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 第四章 三增上学(修习的次第)
#1
净心
□ 第四章 三增上学(修习的次第)

 -.-.-.-.-.-.-.-.-.-.-.-.-.-.-.-.-.-.-.-.-.-.-.-.-.-.-.-.-.-.-.-.-.-.-.-.-

       戒、定、慧可以解除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的问题,
       在理论方面是认识执取的方法,在实践方面即是断除执取的方法。

 -.-.-.-.-.-.-.-.-.-.-.-.-.-.-.-.-.-.-.-.-.-.-.-.-.-.-.-.-.-.-.-.-.-.-.-.-

  各位法律系同学:

      在首次的讲演中,我曾经讲过,若把所有的佛法总结起来,无非是在表明
  佛教的原则,只是使我们真正看清万物「什麽是什麽」的真相,直到能正确地
  实行那些事物罢了!我们也可以用另一个角度来阐明这个题目,每一部三藏经
  典纯粹是在讲述「什麽是什麽」。接下来也清楚讲解出这所谓「什麽是什麽」
  的主要内容在指出万物都是无常、苦、无我,没有什麽值得沈溺、要求或执取
  的,这即是三法印-三种不变的原理。虽然事物都是「无常、苦、无我」,但
  无明是让我们去执取的力量,使得我们沈迷、攀缘於事物上,於是产生各式各
  样的苦,没有办法减轻。前面所提到的,都是佛教中一部分的深奥精华所在,
  我们必须先要了解这项重要内容,才能了解其他的行持,以便能更轻易地去熄
  灭掉各式各样以欲望烦恼和执取为根源而产生的「苦」。因此,今天我们就要
  继续讲述:到底要怎样和用什麽方法来断除执取?特别是我们普遍了解,而且
  时常听闻的三种佛教原则□戒、定、慧。戒、定、慧的重要性是熄灭由四执取
  所「生起的苦」,是各位的修行要点,它有著固定的层次,次第的增上。至於
  那些没有足够能力去实行高层次行持的人,也可以先从基本阶段开始,然後才
  逐步向高层次的修行迈进,这样就能很善巧地断除执取或欲望烦恼,因此必须
  要有次第的修习阶段或增上学。

      这三种层次的行持定名为「三增上学」,最初的层次称为「戒」,原则上
  是不使别人痛苦的做法,也就是依照著一般正确的原则来修行,它与社会是息
  息相关的,甚至关系到我们的家和我们使用的各种东西。在不令事物生起害处
  、弊病和危险的情形下,我们以正确方法来实践人生,对於每个生命来说是很
  重要的也是必要的。这个层次的行持称为「戒」,较完整的名词是「戒学」。
  译为学习和培养有关「戒」的阶段。虽然戒分为五戒、八戒、二百二十七戒或
  更多,但是把内容汇集起来,只是在身口的行持,是要我们能将身口处於平常
  、安宁、有秩序的状态,同时对自己、社会或日常生活的一切事物不造成祸害
  。要更详细了解戒,可以从某些有关戒的经典中学习研究各项戒条。

      第二个较高层次的「学」称为「定学」,这主要是培养足够能力去控制自
  己的心,而且可以随自己的需要来运用,为自己带来最大的益处。希望同学能
  去思考、审察这个名词的真正含义。相信你们都曾经听说过:「定」就是心坚
  固而如如不动,使人看起来像是不省人事的木头或死人一样,许多人都认为这
  是正确的。另一些较为有正确看法□人却往往喜欢这样说:「定」就是那寂静
  、清净的心,若只有这两种状态,还不能算是「定」所具有的完整与真正含义
  ,因为还有另一个条件,那就是使心能「适合於执行工作」。是指控制心、训
  练心、培养心,或什麽都好,只要能使心处於适合於各种状况和最有素质的状
  态下去做事,这就是所谓的真正的定。即佛说的另一种更重要「定」的状态,
  就是 KAMMANIYA -适合於工作。因此希望各位能明白「定」这名词的作用即
  是要支配这心,使它处於最能适合工作的状态,这是定心的最後一项任务。控
  制这个心并把它安置於清净、寂静中,同时也适合於工作的状态,可随时为心
  做事,而不只是清净、寂静或不省人事罢了!其实「定」译为如如不动的心也
  是对的,但是必须是在如如不动的同时,也具备了适合於工作的状态,不是那
  如如不动而又什麽都不动的状态,处在无所事事的寂静中。正因为对於这件事
  ,我们以前从开始就误解了,久而久之就执取它。

