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为佛理之基础,各经典之基石
From: keyboard.bbs@csie.nctu (筠筠)
==> 在 Kliber.bbs@bbs.cis.nctu.edu.tw (问心无愧) 的文章中提到:
: 邱兄好像很推崇『阿含经』。维摩诘家里的天女说:『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闻
: 说声闻辟支佛法,但闻菩萨大慈大悲,不可思议诸佛之法』。『阿含经』当然有其
: 价值在,但是要进佛法之门未必不能从大乘著手,这就要看机缘了。而唯识是公认
: 的难,以後再说了。
Kliber兄:
您似乎对阿含的认识有些偏颇,弟在此略作说明。
无论是中观的大师龙树菩萨或唯识的无著菩萨,他们都是发掘阿含的真义而
开展他们的学说,如果您能去看四部阿含便可发现其中也讲菩萨法门的。向来一
分大乘行者因贬抑声闻教法乃至轻忽其为小乘,故把声闻学者所唯一承认的四阿
含判为声闻经典,印顺导师在其"大乘是佛说"一文中有深入的探究,说明四阿含不
该仅仅认为是声闻教法,它是最早结集出来的经典没错,但其中也有大乘思想,龙
树的中观乃是探究阿含真义,因应时代的契机而显扬出大乘的思想来,故四部阿含
的价值绝不仅为声闻的玑本教法,相反的,想要探求佛陀的本怀,更非得深入四部
阿含不可!
法华经中说:但为一佛乘,更无二乘。印公导师也说:声闻或大乘不该从修学的
法门来判定,要从一个人的行愿来看。阿含经是早期的经典,具有分别法相,著重义
理论说的风格,这要比生动活泼且富含抒情味道的大乘经典来得枯燥,再加上我国
是大乘化区,能持颂阿含而发掘其中真义的也就更少了。从小弟个人接触阿含典籍
的经验,窃以为修学阿含有如提纲契领,亦有如骨架支柱,更是了解中观唯识的重要
基础,它不只是佛法概论,也是佛法精要!
太虚大师当年游南传国度回到中国之后,说了些惊动佛教的话,他说:中国是佛
教的第二祖国,也是大乘的化区,但今天南传国家的人修学的是声闻法门,行的是菩
萨道;中国人修学的是菩萨法门,行的却是声闻道! 时过数十载,斯语依旧如晨钟,若
暮鼓,震聋发聩而回□耳畔不能止。一个人只要心生善念,便值得欢喜;若能发起菩
提心,更是人天景仰,诸佛菩萨尽要赞叹不已的。一个人能够真正发起菩提心,当知
此人必将成佛,广度一切众生,云何不喜呢?而法门无量,为因应众生根器而有不同,
如何说有小大之分?能行菩萨道的行人都是发四弘誓愿的人,为广度无边众生,誓愿
修学无量法门,又那里有法门的殊胜与否呢?
真正的殊胜是修学法门相应的菩提心啊!
: 『十念往生』?只是不知生到哪一个等级。去那里修是不是走冤枉路?见仁见智。
: 要轻松的话,可以修弥勒。
: 在『观弥勒上生经』里重点是,修十善法可开生天之路。只要修十善法就行了。
: 弥勒要开始流行了。
: 菩萨欲疾成无上正真道,可以走阿ㄔㄨ□佛路线,但是代价不小。
: 敬请指教。
印公导师在"成佛之道"里把学佛的次第,参酌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而依
次分成:皈敬三宝,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十善业道是属於五乘共法,为自
通之法,是世间和乐善生的基础,也是菩萨行的基本德行。
"不杀盗邪淫,不妄语两舌,不恶口绮语,离贪嗔邪见"
"诸善之根本,佛说十善业,人天善所依,三乘圣法立"
可知十善业道是人天之法,也是三乘法的基石!
而净土思想是大乘教法的特色,为广度一切众生发心成就庄严净土,自度度人的
无上方便,但若忽略了庄严净土的发心,而仅仅只为了利益自己,这样的发心便落於小
教,弟不敢说不会往生净土,但落於下品是可预期的。弟以为净土思想的重心在庄严净
土,成就净土,而非仅仅到一个世外桃源而已,所以如维摩诘所说心净即土净。积极而
勇於承担度众事业的发心,才使得净土思想显出它得殊胜。极乐世界并非阿弥陀佛一
人所成,更非他一人的愿土,它是无量众生发心愿行的成就,更是三世诸佛的企盼。
我们在发心往生净土时,千万不能忘却庄严成就净土的使命,不论我们在何处修学,都当
相应当下缘起,清净它,庄严它。而那些誓愿流转斯土,庄严此间,成就娑婆净土的大菩
萨们更是净土思想的伟大表现,我们在学做佛菩萨时,又如何能不念兹在兹呢?若能时
时忆念此等佛陀菩萨的大行,即在普济三昧。
弥勒成佛时的净土绝非一蹴可几,一人所成,倘若在这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中没有
众人的努力,无论如何彼时的太平是不会有的。大乘是千万人的事业,净土是千万人努
力庄严的表现。弟愿一切净土学人都能回小向大,回事向理!
谢谢!!!
--
▲▲▲ □□□ □□□□□□□□□□□□□□
□□□ □□□□□□□□ □□□ □ □□□ ▲▲▲
□□□ □□□□□□□□□□□□□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Ξ □□□□□□□ □ □□□□□ □ □□□ 欢迎加入交流讨论
□□ □□□□□□□ □□□ □□□ □□□□Ξ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