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评介 蒙曼 等 中 …
#1
小风
发信站: 不良牛牧场 (bbs.badcow.com.tw )
《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评介 蒙曼 等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1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今年出版的《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为五十年来台
湾学者在中国史领域的代表性著述的汇编,共13卷: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制
度与国家、政治与权力、思想与学术、社会变迁、经济脉动、城市与乡村、家族
与社会、妇女与社会、生活与文化、礼俗与宗教、生命与医疗、美术与考古(上、
下卷)。中研院史语所黄宽重教授、邢义田教授、北京大学中古史中心邓小南教
授担任总主编,每一专题均由在该领域有深厚造诣的台湾学者担任主编。每册书
前有邢义田教授所作的序和分册主编导言,综论台湾中国史研究在不同阶段的内
外背景和发展大势。这套书基本上能代表台湾五十年来的史学的主脉,更重要的
是反应了当前台湾史学的方向。9月17日,北大中古史中心召开了该论丛的座
谈会,有二十馀位学者参加,大家对丛书提出了很多意见,部分内容发表在《中
国图书商报.阅读周刊》(2005年9月30日)。

《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 蒙曼)

本卷由康乐和彭明辉主编,收录论文21篇,分为三个部分。其中,“反思与前瞻”
部分整体回顾1945年以後台湾史学发展的面貌。余英时《中国史学的现阶段:
反省与展望》讨论史料学派与史观学派对於现代中国史学的影响,黄进兴《中国
近代史学的双重危机》则强调中国史学应该创造适合自己的研究途径。陈弱水《传
统中国史研究与台湾史的未来》认为,台湾仍然应该把中国史的研究放在重要地
位,而最有潜力的方向在於“现象解释”。林正珍《台湾五十年来史学理论的变迁
与发展:1950~2000》对台湾史学过度现代化、科学化的现象提出了批评。王泛
森《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探讨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取径,王
明珂《民族史的边缘研究:一个史学与人类学的中介点》则探讨民族概念的主客
观界定问题。

“方法与方法论”部分是本卷重点。彭明辉《五四史学的方法与方法论意识》分析
了五四时期传入的各种西方思想与方法论不断重现的历史根源。杜维运《史学方
法论.绪论》提出融中西史学方法於一炉的主张。刘子健《史学的方法、技术与
危机》提出做中层题目的观点与九种史学技术。李弘祺《试论思想史的历史研
究》、蔡彦仁《中国宗教研究》分别分析了思想史与宗教史的研究方法与意义;
张玉法《心理学在历史研究上的应用》、古伟瀛《历史量化的反思》和刘翠溶《近
二十几年来欧美历史人口学之发展》则分别介绍西方心理史学、人口史学与量化
史学的研究方法与存在问题。黄俊杰《战後台湾关於史学方法论的研究(1950
~1980)》指出,台湾史学方法论的发展以1970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继承近代史料学派,第二阶段则受欧美社会科学的影响。

“历史解释”并非台湾史学研究的重心。李济《再谈中国上古史的重建问题》指出
上古史研究中考古材料与文献相结合的问题。逯耀东《经史分途与史学批评的萌
芽》分析了中国古代史学独立的过程。沈刚伯《史学与世变》分析了史学与时代
密切关联的学科特点。傅乐成《唐型文化与宋型文化》从文化精神的角度分析了
唐宋文化的不同特点。陶晋生《边疆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探讨边疆民族
对於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汪荣祖《西方史家对中国传统史学的理解与误解》批
判了西方史家对中国传统史学的误解。

总之,本卷基本可以反映出台湾史学界对於方法论的特别关注。台湾史学一向以
窄而深的专题研究见长;但是近年来,关照宏观解释的新社会史与新文化史研究
也在逐步推进之中。



《制度与国家》(北京大学历史系 叶炜)

本卷由黄清连主编,共收论文10篇,发表时间为1948至1997年,20世纪80
年代前、後各5篇。从文章的内容看,主要集中在政治、法律和军事制度三个方
面,分别各有5篇、2篇、3篇。从作者的年龄看,本分册作者的平均年龄无疑
是论丛所有分册中最高的,每篇论文可以说都是作者的代表作,这从一个侧面显
示出,对“制度与国家”的研究是五十年来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中学术积淀最深领
域之一。

