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维摩诘所说经》【一、二品】注释 -1
#1
净心
《维摩诘所说经》【一、二品】注释 -1

维摩诘所说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佛国品第一
   【本品大要】
    本经共分十四品,此品居其首,故名佛国品第一。本经主要思潮,是集中在佛国净
土,所以品品中都说到净土境界。如本品别序文中宝积长者开口就请佛道:「愿闻得佛
国土清净,为愿世尊说净土之行!」虽然方便,弟子,菩萨三品文中,没有谈到净土的
,但字里行间,处处含有净土的道理。

   【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二千,众
所知识,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诸佛威神之所建立。为护法城,受持正法。能师子
吼,名闻十方。众人不请,友而安之。隆绍三宝□,使能不绝。降服魔怨,制诸外道。
悉已清静,永离盖缠□。心常安住,无碍解脱。念定总持,辩才□不断。布施、持戒、
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方便力,无不具足。殆无所得,不起法忍□。以能随顺转不
退轮□,善解法相,知众生根。盖诸大众,得无所畏□。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严
身,色相第一,舍诸世间所有饰好。名称高远,逾於须弥。深信坚固,犹若金刚。法宝
普照,而雨甘露。於众言音,微妙第一。深入缘起□,断诸邪见,无有二边,无复馀习
。演法无畏,犹师子吼,其所讲说,乃如雷震。无有量,已过量。集众法宝,如海导师
,了达诸法深妙之意。善知众生,往来所趣,及心所行。近无等等佛自在慧,十力无畏
□,十八不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而生五道□,以现其身。为大医王,善疗众病,
应病与药,令得服行。无量功德皆成就,无量佛土皆严净。其见闻者,无不蒙益。诸有
所作,亦不唐捐。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

   【注释】
    □毗耶离:梵语,译曰广严城。因此城广大庄严而得名。

    □大智:智有三智,□一切智,是二乘了知诸法空相的总底智慧。
                      □道种智,是菩萨了知诸法差别相的别智慧。
                      □一切种智,是佛陀圆满的究竟智慧。
            现在「大智」是指道种智,也兼一切种智,因为菩萨的果地也就是佛。

    □本行:就是六度、四摄、三明、六通等无量诸行。

    □三宝:发菩提心,佛宝不断;开说正法,法宝不断;受持戒行,僧宝不断。

    □盖缠:盖即覆盖之意,有五法能覆盖心性而不生善法也。
            □贪欲盖:执著五欲之境以盖心性者。
            □□恚盖:於违情之境怀忿怒以盖心性者。
            □睡眠盖:心昏深重,而不为其用以盖心性者。
            □掉悔盖:心之躁动谓之掉,於所做之事而心忧恼谓之悔,以盖心性者。
            □疑法:於法犹豫而无决断,以盖心性者。
            有十种之妄惑,缠缚众生,不使出生死,不使正涅盘,故名十缠。
            □忿恚□隐覆自罪□意识昏迷□五情『喜怒哀乐惧』暗冥□游嬉□三业躁
            动□屏处起罪不自羞□露处起罪不修他□法财不肯惠施□他荣心生热恼。

    □辩才:辩是四无碍辩,□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词无碍辩□乐说无碍辩。

    □不起法忍:菩萨证知一切法性,本来空寂,了无所得,何有众生?所以叫『不起
                法忍』。

    □不退轮:不退有四义:
              □信不退:菩萨到了十信的第六信位,就不退生邪见。
              □念不退:凡夫无时不在妄念中,八地菩萨得到正念,念念流入『萨婆
                        若海』,永不退失。
              □行不退:凡夫或不会修行,或修而退失其行,到八地的菩萨,他们所
                        修的六度万行就不然,有进不退。
              □证不退:二乘所证的初果二果,是会退失的。菩萨到了初地位,证得
                        一分真理,便得显现一分法身,只有增胜,绝不退失。
              轮从譬喻得名,有摧坏『摧碾二障』,不定『说法循环』,圆满『法义
              具足』三义。

