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理者是理性。即人人本
心,本来平等之性。天台宗的六即,是圆教菩萨的行位。一理即,是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有佛无佛,性相常住也;凡夫唯於理性与佛均,故云理即。二名字即,闻说一实菩提之
道,於名字中,通□达了解,知一切法皆为佛法,一切皆可成佛。三观行即,心观明了,理慧相应,所行如所
言,所言如所行。四相似即,始入别教所立之十信位,发类似真无漏之观行。五分证即,
始断一分无明而见佛性,开宝藏,显真如,名为发心住,此後九住乃至等觉四十一位,分
破四十一品无明,分
见法性。六究竟即,破第四十二品元品无明,发究竟圆满之觉智,即妙觉也。理即虽说众
生是佛,佛性人人具足,但不是一步可即。古德几十年劳苦修行,於理虽已顿悟,还要渐
除习气,因清净本性染了习气就不是佛,习气去了就是佛,既然理即佛了,我们与佛有何
分别呢!自己每天□想想,佛是一个人,我也是一个人,何以他那麽尊贵,人人敬仰,我们则业识茫茫,作不
得主,自己也不相信自己,怎能使人相信呢?我们与佛不同,其中差别,就是我们一天所
作所为,都是为自己,佛就不是这样。《金光明经》上说:「於大讲堂众会之中,有七宝
塔,从地涌出。尔时
世尊,即从座起,礼拜此塔,菩提树神白佛言:何因缘故,礼拜此塔?佛言:善天女,我
本修行菩萨道时,我身舍利,安止是塔,因由是身,令我早成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
欲为大众断疑网故,说是舍利往昔因缘。阿难!过去之世,有王名曰摩诃罗陀,时有三子
,见有一虎,适产□七日,而有七子,围绕周匝□饿穷悴,身体羸损,命将欲绝。第三王子,作是念言:我今
舍身,时已到矣。是时王子,勇猛堪任,作是大愿,即自放身,卧饿虎前,而以干竹,刺
头出血,於高山上,投身虎前。是虎尔时,见血流出,污王子身,即便舐血,啖食其肉,
唯留馀骨。尔时大王
摩诃罗陀,及其妃後,悲号涕位,悉皆脱身服御璎珞,与诸大众往竹林中,收其舍利,即
於此处,起七宝塔,是名礼塔往昔因缘。」你看这是佛的行为和我们不同之处,舍身饲虎
,不知有我,我相即除,怎能不成佛呢!我惭愧得很,跑了几十年,还未痛切加鞭,放不
下。不讲别的,只□看二六时中,遇境逢缘,看打得开打不开。少时在外挂单,不以为然,至今才知错过了。
在教下听经,听到讲得好的就生欢喜,愿跟他学,听讲小座,讲得不如法的就看不起人,
生贡高心,这就是习气毛病。在坐香门头混节令,和尚上堂说法,班首小参、秉拂、讲开
示,好的天天望他讲
,不好的不愿听,自己心□就生障碍。其实他讲得好,我又学不到、行不到,他好与不好
,与我何干,讲人长短的习气难除。上客堂□闲舂壳子,说哪里过冬,哪里过夏,哪里茶
饭如何如何,哪里的僧值如何如何,维那、和尚如何如何,说这些无聊话,讲修行就是假
的了。名利两字的□关口也难过。常州天宁寺一年发两次犒劳钱,平常普佛,每堂每人□钱十二文,他扣下二
文,只发十文;拜《大悲忏》每堂每人六十文,他扣下十文,只发五十文。七月期头,正
月期头,凡常住的人,一律平等发犒劳钱,就有人说多说少的,这是利关过不得。一到八
月十五日大请职,别
人请在前头,请不到我或请小了,也放不下,这是名关过不得。既说修行,还有这些名利
,修的是什麽行呢?事要渐除,就是要除掉这些事,遇著境界,放不下的也要放下,眉毛
一动,就犯了祖师规矩。听善知识说过了,就勿失觉照,凡事要向道上会。道就是理,理
者心也,心是什麽□心就是佛。佛者,不增不减,不青不黄,不长不短。如《金刚经》所云:「若见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透得这些理路,即和佛一般,以理治事,什麽事放不下,以此理一照就放
下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烦恼是非从何处来呢?要想修行,过不去的也要过去,
会取法性如如,各人打起精神来。
--
┌—————◆KKCITY◆—————┐□—┐KKADSL→六星级优质连线服务
│ bbs.kkcity.com.tw │┴ └—□ 马上申请带你上网环游全世界!
└——《From:218.170.132.42 》——┘ KKADSL ┴ http://adsl.kkcit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