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 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新讲】微子离开了殷纣王,箕子装疯作纣王的奴隶,比干谏劝以至於死。孔子说:「殷朝有三个
仁人呢。」
虽然表现不同,但都是忠於君国、爱护人民的表现,值得大书特书。
2.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 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
,何必去父母之邦。」
【新讲】柳下惠当士师(就是高级军官),三次被免职。有人对他说:「你不可以离开吗?」
他回答说:「用直道来服事人,去哪里而不被三次免职?用歪曲的方法来服事人,又何必离开父母之
邦?」
用正直的道理事奉国君,是柳下惠一贯的坚持,完全不顾个人得失;不值得我们敬佩吗?
4.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新讲】齐人送了一些女乐,季桓子接受了。三日不上朝理政,孔子就走了。
没有希望办好政治,留也无益,走是唯一的选择。
5.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 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
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新讲】楚狂接舆唱著歌经过孔子旁,一边说:「凤啊!凤啊!为什麽你的德也衰落了呢?过去的已
来不及谏劝,未来的还可以追回。算了,算了!现在的从政者很危险呢!」孔子下车,想跟他说话。
他却快走、躲了开来,不能跟他说话。
那些不仕的隐者,也不屑听孔子说教,他们自有一套人生观。
7.子路从而後,遇丈人,以杖荷□。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
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
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
矣。」
【新讲】子路跟随孔子,落後了,遇到了一位老先生,用拐杖扛著竹篓。子路问他:「你看见我的夫
子了吗?」老先生说:「四肢不动,五谷不分。知道谁是你的夫子?」插著那拐杖而除草。子路拱著
手站著。老先生留子路在那过夜,又杀鸡做饭给他吃,让他的两个儿子与子路相见。第二天,子路赶
上孔子告诉了前情。孔子说:「他是隐者呢。」叫子路回去见他。到了那里,老先生已经走了。子路
传孔子的话说:「不出来做官是不义的。昨天您叫两个儿子见我,这说明长幼之节,不可废了;那麽
君臣之义,又怎麽可以废呢?你们隐居,不过是想洁净自身身,但不顾君臣之义,就乱了大伦。君子
出来做官,是为了行义(做自己该做的事)。至於道的不能通行,我已经知道了。」
仍然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经世济民,只是为了尽自己的本分和责任。
10.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 则不弃也。无求备於一人。」
【新讲】周公对鲁公说:「君子不遗弃他的父母,不使大臣埋怨不受重用以。老臣没有重大原因,
就不会被弃绝的。不对任何一个人求权责备。」
这是国君施政,由孝顺父母开始,然後尊敬大臣、体谅群臣。(此理也见於〈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