关於政治制度的论文占全部10篇文章的一半,诚如本册主编黄清连先生所言,
不论从中国史学传统,还是从20世纪史学研究的重心来看,政治制度研究这个
领域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5篇论文中4篇研究汉唐中央官制,廖伯源《秦汉
朝廷之论议制度》深入分析秦汉帝国的政治决策过程和君主及各阶层决策官员的
角色、权力,这是理解秦汉帝国的政治体系的重要方面。劳□《论汉代的内朝和
外朝》从分析汉武帝时形成的协助皇帝决策的中朝官群体入手,揭示了内朝、外
朝的区别及其矛盾。此後学界很多对君权、相权、政府组织的研究都深受这篇文
章的影响。严耕望《论唐代尚书省之职权与地位》借鉴现代政治学中政务官、事
务官划分的概念,对於唐代政府内部组织进行细密的分析,厘清了唐代尚书省与
九寺诸监在行政系统中的地位和关系。黄清连《唐代的文官考课制度》对於唐代
文官的考课制度及其实际运作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推进了对官员管理制度的研
究,深化了对官僚制的认识。姚从吾《说辽朝契丹人的世选制度》详尽分析世选
制度在契丹政治权力运作过程中的各个重要层面,揭示出其与传统中原国家的权
力结构之差异。法律制度有两篇论文,邢义田《秦汉的律令学》深入探讨了秦汉
律令学的兴起及其没落,揭示了学术、教育与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戴炎辉《论
唐律上身份与罪刑之关系》是作者长期研究唐律的一篇代表作,也是一篇法学与
史学研究相结合的□例。军事制度是传统制度史研究中相对薄弱的方面,也是近
年来制度史研究中的热点之一。萧?庆《元代宿卫制度》全面探讨元代宿卫制度
在整个元代政治结构中的功能和地位,揭示了元代政治社会不同於传统汉族国家
的重要特徵。黄宽重《福建左翼军》、于志嘉《明代江西卫所军役的演变》均发
表於1997年,是本分册所选论文中发表最晚的两篇,反映了目前制度史研究中
重视地方制度及地区差异、重视个案剖析、重视制度与国家社会之关系的研究取
向和研究特色。



《政治与权力》(北京大学历史系 叶炜)

本卷由王健文主编,共收论文13篇,发表时间为1952至2002年,其中20世纪
80年代以後发表的占10篇,可见本册主要反映最近20年来台湾学者在该领域
的研究成果。若以断代看,先秦2篇、秦汉4篇、魏晋南北朝3篇、隋唐2篇、
宋元1篇、明清1篇,研究隋唐以前的论文占本分册的绝大多数。

在导论中,主编王健文先生指出,鉴於政治史传统课题局限於以政治人物、集团、
事件、制度等为研究对象,所以本分册的选编的角度和传统政治史的□畴略有差
异。本分册以“政治权力”概念为中心,精选从各种不同角度探讨与“政治权力”相
关联课题的论著,《政治与权力》分册尝试提出一种新的“政治史”认知。在这样
的选编考虑下,呈现在读者面前的13篇论文研究对象各不相同,研究角度各异,
但无一例外都是关注著古代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这反映了台湾史学界近年来政
治史的研究取向。在研究视角上,本分册论文中有从权力的社会基础或政权与社
会的互动著眼的;有从制度层面探究的;有从空间形式的重组与地缘政治论述
的;有从思想意识、儒学信仰或天文占星角度窥探其与权力之关联的;有从政权
的支柱或统治手段(如军权)思考的;有从神权信仰与政治秩序的关联立论的;
也有从家与国、父权与皇权的纠结来切入的。从研究课题看,张光直《中国考古
学上的聚落形态》从人类学“聚落形态”研究的理论出发,对青铜时代的城邑关系
提出了极具?发性的理论。傅乐成的《荆州与六朝政局》则由地缘政治的角度,
讨论荆州在六朝时代的特殊战略地位。杜正胜《“编户齐民”论的剖析》、许倬云
《西汉政权与社会势力的交互作用》探讨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余英时《汉
代循吏与文化传播》、王健文《学术与政治之间:试论秦皇汉武思想政策的历史
意义》、张荣芳《牛李党争中史官与史学的论争》、张嘉凤、黄一农《中国古代天
文对政治的影响》等四篇论文关注的是在不同时代学术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柳立
言《南宋政治初探》从一个特殊的个案,探究了皇权与父权之间的关系。林丽月
《“击内”抑或“调和”?》从晚明东林士人与内廷宦官之间的冲突,为我们展示了
政治斗争中士大夫与宦官之间复杂的关系。



《思想与学术》(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部 史睿)

本卷由陈弱水和王泛森主编,采取类似通史的结构,涵括了战国以下中国思想史
的全部,每个断代都有文章选入,尽管这些文章贯串起来并不能构成完整的思想
史论述,但是每篇文章都有代表性。