    □无所畏:菩萨因地无畏:
              □总持无畏:就是念定总持。
              □绝疑无畏:就是善解法相,因为有了疑惑,是不善解法相之所致。
              □知根无畏:就是了知一切众生根性,所以处处说法无畏。
              □答报无畏:佛陀教我们要报国土、三宝、师长、众生四恩。

    □缘起:性宗谈真如缘起,明真如不守自性,妄起无明,就有这个世界的幻象显现
            。相宗谈赖耶缘起,说阿赖耶识为世间一切杂染诸法生起的根本。华严谈
            法界缘起,说明有漏有为的诸法,皆从真性法界中流出,结果去染存净,
            仍然归还於这真性法界。

    □十力无畏:菩萨因地十力:
                □发一切智心坚固。□不舍众生大慈。□具足大悲。
                □信一切佛法精进。□思行禅定。□除二边智慧。
                □成熟众生。□观法实相。□入三解脱。□无碍智。

    □十八不共法:是限於佛之十八种功德法也。限於佛而不共同於其他二乘菩萨,故
                  云不共法。
                  □身无失: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
                        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
                  □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之机宜而使皆得悟
                        证。
                  □念无失:佛修诸甚深之禅定,心不散乱,於诸法之中心无所著,
                        得第一义之安稳。
                  □无异想:佛於一切众生平等普渡,心无拣择。
                  □无不定心:佛之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之胜定。
                  □无不知己舍:佛於一切之法,皆悉照知而方舍,无有了知一法而
                        不舍者。
                  □欲无灭: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
                  □精进无灭:佛之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
                  □念无灭:佛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
                  □慧无灭:佛具一切智慧,无量无际不可尽。
                  □□解脱无灭:佛远离一切执著,具两种解脱,一者有为解脱,谓
                          无漏智慧相应之解脱也。二者无为解脱,谓一切烦恼尽净
                          而无馀也。
                  □□解脱知见无灭:佛於一切解脱中,知见明了,分别无碍。
                  □□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佛现诸胜相调伏众生,称於智而演说一切
                          诸法,各使解脱证入。
                  □□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佛以清静微妙之语,随智而转,化导利益
                          一切众生。
                  □□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以清静之意业,随智而转入於众生心,
                          为说法而除灭其无明痴惑之膜。
                  □□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过去世所有一切,若者众生
                          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逼知而无碍。
                  □□智慧知未来世无碍:佛以智慧,照之未来世所有一切,若者众
                          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逼知而无碍。
                  □□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佛以智慧,照之现在世所有一切,若者众
                          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逼知而无碍。

    □五道:因为阿修罗散在其他五道之中,所以亦可不需另立一道。

   【经文】

    其名曰:等观菩萨,不等观菩萨,等不等观菩萨。
    【注释】这三位大士是从观立名的。『等观』是观察诸法事理相性平等,佛和众生
            平等;佛和众生虽然是平等,可是众生没有证得本性以前,佛是佛,众生
            是众生,差则之相宛然,名『不等观』;观平等也观差别,所以叫做『等
            不等观』。

    定自在王菩萨,法自在王菩萨。
    【注释】观三界诸法中,到得二十五有『王三昧』,叫做定自在王。即此於一切法
            ,通达无碍,得大自在,叫做法自在。

    法相菩萨,光相菩萨。
    【注释】法相是以诸法作相,悟得法性已无相为相,相即非相的法相,那就和如来
            的究竟实相相应了。从这实相法体上出生智慧光明,叫做光相。(新译作
            法幢、光幢)。

