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每周工作逾49hrs 易过劳死
#1
微风中,有惆怅的味道...
发信站: 东海大度山之恋 BBS 站 (bbs.thu.edu.tw )
发信人: GTOovertime.bbs@bbs.thu.edu.tw (微风中,有惆怅的味道...),
每周工作逾49hrs 易过劳死                           〔记者洪素卿/台北报导〕

你累了吗?现代人工作时间越来越长,压力越来越大,过劳症成为健康隐忧。调查显示,
每周工作超过49个小时、工作心理负荷大、家中有老小要照顾者,都是过劳的高危险群,
应该固定给自己一段时间喘息!

该项研究由劳委会劳工安全卫生研究所与台大共同进行受雇者调查,利用过劳量表检测1
万5千多名劳工,对其工作时间与职等、教育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日前刊登於台湾公共
卫生杂志。

高危险男劳工逾1成

结果显示,劳工平均每周工时为43小时,其中,逾4成男性1星期工作超过46小时。

根据量表及疲劳程度分析,发现1周工作超过49小时者疲劳指数最高,尤其是男性族群。
1周工作超过49小时者,男性劳工有12.7%,女性9%。

过去不少研究发现,工时过长会增加工作者的罹病风险,包括高血压、急性心肌梗塞、职
业灾害等。

主妇持家也会过劳

值得注意的是,未必只有工时过长会导致过度疲劳!这项研究同时也发现,女性的疲劳程
度与职等相关,女性主管、女性专业工作者的疲劳指数也都不低。

此外,家中有6岁以下小孩以及65岁以上失能老人需要照顾,也会显著提高疲劳的情况。

劳委会安卫所劳动医学组组长陈秋蓉指出,正常人偶尔都会感到疲劳,只要休息就会恢复
。若放任不管,没有给自己喘息时间,形成「慢性疲劳」时,器官会出现障碍,此时连休
息睡觉都无法恢复,若持续半年以上时,就是严重健康警讯,「过劳死」(Karoshi)的
风险就会大大增加。

不过,可别以为工时不长就没有过劳风险!陈秋蓉表示,造成过劳死的主要原因除了疲劳
,还有压力。有些高阶主管的工时不见得很长,但因压力太大,也会造成过劳死。尤其最
近一次的调查显示,将近2成(18.9%)劳工「自觉工作压力常常很高」。呼吁雇主宜让
劳工适时休息、适度减压。


--------------------------------------------------------------------------------

预防过劳 适度放松 千万别硬撑                       〔记者洪素卿/台北报导〕

「过劳死」目前在职业伤病中,是以「急性循环系统疾病」来认定,主要包括脑血管疾病
及心脏疾病的急性发作两大类,如统称中风的脑溢血、脑血栓、脑栓塞,及心脏性猝死、
心肌梗塞等心脏疾病。

台大医院环境及职业医学部主任郭育良指出,除了劳工本身有危险因子,像是高血压、高
血脂外,目前确知连续加班,以及长期超时工作都会提高中风或是心肌梗塞发作的危险。

只要劳工有超出寻常工作的特殊压力、发病前工作负担加重,例如死亡前24小时仍继续工
作,或死亡前1周,每天工作超过16小时;发病前半年,每月加班超过45小时以上,都可
以被视为因工作引发的过劳症。

其实预防过劳比起事後□定更重要!劳工透过各式放松的方法纾压,例如在饭前找个够安
静、不被干扰的环境,坐在椅子上或躺下来就可以放松。另依照顺序放松肌肉,如想要放
松肩膀的肌肉,在放松前,先高耸起肩膀,耸得越高越好,然後慢慢放松。


--------------------------------------------------------------------------------

过劳常见症状

所谓「过劳」指的是一种身心耗弱状态,是长期处在高度心理压力之下的压力反应。

过劳的成因相当复杂,多数的研究认为过劳是长期暴露於工作压力下的结果。

过劳的症状∶

1、经常感到疲倦、健忘。

2、突然觉得有衰老感。

3、肩部和颈部僵直发麻。

4、因为疲劳和苦闷失眠。

5、为小事烦躁和生气。

6、经常头痛和胸闷。

7、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心电图不正常。

8、体重突然变化大。

9、最近几年运动也不流汗。

10、自我感觉身体良好而不看病。

11、人际关系突然变坏。

12、最近常工作失误或者发生不和。


资料来源∶劳委会劳工安全卫生研究所(过劳自我预防手册)

自由时报2007/4/8
--

    开始去做
       总比什麽都不做好吧 !
     只要一投入
   就会意外的有好事发生
     例如在回家的途中
        看见美丽的夕阳

※ 来源:.大度山之恋 bbs.thu.edu.tw.[FROM: 61-228-164-225.]
Mon Apr 9 22:59:07 200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