      另一个使我们产生混淆,或者更加喜欢执取定的状态为寂静。这是由於当
  我们的心定下来同时没有什麽东西来骚扰後,所产生的寂静,在那个时候,必
  然会感受到极大的妙乐。人们对这种乐产生欢喜,感到心满意足,因而贪爱上
  这种「定」,便不喜欢那种能调和心识、能适合於观察、并能继续探索的「定
  」。因此大多数的「修定专家」都被这寂静所起妙乐的力量所控制,而只是停
  留在那所生起之妙乐的阶段里,不能使「定」提升到成为慧增上的基础和进入
  涅盘。甚至还跌入那迷失状态中,更迷失地把定所产生的妙乐视为涅盘,如胶
  般地黏於那满意的感觉而不能自拔,不能前进,不能进入断除欲望烦恼和执取
  的智慧中。因此我们应该正确地了解「定」。所谓的定,可另译为学习或训练
  控制心;或学习如何处理与心有关的一切事物,这被归纳为第二种增上学□定
  增上学。

      至於第三种「学」称为「慧增上学」,「学」在这里的定义是学习、培养
  、训练自己,从而产生最正确而又圆满的知识,并「依据真理」去了解万物,
  在这里最主要的是「依据真理」这个名词。一般来说,人类都不能正确地「依
  据真理」去了解一些什麽,只是正确且善巧地依据自己的意思或世间法的解释
  ,而不是「依据真理」来了解,这叫做不圆满。因此慧学是佛教最後一部分的
  修持法则,称为「慧增上学」,专门「依据真理」来学习和训练,以圆满地看
  清万物。


● 何谓:「明白」和「看清」?

      希望大家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明白」和「看清」(洞察) 这两个名词
  ,在佛法上的含义并不是一样的。所谓「明白」意思是有时需要依靠数字的原
  理,有时依靠逻辑的原理去思考推算,或者有时依据哲理的方式,随著各种各
  样的理由去推论引证。至於「看清」(洞察) 的含义则较为深入,那就是我们
  亲身而且深刻体验过的事物,或以那关联、牵涉到我们的事物来薰陶心识。由
  於运用这审察观照而使内心真正产生厌倦状态,真正地感到不愿再沈溺於那事
  物,而不是利用道理来解释。因此,依据佛教法则的真正慧学,就不是像现代
  学术界中,依道理所获得的知识。事实上,它们是两回事,佛教的「慧」必须
  是真正出自内心的「看清真相」,或体证某种事情。这「已经体验过事物」的
  定义是我们常爱用的 Experience,这是真正的以内心的感受去体验事物,它
  坚定不移地埋藏在心头,难以忘怀。因此在思考「慧」这个问题时,应随著这
  「学」的要点,运用我们自己的各种亲身体体验向内反照,以所体验的各种事
  物来做为亲身观照对象,或最少也得利用那有份量的事物,足够使我们的心真
  正在无常、苦、无我的事物中有所感触、惊愕,而生起厌离,不要了!如果依
  据任何理论或方式来推理、研究那无常、苦、无我的状态,无论如何,也只不
  过停留在那「明白」的阶段,是没有办法对这个世界或所有事物产生苦受,进
  而厌离!希望各位能了解:内心对自己曾经迷爱著的事物,所产生的不想要的
  厌离的状态,即是那所谓的「看清」的真实面目。依据法则,早已经有著很清
  楚的记载,如此宣说:如果已真正地「看清」,就必须是厌倦离欲,不可能只
  停留在那「看清」的阶段里。世界上任何的一种「行」-因缘和合法,如果我
  们对它的「明白」是契合「看清」的话,则厌倦离欲感,将瞬即生起,这「看
  清」和「厌倦离欲」就不必分开来说,因为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旦有感受到
  厌倦离欲的成果,我们才称为「看清」了,这一刻的智慧也可称为「依据真理
  」而又完善地明了和认识那事物。