黄俊杰《孟子後学对身心关系的看法》是台湾学者研究出土简帛佚籍的重要成
果,此文结合传世典籍讨论孟子後学的身心观,从孟子兼顾内圣外王到孟子後学
专注“心”的内敛和反思,这与秦汉之际儒学朝向宇宙论和本体论发展的思潮一
致。戴君仁《董仲舒不说五行考》从《春秋繁露》的辨伪入手,依据可靠史料,
指出董生只说阴阳,不说五行。林丽真《论魏晋的孝道观念及其与政治、哲学、
宗教的关系》抓住了魏晋时期最为重要的核心观念,揭示当时所讨论的“仁孝先
後论”、“忠孝可否两全论”、“生孝死孝论”、“孝道本於自然论”、“沙门孝道论”
五大课题,分析魏晋时期士人所面临的伦理难题与其解决之道和智慧,个案分析
非常精到。罗联添《论唐代古文运动》讨论了“古文运动”这一名称的合理性,指
出唐代古文家多是北方经学传统深厚的士人,主张“文以载道”,大多崇信佛教,
惟韩愈特立独行,极力排佛。韩愈的道统说源於孟子,对中国文化的传承贡献极
大。陈弱水《柳宗元与中唐儒家复兴》从柳宗元这位具有代表性的儒家人物入手,
分析了当时儒士对於儒家义理的基本看法,描述了中古时代的一般思想状态,指
出中唐的儒家复兴只是旧儒学的复振而非开新。陈芳明《宋代正统论的形成背景
及其内容》对此抱同情态度,发掘宋代正统论的思想史意义。张元《马端临对胡
寅史论的看法》分析了宋代经学家和史学家的不同史学观念。从祀孔子是学术界
追认先儒的一种重要方式,朱鸿林《〈王文成公全书〉刊行与王阳明从祀争议的
意义》研究了著作流传对於学说发展和价值追认的意义。余英时《士商互动与儒
学转向》突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二分法的框架,抓住了儒学义利之辨的变
化和士商转化的内外因素,勾勒了明清时代思想大势。王泛森《明末清初的人谱
与省过会》研究王阳明心学影响下士人的道德意识以及表现方式。黄进兴《清初
政权意识形态之探究》指出,宋代以降“道统观”逐渐形成,赋予士人与代表政统
的朝廷相抗衡的担当,但康熙帝时的“治教合一”使士人失去了批判政治权威的理
论立足点,是中国思想史的重大转折点。杜维运《清乾嘉时代之历史考据学》讨
论清代考据学的两大特点,即徵实精神和客观的研究方法。张灏《中国近代思想
史的转型时代》看到近代中国文化取向危机、价值取向危机和精神取向危机下知
识群体和传播媒体的转变和特殊心理结构。林毓生《鲁迅思想的特质及其政治观
的困境》从鲁迅的个案分析近代中国知识群体的悲剧。



《社会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孟宪实)

本卷由邢义田、林丽真主编,包含了台湾最少四代的学者,其传承和转变可以多
少反映出中国社会史研究在台湾的部分动向:

转向基层社会和城市的研究。巫仁恕《明清城市“民变”的集体行动模式及其影响》
和刘石吉的《一九二四年上海徽帮墨匠罢工风潮》可为代表。前文归纳了明清集
体行动的主要模式,且将群众的集体行动在现代的转趋激烈与辛亥革命的成功联
系起来,具有一定创见。後文则强调了中国近代的工运中,城市手艺工人与传统
农业社会的共生关系的重要性。

打破了社会史、制度史和思想观念史研究的界限。如徐泓《明代社会风气的变迁》、
林丽月《科场竞争与天下之“公”》和陈国栋的《哭庙与焚儒服》。徐泓论文利用
江、浙地方志“风俗”项目的记载,探讨商品经济冲击下明代社会风气的变迁。林
丽月则透过“南北卷”制度和乡试解额的变化,探讨配额制度在明代科举区域竞争
上的作用及其社会意义。陈国栋论文认为郑成功哭庙与焚儒服确为历史事实,它
们是明末清初流行於生员间的一种社会性的动作。

对家庭、家族和士族的关注。刘增贵《汉魏士人同乡关系考论》、黄宽重《割据
势力、经济利益与政治抉择》、吕芳上《另一种伪组织:抗战时期婚姻与家庭问
题初探》可为代表。他们关心的共通处毫无疑问在於家庭、家族、士族与政治之
间,而後两文尤其展现了这方面研究上不同的思考和观察角度。

社会组成对社会变迁的影响。魏晋以下到元明,北亚民族的进入和王朝的建立,
带给了中国社会巨大的冲击。萧□《东魏、北齐内部的胡、汉问题及其背景》、
康乐《孝道与北魏政治》、傅乐成《唐代夷夏观念之演变》和萧?庆《元代的儒
户》,可以说从多重角度,深入分析了这不可或缺的一环。

许倬云《春秋战国间的社会变动》以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变
迁,而研究对象相近、在方法和角度上却不相同者是陈盘《春秋列国风俗考论别
录》及严耕望《战国时代列国民风与生计》两文。此外,杜正胜《从村落到国家》
剖析了中国文化从萌芽到粲然大备,城市国家出现的一段历程,体现了将文献与
出土材料相结合的努力。

