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请问各位
#1
发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下面是我在网上乱逛看到的文章~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 不知道大家有什麽看法?

 也谈佛教徒的社会责任与真正的人间佛教
2006/10/10 00:03
栗子鼠

最近看了一些有关宗教上「转型正义」的文章,刺激我深入的思考身为一个佛教徒所应扮演的社会责任和角色。

我是不反对人间佛教的,但我彻底反对印顺式的「人间佛教」,这些原因在拙作「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印顺法师对佛教的功过」一文里已讲的很明白,此处不再赘述。然而,印顺的佛教理论虽然杂乱无章,支离破碎,但是当年他的初发心却是良善的,当时的中国处於西方思潮勃□部A东方思想贫脊的年代,加上内忧外患,只要是有识之士,都想拿一套切实可用的思想武器,来作为改造社会的良药,佛教当然也不例外。

当时,从章太炎、梁启超、谭嗣同到熊十力、梁漱?等,都试著从佛教的教义里找出所谓的「转型正义」,来符合当时社会所需,但是有些人失望了,例如梁漱?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悲切的说到自己离佛从儒的心路历程:「我从二十岁以後,思想折入佛家一路,一直走下去,万□□鳎□C但现在则已变,……… 决定搁置向来要做佛家生活的念头,而来做孔家生活。………我不容我看著周围种种情形而不顾□周围种种情形都是叫我不要做佛家生活的。」

他更进一步的说:「佛教是根本不能拉到现世来用的」,这样对佛教失望的一位大哲学家(请注意,梁漱溟仍以为佛教是最究竟的,只是必须等儒家的思想完全普及後,才有实行佛教的可能),有一天到了印顺法师出家的缙云山访问,在一场演讲里,他说由於佛教的关心太过强调於遥远□熔b土,而忽略了「此时,此地,此人」,因此决意走入儒家。

当时年轻的印顺法师对佛教自然有股热忱,也一样有将佛教拿来「利世益民「的雄心,听到梁这麽说,不免急欲要从佛典里找出「能为世用」的精神,於是当他看到阿含经里「『诸佛皆出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一句时,竟敢动到留下眼泪,也确立日後「人间佛教」的思考雏型只□ㄨL後来的发展,印顺在教理上完全走偏了路,导致他日後的弟子,不但没有将人间佛教的精神彻底发扬,甚至变成他自己批评的,「小乘急证精神的复活」,或是像慈济那样,虽然对慈善事业作出伟大的贡献,却在教义上完全世俗化、浅薄化,变的跟一般一神教没有两样,就好像一个
政党取得执政後,本来是要推行自己当年的主张,但执政後却本末倒置,把自己当初的「根本价值」忘的一乾二净,这篇文章不是要去批判「印顺式人间佛教」的谬误,那已经太明显了,相反的是要本著佛教两大最主要的精神,「无我正义」与「真实如来藏」,来重新阐述一套真正的□u人间佛教」模型,以完成印顺的未竟之愿。

首先我们看看瑜珈师地论:

若诸菩萨,不能如实了知生死,则不能於贪、□、痴等一切烦恼深
心弃舍;不能弃舍诸烦恼故,便杂染心受诸生死;由杂染心受生死
故,不能成熟一切佛法及诸有情。若诸菩萨,於其生死以无常等行
深心厌离,是则速疾入般涅盘,彼若速疾入般涅盘,尚不能成熟一
切佛法及诸有情,况能证无上正等菩提?

这里讲到大乘佛法的两面性,一方面要知道生死与烦恼是可怕的,需要远离的,但却不能因害怕生死烦恼就想「速入涅盘」,为什麽大乘的菩萨可以作到这样?我们不妨再看下去:

又诸菩萨,由习如是空胜解故,则於涅盘不深怖畏,亦於涅盘不多愿乐。若诸菩萨,深怖涅盘,即便於彼涅盘资粮不能圆满;由於涅盘深怖畏故,不见涅盘胜利功德;由不见故,便於涅盘远离一切清净胜解。若诸菩萨,於其涅盘多住愿乐,是则速疾入般涅盘;彼若速疾入般涅盘,则便□ㄞ□□□□k及诸有情。

这里清楚的讲到,「空胜解故」,可以对「涅盘」不深怖畏,亦不对「涅盘」多所愿乐,什麽是「空胜解」?也就是体会到众生本来就有「不生不灭的真实如来藏」,体会到这种「本来自性清净的空性涅盘」, 因为「真实如来藏」本身就是涅盘性了,所以知道「实无涅盘可入」,菩萨
知道这个道理,为了满足自己的成佛资粮,所以不「速入涅盘」,但是绝非不断烦恼,而是藉由与众生利行,同事,布施,爱语的当中,一方面在无量世中修断自己的烦恼,一方面在无量世中悲愍救济一切众生,这样一方面极端的「求真「(断烦恼,除生死),一方面极端的「世俗」(救
护众生,利乐有情),都是基於对「如来藏」的空性起「胜解」,这样的「真俗无碍」,才是人间佛教的真正面向。