      由於这原因,那些依据佛法而在智慧方面修持的人,就不必太过注重道理
  ,不像现代各式各样的学术界。我们应注意最近曾经拥有的、曾经做过的、或
  曾经体验过的内心感受。若以道理来对照,则利用最近所体验的事物为理由而
  作对照,不是用数学方面的推论,或其他种类的理由。这种因「看清」而形成
  的智慧将会立刻在内心出现,且能对事物有正确的判断和结论,而不是收藏和
  累积知识,却不拿来应用,直到收藏久了,对本身所持的理由概念已模糊不清
  ,甚至忘记。若仍持有或多或少旧有的理由,它依然是无常、苦、无我,因为
  理由本身也是在不断地流转变化,一旦道理发生变化,那个人的知识、明白,
  也随即无止境变动。因此,我们就不能只依靠这「明白」来脱离苦,要脱离苦
  就必须要用「看清」这智慧。如此,才有真实的法来审察观照和真实的发自内
  心的感受,这就是所谓的「慧」。当我们有了这种状态的智慧,就能真正依据
  真理去明了万物,以上总称为慧学。


● 「戒」—使心安住在清净中,是修「定」的基础

      总而言之,共有三学:「戒学」意为使我们的德行有良好的训练与发展,
  包括关系密切的社会、家庭和无情众生。「定学」是心的训练和培育,使我们
  能够主宰心,要心清净、寂静、安乐、有力都可以。而且能随时准备有效地实
  行各式各样的事务。第三项是「慧学」,它的定义是学习-从真理的角度去澈
  底「看清」万物,进而拔除染取。即是从心中拔除掉各种各样的愚痴,从以往
  曾系缚住我们的事物中解脱出来。

      「学」的巴利文是 SIKKA,梵文称为 SEKSA,泰文的 SEKSA 是从梵文演
  变来的,这些解释不过是让各位在文字上多增加一点知识罢了。「学」在巴利
  文的意思是有次第的学习并真正的去做;比如戒、定、慧,戒学、定学、慧学
  ,其定义是直接训练身口意,并不是文字中的学习。由於语言文字的变化,使
  我们对「学」产生误会,在此我必须给各位明确的指示,这两个名词在佛法方
  面的意思是指身口意方面所应学习的行持,也就是在我们越来越看清它的益处
  的同时,改善自己。

      前面说过了佛教的教理,以及佛教的重要内容在「依据真理」去明了「什
  麽是什麽」,并以这些知识拔除烦恼欲望。当我们「依据真理」去观察,将会
  看出戒只不过是一个基础,让我们可以处於那种不受干扰,不混乱的社会,和
  平安乐的环境中。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它不会产生任何智慧,也不能绝对断除
  习气烦恼的执著,但却是必备的,使我们能适合地生活於世间的和平安乐中。
  那时各位将很容易看出它对我等的莫大帮助,使这颗心能处於平常中。因而在
  「法」这方面,就会显现出戒的各种功德,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在巴利文中所称
  的无上功德,译为产生定心。其他戒的善果,也只是给我们幸福的生活或能生
  天界等,那不是佛陀所提倡的,佛陀的本意是以其为定的萌芽根源。因此我们
  必须自我纠正,成为一个清净、圣洁的人。也就是说必须先有良好的戒,才能
  滋长定。如果我们有著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困扰,我们的心又怎能获得定呢?
  若我们想好好地实行一切事务,就得先有良好的戒,才有良好的成就,定也就
  随即而起。

      佛陀称颂「最良好、清净的戒是圣人所心满意的」,这一题目相信各位不
  难明白;我们可以拿这样的情形来对照,如果我们的言行品德为每一位有德行
  者所称颂,那我们还可寥以自慰,因为有良好的品行也等於有良好的戒。所谓
  的有德者即为一个真正的君子,但若依佛法则称他为圣人。一位举止温文有礼
  ,品行良好,为圣人所称心满意的人,才是有良好清净戒的人。这也同时可用
  在有戒者的身上,假如在身口的行为还不为圣人所满意,即是还未具足正确圆
  满的戒。同样的如果我们的行为不被社会上的君子所称颂,即证明我们还有野
  蛮行为,不值得结交。如果你不喜欢用圣人这个名词,也可用君子来代替,但
  他必须是一位真正的君子;当戒行被他们赞叹时,证明我们已拥有第一阶段的
  成就,已不必怀疑。我们有德在先,也就不会有漏洞让别人批评指责,「定」
  必定会萌芽滋长,这是不必质疑的。