    光严菩萨,大严菩萨。
    【注释】以智慧光明,庄严三德,叫做光严。以大多胜的三智,庄严法性的理体,
            叫做大严。

    宝积菩萨,辩积菩萨。
    【注释】积藏一切法宝,作自利利他的资粮,叫做宝积。积集无量辩才广度有情,
            叫做辩积。

    宝手菩萨,宝印菩萨,常举手菩萨,常下手菩萨。
    【注释】手是有拔济和授与的意思,菩萨能拔众生出生死苦海,授与众生以无上涅
            盘的妙乐。

    常惨菩萨,喜根菩萨,喜王菩萨。
    【注释】以大悲心愍念有情沈沦苦海,无时不欲提拔他,叫做常惨;以大慈心,慈
            念有情具有佛性,欣喜他们迟早终可以成佛,离苦得乐,叫做喜根;虽喜
            虽惨,而喜惨之性平等,自在不二,名为喜王。

    辩音菩萨,虚空藏菩萨。
    【注释】具四辩八音为有情说法,叫做辩音;在楞严经圆通章中,虚空藏菩萨自己
            解释他的名字道:「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妙力圆明,斯为第一
            」。

    执宝炬菩萨,宝勇菩萨,宝见菩萨。
    【注释】执智慧的火炬,照破无明的黑暗,叫做执宝炬。勇猛精进,自利利他,叫
            做宝勇。自己见性,亦见人性,如世间所谓的真知灼见,所以叫做宝见。

    帝网菩萨,明网菩萨。
    【注释】帝网是三十三天天帝的因陀罗陀网,是用摩尼宝珠罗织而成,光辉相映,
            重重无尽;这二位菩萨的智慧光明普照一切处,也如帝网重重无尽。

    无缘观菩萨。
    【注释】菩萨度生,固然要观察因缘时节,若能进一步做到无缘大慈,那就更超胜
            了。无缘慈观是三种缘慈的一种,三种缘慈:□生缘慈,观察一切众生和
            父母一般,设法拔除其苦而与其乐。□法缘慈,悲愍二乘人只证人空,而
            以法空拔济他。□无缘慈,佛心平等,任运随缘,无所住著,度诸众生。

    慧积菩萨,宝胜菩萨。
    【注释】聚积无量智慧,照破无明,故名慧积;出世间的无上法宝,超胜世间的七
            宝,故名宝胜。

    天王菩萨,坏魔菩萨,电德菩萨,自在王菩萨,功德相严菩萨,师子吼菩萨。
    【注释】□从天立名,平常说天已够尊贵,天中之王,更比天来的尊贵。□从坏立
            名,菩萨能降服魔怨,故名坏魔。□从电立名,菩萨了知一切法如幻如化
            ,如露如电,而证入无所得理。□从王立名,和法自在的意思是一样的。
            □从功用立名,以种种功德法财,庄严其相。□从无畏立名,喻其说法无
            所怖畏。

    雷音菩萨,山相击音菩萨。
    【注释】菩萨说法的法音,犹如天将降雨,先行雷音一般。依无我疏解,山相击有
            三种因缘,□劫坏之时,有□岚风,能击须弥,令如微尘。□大树紧那罗
            王奏乐之时,大海波涛汹涌,须弥山七金山都为震动而发音。□修行成道
           之人,由於自力与佛力加被,自然能令大千世界地震,发出微妙音乐。

    香象菩萨,白香象菩萨。
    【注释】在涅盘经里有象马兔三兽渡河的譬喻:兔浮水面,马在水中,向直截至底
            。兔譬喻声闻所证得的法最浅,马喻缘觉所证的法较声闻深一层,但赶不
            上菩萨的澈法底源,所以象喻菩萨。诸象中以香象最胜,而白香象又更胜
            一筹。

    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
    【注释】上求佛道,下化有情,勇猛精进,不休不息。

    妙生菩萨,华严菩萨。
    【注释】无生而生,生而无生,虽度尽众生,而实无众生可度,故名妙声,以万行
            因华,庄严法报二身,故名华严。

    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
    【注释】前者是从观察音声而得名,因他是『寻声救苦度群迷』,尘尘刹刹,无不
            现身,後者是从大势得名,在思益经中,他解释自己名字道:「我投足之
            处,震动三千大千,及魔宫殿,故名得大势」。阿弥陀佛和上面二位菩萨
            ,称为西方三圣。

