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转录]郭正彦专访-自由时报之独家报导
#1
功成身退
发信人: past.bbs@bbs.ntnu.edu.tw (功成身退),
   今天自由时报  第二十一页  占了一半页面

  【全文转录自自由时报电子新闻网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

被救出奇莱山 郭正彦不甘心  〔记者陈正王□花莲报导〕

  本月九日在奇莱山区被救下山的台湾师□大学研究生郭正彦昨天透露,太鲁阁国家
公园管理处当时坚持要「救他下山」,并把他的家人都找来时,他在山上曾一度想要
自杀抗议,但最後想这只会带给家人朋友痛苦,而对方顶多「丢官去职」太不值得,
因而打消念头。

 郭正彦事件日前引起社会不小质疑,当时山下不断透过转述,传出他将要下山或又
不下山的反覆想法,郭正彦下山後至今也不曾对外公开说明,但在同学的鼓励下,今
天将公开这段期间的想法与过程,让外界明了他在山上的实际状况与心路历程。

 郭正彦一月十五日上山,二月九日搭空军直升机下山,除夕、春节都在大雪纷飞的
高山与水鹿相伴,目前台湾从事台湾水鹿研究寥寥无几,郭正彦这次上山观察到水鹿
在雪地中的活动,是国内唯一的水鹿雪地纪录。

 为了这次的研究,他从大三起就训练自己独自登山与雪地活动的能力,并在选定磐
石西峰为研究营地後,去年四月起每月都上山,预计观察水鹿在一年四季十二个月的
活动,每次上山都背了约四十公斤的物资,囤积在研究营地,作为冬季雪地观察之用
,他也被山社朋友称为「驮兽」。

 「驮兽」几乎把家当全部搬上山,除了食物燃料不虞匮乏,观察器材更是应有尽有
,包括单筒、双筒望远镜、摄影机、单眼相机、MD录音机,甚至最专业的测距仪都
搬上山了。

 郭正彦的研究样区位於□线上,是一处有宽阔视野的高地草原,离营地天气好时约
一个小时路程,他多半在早上七点许就到达草原高处的「等鹿点」,架好三脚架及单
筒望远镜,并用肉眼或双筒望远镜搜索。

 有时候一天可观察到多只鹿的活动,例如公鹿以角互顶打架,母鹿带小鹿或反刍等
,甚至水鹿被昆□打扰而产生的甩耳次数,他也都记录下来,但也有不少时候,他枯
坐一整天,连个影子也没看到。

  水鹿不来的时候,他就欣赏其他生物在高山上的活动,例如他曾看到两只平常在低
海拔出没的大冠鹫,这次雪季中竟然盘旋飞到三千公尺的高山,当地既无它的食物,
他很好奇「大冠鹫飞这麽高做甚麽?」

 和郭正彦一起上山的张志玮及苏奕帆,原本元月十九日要下山回家过春节,但山上
十八日晚间开始飘雪,连续几天,三人为了安全都待在帐篷中,轮流清除帐篷积雪,
或做雪砖搭建雪墙作为运动,附近则不时传来水鹿的警戒或发情的鸣叫声,郭正彦一
直担心天候恶劣,让他无法出去研究。

  为了这次研究,郭正彦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在家过春节,研一那年春节,他到玉山参
加雪地训练,今年则在帐篷里,幸好两个朋友因为大雪无法下山,三个人二十一日除
夕当天就在帐篷中享用丰盛的年夜饭。

 二十五日大年初四天气放晴,张、苏两人决定先行下山,郭正彦则到样区,观察到
一只硬角成年公鹿在雪地中活动,上百公斤的公水鹿,因鹿蹄表面积很小,根本难以
在雪地中行走,最後是采用「鹿游式」连滚带翻地滑下雪坡,并在雪地上留下一道明
显的路迹;当天回到营地,发现张、苏两人竟然又回到营地,原来西边积雪过深,两
人决定隔天从东□下山。

 才放晴两天,二十七日又开始下雪,郭正彦心中有点沮丧,想说才工作两天又要休
息了,雪中不敢远出,多在帐篷内研读美国的水鹿研究文献,感叹国外对於外来物种
都可以投入庞大资源研究,原产国的东南亚国家至今却没有一篇像样的研究报告。

 一月二十九日郭正彦得知张、苏两人受困磐石主峰并向外求援,他赶紧和山下女友
连络,确定两人并无大碍,只因苏奕帆恰逢生理期身体较虚弱,但因粮食还可撑三天
,郭正彦决定若直升机无法在两天内救出两人,他将前往支援。

 一月三十日阳光露脸,郭正彦看到直升机在附近盘旋,中午十二点二十分从广播中
得知两人已被救下山送医,相当高兴,未料十分钟後,直升机却在他帐篷旁十五公尺
处降落,螺旋桨劲风几乎要将帐篷吹倒,锅盆四处飞散。

 因雪深风大,郭正彦无法接近直升机,只能用手势表达要留在营地,并且赶紧进入
帐篷中以体重护住,以免研究资料四散,未料此一行为後来被解释成「不理救援,迳
自走入帐中。」