● 「定」—清净、寂静适合工作

      第二阶段是讲述有能力控制心,能驾御心来实行责任,适合於工作,从而
  获得最高利益。如果用心听的话,各位将能轻易明白戒和定之相异处。有「戒
  」就能生活在良好的德行中,使生活没有瑕疵;而「定」则能慢慢地提升自己
  ,在心理方面有著良好的德行。「戒」是在身口所表现的良好德行;而「定」
  为心的良好德行,,即拥有一颗不犯错、不烦恼、不散乱的心,也就自己有能
  力实行责任,做好工作。当人类能好好地训练、培育心,就会有「定」的成就。

      其实,这也和世间的一般利益有所关联,各位同学也曾听说过,「定」必
  须存在任何环境里,如果我们不以「定」做事,必不能成功。因此他们就把「
  定」当做伟人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不论任何伟人,无时无刻都表现出「定」
  这种德行;甚至小学生,没有「定」必然思考不出问题;其他如射击、运动等
  ,全赖「定」来获取良好的成绩。这类「定」是随著自然法而形成的,还是停
  留在初级或浅弱的阶段里。佛教的定则是经过良好训练,发展出「深入的定」
  ,与那随自然法而形成的定截然不同,它有特出的素质,能使心力增强,比任
  何都高超。因此,虽没谈到最终的道、果、涅盘,在工作责任上我们也必须依
  赖「定」的协助,甚至将来仔们成为一位法官、律师时,也要有可敬仰的德行
  ,这就要靠定力,才能执行那廉洁的责任,使自己成为一位受人敬重的人。如
  果没有了定,虽没有存心作恶,所得的结果与存心作恶的人无异。因此希望各
  位能注意尽量随自己的能力去学习发展,使「定」不断增长。

      人们能进入这阶段,且获得利益,可说已进入大自然奥秘中。这个题目的
  定义是:懂得控制心,使心更有工作效能,即比一般人做得更好。一般人所拥
  有的「定」没什麽特别,但如果以正确的方法来训练,尤其是依据佛教的原理
  来训练,就能超常人的水平,在佛经中称为「超越常人」,希望各位能理解并
  记住这个句子。戒,虽然有时有突出的表现,但是不能「超越常人」。而定,
  如果能进入禅定,即能「超越常人」,但却不允许比丘宣扬。若是宣说就可能
  失去比丘身份或被当为是一位犯戒的比丘。因此我们应该了解它并不是一件平
  常的事,它比起常人更为高深,所以应该多忍耐,努力修习,直到具足相当程
  度的定,这样在执行责任时,必能获得超越常人的成绩,因为我们拥有更高超
  的工具。因此希望各位不要忽略,这是属於修行,而不是那迷信及已有千多年
  历史却赶不上潮流的事。事实上它是历久弥新,且时刻都被应用到的。尤其是
  这个不断在变动,有如被火燃烧著的世界,比起佛陀时代,更迫切地需要更多
  的「定」;因此希望各位不要以为修「定」是属寺庙和出家众的事。


● 「定」与「慧」是相辅相成

      接下来谈到定学和慧学之间的关系,当有了定之後,就能轻易看出万物的
  真相,佛陀的格言早已简短宣说过:「心定即能看出万物的真相。」但佛陀所
  说的「心定」的状态,同时也拥有准备实行责任的趋势。心有了这种定的状态
  之後,必能依随著真理洞悉万物。在这有一个小秘密,即是我们想要知道的任
  何事物或要解决的问题,会隐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而不被我们察觉,但它确
  实是存在的;一些重要、烦恼的问题,甚至是我们最想要追求、值得知道的知
  识,它一出现即产生忧扰,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清除并寻找答案的。这一切问
  题产生後,时时都埋藏在潜意识中,当我们决心要解决这些问题时,答案却不
  能浮现,因为条件不具足,尤其是定力不足时。如果有谁依据佛法修持那随时
  准备实行责任的定,到能专注时,埋藏在潜意识里的各种问题,答案自然会涌
  现出来。若还不能的话,我们还有另一种方法,就是在「定」时拿这些问题来
  思考,这种在定的状态中的观察思惟称为慧学,或者是正在促使其进入慧学的
  状态中。