    梵网菩萨,宝杖菩萨,无胜菩萨,严土菩萨。
    【注释】梵网即梵王之网,是二禅天的天主。梵是净的意思。杖是有荷担和扶持之
            意,菩萨真佛子,能扶持众生,荷担如来家业。无胜是说世间没有比他更
            超越,所谓无能胜者。以无量福智,庄严净土,得名严土。

    金髻菩萨,珠髻菩萨。
    【注释】金髻珠髻,都是装饰品,譬喻菩萨用种种功德法财,庄严其身。

    弥勒菩萨。
    【注释】弥勒译为慈氏,这菩萨生来就具有慈悲心怀,不喜食肉。

    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如是等三万二千菩萨。
    【注释】文殊师利译作『妙吉祥』『妙德』『妙智』『妙首』等。佛说法自在,故
            称法王;凡是能荷担如来家业的都得称作法王之子。但现在标出文殊为法
            王子,因为他在菩萨中称为上首,智慧最为殊胜。

--

▲▲▲   □□□  □□□□□□□□□□□□□□    
□□□ □□□□□□□□    □□□  □  □□□    ▲▲▲
□□□ □□□□□□□□□□□□□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Ξ     □□□□□□□□□□□□  □    □□□   欢迎加入交流讨论  
  □□ □□□□□□□  □□□      □□□  □□□□Ξ  http://cbs.ntu.edu.tw
Fri Nov 13 07:39:47 2009
回覆 | 转寄 | 返回

《维摩诘所说经》【一、二品】注释 -1
#2
净心
《维摩诘所说经》【一、二品】注释 -1

维摩诘所说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佛国品第一
   【本品大要】
    本经共分十四品,此品居其首,故名佛国品第一。本经主要思潮,是集中在佛国净
土,所以品品中都说到净土境界。如本品别序文中宝积长者开口就请佛道:「愿闻得佛
国土清净,为愿世尊说净土之行!」虽然方便,弟子,菩萨三品文中,没有谈到净土的
,但字里行间,处处含有净土的道理。

   【经文】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耶离□□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萨三万二千,众
所知识,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诸佛威神之所建立。为护法城,受持正法。能师子
吼,名闻十方。众人不请,友而安之。隆绍三宝□,使能不绝。降服魔怨,制诸外道。
悉已清静,永离盖缠□。心常安住,无碍解脱。念定总持,辩才□不断。布施、持戒、
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及方便力,无不具足。殆无所得,不起法忍□。以能随顺转不
退轮□,善解法相,知众生根。盖诸大众,得无所畏□。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严
身,色相第一,舍诸世间所有饰好。名称高远,逾於须弥。深信坚固,犹若金刚。法宝
普照,而雨甘露。於众言音,微妙第一。深入缘起□,断诸邪见,无有二边,无复馀习
。演法无畏,犹师子吼,其所讲说,乃如雷震。无有量,已过量。集众法宝,如海导师
,了达诸法深妙之意。善知众生,往来所趣,及心所行。近无等等佛自在慧,十力无畏
□,十八不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而生五道□,以现其身。为大医王,善疗众病,
应病与药,令得服行。无量功德皆成就,无量佛土皆严净。其见闻者,无不蒙益。诸有
所作,亦不唐捐。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

   【注释】
    □毗耶离:梵语,译曰广严城。因此城广大庄严而得名。

    □大智:智有三智,□一切智,是二乘了知诸法空相的总底智慧。
                      □道种智,是菩萨了知诸法差别相的别智慧。
                      □一切种智,是佛陀圆满的究竟智慧。
            现在「大智」是指道种智,也兼一切种智,因为菩萨的果地也就是佛。

