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 林尹 开示 及门弟子 张成秋博士 述解
七、法相宗
经典:世亲的唯识论
导师:唐玄奘所传入
教义细说:
认为心外无法,所有的法都是那一个心。
所以重视心王,其下分为八识
1.眼识
2.耳识
3.鼻识
4.舌识
5.身识,以上为感觉作用
6.意识:心统合感觉而成知识。
7.末那识:译为「思量」;前五识及第六识之统合,是「我」的一念。又叫「我识」。
8.阿赖耶识:译为「含藏」;心之本体、也是宇宙万有之本体。又称「种子识」。
「识」有四分:
1.相分,相状、知觉的内容;
2.见分,能缘、获得知觉内容的主观作用;
3.自证分,证知「见分」的能力。
4.证自证分,证知「自证分」的能力。
「境」有三异,又叫「三境」:
1.性境,「实」的意思,是现象真实的境界,不起分别、全凭直觉。
2.独影境,不是眼前实在之境,只是由心中自变影像、追忆过去、推想未来。
3.带质境,不是有实体、也不是没有实体。是主观的心认识客观之境时,带有「所托」的本质。
「所托」的意思,是被寄托的东西。
最後的结论就是心外没有「境」,万法就是一个「识」(知觉或认知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