所以不要以为,「世俗」和「甚深」是不能并存的,相反的不但能够相存,而且离开任何一边,都不算真的菩萨行,这一边纠正了梁漱溟所以为「佛教只求出世解脱「的谬见,一边也匡正印顺因为否定「如来藏」而走向世俗化,浅化佛教的缺失。

事实上,有许多人都像梁漱溟一样,以为佛教就是「空」,就是「缘起缘灭」,因此总是说佛教是「空门」,无法像儒教一样「经世致民」,我也在一个节目里听到王拓委员说自己不敢信佛的原因,是因为他说在牢里,只要一想到佛教讲的「一切皆空」,就觉得他挣民主,挣自由到最□□ㄛO「一场空」,这给了他消极的想法,差点在牢里撑不下去!!

有这种误会的,又岂只梁漱溟、王拓委员而已,事实上中国佛教,由於晚期走入印顺所批评的「鬼化」、「神化」,渐渐的离开人间愈来愈遥远,而印顺等人,又在错误的「空见」思想上添油加醋,大倡「一切皆空」,导致佛教果真变成「空门」,果真变成「厌厌无生气」的地方,那□□靓楞i猛的精神不复见,原因为何,正在於大家忽略了,现象界尽管可以说它虚幻,但是虚幻的现象界後面有个真实的「如来藏」真实不虚,因此佛教不仅讲「空」,更是强调「有」,这个「胜义有」,正是矫正「一切皆空」邪见的一帖猛药。

因为有这个真实不虚的「真实如来藏」存在,因此世界上的一切因果都会「真实不虚」,行善作恶不会没有报偿,同样的,挣民主,要自由的行动与牺牲也绝对不会白费,因为有这个「真实如来藏」的关系,什麽事情绝对都是「功不唐捐」,如是因,如是果,这样「真实的佛教」,怎□□|是给人消极想法的佛教?!

又释迦当年创教,不正也是因为高举「众生的真实如来藏皆平等一味,无有差别」,而使的坚持四姓阶级的婆罗门教闻风丧胆,又因为欲令众生如实了悟「如来藏」的缘故,菩萨不仅不能像小乘人那样只想「疾入涅盘」,相反的,还要遍学世间上所有的工巧计艺,无论是科学文学美术□笋□A都要精通,这样的雄心伟智,岂是一般误解佛教的佛教徒能知一二?!

因此,菩萨因为不舍众生的缘故,一定是发愿成佛前生生世世留在人间,而不以升天享福为取向;另一方面,就算希冀往生净土,也是希望在净土修行到一定程度後能赶快再回来这个世界救度此土众生,若不如是,则绝不配称为大乘的菩萨行者,而这全部是因为体悟「真实如来藏」後□珩ㄔ耵澈翘w勇猛之力,因为可以无惧「意识假我的生死考量」,而以「众生的体悟真我为第一依归」。

可是也正因为大乘行者在「入世」的时候有更深一层的目的,因此在参与一般的社会改造愿动时,会有更深入的洞见和考量,也就是说,一个真正的佛教徒,他不会以「仇恨个人」为出发点,而会以「终极慈悲」来作为他行动与否的标准。

一个菩萨行者,当他看见众生的「恶」时,绝对不是抱著「仇恨」对方的心态,而是会清楚的关照到,众生的「恶」正是自己的「恶」,只要有一个众生因为这个恶念而不能解脱,菩萨就一定不会舍弃这个众生而去,所以唯摩诘经有句话说的很好。

「以众生病故,於是我病。」

所以当一个众生因为恶念犯下大错时,菩萨尽管也谴责他,但绝对是出於慈悲,而且在谴责对方之前,会先检讨自己,大乘的菩萨早已远离我见,面子不重要,自我认错就更不是难事了。