    □本行:就是六度、四摄、三明、六通等无量诸行。

    □三宝:发菩提心,佛宝不断;开说正法,法宝不断;受持戒行,僧宝不断。

    □盖缠:盖即覆盖之意,有五法能覆盖心性而不生善法也。
            □贪欲盖:执著五欲之境以盖心性者。
            □□恚盖:於违情之境怀忿怒以盖心性者。
            □睡眠盖:心昏深重,而不为其用以盖心性者。
            □掉悔盖:心之躁动谓之掉,於所做之事而心忧恼谓之悔,以盖心性者。
            □疑法:於法犹豫而无决断,以盖心性者。
            有十种之妄惑,缠缚众生,不使出生死,不使正涅盘,故名十缠。
            □忿恚□隐覆自罪□意识昏迷□五情『喜怒哀乐惧』暗冥□游嬉□三业躁
            动□屏处起罪不自羞□露处起罪不修他□法财不肯惠施□他荣心生热恼。

    □辩才:辩是四无碍辩,□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词无碍辩□乐说无碍辩。

    □不起法忍:菩萨证知一切法性,本来空寂,了无所得,何有众生?所以叫『不起
                法忍』。

    □不退轮:不退有四义:
              □信不退:菩萨到了十信的第六信位,就不退生邪见。
              □念不退:凡夫无时不在妄念中,八地菩萨得到正念,念念流入『萨婆
                        若海』,永不退失。
              □行不退:凡夫或不会修行,或修而退失其行,到八地的菩萨,他们所
                        修的六度万行就不然,有进不退。
              □证不退:二乘所证的初果二果,是会退失的。菩萨到了初地位,证得
                        一分真理,便得显现一分法身,只有增胜,绝不退失。
              轮从譬喻得名,有摧坏『摧碾二障』,不定『说法循环』,圆满『法义
              具足』三义。

    □无所畏:菩萨因地无畏:
              □总持无畏:就是念定总持。
              □绝疑无畏:就是善解法相,因为有了疑惑,是不善解法相之所致。
              □知根无畏:就是了知一切众生根性,所以处处说法无畏。
              □答报无畏:佛陀教我们要报国土、三宝、师长、众生四恩。

    □缘起:性宗谈真如缘起,明真如不守自性,妄起无明,就有这个世界的幻象显现
            。相宗谈赖耶缘起,说阿赖耶识为世间一切杂染诸法生起的根本。华严谈
            法界缘起,说明有漏有为的诸法,皆从真性法界中流出,结果去染存净,
            仍然归还於这真性法界。

    □十力无畏:菩萨因地十力:
                □发一切智心坚固。□不舍众生大慈。□具足大悲。
                □信一切佛法精进。□思行禅定。□除二边智慧。
                □成熟众生。□观法实相。□入三解脱。□无碍智。

    □十八不共法:是限於佛之十八种功德法也。限於佛而不共同於其他二乘菩萨,故
                  云不共法。
                  □身无失:佛自无量劫以来,常用戒定慧智慧慈悲,以修其身,此
                        功德满足之故,一切烦恼皆尽。
                  □口无失:佛具无量之智慧辩才,所说之法随众之机宜而使皆得悟
                        证。
                  □念无失:佛修诸甚深之禅定,心不散乱,於诸法之中心无所著,
                        得第一义之安稳。
                  □无异想:佛於一切众生平等普渡,心无拣择。
                  □无不定心:佛之行住坐卧,常不离甚深之胜定。
                  □无不知己舍:佛於一切之法,皆悉照知而方舍,无有了知一法而
                        不舍者。
                  □欲无灭:佛具众善常欲度诸众生,心无厌足。
                  □精进无灭:佛之身心,精进满足,常度一切众生,无有休息。
                  □念无灭:佛三世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应满足,无有退转。
                  □慧无灭:佛具一切智慧,无量无际不可尽。
                  □□解脱无灭:佛远离一切执著,具两种解脱,一者有为解脱,谓
                          无漏智慧相应之解脱也。二者无为解脱,谓一切烦恼尽净
                          而无馀也。
                  □□解脱知见无灭:佛於一切解脱中,知见明了,分别无碍。
                  □□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佛现诸胜相调伏众生,称於智而演说一切
                          诸法,各使解脱证入。
                  □□一切口业随智慧行:佛以清静微妙之语,随智而转,化导利益
                          一切众生。
                  □□一切意业随智慧行:佛以清静之意业,随智而转入於众生心,
                          为说法而除灭其无明痴惑之膜。
                  □□智慧知过去世无碍:佛以智慧照知过去世所有一切,若者众生
                          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逼知而无碍。
                  □□智慧知未来世无碍:佛以智慧,照之未来世所有一切,若者众
                          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逼知而无碍。
                  □□智慧知现在世无碍:佛以智慧,照之现在世所有一切,若者众
                          生法,若者非众生法,悉能逼知而无碍。

