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第五章 第 四 圣 谛 : 道 谛
#1
净心
      ┌———————————————┐
      │第五章   第 四 圣 谛 : 道 谛 │
      └———————————————┘
----------------------------------------------------------------------------

    第四圣谛就是导致苦之止息的途径——道。这道叫做中道,因为它是避免两个极端
的。一个极端就是经由感官的享受去追寻快乐,是「低级、平庸、无益的凡夫之道」。
另一个极端是经由各种自虐的苦行以寻求快乐,这是「痛苦、无价质而无益的」。佛自
己都曾尝试过这两种极端,深知其无有实益,才由亲身的证验,发现了「能够产生知、
见,导致宁静、内证、正觉、涅盘」的中道。这正道一般都称之为八正道,因为它是由
八个部份所组成。这八个部份就是:

    一、正见——正实的知见。
    二、正思——正确的思维。
    三、正语——正直的言语。
    四、正业——端正的行为。
    五、正命——正当的职业。
    六、正勤——正好的努力。
    七、正念——正净的忆念。
    八、正定——正统的禅定。

    佛献身说法四十五年,几乎在他的全部教诫中都牵涉到这一道谛。他以各种不同的
方法、不同的措辞,对不同的人宣说这一真谛。完全视闻法者的根器、智慧以及力行能
力,而对机施教。但是藏经里面成千卷佛所说经的要义,不外乎讲的是八正道。

    读者诸君不可认为上面所列的八条途径,应当依照上开的一般次序而逐条修习。实
际上,应当视各人能力所及,尽可能同时修习。这些道彼此之间互有关连。修习一道,
也有助於培育其它各道。

    这八条途径的主要目的,在促进及完成佛教的基本训练:就是所谓的戒、定、慧的
三学。[注一]因此,如果将八正道依三学归类,自将有助於对此一真谛获得较有条理
的了解。

    戒学是建立在对一切众生普遍爱护、慈悲摄持的广大观念之上的。这也是佛教的基
础。许多学者们谈到佛教或写作有关佛教的文字的时候,往往耽迷於枯燥的哲学及形上
学的歧途之中,而忘记了佛教这一伟大理想,实在市一桩遗憾之至的事情。殊不知佛说
法乃是「为了众生的利益,为了众生的福祉,为了悲悯众生之故。」

    根据佛教,一个完人必须具备两种品性:悲与慧。这两者必须予以等量的培育与发
展。悲代表著爱、慈、善、恕以及情感方面的其他高尚情操,也就是心的品质。而慧则
代表著理智方面或思想方面的品质。只发展情感而忽略了理智,会造成一个好心的傻瓜
。只发展理智而忽略了情感,也许会使人变成一个铁石心肠的思想家,而毫无对人的同
情。因此,要成为完人,必须两者等量培育。这就是佛教生活方式的目的。这里面,悲
与慧是不可分的,下文便见分晓。

    以爱与悲为基础的戒学里,包括了八正道中的三条道:正语、正业与正命。(前开
第三、四、五等三正道)

    正语的意思是:(一)不妄语,(二)不窃议、诽谤、及发表足以引起个人或团体间憎
恨、敌意、倾轧、不和的言论,(三)不用苛刻、粗鲁、无礼、酷毒、及骂詈的言辞,
(四)不作无意义、无利益而愚蠢之饶舌与空谈。这几种不正当而有害的言语既已戒绝,
则发言自然真实,用词自然友善、愉快、温柔、充满意义与利益。凡人发言,不可不慎
。说话必须顾到时地。如所言无益,则应保持「高贵的缄默」。

    正业的目的是提倡合乎道义、荣誉而和平的行为。它的戒条是不杀生、不偷盗、不
作不诚实的交易,及非法的性交。而应当帮助别人过一种堂堂正正的、和平而光荣的生
活。

    正命的意思,就是不从事於他人有害的职业,例如贩卖军火武器、醇酒鸩毒、屠宰
、欺诈等。而应以光荣无咎,不危害他人之职业为生计。从这一条可见佛教是强烈反对
任何战争的。因为它制定贩卖军火武器是邪恶而不正当的生计。

