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几年前媒体发明了『失联』一词,并大肆於传媒上运用,这个社会大众对於登山人士的过度关切就已经严重干涉到个人自主的权力了。以最近师大研究生郭正彦的事件为例,一个受过严格训练,且曾多次长期留驻山上进行研究的登山人员而言,在他评估过自身
拥有的资源及现况并做出决定後,何以山下的人能够凌驾其决定,甚至要端出罚则来强逼他下山呢?
太管处处长黄文卿表示:『虽然郭正彦事先已申请入山许可,但是太管处基於安全考量该山区以公告为封山地区,必须驱离山上人员,则原本申请的入山证就视同失效,郭正彦必须遵守规定,否则就是违反国家公园法,要受罚。』其中「驱离」的字眼与动作,在在
显示出其缺乏登山专业与不当的指示。
对於山难防救稍有涉猎的人应该都知道,台湾光复以来第一起引起社会大众注目的山难,是民国六十年奇莱山区的清大学生山难。当时清大七位学生在奇莱山区登山,因从收音机中得知娜定台风登陆台湾,一下子慌了手脚而四散逃命,导致五人殒命、两人受伤。事
後岳界分析此山难发生的主要原因,便是他们认为脚程一天便可到达的松雪楼是较佳的避风地点,而放弃自身拥有的帐篷粮食等资源,纷纷往松雪楼前进,途中便遇上风雨而体力不支导致失温。而今山上气候不佳、积雪深厚,太管处在此时强制要求郭正彦下山,岂不犯
了登山大忌矣?派出郭正彦从未要求过的直升机前往救援,再大声谴责其『不遵号令』、浪费国家资源,岂不令人啼笑皆非也?
国外的登山人士对於『独攀(Solo)』有相当的接受程度,对於山友的登山活动也倾向於信任的态度。敝人在前往美国阿帕拉契山径登山时,便深深地感受到他们对山友的尊重。山径的入口处往往会立著一个路牌,提醒『本山区之难易程度,请评估过自身能力後再
进入山区;若因经验或装备不足而导致救援行动之发生,可能违反联邦法律,并将对山友收取搜救费用』。今天郭文彦不但有丰富的经历,且粮食资源充足,更有山屋可供栖身,种种的客观条件对一名登山者而言已是十分富足;他在恶劣的天候条件下仍具有坚定的意志
及强烈的热忱,,这是难能可贵的勇气,社会大众应该给予支持鼓励,而不是诋毁谩骂。 (作者:淡江登山社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