总之,本专题所涉及的问题,虽然各有大小轻重,但在研究方法上和资料扩充上
则具有创新之功。其中若干研究主题的开拓,不仅理清了过去学术界习焉不察的
问题,也扩大了传统社会史的视野,为近世中国的社会变迁呈现出更为丰富的样
貌。



《经济脉动》(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刘後滨)

本卷由陈国栋、罗彤华主编,选录了16篇论文。陈良佐《从春秋到两汉我国古
代的气候变迁》,是将气候变迁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问题结合起来,为理解
当时社会经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许倬云《汉代的精耕农作与市场经济》,
重在描述人口增长给农业带来的压力和动力以及农业与市场的关系。刘淑芬《三
至六世纪浙东地区的经济发展》,提出在汉末移民潮到来之前浙东部分地区业已
开发。严耕望《天宝荔枝道》是考证唐代交通路?和驿递制度的名篇,也可理解
为经济地理的文章。赵冈《唐代西州的布价》,是一篇很有经济史眼光的短文,
为经济史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罗彤华《唐代和籴问题试论》,
把和籴与财政结合起来,关注和籴的具体运作,其立意在政府与民众间相对平等
的经济交换而非强制的徵敛。梁庚尧《南宋的社仓》,?沉以理学大师朱熹为首
的士大夫在南宋时期普遍创设社仓的事实,分析乡村社会的稳定机制。王德毅《李
椿年与南宋土地经界》对南宋初年李椿年倡行土地经界的始末、具体办法与实施
过程进行了考述。赵雅书《宋代以丝织品作为赋税的收入与支出情形》关注官方
支出的丝织品及其主要用途。萧?庆《北亚游牧民族南侵各种原因的检讨》综合
分析了中国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各种说法进行了
系统的清理和评价。“见解精辟,是入行必读之佳作”。林丽月《〈蒹葭堂稿〉与
陆楫“反禁奢”思想之传衍》,具有重要的文献考辨价值,为丰富对中国古代经济
思想史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徐泓《明代中期食盐运销制度的演变》,对明代
中期食盐运销制度的变化及其背景进行了全景式的叙述和分析。张彬村《美洲白
银与妇女贞节》分析了明末的中外交通状况、海外贸易对沿海地方社会生活的影
响以及中国传统社会观念因应时代变迁而发生的变化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刘翠溶
《清代仓储制度稳定功能之检讨》,概括性很强,在利用方志资料和数据分析方
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陈国栋《论清代中叶广东行商经营不善的原因》,利用
了许多中外档案资料,包括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档案、清朝的宫廷档案以及美国所
藏的一些商业书信与帐册。其关於清朝政府和地方官强制行商不得退出及大多数
行商注定要破产的结论,很有说服力。王业键、陈仁义和周昭宏合作撰写的《十
八世纪东南沿海米价市场的整合性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十八世纪东南沿
海的粮价问题,基本是数理统计和量化分析的一套表述。



《城市与乡村》(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刘後滨)

本卷由梁庚尧、刘淑芬主编,选录了14篇论文。许倬云《周代都市的发展与商
业的发达》指出,到战国时代,中国的都市发展取得了世界上其它同时期的文明
罕有比伦的水平,那时的都邑已经具有了多种功能的都市性格。邢义田《汉代的
父老、□与聚族□居》对於理解秦汉基层社会组织甚至整个社会形态演进的复杂
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刘淑芬《北齐标异乡义慈惠石柱》分析佛教社会救济
组织“义”的发展及其所从事救济事业的内容,落实到佛教对中古社会的影响。罗
彤华《唐代的伍保制》论述唐代最基层的社会组织□□伍保的组织、功能与演变
情形。梁庚尧《南宋官户与士人的城居》,重点探讨南宋时期城市的性质,指出
当时的城市是以行政中心兼具工商、文化、娱乐等功能,除了商人之外,官户与
士人也在城市中占有重要地位。黄繁光《南宋中晚期的役法实况》,以《名公书
判清明集》为案例,重点探讨南宋中晚期乡都职役的主要特质、乡都役人的角色
与形象以及乡都役法实际运作的情形。邱仲麟《明代北京的瘟疫与帝国医疗体系
的应变》,重点探讨关於疫病救济的医疗体系,其落?点是瘟疫与帝国的崩溃。
其他文章还有张彬村《十六七世纪中国的一个地权问题:福建省漳州府的一田三
主制》,是对中国历史上多重地权问题的具体考察;刘翠溶《明清时期长江下游
地区都市化之发展与人口特徵》通过数量变化分析城居人口的各方面特徵;刘石
吉《明清时代江西墟市与市镇的发展》利用地方志资料统计分析江西的墟市与市
镇,并集中论述了其中的四个大镇;巫仁恕《明末清初城市手工业工人的集体抗
议行动》以苏州为中心分析其时城市手工业工人集体抗议行动的原因及政府在处
理此种问题中的角色;邱澎生《由苏州经商冲突事件看清代前期的官商关系》重
点考察政府官员处理商人经商冲突事件的方式;陈慈玉《十九世纪後半江南农村
的蚕丝业》探讨其时江苏各地所推展的种桑养蚕运动及乡绅阶层在其中扮演的角
色;王尔敏《外国势力影响下之上海开关及其港埠都市之形成(1842~1942)》
探讨上海形成为港埠都市之历程及其所代表的国际意义。