又,因为不敢轻视任何一个有如来藏的众生,而此如来藏外所覆盖的烦恼又是众生共有,因此菩萨在解决类似的问题时,一定是以制度,戒律为第一考量,而不会陷入盲目的派系朋党斗争之中,因为菩萨行者清楚知道,跟随著个人(无论是政治领袖或意见领袖)而引起的纷争都只是「意□□异琚v的「爱恨情仇」,一个菩萨早已超越「意识假我」的境界,就更不会为了倒一个人或挺一个人而争的面红耳赤(由此可见星云法师和高牧师都毫无证量),因为这都跟实相了不相干。相反的,为了一件制度的建立,菩萨却会去斤斤计较的,因为良好制度的建立,不是故意要用仇很
的心态去陷人於罪,而是为了保护众生,不希望众生因为「无明造业」而召感苦果,这就好像世尊制戒一样,不是没事拿这个戒律去恐吓人,而是基於慈悲,怕众生作恶而陷入恶道故制戒,像这样将眼光放在制度而非个人的举措,才是「慈悲心」的究极展现。

总之,体认「真实如来藏」的真实佛教,绝对是「以人」为体,「以慈悲」为本,「以制度」为方法,「以功不唐捐」为信念,「以无我」为态度,「以平等」为终极思想,菩萨清楚知道,「众生病故,於是我病」的道理,知道「共业、别业」的道理,因此可以无量世永不疲厌的救护□野□A服务众生,这样以「真实如来藏」为本体,为相貌,为作用的大乘佛教,才是真正的「人间佛教」,如此不废「甚深」,而又「世俗到了极致」的佛教,正是「此时,此地,此人」的正教啊!!

●东森论坛徵稿区→http://www.ettoday.com/write/
●来稿也可寄至public@ettoday.com

(●作者栗子鼠,留美博士候选人,目前在加州念书。简介上表示,因为读书生活有时无聊,所以左手不免风花雪月,右手偶尔谈谈国家大事,月旦人物一番。本文为ETtoday.com网友投稿,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栗子鼠特区)
--
┌—————KKCITY—————┐ KK免/费/拨/接 
         bbs.kkcity.com.tw          电话(1):4491999 电话(2):4058-6000
└——From:220.143.219.122    ——┘帐号:kkcity   密码:kkcity
Sat Oct 14 09:54:42 2006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各位
#2

发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 引述《Eugeon》之铭言:
> 下面是我在网上乱逛看到的文章~
>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 不知道大家有什麽看法?

反印顺的人很多,尤其是深陷神话、玄学,喜好鬼怪、神通
之流者,这些人不但无法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来讨论,更不愿
探本求源,如果,要反对某一论家之言,也应举证反对讨论
,而不是空谈口号,甚者说这些学者不懂真义,当然,这些
学者是不懂这些宗教徒的盲目情结,他们只有实事求是,更
何况,当您批判印顺时,晚学倒想请教您有像印顺一样花三
年多时间读整套三藏吗?您有读完後还不断重读吗?您读完
後能严仅的择法吗?您择法後能实践吗?您实践的是要於红
尘玩乐,还是要解决自己生死大事?您如能解决自己生死大
事,又能助人解决生死吗?这一连串的问题,我们必须深思
与实践才是。



--
Imasmim sati, idam hoti; imass'uppada idam upajjati.
imasmimasati, idam na hotil;imassanirodha imam nirujjhati ti.
--
┌—————KKCITY—————┐—┐     优质连线服务///!!
         bbs.kkcity.com.tw            └—   KKADSL 带你环游全世界
└——From:59.115.185.188     ——┘ KKADSL http://adsl.kkcity.com.tw
Sat Oct 14 10:30:34 2006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请问各位
#3
发信站: KKCITY (kkcity.com.tw )
※ 引述《notself ( )》之铭言:
> ※ 引述《Eugeon》之铭言:
> > 下面是我在网上乱逛看到的文章~
> > 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 不知道大家有什麽看法?
> 反印顺的人很多,尤其是深陷神话、玄学,喜好鬼怪、神通
> 之流者,这些人不但无法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来讨论,更不愿
> 探本求源,如果,要反对某一论家之言,也应举证反对讨论
> ,而不是空谈口号,甚者说这些学者不懂真义,当然,这些
> 学者是不懂这些宗教徒的盲目情结,他们只有实事求是,更
> 何况,当您批判印顺时,晚学倒想请教您有像印顺一样花三
> 年多时间读整套三藏吗?您有读完後还不断重读吗?您读完
> 後能严仅的择法吗?您择法後能实践吗?您实践的是要於红
> 尘玩乐,还是要解决自己生死大事?您如能解决自己生死大
> 事,又能助人解决生死吗?这一连串的问题,我们必须深思
> 与实践才是。
所以问题并不在於文章的陈述有没有写对
而在於我们自己的路有没有走对
--
┌—————KKCITY—————┐   KKBOX歌名歌手歌词专辑搜寻 
         bbs.kkcity.com.tw                http://www.kkbox.com.tw  
└——From:220.143.224.77     ——┘ 超过80家唱片公司合法授权 音乐尽情下载
Sun Oct 15 16:44:24 2006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