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旨】这一章书的意思,是说明孝悌之道,不但可以感人,而且可以感动
天地神明。中国古代哲学,即是天人合一,故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人为父母所
生,即天地所生,所以说有感即有应。以证明孝悌之道无所不通的意思。故列於
十六章。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
天地明察,神明彰矣。」
【白话】孔子:「上古的圣明之君,父天母地。所以对於天地父母,是同样
的看待。如事父孝,那就是效法天的光明。事母孝,那就是效法地的明察。
推孝为悌,宗族长幼,都顺於礼,故上下的大小官员和老百姓,都被感化而
能自治。照这样的一切顺序,人道已尽到好处了,人君如能效法天明,那天
时自顺,效法地察,那地道自审,这样以来,神明自然就会彰显护佑。
本章共分四段。
以上是首段,说明孝悌感通天地。
「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
;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
【白话】所以就算是说天子,也还有比他更高的人,那就是他的父亲。天子
也有他前面的人。就是他的兄长。照这样的关系看来,天子不但不自以为尊
,还要尊其父。不但不自以为先,还要先其兄。另外,设立宗庙祭祀,以致
其爱敬之诚,也是孝的推广,不忘亲族的意思,自身的行为,稍有差错,就
要辱及祖先。所以修持其本身之道德,谨慎修养,不敢有一点怠忽之处,恐
怕万一有了差错,就会遗留祖宗亲族之羞。至於本身道德无缺,人格高尚,
到了宗庙致敬祖先,连鬼神都会喜悦、受享。圣明之君,以孝感通神明,甚
麽能大过他呢?」
以上是第二段,说明孝悌感通鬼神。
「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光於四海,无所不通。」
【白话】由以上的道理看来,孝悌之道,若果做到了至极的程度,就可以与
天地鬼神相通,天人成了一体,互为感应,德教自然光显於四境之外,远近
幽明,无所不通。
以上是第三段,说明孝悌之至,远近幽明,无所不通。
「《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白话】孔子引诗经大雅篇文王有声章的这一段话说:「天下虽大,四海虽
广,但是人的心理,是一样的。所以文王的教化,广被四海,只要受到文王
教化的臣民,地域不分东西南北,没有发挥良知而不心悦诚服的,这样可以
证明盛德感化之深无所不通的意思。
以上是第四段,引诗作证。以证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天下之大,孝的感
应,无所往而不通的意思。
【新讲】宋朝理学家说:「此心同、此理同也。」其实天地之间也有一个理
,这个理是可以互相感应的。那就可以形成莫大的风潮,无人可以敌挡。孝
道是人间的正气,它能充满宇宙、也能打破生死,这是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
的力量!
--
********************************
基督教网路传道中心」欢迎参观:
用滑鼠左键点一下下面位址,可立即进入。
Christian missionary on Web, Blog:
To enter, press the left key on adress blow
http://tw.myblog.yahoo.com/chanz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