    八正道中这三条(正语、正业、正命)构成合乎伦理的行为(戒学)。须知佛教的
伦理与道德的行为,是以增进个人及社会生活的和谐快乐为目的的。这种道德的行为,
是所有精神方面的高度成就所不可或缺的基础。精神生活的开展,如果没有这道德的基
础,是不可能达到的。

    其次就是心智的锻□(定学)。此包括了八正道的另外三条:正勤、正念(亦作正
志)与正定(前开六、七、八等三条)。

    正勤(亦作正精进)就是以坚强蓬勃的意志(一)以阻止邪恶不善的念头的生起,
(二)以□除已生起的邪恶不善的念头,(三)使得尚未生起的善良健全的念头得以生起,
(四)使已生起的善良健全的念头充份发展而臻於至善之域。

    正念(或正志)(即所谓身、受、心、法之四念处——澄基注)就是对於(一)身体
的活动,(二)情绪的感受,(三)心智的活动,(四)观念、思想、见解等法,精勤注意观
照,忆念不懈。

    将注意集中於呼吸(数息法),是一种很有名的方法,可以从锻□身体而达到精神
的开展。此外,尚有多种修习禅观的方法,也都以急中注意於身体为发展正念的途径。

    关於情绪的感受,行者必须对各种感受,不愉快的、中性的、以及它们在他体内生
起及消失的过程,无不了了分明。

    关於心智的活动,行者必须自觉他的念头是否淫佚?是否嗔恚?是否迷惑?是否散
乱?还是系著一处。就照这样子,行者对於本身每一举心动念,如何生起?如何消失?
俱应了了分明。

    至於意念、思想、观念等,行者必须了解它的性质:如何生起?如何消失?如何开
展?如何抑制?摧毁?

    以上四种心智的培育或禅观的修持,在《四念处经》中也有详尽的论究。[注二]

    心智的锻□中的第三项,也是最後一项,就是导致四禅的正定。这禅定一般都误叫
它做出神或神游(编者注:出神或神游,是道教的一种特殊禅定,与佛教禅定不同,切
须分别),修到初禅的时候,行者若干强烈的欲望以及不健全的思想如淫佚、嗔忿、贪
睡、掉悔、疑法(五盖)等,一时尽除。心里常保持喜乐二支及某些心理活动。到二禅
的境界时,所有思想的活动全部被抑制,从而产生内净支及一心支,同时保留喜支与乐
支。三禅时,喜支因为是一至种动态的感受,也消失了。但是乐支仍在,另外还加了行
舍的一支。到了四禅的境地,所有一切的感受,甚至乐、非乐、喜、忧悔都消失了,只
馀纯净的舍支与念支。

    心智就是这样子经由正勤、正念与正定的训练与约束而发达起来的。

    其馀两条道:正见与正思,就构成三学中的慧学。

    正思所表诠的,是对一切众生爱护的思维、非暴力的思维、及舍己的离欲不执著的
思维。在这里请注意:将舍己的无著、爱护、以及非暴力的思维归在慧学之内,是很关
重要的。这很明显的表示真正的智慧是赋有这些特质的。而一切自私的欲念、嗔恚、憎
恨、暴力,都是缺乏智慧的结果。在任何的生活圈子里,无论是个人的、社会的、或政
治的,都是如此。

    正见就是对事物的如实知见,而四圣谛也就是阐释一切事物的真相。因此,正见最
後就变成对於四圣谛的知见。这知见就是直窥最终实相的最高智慧。根据佛教,知见有
两种:我们一般称之为知见的实在只是知识;一堆累积的记忆,以及根据若干已知的条
见,由理性对某一课题所得的了解而已。这种知见叫做事见,是不很深入的见解。真正
深入的知见叫做理见,是不关事物的名称、标志,而对其实际相状所具的真知灼见。这
种深见只有在心地中一切杂染都已涤除净尽,而且经过禅定的锻□,达到充分发展的程
度,方有可能。

