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正观中道—中庸实践之贯通儒道佛修持基础(初稿)4
#1
东岐明
发信站: 交大资工凤凰城资讯站 (bbs.csie.nctu.edu.tw )
  五蕴境界乃是一切觉知境界所共通的五种现象存在层次,所以才会被佛道两家
及道教所共同阐述。五蕴乃是妄执而有,并非实质存有;所以升华觉知的正确解脱
方法,乃是在於破除五蕴的妄执境界,而非消灭五蕴的存有现象。若是采取止定求
空以消灭五蕴的方式,其实只是压制五蕴的现象变化,但却没破除妄执,就会堕入
无色界四空定定境的顽空天界,也就尚未解脱轮回生死。消灭色蕴,即是「空无边
处定」之天界;消灭受蕴,即是「识无边处定」之天界;消灭想蕴,即是「无所有
处定」之天界;消灭行蕴,即是「非想非非想处定」之天界。识蕴无法被消灭,因
为消灭作用的发生,必需要有觉知主体存在;所以《楞严经.卷九》就阐释「非想
非非想处」而说:『识性不动,以灭穷研,於无尽中发宣尽性,如存不存,若尽非
尽。』。

  所以正确修持方法并不在於定境「止」的功夫,而是在於慧境「观」的功夫。
「止定」只是作为「慧观」的修持基础与辅助方法。「止定」因为专一心境,可以
达致静心安乐,生起身心喜乐愉悦的感受。然而若是仅修「止定」功夫而无「慧观
」功夫,那麽修行者只是沉醉於舒服感觉的「静安」境界,而无法发起智慧以能「
虑得」。人间凡俗有著男女两性之欲,是属「欲界」。定境高深可以舍离男女之欲
,而达致单性的喜乐生命世界,是属「色界」。定境深寂而依次消灭各蕴变化,就
达到了「无色界」的四空天。然而定境功夫只是流转於不同轮回境界的生命觉知,
并无法超脱生命轮回觉知而解脱生死。修行「止定」到色界初禅以上境界,身心自
然会发起许多轻灵美妙的喜乐愉悦或空灵感受,往往更胜於世俗男女之欲;若是沉
迷在这些喜乐空灵的感受中,根本连色受两蕴的妄执都没破除,更不用谈及增长智
慧或解脱生死了。而且过於高深专一的定境,往往会造成了心著一境,而难以发起
观照功夫。

  所以佛家修行「观慧」并不需要高深止定功夫(但有高深止定功夫为基础,会更
容易修持观慧),只要从基础的「欲界定」就可以发起,许多没有神通的阿罗汉就是
以「欲界定」为定境基础,就观照觉悟而解脱生死。所谓「欲界定」就是人间最基
础的定境,这也就是儒家所谓「中和」的基本功夫境界,也就正如董仲舒《春秋繁
露.循天之道》阐述仁人心行风□所说:『故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
,心和平而不失中正。』的心境功夫。一般凡俗仁善之人,之所以会心境精神常保
愉悦,其实也就相关於佛家所谓「欲界定」的功夫。「欲界定」也就是相关於欲界
天神的定境,在凡人修持上会有身心放松、健康增进、气机改善的徵验;而会自觉
精气上行,身躯自然挺直,禅坐久而不累,正就是《春秋繁露.循天之道》所谓『
故君子道至,气则华而上。』的身心徵验。

  原始佛教《阿含经》就常记载佛弟子观照五蕴无我,而证果以解脱生死。观照
五蕴而解脱妄执的次第,也就正如《楞严经.卷十》所述『生因识有,灭从色除。
』,而以「色、受、想、行、识」的顺序依次破除妄执。首先破除色蕴的物质相妄
执,其次破除受蕴的我相幻身妄执,再次破除想蕴的人相幻心妄执,又次破除行蕴
的众生相幻尘妄执,更次破除识蕴的寿命相幻灭妄执,最终圆觉成就,正如下图所
示:

  觉性
 ———————————【天】变化无我(易)————————↑天人合一 
 
  识蕴云                 寿命相  幻灭
 —————      无为法
  行蕴云      上观↑智慧      众生相  幻尘
 —————  高↑       ↑深
  想蕴云  气层位置 【人】 定慧共持  人相   幻心  觉知境界
 —————  低↓         ↓浅
  受蕴云      下视↓神通      我相   幻身
 —————      有为法
  色蕴云                 物质相         
 ———————————【地】本体有我(体)————————↓凡间尘俗
  无明

而此破除妄执的修持功夫,也正可超脱物欲,也正以升华觉知,也就是儒家《大学
》所谓的「格物致知」。而此求脱妄执物欲的觉知心境,也就对应了儒家之「诚」
;而此求离我执心态的心行表现,也就对应了儒家之「谦」;正如《圆觉经.威德
自在菩萨品》阐述修行应离我执四相而说:

 『未除四种相,不得成菩提。爱憎生於心,谄曲存诸念。
  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若能归悟刹,先去贪□痴。
  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

  儒道佛三家心性修持的正确方向,都是要趋向通达无为智慧,才能真明道德而
有为济世。而此趋向通达无为智慧的修持方向,在图中譬喻,也就是此【人】要先
改正下视的沉迷习惯,而能开始真正仰头上观。正如图中【人】能开始上观,才有
可能看穿云层而通达天际;儒道佛三家心性修持也是要先能体悟升华觉知的正确方
向,才有可能正确修行而入世明德,而出世解脱;所以佛家会说:『悟後起修』。
在儒家观点而言,就是先能悟「中」之所向,才能真正守「中」。在道家观点而言
,就是先能悟「虚」之所向,才能真正致「虚」。在佛家观点而言,也就正如《圆
觉经.清净慧菩萨品》所述:

 『善君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由妄想我,及爱我者;
  曾不自知念念生灭,故起憎爱耽著五欲。若遇善友,
  教令开悟净圆觉性,发明起灭,即知此生,性自劳虑。』

所谓「开悟净圆觉性」的「悟净圆觉」,并非就是已经彻悟解脱,而是悟知了圆觉
净性之修持方向;若以上图譬喻说明,也就是一切众【人】大都只知沉迷於俯头下
视地面,而此【人】却开始知道了可以抬头上观,虽然他还尚未看穿云层,但却已
经掌握了趋向天人合一的正确方向。而「悟净圆觉」最为简易的方法,并非静坐修
定,而是修持观照功夫。对於尚困於个体身心的凡夫而言,最简易的方法就是观照
自心超脱於一切思维情绪感受,这也就是《圆觉经.普贤菩萨品》所谓远离幻妄的
初步功夫:『善君子!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
执持远离心故。』。而其所谓「坚执持远离心」也就同於儒家「守中」以超脱情欲
思绪的修持功夫。所以儒家承继中国上古圣王传统「允执厥中」的心性修持功夫,
其实也就是佛家菩萨的基础修持功夫。

  因而《圆觉经.威德自在菩萨品》也就以「悟净圆觉」作为契入觉性之本,而
说:

 『善君子!无上妙觉,遍诸十方,出生如来与一切法,同体平等。
  於诸修行实无有二,方便随顺其数无量。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而此三种方法核心都是基於修持观照,只是观照觉知的角度不同。对於尚未解脱的
众生来说,觉知境界可以分为三种观照角度「心性、物性、知性」。所谓「心性」
观照角度,就是基於觉知主方而观照;所谓「物性」观照角度,就是基於觉知客方
而观照;所谓「知性」观照角度,就是离於主客,而基於主客之间的觉知作用而观
照;所以《圆觉经.威德自在菩萨品》才阐述观照修持方法可以分为三种而说:『
圆摄所归,循性差别,当有三种。』。

  观心方法,也称为「空观」。因为心性是觉知主方,不能直接被观照,所以藉
由观取静相(注意!不是使心平静!强迫心念平静是「止」而非「观」)而照摄自心
升华於物扰烦恼,终至觉观不动而如镜映像。所以《圆觉经.威德自在菩萨品》阐
述说:

 『善君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
  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
  如来心,於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观物方法,也称为「假观」。因为物性是觉知客方,可以直接观照,所以藉由观舍
幻相(注意!不是用心思维其幻,而是远离幻执,不为所动)不染执著,而造作种种
变化。随其离幻功夫增强,觉知境界的造作□畴也就愈加通达,广摄愈多众生,其
度化众生所造作的种种因缘境界也就愈加广大。此一修持历程的造作境界,正如同
苗芽逐渐长成大树。所以《圆觉经.威德自在菩萨品》阐述说:

 『善君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知觉心性及与根尘,皆因幻化。
  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幻众。由起幻故,便能内发大悲轻安。
  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皆是幻故,
  幻相永离。是诸菩萨所圆妙行,如土长苗。此方便者,名「三摩钵提」。』

观知方法,也称为「中观」。因为知性离於心物,正就是觉知的观照作用,而不是
心物两端的妄执碍相。所以《圆觉经.威德自在菩萨品》阐述说:

 『善君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
  ,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
  器中□,声出於外,烦恼涅盘不相留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
  。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

其实三者都是升华觉知,只是观照角度有所不同。举个譬喻来说明,就譬如有人知
道了上升的正确方向(悟净圆觉),他可以攀爬从上面垂下的绳索而上升(空观观心)
,也可以步行登山藉由山势渐高而上升(假观观物),也可以不藉攀爬或步行而自行
飞翔上升(中观观知)。三种方法都可以让他上升,虽有方式不同,但都一样可以达
到上升的目的。若他可以随顺时机而随缘使用种种方法上升,而不失去上升的正确
方向;也就代表了菩萨可以不离觉性,而自在行持种种正确观法,正对应了《圆觉
经.威德自在菩萨品》所述

 『若诸菩萨以圆觉慧,圆合一切,於诸性相,无离觉性。
  此菩萨者,名为圆修三种自性清净随顺。』

  而此种种正观修持之功夫基础,对於人间凡夫的个体生命而言,都是始於儒家
的「允执厥中」而可「悟净圆觉」。儒家持守「中心」而达致彻底超越一切情欲思
绪的外物境界干扰,就是佛家所谓个体身心的凡夫菩萨修持境界,也就是个体生命
身心的最高觉知境界(因为若再升华觉知,就会超越个体身心),正对应了《圆觉经
.清净慧菩萨品》所述:

 『若复有人劳虑永断,得法界净。即彼净解,为自障碍,
  故於圆觉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随顺觉性」。』

而孔子所开创的中庸行持,既然以「庸」自谦,就可守持「中心」而又免於执著「
中心」,在修持上即可超越「中」之心性修持境界,而可通於道家「虚静」功夫,
又可通於佛家「止观」功夫,而可作为一切觉知境界的升华基础。因此,孔子中庸
实践的心性修持功夫,乃是贯通儒道佛三家的基础修持功夫,不仅是入世修持的根
本基础,也更是出世修持的入门基础,正可对应了《中庸》赞颂所述中庸心性之中
和表现: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道第九

  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体系,从远古传说中的伏羲造八卦,到上古传说中的黄帝
造五行,都是以「变化」(becoming)为宗,而非以「存有」(being)为宗。这是因为
中国先圣哲人深悟性理,乃是基於觉知境界的修持经验而论述,因而也就产生了《
易经》思想及其易理体系。一般研究易理,都以为只是卜筮术理,而未能深入探究
易理根基之觉知本原,也未能理解易理思想在上古时代的历史意义。从现代人类学
研究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而言,原始人类社群的知识传承,往往是由巫师角色担任
。因为对於原始社群来说,他们没有建立真正的政权体制,也尚未有任何严格的知
识传统,甚至尚未有文字系统;所以巫师既然负责了沟通与解释一切自然现象,也
就承担了知识历史的传承角色,也就成为了上古知识传统的先行者。因而李泽厚《
己卯五说》宣称中国传统文化乃是源於巫史传统,而《论语今读》更强调说:『孔
子乃巫史文化的传承人和理性化者。』,也就是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阐述。因为所
有人类文明的知识传统,都是发源於其原始社群的巫史传统;而後随著国家体制的
逐渐发展,智识社群才在国家体制下分化而出。所以就人类学而言,巫史文化传统
其实就是一切智识群体传统之源。