      一般行者的问题都是属於「苦是什麽」?「苦因是什麽」?「不苦是什麽
  」?「灭苦的道路是什麽」?这都是主要的问题,也是一般问题的原理。由「
  苦从那里来」这问题,将知道是来自执取;执取从那里?将会知道它是来自爱
  欲;在这定的状态下,问题将次第被解决。佛陀在五月月圆日证悟,也是依著
  次第洞悉十二因缘(心的缘起),即是觉悟「什麽是什麽」;後来佛陀将其精
  髓很详细地宣说出来。在良好的定境中,以专注的心来思考观察问题。

      各位同学,我们可以打一个较易於了解这题目的比喻;心境在舒畅的情形
  下,我们可以运用它去思考或研究一些问题,它将会被轻易地观察出来,这就
  是定的成就,其实这并非难事,如丛林或海边,或其它宁静清凉没有外来因素
  干扰的地方,会让我们的心获得充分的舒展,而至舒畅安乐,这时过去在那喧
  哗、透不过气的地方所解决不来问题,我们将很轻易的把答案思考出来。在幽
  静清凉的地方,心处於随时准备和适合思考的情形下,正是「定」的状态;同
  样的,我们也可以用相同的方式思考道、果、涅盘的问题。但这些是较难明白
  和深奥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坚毅专注地依次第来训练这心,培养它成为一颗深
  厚、坚稳的定心。一旦心定了,即可思考问题,寻求答案,甚至有时我们尚未
  思考答案即自行涌现出来。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如睡前思考不出的问题,清
  晨起来尚未洗刷疑问即自行解决,这是由於身体有了足够的休息後,精神舒畅
  爽朗,成为心的良好支助,同时心没受到任何干扰,处於定中,因昨天不能解
  决的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所表现出来的「定」和「慧」必定是时时互相关联的,「慧」不依靠著「
  定」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偶尔我们却发现不到智慧依存「定」而出现。例如
  清晨睡醒时,那舒畅爽朗的定心,会找出昨夜问题的答案。 

      在佛教原理方面则更加明确地指出「定」与「慧」之间的相互关系;即是
  有定才有智慧,有智慧才有定。佛陀也这样宣称:有智慧才有定,有定力之後
  才有慧。意思是要有慧的支助,才能得到那超常的定,最少也要有知识,能明
  了如何控制各式各样的心理状态,才能产生这样的定。你们将可以看到珍贵的
  佛法□八正道,它把「正见」安置在最前端,「正见即是依据真理去明了『什
  麽是什麽』」,就如前面所说的,必须先有正见,因为我们若能明了判断是非
  好坏,才能朝著善的方向去做,并有正确的慧去执行所需做的。因此拥有无上
  智慧的人才有次第的定。当定不断地升华,慧力也越来越强,互相依存,互相
  支撑,当一方充实之後,将会协助另一方的增长,因此才能迅速平衡发展。

      这里有一些应该注意的是:有些人以「慧」为前导,常常表现出慧的行止
  ,很少甚至没有「定」的表现,我们称其为「慧行者」。这种人思考时,即无
  休止的投入,「定」只是隐藏在背後,随时出来协助「慧」。人类大多是属於
  这一类型,因为我们都是运用世间的慧来解决问题。另一种称为「定行者」,
  他们无论做什麽事都很谨慎,集中一切心力严密地审察後才动手,是冷静、稳
  重、时常保持定力、喜好修定的人,但这一类人在世上较为少见。还有第三类
  「定与慧平衡」的人,我认为这是最安全、最安逸的人,随时训练定心且常以
  智慧来思考应思惟的问题,久而久之就养成良好习惯,使「定」和「慧」融为
  一体,我相信欲成为司法人员的你们较适合成为这一类型的人。