    从这篇简短的叙述道谛的文字里,可以看出这「道」乃是一种生活方式,为每一个
人所应遵行、修习、宏扬的。它是身口意的自律、自我的开展、自我的净化。它与信仰
、祈祷、崇拜与仪规完全无关。从这一意义来讲,它不含有任何通俗称为「宗教」的成
分。它是一条通过道德、理性与精神的完美化而走向最终实相、圆满自在、快乐与和平
的途径。

    在佛教国度里,遇到宗教节日,也有些简单而优美的习俗与仪式。它们与真正的「
道」很少关系。但也有相当的价值,因为它们能满足对教义理解较浅的信徒们若干宗教
情绪的需要,而逐渐援引他们走上这条圣道。

    关於四圣谛,我们有四桩事情要做:

    第一圣谛是苦谛——人生的实相。一切苦难、忧患、喜乐、缺陷、不如意、无常、
无实,都是人生的实际。关於这点,我们要做的,清处而澈底地了知这苦的事实。

    第二圣谛——苦的根源。这根源是贪欲、「渴(爱)」以及伴随著它们的种种染污
不净法。仅仅了解这一事实是不够的。我们要做的,是抛弃它、□除它、消灭它、根绝
它。
    第三圣谛是灭谛——涅盘、绝对真理、最终实相。在这方面我们要做的,是去亲身
体证它。

    第四圣谛——导向体证涅盘之路。但仅仅有了对这「道」的智识,不论多麽澈底,
都是没有用的。这方面我们的工作是依教奉行,锲而不舍。[注四]


注释:

一:见巴利文学会版《中部经》第一集第三零一页。
二:见本书第七章「修习:心智之培育」。
三:见巴利文学会版《清净道论》第五一零页。
四:见一九二二年阿路葛玛版大品第一零页。


本文录自『佛陀的启示』

--

▲▲▲   □□□  □□□□□□□□□□□□□□    
□□□ □□□□□□□□    □□□  □  □□□    ▲▲▲
□□□ □□□□□□□□□□□□□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Ξ     □□□□□□□□□□□□  □    □□□   欢迎加入交流讨论  
  □□ □□□□□□□  □□□      □□□  □□□□Ξ  http://cbs.ntu.edu.tw
Fri Jul 8 18:38:19 2011
回覆 | 转寄 | 返回

第五章 第 四 圣 谛 : 道 谛
#2
净心
      ┌———————————————┐
      │第五章   第 四 圣 谛 : 道 谛 │
      └———————————————┘
----------------------------------------------------------------------------

    第四圣谛就是导致苦之止息的途径——道。这道叫做中道,因为它是避免两个极端
的。一个极端就是经由感官的享受去追寻快乐,是「低级、平庸、无益的凡夫之道」。
另一个极端是经由各种自虐的苦行以寻求快乐,这是「痛苦、无价质而无益的」。佛自
己都曾尝试过这两种极端,深知其无有实益,才由亲身的证验,发现了「能够产生知、
见,导致宁静、内证、正觉、涅盘」的中道。这正道一般都称之为八正道,因为它是由
八个部份所组成。这八个部份就是:

    一、正见——正实的知见。
    二、正思——正确的思维。
    三、正语——正直的言语。
    四、正业——端正的行为。
    五、正命——正当的职业。
    六、正勤——正好的努力。
    七、正念——正净的忆念。
    八、正定——正统的禅定。

    佛献身说法四十五年,几乎在他的全部教诫中都牵涉到这一道谛。他以各种不同的
方法、不同的措辞,对不同的人宣说这一真谛。完全视闻法者的根器、智慧以及力行能
力,而对机施教。但是藏经里面成千卷佛所说经的要义,不外乎讲的是八正道。

    读者诸君不可认为上面所列的八条途径,应当依照上开的一般次序而逐条修习。实
际上,应当视各人能力所及,尽可能同时修习。这些道彼此之间互有关连。修习一道,
也有助於培育其它各道。

    这八条途径的主要目的,在促进及完成佛教的基本训练:就是所谓的戒、定、慧的
三学。[注一]因此,如果将八正道依三学归类,自将有助於对此一真谛获得较有条理
的了解。

    戒学是建立在对一切众生普遍爱护、慈悲摄持的广大观念之上的。这也是佛教的基
础。许多学者们谈到佛教或写作有关佛教的文字的时候,往往耽迷於枯燥的哲学及形上
学的歧途之中,而忘记了佛教这一伟大理想,实在市一桩遗憾之至的事情。殊不知佛说
法乃是「为了众生的利益,为了众生的福祉,为了悲悯众生之故。」

