽说:

6.北传经文「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为描述不再生死流转的解脱
情境之定型句,南传经作「出生已尽,梵行已完成,应该作的已作,不再有这样[轮回]的状态
了。」北传经文的「不受後有」,意思是没有下一生的「有」,而这个「有」应该是「十二缘
起支」中的「有」支,南传经文作「不再有这样[轮回]的状态」(nāpara? itthattāyā),菩
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不再有这生命的状态」(there is no more for this state of being),
另外也与「不再有再生」的意义相当,参看《杂阿含403经》「经文比对」。

而於此文中 http://www.fuyan.org.tw/download/FBS_vol5_01.pdf (页13)所引【相应部】
的译文是「不更受此有」。(解脱时,解脱智生,他了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应作
皆作,不更受此有」。)

又翻查网上一此字典,paraṃ 有further, away (from), beyond, absolute, after 的意思,
而itthatt 有this life, in this way 的意思。

不难看到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不再有这生命的状态」(there is no more for this state
of being)。

若持平来看侍诸译文,就发现不一定是不受「後有」或不「轮回」(注意巴利文中没有轮回的
句子)。或应是当下阿罗汉所现证(了知)的境界,不是「预言」,只是「解脱智生」,相对
就「不再有这生命的状态」体验(因为巳解脱智生)。

所以果任师兄所说也不无道理。

还有,「败种」是出於【维摩诘所说经】《不思议品第六》:
[0547a03] 是时大迦叶闻说菩萨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叹未曾有,谓舍利弗:「譬如有人,於盲
者前现众色像,非彼所见;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不能解了,为若此也!智者闻
是,其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何为永绝其根,於此大乘,已如败种!一切声闻闻
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皆应号泣,声震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菩萨应大欣庆,顶受此法。若有菩
萨信解不可思议解脱法门者,一切魔众无如之何。」大迦叶说是语时,三万二千天子皆发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若说是大迦叶的「自谦词」,这是近代论师所下的注脚。而且这样一说(理解)就可能昧於经
义(此品是说「不思议」的法义),更失去大迦叶的苦心。

再者,若是「自谦词」,那整本【维摩诘所说经】都是佛弟子和菩萨的「自谦啓白」,所以他
们「不任诣彼问疾」。这样七失掉了宝积赞佛的「能善分别诸法相,於第一义而不动」法义。
2011年 9月11日 17:04:44 星期日
回覆 | 转寄 | 返回

阿罗汉不等於小乘行者
#19
净心
 标题  阿罗汉不等於小乘行者

==> 於 稽首阿难尊者.. (anum@Lion) 文中述及:
:     请问 1.小乘的行者如目犍连的广大证量,为何在外道拿棍棒毒打时,不趁机
:            为其宣说无上妙法,使之悔悟向道;反而遂其恶心打他的身体?

    目犍连过去的宿世业报,於此一并偿还,这也是一种消业。自然无有积欠,
不受後有。

    说法得看时机,得要听的人愿意接受才行,否则是对牛弹琴。若非来打的
坏人本身善根深厚,否则无法教化。

    另外得澄清一下,佛陀没有说过目犍连是 "小乘",那都後代论师封的,
有谤佛之嫌。佛弟子全是「声闻弟子」,以闻佛说法故得道,无关大小 :)

:          2.目犍连应该已是四果以上的罗汉,为何被打得血肉模糊时,依旧会有
:            强烈的痛楚,而不得已速入涅盘?

    好问题。真相是:「痛」而不「苦」。

    虽不苦,但是肉身有其运作须要的底限,否则枯木难再春。因此肉身不
能用後就只好入灭了。佛陀也是肉身用到不太行了才示寂入灭。(虽然有传
说佛陀可活更久,不过基本上也是因为肉身不太行了才选择於七十多岁入灭,
可参见《涅盘经》。)

:          3.小乘圣人在证涅盘之後,是否会有法、报、化三身?是否可再化现於
:            人间度化他人?

    建议您先找找佛陀本人是怎麽说这三身的? :)

    五分法身: 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阿罗汉全部具足。

:          4.阿罗汉可否在涅盘之後回小向大?

    「回小向大」这个词并不是佛说,也是後代论师论出来的,各家说法
也有天渊之别,所以无法置喙。

:          5.若是有广大慈悲心的阿罗汉,是否就不再称阿罗汉了?

    比喻来说,阿罗汉是一种「学位」,而菩萨是一种「职称」。

    阿罗汉就好比「博士」一样,菩萨就好像是「教授」一样。两者
不是互斥的,所以阿罗汉也可以是菩萨,而且真正的大菩萨一定具有
阿罗汉资格。

    因此佛陀也常说:「我是阿罗汉。」

    回到「阿罗汉」的本义: 「不生」、无烦恼。也是如来十号之一。

    因此近代有的论师以讹传讹,以为阿罗汉与菩萨是互斥的,这并
不是佛陀的主张 :)

    就您的问题来说,的确,佛经上就有记载许多广大慈悲心、渡众
方便善巧利及於人悉皆度脱的阿罗汉 :)

:          6.可否请先进们举一个佛陀时代回小向大的世尊之弟子?

    这个问题一针见血 :)

    的确,佛陀时代没有「回小向大」这个词,所以才无法举例 :)

-------------------------

    补充一下,不管是什麽经典,只要是佛所说的经,
那麽的确都没有「回小向大」说法。大正藏的电子档
加以比对,佛陀说法诸经,的确从来未曾有「回小向
大」此词。乃至其同义或类似词亦如凤毛鳞角。

    佛说法有「回向」,而没有「回小向大」。

    「回小向大」此一误解最先出现於史上,是在像
法时期之後,论师互批的著作上,而非佛所说法。

    末法时期之後才有少数经典於传抄中被灌水,而
出现此类看法,但是多是由於论师误解,才使得原义
被扭曲。

    试举一例: 现在许多自命大乘的人,批评阿罗汉
的「焦芽败种」一词出自何处? 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
罗汉迦叶尊者自谦之词。该经中连弥勒菩萨都被 k,
与大小乘无关。

    简言之,阿罗汉是修行者应具之能力,与大小无
关。

祝 福慧双修!

--

▲▲▲   □□□  □□□□□□□□□□□□□□    
□□□ □□□□□□□□    □□□  □  □□□    ▲▲▲
□□□ □□□□□□□□□□□□□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Ξ     □□□□□□□□□□□□  □    □□□   欢迎加入交流讨论  
  □□ □□□□□□□  □□□      □□□  □□□□Ξ http://buddhaspace.org
Mon Sep 22 20:43:20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