● 「慧」—「看清」真相、「厌倦离欲」、不再苦恼了

      我已经述说过,也相信各位都已充分了解「定」和「慧」之间的相互关系
  ;接下来所要指出的是:当拥有了慧之後,同时也必须有著「看清」(洞察)
  的状态,如果是在「明白」的状态,就必须要具备「看清」和佛陀那「厌倦离
  欲的感受」。而进一步从我们所迷爱的东西中退出来。但若由於染爱和迷惑的
  推动而再度去追求,那就不被认为是佛教的智慧。佛教的智慧应该是从那沈迷
  执取的事物中「退出」,完全断除再也不回头,这里的退出和断除是指内心的
  感受,而不是外在的行为。比如摔东西、破坏东西、躲入森林或自杀,这都是
  不可能发生的;心里的退出或断除是心对一切事物厌倦、离欲,不再成为它们
  的奴隶,内心得到自在,而不是自杀或走进森林成为隐士,甚至将一切燃为灰
  烬。他仍旧随著因缘做他应做的事,但内在的心必然和从前不一样,不再成为
  万物的奴隶,心已解脱 (VIMUTTI) 并获得自由了,这就是智慧的成果。巴利
  文称之为「摆脱万物」,尤其是指摆脱我们所喜爱的事物,不再成为其俘虏。
  在佛法来看,即使是不喜爱的事物,我们也要想尽办法拒绝它、远离它,并受
  到这种情绪所逼迫,一样会沦为其奴隶,因为我们已不能保持平静稳定的心,
  它也和我们所喜爱的事物一样,在不同的情形下控制著我们,使我们不自在。
  因此这里所谓的成为万物的奴隶,实在是包括喜爱和不喜爱的事物。

      这一切都显示我们以慧力从奴隶的困境中摆脱出来,自由自在。佛陀不曾
  宣说以「戒和定」来净化我们,但却宣说要以「慧」来净化人类。当我们不能
  摆脱万物,心就不清净被污染了。只有以「智慧」,才能摆脱这世间或其他世
  间之万物的支配。「慧」的成果是清净光明寂静的,这已显现出智慧的功能了。

      因此我们必须要全神贯注地观照著「慧」,以便能明了「慧」的存在以及
  其最圆满究竟的状态是怎样的。尤其是佛教的智慧,完全是为了从万物中拔除
  出来,特别是四执取。染执有如系缚我们的绳子,囚紧我们的牢笼;智慧则是
  那锋利的刀剑,割断这些缚著我们囚著我们的事物,如此我们才能自在解脱。


● 戒、定、慧是看清「什麽是什麽」

      在我们佛教中有三个重要的课题□戒、定、慧。佛教以理论作为实践的基
  础,同时让我们知道「什麽是什麽」,将戒定慧实践出来,为的是断除四执取
  ,从而能自万物的堡垒中窜离。

      最後我想要带引各位继续思考实践三学的原则,它本身是否经得起考验?
  它是否符合每个人所能实践的真正理论?当你们能深入地思考审察,就能证明
  它是经得起考验的,也不与所讲过的结论矛盾。再往深一层思考,更发现它绝
  不与任何真正解决人生各种苦恼的宗教有所对立;因为佛教是以戒、定、慧为
  基础,必定不会与任何宗教为敌的。但是我们可看出他比其它宗教更为突出,
  尤其在实践智慧方面,是以断除四执取为最终的要点,使心得解脱,自由自在
  ,不再成为万物的奴隶。这个要点可能并不存在於其它宗教中,所以才没有能
  力使自己摆脱万物而「自皈依」,因此我们必须要尽力明了那已详尽解说过的
  佛教精髓□看清「什麽是什麽」。

      佛教是可以验证的,并且对任何人、任何宗教都不仇视,也不敌对。其它
  宗教所没有的佛教都有,甚至比他们更高超,并能看出戒、定、慧的原理。它
  是一个普遍性的宗教,适合於任何人和任何时代。甚至适合於一切众生,从低
  级的畜牲,中级的人类,上层的天神或比天神更高级的也都可以信奉。因为每
  一个生命都有苦,都被烦恼习气等染执所控制著,都有生老病死,因此我们可
  以这样说:整个世间都同为一体,每一个生命都是互相关连,不可分割的。因
  为他们都有苦,所以断除烦恼欲望,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如此佛教才能成为
  每个阶层,每个角落,甚至每一个时代的人所可以信奉的宗教,并普遍地存在
  於各个角落。希望大家能明白,戒、定、慧三学是使佛教能普遍存在世间的主
  要原因。


--

▲▲▲   □□□  □□□□□□□□□□□□□□    
□□□ □□□□□□□□    □□□  □  □□□    ▲▲▲
□□□ □□□□□□□□□□□□□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Ξ     □□□□□□□□□□□□  □    □□□   欢迎加入交流讨论  
  □□ □□□□□□□  □□□      □□□  □□□□Ξ http://buddhaspace.org
Mon Nov 19 21:28:13 2012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