本卷论文发表时间从1970年代到2004年,论文涉及的时间□围则基本涵盖了自
春秋战国至近代时期,内容包括中国古代社会有关城市发展、乡村社会组织、乡
村秩序、人口以及经济生活的一些重大问题,其中许多问题,在当时的社会生活
中至关重要,但在一般的通史和断代通史的教材和教学中又极少涉及。因此,本
分册的学术意义及对於目前教学科研的参考价值非常明显。



《家族与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孟宪实)

本卷由黄宽重、刘增贵主编,收录论文11篇。纵观全书,台湾的中国家族史研
究可以1980年为界,分前後两个时期,其研究趋势有如下几方面值得注意:研
究□围由全体家族走向个别家族,从结构、功能的研究走向家族发展史;历史学
与社会科学的科际整合;从官阀士族到家族传统与社会活动,从中古家族史到近
世家族史。简述如下:

首先,关於传统家族的定义与形态问题。本书所收杜正胜的《传统家族试论》对
中国传统家族形态作了清理与分类,将中国家庭结构大体分为“汉型家庭”、“唐
型家庭”及“汉型与唐型的折中”三种形态。为传统形态提供了有用的思考架构。

其次,古代家族发展的延续性问题。邢义田的《从战国至西汉的旅居、族葬、世
业论中国古代宗族社会的延续》对古代家族发展的延续性作了进一步的讨论,有
助於读者对先秦至汉社会发展的深层理解。刘增贵的《汉代的益州士族》,以区
域研究的方式,讨论汉代益州士族的发展及其特质。毛汉光的《中古大士族之个
案研究□□琅□王氏》,以计量方法研究中古士族分析了王氏兴衰的诸多因素。
逯耀东的《拓跋氏与中原士族的婚姻关系》,显示了北方士族拓跋氏“士族化”的
过程,为周边民族在中原的家族变迁提供了具体的例证。刘淑芬的《北魏时期的
河东蜀薛》,讨论了北魏时期河东非汉族的蜀薛一族,成功转化为全国性士族的
原因及过程,并谈到了宗教资源与地方宗族的关系,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再次,宋代家族专论。宋代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转型的时代,在家族发展上也有很
大的变化。柳立言的《从赵鼎〈家训笔录〉看南宋浙东的一个士大夫家族》以赵
鼎所撰《家训笔录》为基础,讨论了宋代家族发展中面临的家产管理问题。黄宽
重先生的《宋代四明士族人际网络与社会文化活动》则研究四明楼氏家族的发展
过程,而梁庚尧的《家族合作、社会声望与地方公益:宋元四明乡曲义田的源起
与演变》,以四明家族间合作推动的乡曲义田为例,探讨了宋元士人家族超越家
族的界限,推动地方公益活动的演变过程。

第四,明清家族与宗族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台湾史学界受到了日本学界“地
域社会论”的影响,开始侧重於宗族组织如何应付与解决发生在所处地域的问题
的研究。论文集中所收的两篇论文,就是以案例讨论为主,呈现出不同的焦点。
于志嘉的《明清时代军户的家族关系》,以族谱资料为主,以个案的方式探讨了
明清时代卫所军户与原籍军户之间,血缘及其所涉复杂多样的权利义务关系,而
此一关系变化,常与彼此的经济状况或宗族观念相呼应。赖惠敏的《社会地位与
人口成长的关系》,利用两个不同地位的满洲族谱,比较权贵之家与平民身份者
在婚姻、生育、死亡现象的差异,并讨论了两个家族在人口动态上的区别。

如果说,《家族与社会》还有不足的话,那就是其中的研究偏重於精英家族,对
一般家庭著墨较少,因此无法体现中国家族史研究的共性。另外,在考古及新出
土的史料、碑刻金石资料的运用上,还有发展的馀地。



《妇女与社会》(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 蒙曼)