 直升机走後,郭正彦心神未定,赶紧换上装备,带著手机,到路程超过半小时外的
风口打电话,女友告知直升机是要上山接他的,但郭正彦不解,申请期限还没到为甚
麽要下山?晚上又听说家人很担心,阿妈泪流满面,郭正彦相当激动,认为让家人担
心就是他的不孝,有种被迫害的感觉,顿时热血沸腾,但仍相信亲友们会相信他,并
尊重他的感觉。

 此後多天,郭正彦只要听到直升机的声音就感到惊恐,深怕又是要来接他下山的,
研究也难以专注,二月二日晚间听广播,得知太管处官员捏造他「希望下山」的意愿
,心中很激动,不解太管处为何要如此对待他。

 之後又似乎不时听到直升机的声音,广播里也不断听到海鸥直升机将视天候上山的
消息,郭正彦认为自己已如惊弓之鸟,再下去一定会出现精神疾病,一直在想「要怎
样他们才能死心?」

 得知地面救援队上山後那几天,郭正彦开始浮出自杀抗议的想法,或甚至想跟救援
队捉迷藏,因为他自认当地地形没有人比他熟,不过在想到每个救援队员的背後都有
一个家庭,也背负上级压力,而且他们为了他都冒著生命危险上山,他不知该怎麽办
。

 二月九日,郭正彦躺在温暖的睡袋里听著中广音乐网,过午後渐渐有阳光透进营帐
,这是久违的好天气,突然听到喀喀声,隐约又有人声,拉开营门一看,原来救援队
真的到了,队员里有他的雪训老师、好朋友,他们冒著生命危险上山。此时郭正彦心
中充满感激和不甘心的矛盾,想了一想,跟著下山算了。

--

     爬一次山
                结一个缘
                           圆一个爬山的梦
                                            珍藏这美丽的梦
                                                                 By 智文
精灵之城 Tue Feb 17 17:23:44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转录]郭正彦专访-自由时报之独家报导
#2
功成身退
发信人: "大阳种子" <sunseed@seed.net.tw>,
小胡子冒险学校网站,有那几天奇莱山区的大雪实况,这样的大雪,
连熊掌都出动了哦!