    根据佛教,一个完人必须具备两种品性:悲与慧。这两者必须予以等量的培育与发
展。悲代表著爱、慈、善、恕以及情感方面的其他高尚情操,也就是心的品质。而慧则
代表著理智方面或思想方面的品质。只发展情感而忽略了理智,会造成一个好心的傻瓜
。只发展理智而忽略了情感,也许会使人变成一个铁石心肠的思想家,而毫无对人的同
情。因此,要成为完人,必须两者等量培育。这就是佛教生活方式的目的。这里面,悲
与慧是不可分的,下文便见分晓。

    以爱与悲为基础的戒学里,包括了八正道中的三条道:正语、正业与正命。(前开
第三、四、五等三正道)

    正语的意思是:(一)不妄语,(二)不窃议、诽谤、及发表足以引起个人或团体间憎
恨、敌意、倾轧、不和的言论,(三)不用苛刻、粗鲁、无礼、酷毒、及骂詈的言辞,
(四)不作无意义、无利益而愚蠢之饶舌与空谈。这几种不正当而有害的言语既已戒绝,
则发言自然真实,用词自然友善、愉快、温柔、充满意义与利益。凡人发言,不可不慎
。说话必须顾到时地。如所言无益,则应保持「高贵的缄默」。

    正业的目的是提倡合乎道义、荣誉而和平的行为。它的戒条是不杀生、不偷盗、不
作不诚实的交易,及非法的性交。而应当帮助别人过一种堂堂正正的、和平而光荣的生
活。

    正命的意思,就是不从事於他人有害的职业,例如贩卖军火武器、醇酒鸩毒、屠宰
、欺诈等。而应以光荣无咎,不危害他人之职业为生计。从这一条可见佛教是强烈反对
任何战争的。因为它制定贩卖军火武器是邪恶而不正当的生计。

    八正道中这三条(正语、正业、正命)构成合乎伦理的行为(戒学)。须知佛教的
伦理与道德的行为,是以增进个人及社会生活的和谐快乐为目的的。这种道德的行为,
是所有精神方面的高度成就所不可或缺的基础。精神生活的开展,如果没有这道德的基
础,是不可能达到的。

    其次就是心智的锻□(定学)。此包括了八正道的另外三条:正勤、正念(亦作正
志)与正定(前开六、七、八等三条)。

    正勤(亦作正精进)就是以坚强蓬勃的意志(一)以阻止邪恶不善的念头的生起,
(二)以□除已生起的邪恶不善的念头,(三)使得尚未生起的善良健全的念头得以生起,
(四)使已生起的善良健全的念头充份发展而臻於至善之域。

    正念(或正志)(即所谓身、受、心、法之四念处——澄基注)就是对於(一)身体
的活动,(二)情绪的感受,(三)心智的活动,(四)观念、思想、见解等法,精勤注意观
照,忆念不懈。

    将注意集中於呼吸(数息法),是一种很有名的方法,可以从锻□身体而达到精神
的开展。此外,尚有多种修习禅观的方法,也都以急中注意於身体为发展正念的途径。

    关於情绪的感受,行者必须对各种感受,不愉快的、中性的、以及它们在他体内生
起及消失的过程,无不了了分明。

    关於心智的活动,行者必须自觉他的念头是否淫佚?是否嗔恚?是否迷惑?是否散
乱?还是系著一处。就照这样子,行者对於本身每一举心动念,如何生起?如何消失?
俱应了了分明。

    至於意念、思想、观念等,行者必须了解它的性质:如何生起?如何消失?如何开
展?如何抑制?摧毁?