本卷由李贞德和梁其姿主编。收录的12篇文章都是1990年以後的作品,在很大
程度上体现著台湾妇女史研究的最新进展。

婚姻与家庭关系长期以来是妇女史研究的重心。陈昭容的论文《周代妇女在祭祀
中的地位》分析青铜器铭文中的女性形象,为周代父系家族礼法的实际运作情况
提供了有力的说明。刘增贵《汉代妇女的名字》分析这一时段妇女称谓的变化,
指出在周汉之间的社会变迁中,两性道德和行为的要求也在变化之中。陈弱水《试
探唐代妇女与本家的关系》探讨了唐代已婚妇女与本家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对她
们婚後地位的影响。柳立言《浅谈宋代妇女的守节与再嫁》著重探讨财产在宋代
中上层妇女守节问题上的重要性。赖惠敏的《妇女无知?清代内府旗妇的法律地
位》探讨内府旗妇利用民族出身给予她们的诉讼机制,捍卫自己权利的努力。

传统内外秩序的建立与突破是本卷的第二个主题。李贞德《汉魏六朝的乳母》一
文描绘汉魏六朝的乳母如何凭藉自己的乳育之恩,从奴婢而进身官宦的努力。梁
其姿《前近代中国的女性医疗从业者》主要分析宋元明清的女医如何利用自身技
艺和性别特质寻求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二文都属於医疗史和女性史的交叉研究,
对於拓展妇女史的研究空间具有?发意义。

近年来,从文化史的角度,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探讨女性生存状况成为台湾妇女史
研究的又一个热点问题。刘静贞《依违於私情与公义之间》通过描述孟姜女故事
在历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化,探讨了“情”与“义”在历代的诠释与抉择。周婉窈《绡
山传奇□□贺双卿研究之研讨与展望》回到贺双卿故事产生的原始文本,展示了
当时男性边缘文人的情趣和社会处境。胡晓真的《才女彻夜未眠□□清代妇女弹
词小说中的自我呈现》指出清代才女有意识地选择弹词文体,从而凸显自己的女
性作家形象。游鉴明的《千山我独行?二十世纪前半期中国有关女性独身的言论》
和林维红《清季的妇女不缠足运动(1894~1911)》都分析了20世纪前半期人们
对女性的关注与当时强国强种的意识相互纠葛的现象。

本卷文章明显反映出台湾学界与欧美思想界的互动关系。其中,前两个主题的探
讨显然受到结构主义的影响,通过对历史性材料的分析来确定妇女在家庭与社会
中的定位。第三个主题则受到解构主义的影响,大量运用文学性材料,强调以妇
女为主体的文化创造和文本对妇女的再塑造。如何实现两者之间的沟通,应当成
为未来史学进一步发展值得注意的问题。



《生活与文化》(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黄正建)

本卷由蒲慕州主编,题目虽为《生活与文化》,实际主旨则只是“生活史”。这从
《导言》中能看得很清楚。在《导言》中,不仅开篇就阐述了“史学研究的新方
向:生活史研究”,而且给出了生活史的定义:“生活史的□围主要包括过去人们
的日常生活的物质面和精神面的各种问题”。(《导言》3页)。编选者就是按照这
个标准挑选了本卷的十五篇文章。

这些文章涉及的时代从两周直到20世纪;涉及的内容包括衣食住行、元宵节庆、
做寿文化、“日用类书”、养?积肥、《日书》、博局、蟋蟀、人体写生等。有的文
章主要是考证名物;有的则洋洋□□:从微观到宏观,从制度到社会,从地域到
阶层,从消费到市场,从心态到行为,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由於年龄和知识
结构的差别,有的作者不涉及“阶级及各种不同场合的礼制”,因为它们“与生活
之实质无关”(9页);有的作者则在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看法上有不同
表述。

生活史的研究,内地起步并不算晚,但通过这本论文集,我们会发现两岸学界在
研究理路上有明显区别。从本卷所选15篇文章中可以看出,台湾学者特别是年
轻学者不满足於单纯的名物细节考证,以及对现象的描述,他们充分利用所掌握
的西方理论,“重视生活情景背後的文化心态,设法从这一问题在时间中的发展
看出文化性格的常与变,并且设法与该社会的整体结构取得联系”(《导言》5页)。
从文章中我们看到,他们特别关注文本的性质、知识的性质,重视文本或知识的
使用者、消费者,把生活史的重点放在了“人”的活动与心态上。这恰是内地学者
所缺乏并需要加强的地方。

不过在强调理论以及研究视角的同时,丝毫也不应该降低对细节的考证。因为这
是阐发议论的基础。细节不真,议论越宏大,距离事实就越远。例如有一篇文章
在谈到唐宋间食用动物部位的变化时,因为考证不精,以为宋元才有的菜肴其实
唐代就有了,导致结论很不可靠。因此,研究生活史,在注意切入角度、重视理
论阐发的同时,一定不能忽略对事物本身的考释。考释功夫本是历史研究者的特
长,无论是研究“生活史”还是其他什?“史”都不能不充分发挥这一特长。



