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南极 台湾团队打造探测站
【朱芳瑶/台北报导】
中华民国建国一百年,也是人类踏上南极极顶的一百周年。我国首度於南极极顶
启动科学研究计画,和美、欧、日等国际团队合作,未来四年内在南极极顶打造卅七
座微中子天线探测站,透过探测微中子,探索宇宙的起源与奥□。
微中子是组成宇宙的基本粒子之一,可穿透大量物质,科学家藉□集微中子的讯
号,探测宇宙深处。但微中子极难侦测,需要架设超级大探测器,南极的地理环境是
绝佳处所。
这项国际合作计画名为「天坛阵列(ARA Observatory)」,总经费约二亿四千多
万台币,台湾团队在国科会及台大校友梁次震支持下,预计出资七千万,提供十座、
超过四分之一座的天线探测站,并主导天线研发工作。台大讲座教授陈丕□是台湾团
队的计画主持人,也担任ARA国际共同发言人。
第一座天线探测站近日开始架设,位於海拔三千公尺高的南极极顶冰原。预估四
年内,卅七座测站全数完成,以两公里左右的间隔,排出蜂巢状的六边形,面积涵盖
一百平方公里,相当於台北市中心的大小,届时会是全球最大的微中子天文台。
陈丕□日前前往南极,投入第一座天线探测站的安装作业,昨日和台大电话连线
,传回在南极的最新消息。他说,目前南半球是夏季,但南极气温仍下探零下四十度
,严峻的气候条件是科学家与工作者的最大挑战。他直呼「实在太冷了!」仅拿下手
套,双手就冻得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