  因此,中国文化传统的特色,并不在於源自巫史传统,乃是在於巫史传统的人
文化发展,而《易经》体系的思想传统,正表现了此一演变历程。对於现代人而言
,易理代表了源自巫术的思想传统;可对於古代当时而言,易理代表了脱离巫术蒙
昧的人文化理性开端。此种人文化的理性开端,也就始於以「易」作为观念基础,
而逐渐脱离了人格神的意旨阐述。人类文明的巫史传统,在分化出参与国政的智识
群体後,大多是趋向神格化,而发展成为信仰人格神□的宗教传统;而原始社群的
巫师角色也就转换成为宗教上的先知角色。中国文明的巫史传统,反而是趋向人文
化,并未产生崇拜人格神的宗教主流传统,而是产生了易理诠释与修道教化的人文
传统。中国文明传统并非没有宗教;而是中国宗教之神人关系,乃是基於师生关系
;而其他文明之宗教传统的神人关系,大多基於主从关系。佛教源於印度,却具有
中国宗教的人文理念,反而不同於印度教传统的梵神崇拜;因而随著历史迁变,佛
教在理念相通的中国扎根发展,而在印度却被印度教同化而消隐(印度教徒认为佛陀
是梵神的一位化身)。

  中国文明随著历史发展所形成的儒道佛三家传统,虽然在起源与发展上有所不
同,但其根基都是本於易气与觉知。所以儒道佛三家其实也就是中国上古先圣传统
在入世与出世上的发扬光大,而中国此一传统也就是此文所谓的「中道」传统;而
儒道佛三家在中道传统上的面向,正如南宋孝宗所言:『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
儒治世。』。中道传统上承伏羲传说以来的易理传统,入世上经由孔子汇述而开启
儒家传统,出世上会通了佛道两家的出世传统,乃是中国文明的传统精粹。然而中
道并非只是中国的民族文化传统,中道乃是基於禅修观照的内圣外王之道,具有超
乎民族、超乎国家、超乎文化的普世共通价值;正如同科学的理论技术也是具有普
世价值。

  然而在中国文明的历史发展上,中道传统曾因学人的门派之见而异化,终至中
道衰微隐寂。佛道两家本在出世,并不影响儒家入世德业;何况儒家所宗先圣王者
之治,更能尊崇隐者出世的圣洁风□。但自宋明儒学兴起之後,一些儒者为求自赞
己派,因而极力诋毁佛道两家(也更歧视儒家其他学派),也就截断了中道传统,而
儒家思想也走上了异化之途。宋儒所创「道统」之说,乃是自依门户之见的孤陋见
解;未见中道之真正道统,乃是天下普世人类的共通理想,岂是可以私相授受。而
宋儒不知贯通各家圣人之理,为求胜过佛道两家的心性修持之学,不仅排斥佛道之
学,更又扭曲而袭用佛道义理,反而导致了儒家义理的异化岐误。此非佛道两家义
理之误,乃是宋儒偏狭之过。

  宋明理学之「理」,在儒家经典乃是出於《礼记.乐记》此段:

 『物至知知,然後好恶形焉。好恶无节於内,知诱於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
  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

