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是汉代的经学,宋学是宋代的经学,两者各有特色,各有不同。
汉学重视名物训诂,考据。特色是对於一个小东西、小物件的名称,解释,甚至参考资料,一下子讨论上千字、上万字。但是对於儒家思想的精华,却提不出什麽了不起的见解。此学到了清朝大盛。
宋学是宋代理学家的经学,又叫新儒学。他们重视儒家整体的思想、见解,求其体系。可是往往各持己见,跑野马、越跑越远。而且不重视名物训诂,有时小地方解释错了也有可能。
清、曾国藩〈圣哲画像记〉提到此二学派的不同,有云:
自朱子表彰周子、二程子、张子,以为上接孔孟之传。後世君相师儒,笃守其说,莫之或异。
这是讲宋学由朱子提倡,由北宋五子为代表。
乾隆中,闳儒辈起,训诂博辨,度越昔贤。别立徽志,号曰「汉学」。
这是讲汉学的兴起与特色。
摈有宋五子之术,以为不得独尊;而笃信五子者,亦屏弃汉学,以为破碎害道。□□焉而未有已。
这是讲汉、宋之争,辩论不休。
吾观五子立言,其大者多合乎洙泗,何可议也?其训释诸经,小有不当,固当取近世经说以辅翼之,又可屏弃群言以自隘乎。斯二者亦俱讥矣。
这是讲宋学在大处上都合孔孟之道;万一小处讲错了,用近世汉学的训诂博辨加以校正,也是可以的。
所以应该互相帮助,不要相争,那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