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孔子於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新讲】孔子在宗族所聚的地方,温和恭敬地,好像不会说话的样子。但是他在宗庙朝廷上,却详
细问、尽情说,只不过态度很谨慎的。
圣人在不同的场所,说话的态度也不一样。
2.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如也。君在,□□如也。与与如也。
【新讲】孔子上朝,与下大夫说话,流利畅快地;与上大夫说话,和悦庄严地。君主在前,必恭必
敬地。举动容貌都很合礼。
这是孔子的应对,无懈可击。
5.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缩缩,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
愉如也。
【新讲】孔子拿著圭,向君王行礼,规矩地鞠躬,好像力气不够。朝上像作揖,向下像拿东西给人。恭敬战懔,脚缩缩地,好像沿著东西走。祭祀,有
恭敬的面色。私下见君,愉快的样子。
这是孔子见君恭敬的样子。
7.齐,必有明衣;布,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新讲】孔子斋戒时,一定穿明洁的浴衣;那是用布做的,睡时一定穿寝衣。长度比身体多一半,可盖住全身
。斋戒时,一定要断绝晕九,还要改变平常的坐位。
这是说孔子生活上衣食的变化。
8.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而□,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 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
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 出三日,不食之矣。 食不语,寝不言。虽蔬食菜羹瓜祭,必齐如
也。
【新讲】孔子吃东西力求精美,吃鱼、力求切细。饭因湿气变味,鱼烂了、肉坏了,都不吃。颜色不对,不吃
。臭恶,不吃。烹饪不好,不吃。时候不对,不吃。切的不正,不吃。酱料不对,不吃。肉虽然很多,总不让
它超过饭食所需。只是酒没有一定限量,但是不喝醉使言行生乱。外面买来的酒和乾肉不吃。不拿去姜一类的
配料。不多吃。祭祀在公庙里,分得的肉,立即吃完,不留到隔天。
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蔬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10.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傩,朝服而立於阼阶。
【新讲】乡人在一起喝酒,拄著杖的前辈出去,孔子才出去。乡人祭祀,扮神将,锣鼓喧天地到孔
子家,他就会穿著朝服、站在东阶主人的位置上。
这是说孔子尊敬前辈、尊敬神灵。
12.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新讲】马厩失火。孔子退朝,说:「伤了人吗?」不问马。
人比马重要,生物不是一律平等的。所以佛家说众生平等,有问题。
13.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於君,君祭先饭。疾,君视
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新讲】君主赐孔子食物,必定端正坐席先尝它;君主赐晕腥食物,必定煮熟而享受它;君主赐活
的动物,必定要好好养它。陪著君主吃饭,让君主先祭,自己只吃饭。生病了,君主探视,头向东
,穿上朝服,拖著大带。君主有命召见,不等到车子备好就急著走呢。
这一切,都是对君主尊敬和忠贞的自然表现。
15.朋友死,无所归。曰:「於我殡。」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
【新讲】孔子的朋友死死了,没有人殡葬。孔子说:「由我负责殡葬。」朋友有所馈赠,就是车马
那麽贵重,因为不是祭肉,也不拜谢。
按:此一节,记孔子交朋友之义。
18.色斯举矣,翔而後集。 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新讲】鸟看见人脸上有不善的表情,就飞走了;盘旋了一阵,见人没有什麽敌意,才会停下来。
孔子说:「山上石桥上那只雌野鸡,实在识时务啊!实在识时务啊!」子路就向那鸟拱拱手,那鸟
叫了三声,就飞走了。
鸟也有智慧,通人性,人岂可不如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