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篇就如同和大家约定好的,是神兽篇的延续,谈的是华人最熟悉的神兽:龙。
在华人的认定中,「龙」这种神兽和西方人的 dragon 毕竟还是有些不同的,在华人的认
知中,龙除了是一种神兽外,还是文明上一种象徵至高无上权威的力量,所以历代帝王常
以真龙自居。
除了帝王之外,易经之类的玄学文化也常谈到龙,都有不同的象徵意义。
这是文化上的一种奇异的演进过程,但是我们今天要谈的龙和这些都比较没有关联,纯粹
是以神兽传说的角度来说说这种奇异生物的一些面相。
因为是在marvel板上聊这个,所以如果读这篇文章的朋友是古生物学专家,或是历史高人
可能会对里面的一些内容大有意见,但这是不可避免的一种冲突,就好像所有科学研究者
都无法接受这个板里的鬼故事,或是宗教体认经验。
解决的办法是如果您是对古生物学、历史、科学的理论很有洁癖的人,就不要费神看完这
篇文了,而我也不会回答这种学术上的质疑。如果一不小心闹得太严重了,我会考虑删掉
回覆推嘘文。
因为这篇文只是试著用一些不同的角度来讲古,虽然里面的资讯都不是编造出来的,但对
於一些很在乎学术研究精确性的朋友来说,这些诠释角度可能会让你非常不快,所以还是
不要太认真会好一点。
千万请大家记得,我们只是在分享,只是在讲一些有趣的事,有趣的现象,并不是在写论
文。
以上。
上一篇谈了几种在历史上出现过的神兽,在这一篇里,我们要谈谈属於华人世界的龙。
对於龙的另类看法,我在几年前便已经听过不同的说法,但是後来我尊敬的好朋友张开基
老师把这些相关看法以他独特的缜密研究方式集结一起,写出一本「中国侏□纪」,把这
一类关於中国龙传说的概奇集中起来。这本书对於这篇文的写就有著很大的贡献,我虽然
没有参与张老师写这本书的工作,但是对於他在这本书的所有概念,都是持赞成态度的。
在这种「另类看法」中,对於「中国龙」的看法大致上可以归类成以下几种:
一、古代中国龙并不是现代流传的这种形象,和天神、法力、帝王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二、古代的中国龙,是一种动物,而且可能和恐龙有关。
三、和西方的古生物学不同的是,从一些典籍中看出,本来应该在六千五百万年前就已经
灭绝的恐龙,很可能有部份存活在中国的上古时代,曾经和人类一起共同存在过。
龙,在中国的上古时代并不是神性很重的动物,有它的独特性,但是并没有和神、法、帝
王连结在一起。
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龙是「鳞□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
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如果有一种动物符合这样的描述,既是所有生物的总管理,能暗、能发亮、能变大变小,
也能变短变长,春分时能够在天空飞翔,秋分时在深渊里活动,那还真的是神兽了,而在
我们的理解中,也知道没有任何生物符合这样的叙述。
但是如果我们用另外一种思考方式来解释这段叙述:「如果这段话说的不是一种单一生物
,指的是一种族类呢?」
那麽,这句话就有了另一种含义:「龙的族类,位於所有生物的食物链顶端,有的住在阴
暗处,有的住在明亮的栖息地,有的细小,有的巨大,有的长,有的短;春分时期有的龙
可以在天空飞翔,秋分时有的就会潜入水中栖息。」
与其相信有一种神兽可以忽大忽小忽暗忽明飞天潜水,那麽这种「有一种龙的族类,有著
各种不同的形貌及各类相异的栖息习性」的说法是不是会比较合理一些?
在我们现在的认知中,那种具有神性的五爪金龙,其实和上古时期的龙是大不相同。现在
我们很熟悉的龙,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是这样叙述的:
「龙者鳞□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
,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
基本上,就是一种一看就知道不可能存在於现实世界的神兽。
但是,在中国的上古时代,对於龙的描述可不是这样的。
「夏朝孔甲时,天降雌雄二龙,孔甲不能养,又未得豢龙氏,而刘累学驯龙之术于豢龙氏
,於是为孔甲豢养二龙。孔甲嘉奖他,赐姓「御龙氏」,封于豕韦。母龙死,刘累将肉献
与孔甲吃,孔甲吃了还想要,让刘累再去找,刘累不能得,害怕怪罪,於是迁逃他处。」
「左传」中说:「豢龙子养龙为业,死则盐而食之。」
在这里的记载中,不只不将龙当成神物,倒像是家畜。而且还有一种专门饲养龙为职业的
达人。
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古代器物:「曾侯乙编钟」里,有一组的两侧,出现了类似後世的「雷
龙」、「腕龙」、「马门溪龙」的生物造型。
http://goo.gl/RUWM5
在「庄子」中,也提到过学习屠龙术的勇士,这些记载中提到的龙,并不见得可以用「巨
蛇」来解释。
而在许多中国古代文字中,只要是和龙有关的,常常都能看到和恐龙类似的造型。
http://goo.gl/0NzB6