上去看看吧!
http://www.climb.idv.tw


"功成身退" <past.bbs@bbs.ntnu.edu.tw> 在邮件 news:4AgS8W$MDV@bbs.ntnu.edu.tw
中撰写...
> ※ 本文转录自 [ClimberHouse] 看板
>
> > 标题: 郭正彦专访-自由时报之独家报导
> >    今天自由时报  第二十一页  占了一半页面
>
>   【全文转录自自由时报电子新闻网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
>
> 被救出奇莱山 郭正彦不甘心  〔记者陈正王□花莲报导〕
>
>   本月九日在奇莱山区被救下山的台湾师□大学研究生郭正彦昨天透露,太鲁阁国家
> 公园管理处当时坚持要「救他下山」,并把他的家人都找来时,他在山上曾一度想要
> 自杀抗议,但最後想这只会带给家人朋友痛苦,而对方顶多「丢官去职」太不值得,
> 因而打消念头。
>
>  郭正彦事件日前引起社会不小质疑,当时山下不断透过转述,传出他将要下山或又
> 不下山的反覆想法,郭正彦下山後至今也不曾对外公开说明,但在同学的鼓励下,今
> 天将公开这段期间的想法与过程,让外界明了他在山上的实际状况与心路历程。
>
>  郭正彦一月十五日上山,二月九日搭空军直升机下山,除夕、春节都在大雪纷飞的
> 高山与水鹿相伴,目前台湾从事台湾水鹿研究寥寥无几,郭正彦这次上山观察到水鹿
> 在雪地中的活动,是国内唯一的水鹿雪地纪录。
>
>  为了这次的研究,他从大三起就训练自己独自登山与雪地活动的能力,并在选定磐
> 石西峰为研究营地後,去年四月起每月都上山,预计观察水鹿在一年四季十二个月的
> 活动,每次上山都背了约四十公斤的物资,囤积在研究营地,作为冬季雪地观察之用
> ,他也被山社朋友称为「驮兽」。
>
>  「驮兽」几乎把家当全部搬上山,除了食物燃料不虞匮乏,观察器材更是应有尽有
> ,包括单筒、双筒望远镜、摄影机、单眼相机、MD录音机,甚至最专业的测距仪都
> 搬上山了。
>
>  郭正彦的研究样区位於□线上,是一处有宽阔视野的高地草原,离营地天气好时约
> 一个小时路程,他多半在早上七点许就到达草原高处的「等鹿点」,架好三脚架及单
> 筒望远镜,并用肉眼或双筒望远镜搜索。
>
>  有时候一天可观察到多只鹿的活动,例如公鹿以角互顶打架,母鹿带小鹿或反刍等
> ,甚至水鹿被昆□打扰而产生的甩耳次数,他也都记录下来,但也有不少时候,他枯
> 坐一整天,连个影子也没看到。
>
>   水鹿不来的时候,他就欣赏其他生物在高山上的活动,例如他曾看到两只平常在低
> 海拔出没的大冠鹫,这次雪季中竟然盘旋飞到三千公尺的高山,当地既无它的食物,
> 他很好奇「大冠鹫飞这麽高做甚麽?」
>
>  和郭正彦一起上山的张志玮及苏奕帆,原本元月十九日要下山回家过春节,但山上
> 十八日晚间开始飘雪,连续几天,三人为了安全都待在帐篷中,轮流清除帐篷积雪,
> 或做雪砖搭建雪墙作为运动,附近则不时传来水鹿的警戒或发情的鸣叫声,郭正彦一
> 直担心天候恶劣,让他无法出去研究。
>
>   为了这次研究,郭正彦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在家过春节,研一那年春节,他到玉山参
> 加雪地训练,今年则在帐篷里,幸好两个朋友因为大雪无法下山,三个人二十一日除
> 夕当天就在帐篷中享用丰盛的年夜饭。
>
>  二十五日大年初四天气放晴,张、苏两人决定先行下山,郭正彦则到样区,观察到
> 一只硬角成年公鹿在雪地中活动,上百公斤的公水鹿,因鹿蹄表面积很小,根本难以
> 在雪地中行走,最後是采用「鹿游式」连滚带翻地滑下雪坡,并在雪地上留下一道明
> 显的路迹;当天回到营地,发现张、苏两人竟然又回到营地,原来西边积雪过深,两
> 人决定隔天从东□下山。
>
>  才放晴两天,二十七日又开始下雪,郭正彦心中有点沮丧,想说才工作两天又要休
> 息了,雪中不敢远出,多在帐篷内研读美国的水鹿研究文献,感叹国外对於外来物种
> 都可以投入庞大资源研究,原产国的东南亚国家至今却没有一篇像样的研究报告。
>
>  一月二十九日郭正彦得知张、苏两人受困磐石主峰并向外求援,他赶紧和山下女友
> 连络,确定两人并无大碍,只因苏奕帆恰逢生理期身体较虚弱,但因粮食还可撑三天
> ,郭正彦决定若直升机无法在两天内救出两人,他将前往支援。
>
>  一月三十日阳光露脸,郭正彦看到直升机在附近盘旋,中午十二点二十分从广播中
> 得知两人已被救下山送医,相当高兴,未料十分钟後,直升机却在他帐篷旁十五公尺
> 处降落,螺旋桨劲风几乎要将帐篷吹倒,锅盆四处飞散。
>
>  因雪深风大,郭正彦无法接近直升机,只能用手势表达要留在营地,并且赶紧进入
> 帐篷中以体重护住,以免研究资料四散,未料此一行为後来被解释成「不理救援,迳
> 自走入帐中。」
>
>  直升机走後,郭正彦心神未定,赶紧换上装备,带著手机,到路程超过半小时外的
> 风口打电话,女友告知直升机是要上山接他的,但郭正彦不解,申请期限还没到为甚
> 麽要下山?晚上又听说家人很担心,阿妈泪流满面,郭正彦相当激动,认为让家人担
> 心就是他的不孝,有种被迫害的感觉,顿时热血沸腾,但仍相信亲友们会相信他,并
> 尊重他的感觉。
>
>  此後多天,郭正彦只要听到直升机的声音就感到惊恐,深怕又是要来接他下山的,
> 研究也难以专注,二月二日晚间听广播,得知太管处官员捏造他「希望下山」的意愿
> ,心中很激动,不解太管处为何要如此对待他。
>
>  之後又似乎不时听到直升机的声音,广播里也不断听到海鸥直升机将视天候上山的
> 消息,郭正彦认为自己已如惊弓之鸟,再下去一定会出现精神疾病,一直在想「要怎
> 样他们才能死心?」
>
>  得知地面救援队上山後那几天,郭正彦开始浮出自杀抗议的想法,或甚至想跟救援
> 队捉迷藏,因为他自认当地地形没有人比他熟,不过在想到每个救援队员的背後都有
> 一个家庭,也背负上级压力,而且他们为了他都冒著生命危险上山,他不知该怎麽办
> 。
>
>  二月九日,郭正彦躺在温暖的睡袋里听著中广音乐网,过午後渐渐有阳光透进营帐
> ,这是久违的好天气,突然听到喀喀声,隐约又有人声,拉开营门一看,原来救援队
> 真的到了,队员里有他的雪训老师、好朋友,他们冒著生命危险上山。此时郭正彦心
> 中充满感激和不甘心的矛盾,想了一想,跟著下山算了。
>
> --
>
>      爬一次山
>                 结一个缘
>                            圆一个爬山的梦
>                                             珍藏这美丽的梦
>                                                                  By 智文
> --
> ※ Origin: 精灵之城<bbs.ntnu.edu.tw> ◆ From:
210-58-242-225.cm.apol.com.tw
Wed Feb 18 09:06:06 200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