    □五道:因为阿修罗散在其他五道之中,所以亦可不需另立一道。

   【经文】

    其名曰:等观菩萨,不等观菩萨,等不等观菩萨。
    【注释】这三位大士是从观立名的。『等观』是观察诸法事理相性平等,佛和众生
            平等;佛和众生虽然是平等,可是众生没有证得本性以前,佛是佛,众生
            是众生,差则之相宛然,名『不等观』;观平等也观差别,所以叫做『等
            不等观』。

    定自在王菩萨,法自在王菩萨。
    【注释】观三界诸法中,到得二十五有『王三昧』,叫做定自在王。即此於一切法
            ,通达无碍,得大自在,叫做法自在。

    法相菩萨,光相菩萨。
    【注释】法相是以诸法作相,悟得法性已无相为相,相即非相的法相,那就和如来
            的究竟实相相应了。从这实相法体上出生智慧光明,叫做光相。(新译作
            法幢、光幢)。

    光严菩萨,大严菩萨。
    【注释】以智慧光明,庄严三德,叫做光严。以大多胜的三智,庄严法性的理体,
            叫做大严。

    宝积菩萨,辩积菩萨。
    【注释】积藏一切法宝,作自利利他的资粮,叫做宝积。积集无量辩才广度有情,
            叫做辩积。

    宝手菩萨,宝印菩萨,常举手菩萨,常下手菩萨。
    【注释】手是有拔济和授与的意思,菩萨能拔众生出生死苦海,授与众生以无上涅
            盘的妙乐。

    常惨菩萨,喜根菩萨,喜王菩萨。
    【注释】以大悲心愍念有情沈沦苦海,无时不欲提拔他,叫做常惨;以大慈心,慈
            念有情具有佛性,欣喜他们迟早终可以成佛,离苦得乐,叫做喜根;虽喜
            虽惨,而喜惨之性平等,自在不二,名为喜王。

    辩音菩萨,虚空藏菩萨。
    【注释】具四辩八音为有情说法,叫做辩音;在楞严经圆通章中,虚空藏菩萨自己
            解释他的名字道:「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妙力圆明,斯为第一
            」。

    执宝炬菩萨,宝勇菩萨,宝见菩萨。
    【注释】执智慧的火炬,照破无明的黑暗,叫做执宝炬。勇猛精进,自利利他,叫
            做宝勇。自己见性,亦见人性,如世间所谓的真知灼见,所以叫做宝见。

    帝网菩萨,明网菩萨。
    【注释】帝网是三十三天天帝的因陀罗陀网,是用摩尼宝珠罗织而成,光辉相映,
            重重无尽;这二位菩萨的智慧光明普照一切处,也如帝网重重无尽。