    以上四种心智的培育或禅观的修持,在《四念处经》中也有详尽的论究。[注二]

    心智的锻□中的第三项,也是最後一项,就是导致四禅的正定。这禅定一般都误叫
它做出神或神游(编者注:出神或神游,是道教的一种特殊禅定,与佛教禅定不同,切
须分别),修到初禅的时候,行者若干强烈的欲望以及不健全的思想如淫佚、嗔忿、贪
睡、掉悔、疑法(五盖)等,一时尽除。心里常保持喜乐二支及某些心理活动。到二禅
的境界时,所有思想的活动全部被抑制,从而产生内净支及一心支,同时保留喜支与乐
支。三禅时,喜支因为是一至种动态的感受,也消失了。但是乐支仍在,另外还加了行
舍的一支。到了四禅的境地,所有一切的感受,甚至乐、非乐、喜、忧悔都消失了,只
馀纯净的舍支与念支。

    心智就是这样子经由正勤、正念与正定的训练与约束而发达起来的。

    其馀两条道:正见与正思,就构成三学中的慧学。

    正思所表诠的,是对一切众生爱护的思维、非暴力的思维、及舍己的离欲不执著的
思维。在这里请注意:将舍己的无著、爱护、以及非暴力的思维归在慧学之内,是很关
重要的。这很明显的表示真正的智慧是赋有这些特质的。而一切自私的欲念、嗔恚、憎
恨、暴力,都是缺乏智慧的结果。在任何的生活圈子里,无论是个人的、社会的、或政
治的,都是如此。

    正见就是对事物的如实知见,而四圣谛也就是阐释一切事物的真相。因此,正见最
後就变成对於四圣谛的知见。这知见就是直窥最终实相的最高智慧。根据佛教,知见有
两种:我们一般称之为知见的实在只是知识;一堆累积的记忆,以及根据若干已知的条
见,由理性对某一课题所得的了解而已。这种知见叫做事见,是不很深入的见解。真正
深入的知见叫做理见,是不关事物的名称、标志,而对其实际相状所具的真知灼见。这
种深见只有在心地中一切杂染都已涤除净尽,而且经过禅定的锻□,达到充分发展的程
度,方有可能。

    从这篇简短的叙述道谛的文字里,可以看出这「道」乃是一种生活方式,为每一个
人所应遵行、修习、宏扬的。它是身口意的自律、自我的开展、自我的净化。它与信仰
、祈祷、崇拜与仪规完全无关。从这一意义来讲,它不含有任何通俗称为「宗教」的成
分。它是一条通过道德、理性与精神的完美化而走向最终实相、圆满自在、快乐与和平
的途径。

    在佛教国度里,遇到宗教节日,也有些简单而优美的习俗与仪式。它们与真正的「
道」很少关系。但也有相当的价值,因为它们能满足对教义理解较浅的信徒们若干宗教
情绪的需要,而逐渐援引他们走上这条圣道。

    关於四圣谛,我们有四桩事情要做:

    第一圣谛是苦谛——人生的实相。一切苦难、忧患、喜乐、缺陷、不如意、无常、
无实,都是人生的实际。关於这点,我们要做的,清处而澈底地了知这苦的事实。

    第二圣谛——苦的根源。这根源是贪欲、「渴(爱)」以及伴随著它们的种种染污
不净法。仅仅了解这一事实是不够的。我们要做的,是抛弃它、□除它、消灭它、根绝
它。
    第三圣谛是灭谛——涅盘、绝对真理、最终实相。在这方面我们要做的,是去亲身
体证它。

    第四圣谛——导向体证涅盘之路。但仅仅有了对这「道」的智识,不论多麽澈底,
都是没有用的。这方面我们的工作是依教奉行,锲而不舍。[注四]


注释:

一:见巴利文学会版《中部经》第一集第三零一页。
二:见本书第七章「修习:心智之培育」。
三:见巴利文学会版《清净道论》第五一零页。
四:见一九二二年阿路葛玛版大品第一零页。


本文录自『佛陀的启示』

--

▲▲▲   □□□  □□□□□□□□□□□□□□    
□□□ □□□□□□□□    □□□  □  □□□    ▲▲▲
□□□ □□□□□□□□□□□□□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Ξ     □□□□□□□□□□□□  □    □□□   欢迎加入交流讨论  
  □□ □□□□□□□  □□□      □□□  □□□□Ξ http://buddhaspace.org
Wed Jul 30 16:57:39 2014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