《礼俗与宗教》(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雷闻)

本卷由林富士主编,收入论文12篇,其时间跨度从汉到清,基本涵盖了中国古
代史的各个重要时期。从内容来看,既包括了佛教、道教、巫觋信仰,也包括了
孔庙祭祀、民间秘密宗教乃至蒙古族的萨满信仰等,可谓丰富多彩。

值得重视的是林富士撰写的《导言》,它并不具体介绍本书所收各篇论文的主旨,
而在於梳理台湾五十年来中国宗教史研究的理路,特别是其背景、主要研究课题
和角度,对於各领域的代表人物和作品则在注释中加以提示。可以说,这篇导言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台湾学界对於中国宗教史研究的框架性意见,使得我们的进一
步考察有了按图索骥的指南。

中古时期佛教的影响极为重大,因此本书收入了4篇相关论文,即康乐《素食与
中国佛教》、?尚文《後汉三国西晋时代佛教寺院之分布》、刘淑芬《五至六世纪
华北乡村的佛教信仰》,以及黄敏枝的《宋代佛教寺院与地方公益事业》。这些论
文从不同角度对於佛教如何融入中国社会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值得关注。

在民间信仰的领域,蒲慕州《汉代之信仰生活》无疑是一篇力作,对於和自然秩
序(如岁时节庆)、生命循环(如结婚、生子、丧葬)、日常生活(如衣食住行)
等相关的民间宗教活动进行了细致探讨,其研究意义其实并不仅限於汉代,因为
其中许多信仰观念也积淀下来并成为相当有力的古老传统。林富士《中国六朝时
期的巫觋与医疗》对於巫觋在医疗市场上的角色及其主要手段进行了分析。胡其
德《十二三世纪蒙古族的宗教信仰》则将蒙古族的信仰置於北亚草原的萨满传统
中,分析其观念、信仰和崇拜体系,并探讨蒙古族宗教信仰的演变与其社会形态
转型的关系,具有很强的?发性。

黄一农《明末中西文化冲突之析探》将明末一位信奉天主教的士大夫所面临的两
难困境作为个案呈现给读者,虽然天主教禁止纳妾和自杀,但王徵则最终选择娶
妾以延续家族香火,绝食以突显自身忠烈,这是在文化冲突和朝代鼎革的双重冲
击下的选择,具有重要的象徵意义。

本书中有关道教的论文相对较弱,只有丁煌《道教的“沐浴”探究》一篇,而且在
我看来,这篇也未必就是丁先生的代表作。另外,本册虽名为《礼俗与宗教》,
但事实上绝大多数文章是关於宗教信仰方面的内容,与礼制有关者惟有黄进兴
《权力与信仰:孔庙祭祀制度的形成》一篇,这无疑是个遗憾。当然在其他分册
中也收入了相关的论文,如康乐《从西郊到南郊:拓跋魏的国家祭典与孝文帝的
礼制改革》一文就收在《政治与权力》分册中,我们应该一并参看。



《生命与医疗》(中国国家图书馆善本部 史睿)

本卷由李建民主编,共收论文11篇。生命医疗史是1990年以来台湾史学界,特
别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辟的新领域,与以往医学史停留在研究著名
医史人物和历代医疗制度不同,新的生命医疗史采取社会史的取径,注重讨论医
者群体的社会属性、社会功能、主体意识和群际界定,分析医患关系;探究医学
知识体系的建立、传授以及各科的发展历程;从性别史的角度研究女性在医事活
动中的作用;引入地域文化视角,比较不同地理环境下医事活动的特徵;追溯身
体观和生命观的演变及其思想资源;梳理政府的福利和慈济制度,兼及其社会功
能;关注西方文化冲击下中西医不同观念和诊疗方法的碰撞。本册主编李建民编
选了足够精彩的生命医疗史论文,带领我们接近这个崭新的社会史研究领域。