    无缘观菩萨。
    【注释】菩萨度生,固然要观察因缘时节,若能进一步做到无缘大慈,那就更超胜
            了。无缘慈观是三种缘慈的一种,三种缘慈:□生缘慈,观察一切众生和
            父母一般,设法拔除其苦而与其乐。□法缘慈,悲愍二乘人只证人空,而
            以法空拔济他。□无缘慈,佛心平等,任运随缘,无所住著,度诸众生。

    慧积菩萨,宝胜菩萨。
    【注释】聚积无量智慧,照破无明,故名慧积;出世间的无上法宝,超胜世间的七
            宝,故名宝胜。

    天王菩萨,坏魔菩萨,电德菩萨,自在王菩萨,功德相严菩萨,师子吼菩萨。
    【注释】□从天立名,平常说天已够尊贵,天中之王,更比天来的尊贵。□从坏立
            名,菩萨能降服魔怨,故名坏魔。□从电立名,菩萨了知一切法如幻如化
            ,如露如电,而证入无所得理。□从王立名,和法自在的意思是一样的。
            □从功用立名,以种种功德法财,庄严其相。□从无畏立名,喻其说法无
            所怖畏。

    雷音菩萨,山相击音菩萨。
    【注释】菩萨说法的法音,犹如天将降雨,先行雷音一般。依无我疏解,山相击有
            三种因缘,□劫坏之时,有□岚风,能击须弥,令如微尘。□大树紧那罗
            王奏乐之时,大海波涛汹涌,须弥山七金山都为震动而发音。□修行成道
           之人,由於自力与佛力加被,自然能令大千世界地震,发出微妙音乐。

    香象菩萨,白香象菩萨。
    【注释】在涅盘经里有象马兔三兽渡河的譬喻:兔浮水面,马在水中,向直截至底
            。兔譬喻声闻所证得的法最浅,马喻缘觉所证的法较声闻深一层,但赶不
            上菩萨的澈法底源,所以象喻菩萨。诸象中以香象最胜,而白香象又更胜
            一筹。

    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
    【注释】上求佛道,下化有情,勇猛精进,不休不息。

    妙生菩萨,华严菩萨。
    【注释】无生而生,生而无生,虽度尽众生,而实无众生可度,故名妙声,以万行
            因华,庄严法报二身,故名华严。

    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
    【注释】前者是从观察音声而得名,因他是『寻声救苦度群迷』,尘尘刹刹,无不
            现身,後者是从大势得名,在思益经中,他解释自己名字道:「我投足之
            处,震动三千大千,及魔宫殿,故名得大势」。阿弥陀佛和上面二位菩萨
            ,称为西方三圣。

    梵网菩萨,宝杖菩萨,无胜菩萨,严土菩萨。
    【注释】梵网即梵王之网,是二禅天的天主。梵是净的意思。杖是有荷担和扶持之
            意,菩萨真佛子,能扶持众生,荷担如来家业。无胜是说世间没有比他更
            超越,所谓无能胜者。以无量福智,庄严净土,得名严土。

    金髻菩萨,珠髻菩萨。
    【注释】金髻珠髻,都是装饰品,譬喻菩萨用种种功德法财,庄严其身。

    弥勒菩萨。
    【注释】弥勒译为慈氏,这菩萨生来就具有慈悲心怀,不喜食肉。

    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如是等三万二千菩萨。
    【注释】文殊师利译作『妙吉祥』『妙德』『妙智』『妙首』等。佛说法自在,故
            称法王;凡是能荷担如来家业的都得称作法王之子。但现在标出文殊为法
            王子,因为他在菩萨中称为上首,智慧最为殊胜。

--

▲▲▲   □□□  □□□□□□□□□□□□□□    
□□□ □□□□□□□□    □□□  □  □□□    ▲▲▲
□□□ □□□□□□□□□□□□□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Ξ     □□□□□□□□□□□□  □    □□□   欢迎加入交流讨论  
  □□ □□□□□□□  □□□      □□□  □□□□Ξ http://buddhaspace.org
Mon Apr 22 16:05:29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