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开心手术」病患更「开心」—谈开心手术後并发纵膈腔炎的预防及处理(1)
环台医疗联盟
资料来源:嘉义基督教医院
嘉义基督教医院 心脏血管外科 主治医师 甘宗本
前言
目前开心手术最常使用的胸骨中央切开术是从十八世纪末开始的。然而直到百年後,
预防及治疗其术後感染的并发症仍是心血管,胸腔及整型外科医师的严峻挑战。虽然
在施行过胸骨中央切开手术及体外心肺循环的病人,其术後发生纵膈腔伤口感染的机
率并不高—约为百分之一,但其死亡率却高达14%到40%。而且有伤口感染的病人其住
院费用为其他正常病患的三倍。
发生率
根据以往大型的研究报告指出,开心手术後胸骨深部感染的发生率约在0.4%到2%之间
。近年来的研究报告指出其发生率大约为1%,而发生手术後伤口崩裂的机会又多过於
胸骨深部感染的发生率。
纵膈腔伤口感染的成因
由於免疫反应受到伤害以及细菌入侵的门户大开,接受过体外心肺循环手术本身就有
发生纵膈腔炎的危险。在发生纵膈腔炎的病患最常培养出来的菌种是格兰式阳性菌,
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合计就占了70%到80%。有将近40%的病患被发现是
多种菌种的混合感染。格兰式阴性菌及□菌所造成的感染则较不常见。
目前认为术後纵膈腔伤口感染的成因,除了手术前後无菌技术未能确实外,可能尚包
括胸骨的不稳定以及伤口的愈合不良,使得细菌侵入到深层组织。此外,纵膈腔的引
流不完全也使得胸骨後方的积液容易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
预防的方法
在讨论关於纵膈腔感染的预防之前,首先要确认纵膈腔感染的危险因子,包括糖尿病
,肥胖以及在冠状动脉绕道术中使用两侧的胸内动脉等。这些危险因子是有加成性的
:例如若在糖尿病的病患使用两侧的胸内动脉,其术後发生纵膈腔感染的机率是正常
手术病患的五倍。根据美国克里夫兰医院的研究报告指出,纵膈腔感染的危险因子包
括:(1)肥胖〈即体重增加超过正常的20%〉;(2)在糖尿病的病患使用两侧的胸内动
脉;(3)手术时间过长以及;(4)手术後大量输血等。
胸内动脉已被公认为是冠状动脉绕道术中理想的导管选择。这主要是因为其术後优异
的长期通畅率,在十年後超过90%仍然通畅,而大隐静脉导管则只有60%。同时使用两
侧的胸内动脉长期下来是否优於只用单侧目前仍然未有定论,然而许多研究报告都同
意,同时使用两侧的胸内动脉是造成纵膈腔伤口感染的危险因子。原因是当胸内动脉
被取下时,该侧的胸骨即失去了超过90%的血液供应。然而,使用两侧胸内动脉会导致
较高的伤口感染率,也有可能是因为其相关因素加总起来的结果:诸如手术的时间较
长,电烧使用的增加,以及术後需要重返开刀房止血的机会较多等,而这些原因本身
就是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
其他的危险因子包括抽烟以及慢性肺部疾病的病史,手术後较长时间的使用呼吸器等
。手术後的大量出血,甚至重新打开胸骨止血,也是纵膈腔伤口感染的危险因子。也
有一些研究报告认为危险因子还包括年龄过高、男性、手术的种类、再次的手术、服
用类固醇以及之前纵膈腔曾接受过放射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