金仕起《古代医者的角色》的新意在於研究医者的社会功能以及民间医者与官方
医者之间的社会流动。春秋至两汉是医生群体逐渐形成并在医疗活动中开始扮演
主导角色的时期,医学理论的典□也於此形成。魏晋以至唐宋,中国传统医学更
经历一连串根本性的转变,张嘉凤《“疾病”与“相染”》和李贞德《汉唐之间医书
中的生产之道》是研究这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张嘉凤详细论述传染病与社会文
化的关系。李贞德不仅梳理了汉唐间产科观念和技术的发展历程,而且注重女性
生育过程中男性医者和女性助产者的恩怨关系,此文还附录了从先秦道唐代医书
中滑胎助产、救治难产与产後保健诸方,并关注其中交感巫术的成分。林富士《试
论中国早期道教对於医药的态度》以宗教和医疗的关系为主题,是当前社会史研
究的重点。萧□《汉宋间文献所见古代中国南方的地理环境与地方病及其影响》
和梁其姿《疾病与方士之关系□:元至清间医界的看法》关注的问题相同,而时
序相接。萧□详细论述了南方地理环境与疾病的关系,并从病理学和流行病学的
角度分析医籍的记载。梁其姿不仅分析了方士医学的价值,而且比较了中西之间
环境医学趋向的差异。雷祥麟《负责任的医生和有信仰的病人》切入角度非常独
特,而又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可以开出一个医患关系史的新领域。祝平一《身体、
灵魂与天主:明末清初西学中的人体生理知识》从中西医论争的角度看待中西文
化的碰撞也很有新意。李建民《王莽与王庆孙》关於中国古代身体观的研究非常
出色。金中枢《宋代的几种社会福利制度》和王德毅《宋代的养老与慈幼》两篇
文章取径不同於20世纪90年代以後兴起的社会史研究,更近於制度史研究,当
然,制度史的清理是社会史研究的重要步骤之一。



《美术与考古》(北京师□大学历史系 李梅田)

本卷由?娟英主编,收入论文14篇。极具代表性,既代表了老中青三代学者学
术视点的变迁,也代表了不同学术背景下学术思想的差异。

台湾的美术史与美术考古研究,始终离不开台湾故宫博物院这一厚重的根基。收
入本卷的江兆申《六如居士之书画与年谱》、傅申《邓文原?莫是龙!现存日本
之问题中国书?研究之一》,不惟体现了研究者扎实的考证之功,还提出了一套
科学可行的书画真伪鉴定方法,於不经意间将现代考古学通用的类型学方法融入
书画研究之中,以已知推未知,体现了作者敏锐的学术洞察力。

石守谦、李玉?、谢明良、邢义田等作为台湾第二代美术史学界的领军人物,由
於具有美、日的教育背景,其研究也自然带有西方艺术史的印记,一个突出表现
就是,不再将美术品视为孤立的人和事,而是充分挖掘美术品背後的社会、历史、
风俗乃至思想世界;此外,重视考古新发现的美术作品,努力将艺术史与考古学
研究相结合,是这一代学者的共同点。

李玉?《山东早期佛教造像考》是在长期的田野考察基础上,对佛教艺术与文化
进行地域性和阶段性考察的典□;谢明良《从阶级的角度看六朝墓葬器物》,在
充分消化庞杂的墓葬考古材料的基础上,条分缕析了六朝墓葬的形制结构、随葬
器物与墓主等级三者的关系,并从区域文化的角度,探讨了晋室南迁之後,士大
夫葬俗、丧葬礼仪的变迁。邢义田《格套、榜题、文献与画像解释》,则是以山
东莒县发现的汉画像石为著眼点,重新检讨了汉画研究中的一些图像学问题,通
过探讨画像榜题、格套、文献、画像与时代思想之间的互动关系,使汉画研究上
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陈芳妹《宋古器物学的兴起与宋仿古铜器》,较全面地诠释
了宋代器物学繁荣的深层次原因;邓淑苹《君子比德》将史前至明清玉器分为四
个阶段,探讨了玉器的社会意义,玉器文化的阶段性变迁,从材料和研究方法上,
可视为美术史与考古学结合的典□之作;蔡玫芬《官府与官样》讨论宋代官府介
入瓷器生产之後,宋代瓷业发生的变化,揭示了宋代瓷业面貌变化的深层次原
因。陈葆真《图画如历史:传阎立本〈十三帝王图〉研究》,对这副传世名画作
了深入的剖析与复原研究,不乏新意;?娟英《北齐禅观窟的图像考》,仔细检
讨了北齐统治核心地区两处石窟的形制、造像、刻经等内容,进而探讨了北齐佛
教的特质,称得上是一篇石窟寺美术考古的佳作。

王正华、马孟晶、赖毓芝是台湾最新一代的美术史学者,均有西方艺术史的教育
背景,收入本卷的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分别对宋代院画、晚明版画、近代艺术
的一些特质作了深入的探讨,或代表了台湾新一代美术史学者的兴趣。




--
历史如此遥远却转瞬现身眼前  令人措手不及而迷人..
http://www.wretch.cc/blog/htycy  史记.历史与文化
http://140.111.161.146/historyweb/佛光历史系
bbs://bbs.hkday.net  香港的另一扇窗
http://tw.myblog.yahoo.com/jw!YaoVfQSaBA6dLGCLGg--
史家.书缘.世事之际
--
□———— Origin:<不良牛牧场> bbs.badcow.com.tw (210.200.247.200)—————□Welcome to SimFarm BBS -- From : [61.224.55.86]□□□ □□不良牛免费拨接→电话:40586000→帐号:zoo→密码:zoo □□□ —□
Thu May 11 21:20:20 2006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