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跟孟子一样,主张王道、反对霸道。
「仲尼之门人,五尺童子,言羞称乎五伯(霸)」。因为霸道不讲教化,只讲蛮力,不能服人心。只是靠奇谋战略,使敌人降伏。
而王者却不是这样。完全靠宽柔、文化来服人,不讲战斗。必须征伐,也是罪大恶极的对象,所以王者用武力征讨是很少的。
七、重视正名
荀子也跟孔子一样,重视正名。
因为名实相混,就乱了「正名」,结果会「使民疑惑,人多辨讼,则谓之大奸」(天下大乱)。而胡说八道的邪说烂言也会因此产生。所以要求政治上轨道,就是要把「不正之名」,变成「正名」。
这使我们想起孔子在《论语》中所提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就是正名。
八、特别重视「经术」
荀子因为主张性恶,所以要在知识上教导道德,来改变这性的恶,所以特别重视「经术」,因为「经术」的内容,都是以道德仁义为核心的。这是荀子特别有功孔门的地方。
荀子是博学而接近人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