。然而宋儒所谓「理一分殊」之理念,乃是来自唐代华严宗的「理事观」。佛家所
谓之「理」,乃是相对於般若智慧而言,用以指称般若智慧所觉悟的对象。所以佛
家之「理」,乃是根基於觉知境界的空性本原,而非世俗知识的理型本体。佛家关
於「理」的观念,也正通於易理所谓『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之「理」;因为易理
本是基於觉知境界而论,而觉知境界至简之理也就对应了空性之理(既是为空,也就
无以再简,所以通於至简)。程朱理学却将「理」阐述为存有本体之理,而又引申出
伦理之理,而脱离了觉知境界之理的易理意涵。朱熹更将此存有本体之理的知识意
涵,用以诠释《大学》「格物致知」,无视於《礼记.乐记》「天理」之物乃是指
称外物欲扰,而将「格物致知」解释为「穷研物理以得致知识」,而矮化了「格物
致知」的意涵(觉知之理含摄知识之理,然而知识之理不能含摄觉知之理)。因而若
说宋明理学以前乃是道统混沌杂异,宋明理学之後就成了道统歧出谬误了。

  宋儒张载也以存有观念而论「气」,不明易理之气即是「变化现象」,而妄以
为宇宙乃是客观存有之气的永恒聚散;清儒王夫之更承袭张载之说,而建立「气」
的唯物论观点。然而易理之气乃是基於觉知境界,更非存有本体。「气」就是「易
」的现象;并非在「易」之外,还有「气」的存有本体。所以张王气学之说,乃是
完全背离了易理之气的原始意涵。

  明儒王阳明承继宋儒陆九渊心学之说,主张「心即理」,将宋儒之理引回觉知
所摄;而又袭用佛学禅宗「本体」之词,大谈其恢复本体。然而佛家禅宗《六祖坛
经.自序品》所谓:『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并非是指世俗唯心论的存
有本体。其所谓「本心」乃是指超越心物二元的觉性妙明真心,也就必然相关於空
性。其所谓「本体」,乃是在「体」「用」对照的观点下,以空性智慧为体,以万
有现象为用,所以也就对应著空性。所以佛家禅宗虽说本体,但佛家乃是反对存有
本体之论,正如後秦鸠摩罗什所译《宝积经.富楼那会第十七之二.具善根品第四
》有言:『诸法实相毕竟空中。无法本体可依止者。』,而此观点也正相通於《周
易.系辞上传》阐述易理觉知境界所谓:『故神无方而易无体』。陆王心学以心为
体,而不知心体本空,虽然近似中国上古的觉知论传统,但却偏离了中国的易理传
统。而且比起佛道两家心性修持之学,陆王心学只是粗浅功夫;学人往往盲修瞎□
,流於沉迷身心境界感受,而以微证初浅境界作为高深至圣境界,其实大多只是《
楞严经.卷九》所述的色蕴妄执境界。《楞严经.卷九》警惕修行者要了解这些神
通感应境界乃是『暂得如是,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
邪。』,也就是向修行者强调若是沉迷这些感应境界,而以为自己已经成圣,就容
易堕入魔道。所以心学至於明末,学人往往各自夸言心性,流於荒诞自满。

  因而清儒颜元与李□见於明末儒学之空疏误国,遂起而提倡实学之说,而以实
践为宗。然而儒学本是实践之学,实践本就必需理论基础,也更需要心性修持之根
基。徒倡实践,而不知实践之本;正如科技若是只有技术,而无科学,又怎能成就
科技之功。

  宋明儒学之偏离中道而诋毁佛道两家,事实上也就截断了中国文明之出世传统
与入世传统的连系,因而也就使儒学亡失了真正的心性修持功夫。本文藉由先秦各
家学说论述,而还原了孔子中庸的真正义理,又会通了儒道佛三家修持之学。孔子
《汉书.艺文志》曾谓:『礼失而求诸野』,而本文对於儒家中庸之道真正意义的
恢复还原,也可称之为『道失而求诸家』。但愿後世儒者莫再有学术民族主义之心
态,而应以天下人类幸福为宗旨,才能真正光大中国文明的中道传统。何谓中道?
在此谨以王阳明《传习录》之言,加以增补阐述,而作为全文之结语:

 『大中至正之道,彻上彻下,只是一贯。
  上彻无为出世之道,下彻有为入世之道,中道一以贯之。』



  —全文终—


--
东海岐居 淑世明道 狂知狷行 浪游混迹
潜心觉灵 颠思覆想 因成缘熟 了尘离幻
Sat Feb 17 17:44:16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