有些古代史的研究家,把这里的「龙」解释为爬□类,是类似鳄鱼或是大蛇之类的生物,
但是古文中鳄鱼有自己的名称,叫做「猪婆龙」,而蛇更是一种早就为古人所熟悉的生物
,和这些记载中的「龙」,并不相同。
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至少在上古时代,曾经存在过一些巨大的,和爬□类相似的生物
,而它们的通称是「龙」。
早在阅读张开基兄的「中国侏□纪」之前,我就曾经看过这一类的推论,而且对於这样的
设想非常喜欢,因此根据这样的推想写出一部科幻小说「龙族秘录」,写的是一个在周朝
初年,为当时许多封国培养恐龙部队的部落故事。
在西方的古生物学中,很早就确认了恐龙族类的灭绝时期是六千五百万年前。但是,我认
为「上古时代的人曾经和恐龙共存」的推论并不会和西方的古生物学理论冲突。
因为「恐龙在六千五百万年前灭绝」的理论,可以容许「但在某些特定地区,在几千年前
仍有极少数恐龙种类残存下来」这样的推论。
和「恐龙曾经和人类共存」理论有些呼应的,是大家都很熟知的「龙生九子」传说。
传说中,龙生的九个小孩形貌个个不同,更有趣的是,没有一个像它们的老爸,可以说是
「神兽乃是拼凑而成」的一个好例子。
龙生九子是哪九子,其实有几个不同的说法,在这里只列了明朝杨慎写出的版本:
老大□□
老二螭吻
老三蒲牢
老四狴犴
老五饕餮
老六蚣蝮
老七睚□
老八狻猊
老九椒图
http://goo.gl/WbNrS
同样的,如果把这个传说当成是一种生物生下的九个形貌差异极大的後代,很明显就是神
话传说,但如果我们把这个传说以同样的另类角度审视,假设它是在描述龙族的多样化,
那麽「龙生九子」也可以解释为「龙的种类很多,分布在世上的後代形貌不同,虽然是同
一族类的生物,但是外型、习性都极为不同。
仔细看看网路上叙述的九子形貌,依稀可以看到不同恐龙的特徵。
第一子□□,形似龟,好负重,是龙头龟体的造型。
这种样子,和甲龙类的恐龙很相似。
第二子螭吻,外形龙头鱼身,和沧龙类很像。
第三子蒲牢,性好鸣叫,常被做成铜钟的兽环。
形体似龙而体积较小,所以可能是小型的恐龙。
第四子狴犴,形体似虎而有威力(一说好讼),个性喜好争斗,常见於官衙的门前,或在
龙头铡、虎头铡两侧,或牢狱的大门上
第五子饕餮算得上是最为人知的龙子,通常只知它是年兽,它因为好吃,所以都出现在古
代的锅盖侧边。甚至成为中国古代铜器最重要的装饰图案。
第六子蚣蝮,性好水,所以立於桥柱;也可以解释为一种水生的恐龙类。
第七子睚□,喜欢杀戮,所以常环绕在刀柄上。
龙身豺首,个性刚烈,好杀好斗,最适合刻镂於刀环、剑柄吞口,以求充满杀气。
也许是一种长相凶猛狰狞的恐龙类。
第八子狻猊,外型如狮,喜欢吞烟,香炉两侧最常看到它们盘旋。
另有一种说法是它好坐。而古代也常把狮子称之为狻猊。
第九子椒图,是最小的龙子,也最自闭,形体似螺蚌,常把自己卷成螺蚌的模样,站在大
门前。
在国外的一些传说,也可以看得到这种巨龙类生物的踪影。
在中世纪传说中最常和武士传说一起出现的,就是「巨龙」,或是「恶龙」,这些奇妙巨
大生物有的会飞,有的能喷火,而且毫无例外的都是勇士们屠杀的对象。
看看那些对恶龙的描述吧!「住在阴□的洞穴,巨大邪恶,齿牙尖利,常会喷出火焰…」
试想,如果是一个对恐龙全无概念的人,遇见这样庞大的爬□类生物,有的还凶恶残忍,
看到你喷出灼热的呼吸……
一个乍见恐龙的人,会不会有类似的描述呢?
在圣经约伯记第 40 章第 15 节中,曾经提到一种怪兽,在中文圣经里将它翻译成河马,
但是在希伯来原文中却是一种传奇中的动物,至於它是什麽,请您自己判定吧!
「…看那巨兽河马吧;…它像牛吃草…它的尾巴像香柏树竖立…它的骨头像铜管,它的腿
像铁棍,在我创造的百兽中它最奇特,只有它的创造者能击败它…」
在 41 章第 9 节中,又出现了另一种像恐龙的「海怪」:
「…看见过海怪的都吓坏了…它那令人恐怖的牙齿?它的背用一排排鳞甲组成…像石头坚
硬…它把铁当作乾草,把铜当作烂木…地上没有其它动物可和它相比,它是无所畏惧的动
物…」
时间回推到比较接近我们时代的清朝,在纪晓岚所著《阅微草堂笔记》第三卷「滦阳消夏
录三」有一则这样的记载:
「俞提督金□言:尝夜行辟展戈壁中,遥见一物,似人非人, 其高几一丈,追之甚急,弯弧中於胸,踣而复起,
再射之,始仆,就视,乃一大□虎,竟能人立而行,异哉。」
□虎,其实就是壁虎,大多只有手掌那麽大,但文中能站立的大□虎,高度有几公尺,至
少也像人那麽高,我曾经和飞碟达人吕应钟教授讨论过,吕教授翻了一些恐龙的相关资料
,认为当年其人遇到的,应该是恐龙类中的体型小而呈褐色的腔骨龙 coelophysis。
龙,是华人最熟悉的神兽,就如同前面所说的,如果是现在大家熟悉的「五瓜金龙」,那
肯定是一种不存在的神兽,因为光从它的形体来看,生物学家就可以找出一堆不符合生物
工学原理的漏洞。但是如果从「龙」的原型回溯上去,却可以窥见某种巨大生物曾经和上
古人类共同存在,甚至一同生活的微光漫影……
基本上,我手上的资料大概就是这样,如果大家有更多相关的资讯,可以在推文里分享。
但如果不同意这种天马行空推想的,可不要开战哦,毕竟我们从一开始就讲明了,这是在
分享,是在□聊,搞得太认真就没有意思了。如果闹得太凶了,我会保留删文的权利哦!
苏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