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问:「什麽样的填塞软垫是许可的?」
答:「1.填塞羊毛、羽毛、禽兽的绒毛(人的毛发除外)的软垫。
2.填塞布料的软垫。
3.填塞树皮的软垫。
4.填塞草类的软垫。
5.填塞树叶的软垫(婆罗州的樟脑叶除外)。
婆罗州的樟脑叶如果混和著其他树叶则是容许的。上列软垫是佛陀所许可
的。」
22. 问:「根据经典,不许躺卧於高广大床。那麽坐在高广大床上是否破戒呢?」
答:「虽然经上只提到躺卧,但Atthakatha论师也包括了坐。这就像第七戒,
论师把聆听包含於观看、跳舞、唱歌等。站立和行走於床座上,则是不禁止
的。」
23. 问:「如果一个人不了解持戒的细目(就如同这里所解释的一般),那这个人
是否仍有可能善予持守禁戒?」
答:「这就像钱币在汇兑的时候,不知道真钞和伪钞的区别一样。这种人很可
能把真钞丢掉而保持著假钞,偶而也会保持真钞而丢掉假钞。任何情况下,别
人都不敢确信此人的钱币是否真的有效。或者,就像金匠的工具,如果他不知
道自己有几个□子、锉子等,他有哪些大小的规格等,当它们不见了,被偷
了,或被换成次级的工具了,他怎麽会知道呢?等到他发现了,工具都已经不
见了。如果金匠的工具是次级品,他的手工也将是粗劣的。斋日戒也是这
样。」
24. 问:「如果一个人能够前往寺庙去,那他就可以向一位比丘求授斋日戒。如果
无法前往的话,那要向谁求援?」
答:「可以要求一位比丘来。但是根据论书告诉我们,如果是在斋日的早晨,
一个人应该向一位比丘或比丘尼求授斋日戒。如果不可能的话,那麽起码也要
向一位很了解十戒的居士或女居士求授斋日戒。如果完全找不到一个适合的
人,那就只能自己决意持戒了。在这种情况下,在家人必须诵出,同时确立心
愿去持守所依据的(斋日)特别戒律。这两个方式之一都是可以的。」
25. 问:「求授斋日戒的两个方法为何?」
答:「逐项求授和一次求授。」
「一条接著另一条戒律,逐项受持叫做逐项求授。例如,从『我受持不杀生
戒』开始,逐条受持,一直到『我受持不坐卧高广床座戒』为止,这叫做逐项
求授。八条斋日戒一次受持(不逐条念出)就叫做一次求授。这由一次决意受
持所有八戒而完成,口诵如下:
"Buddhapannattam uposatham adnitthami″
"我决意受持佛陀所制定的斋日戒″
这个方法叫做一次求授」
「那些使用上列任一种方法的人,都应该在受戒前先行礼敬三宝,诵念如下
(巴利语):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sambuddhassa″
"礼敬 世尊 阿罗汉 等正觉″ (三遍)
然後三皈依:
"buddhanm saranam gachami″ "我皈依佛″
"dhammam saranam gachami″ "我皈依法″
"sangham saranam gachami″ "我皈依僧″
对於那些不会巴利语的人,可以用它们自己的语言受戒。」
26. 问:「虔诚的人能够根据上述的两个方法,正确的持守戒律。但是当特殊状况
现前的时候,一个人可能想要破坏某一条戒律。要如何决定是否真的破戒
了?」
答:「Atthakatha论师曾经摘录了每条戒律的关键因素(戒相),据此可以知
道是否破戒了。」
27. 问:「如果修行人知道这些因素(戒相),那麽他自己就能判断是否真的破戒
了。关键因素(戒相)有哪些?」
答:(请查阅本书「持守斋日八戒的戒相」)
28. 问:「第三戒的破戒因素有二个和四个。我们要前两个或後四个?」
答:「都可以。如果你仔细看,它们的精神是一样的,只是文字不同而已。」
29. 问:「为麽第七戒要分成两个部份,而不把它们合在一起成为六个因素就
好?」
答:「因为修习的内容不同,因此不能并在一起。这条戒律不像其他戒律只关
系到一件事。第一部份关系到跳舞、唱歌、观看和聆听。第二部份则涉及美化
身体。因此两部份不能变成单面的戒律。在十戒里,这些就被分成两条戒律。
如果不将这两部份并在一起成为六个因素的话,那麽假如有一个修行人跑去跳
舞、唱歌和观看娱乐表演,但是却舍弃化妆,那麽这个人就不符合第一部份,
而斋日戒也就被违破了。(中译注:如果把六个因素并在一起的话,只要有一
个因素不犯,就不算破戒。)」
30. 问:「一个犯戒的人可由上述因素来决定是否破戒。如果其中有任何一个因素
还未违犯,那就不算破了斋日戒,必须所有的因素都被违犯了,才算是破戒,
对不对?」
答:「对!」
--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aasambuddhassa !
( 归敬世尊 、 阿罗诃 、 等正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