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i 阿含经与人间佛教
#1
净心
i                           阿含经与人间佛教
                                                          宏印法师

阿含经有四种:杂阿含、长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为何我们说它和人间佛教有关?过
去都将阿含经归入小乘佛经,但小乘都是厌世的、自了汉的佛教,以证阿罗汉果为目的,
此种佛法会是最原始的佛法?现代佛教界以成佛为境界的大乘思想如何与小乘思想做一区
别?事实上大、小乘的名称是历史上出现的,佛陀时代并无此分别,一切佛经均是历史上
形成的,即佛入灭後,印度之佛弟子编集而成。我曾以「佛经的结集与特色」为题做演讲
,有兴趣者可向台北慈济文化中心询问。早结集的经典即被称为小乘,晚结集者称大乘,
由此来看阿含经较不致有偏见。阿含经被视为小乘之因乃是隋唐佛教禅净很兴盛,尤其是
天台、华严之思想,受其判教的影响,阿含经被判入小乘经典,从此位贬低。近百年来才
因历史考证的发达而被肯定。二十世纪来,世界佛教的学术研究,对佛陀思想的阐述、诠
释、进入了新的领域,但我们并非否定、抛弃传统。佛是神?人?其境界何者可信?现代
佛教对佛经都有一新的看法,修行的观念亦赋予现代化意义,我们都将一一讨论。以上就
阿含经的历史地位及文献史上的意义来看。接下来由阿含经的结构风格来看出人间佛教的
特性:

  大小乘佛经结构不同,小乘经有地点、人名、时间,大乘经却不在人问说法,阿含经
中尤其明白交待地点、对象,由此可看出其人间性。印顺长老的妙云集之「以佛法研究佛
法」中曾提到:「大乘佛经是艺术化的,小乘佛经是科学化的」。宗教境界往往是宗教徒
的心灵境界,在现实人生环境中或许不存在,但在一个宗教徒的心灵世界中它是可能真实
的,例如入禅定者或能真见十方世界正有佛在说法,可是未达此境界者却无法真信之,故
不能因大乘经典的艺术化而否定其所述的世界,只能说其表达方式是艺术化的,读大乘经
典要以宗教的情操、心灵来看,对其描述的境界不要太执著。

  阿含经处理的问题有其生活性,例如宇宙多大?宇宙初终为何?此类形上学问题,佛
的回答是「无记」,即无答案,如此可明白原始佛教无形上学,但传到中国受三玄(易、
老、庄)的影响,故中国佛学有些玄学化,偏离了非玄学的原始佛教。尤其阿含经中很贴
切的落实在每个人实际问题来谈修行。大原则地有神通者不一定断尽烦恼,断尽烦恼者不
一定有神通,故不能以神通的有无来判断修行的境界。原始佛教的特点是针对我们的身心
来讨论问题,而身心离不开色受想行识。「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於色如实知
」;意指感受外物後身心所生起的喜悦(色味)、烦恼(色患),解除外物所引起的痛苦
(色离)等都要就事论事,清清楚楚,这是修行人很重要的观念。除色之外,精神上的受
想行识也是如此:受集、受灭、受味、受患、想集、想灭、想味...等,阿含经上均说
得明明白白,可见当年佛陀指导任何人修行都能契其根器而不谈玄学,其人间色彩、生活
及亲切性。

  阿含经(三四五):「以三法不断故,不堪能离老、病、死,何等为三?谓贪、恚、
痴...」,其中的「身见」指把一切法、境界执著有永恒不变的实在性;「戒取见」指
错误的宗教行为、不会乎因果的修行方法;一疑见一指对佛、法、僧、戒仍有执疑。此段
阿含经告诉我们要断贪、恚、痴、之前要先断身见、戒取见、疑见,在此也可看出修行是
有渐次性的。中国佛教讲了一大堆但最缺修行方法,倒是密宗次第论的渐次性很值得探究
,今天节录此段正好谈到修行的步骤。前面所述要断四疑,经上更说明有在白衣若断四疑
,但戒取见尚未断者,便已趋向须陀桓果,且今生或来世,求福得福,求寿得寿,所愿皆
得,故众生须称念三宝。另外「不律仪」指好戏论、不端庄;「不信」指不信佛法因果、
善知识;「难教」指不听教化。「不欲闻法」针对台湾目前弘法太多,反致有些信徒自以
为听了不少而失去积极闻法的心,我鼓励大家要多争取闻法的机会。此段最後的结语是离
无渐、无愧、放逸後才能依序渐上修行,所以大家要有此观念。

  「愿消三障诸烦恼」中的三障指惑、业、苦,要先断惑(身见、无明惑),才能消业
、苦,方法是修缘起观,即「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绿灭,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因
缘是条件与条件、关系与关系和合,人生的成败聚散均有其因缘,从缘起观的正见才能彻
底了解生灭法。至此,仍要将阿含经上的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看阿含经要看出佛的真正
本怀,佛的知见及对於适应印度文化、社会的内也要明白,例如从四阿含中可发现早期无
持咒修行的,因印度处热带,许多出家众有时在打坐中会遭毒蛇咬死,引起大家的困扰而
向佛陀请示,佛陀教之打坐前持某咒来避免毒蛇咬;又如结夏安居原是外道所有,出家众
外出托钵常因雨季而身染泥泞,且雨季□多易踏死之而遭外道讥嫌,故佛才制定出家众亦
要结夏安居。直读阿含经不太易懂,故须参见学者研究的论文,例如印度宗教与教的关系
、印度哲学与佛教等,才能分析出那些是适应印度传统宗教的东西,然後把握佛的卓越正
知正见、佛超越古代印度外道理论的地方。直接地说,若从思想第论的渐次性很值得探究
,今天节录此段正好谈到修行的步骤。前面所述要断四疑,经上更说明有在白衣若断四疑
,但戒取见尚未断者,便已趋向须陀桓果,且今生或来世,求福得福,求寿得寿,所愿皆
得,故众生须称念三宝。另外「不律仪」指好戏论、不端庄;「不信」指不信佛法因果、
善知识;「难教」指不听教化。「不欲闻法」针对台湾目前弘法太多,反致有些信徒自以
为听了不少而失去积极闻法的心,我鼓励大家要多争取闻法的机会。此段最後的结语是离
无渐、无愧、放逸後才能依序渐上修行,所以大家要有此观念。

  「愿消三障诸烦恼」中的三障指惑、业、苦,要先断惑(身见、无明惑),才能消业
、苦,方法是修缘起观,即「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绿灭,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因
缘是条件与条件、关系与关系和合,人生的成败聚散均有其因缘,从缘起观的正见才能彻
底了解生灭法。至此,仍要将阿含经上的几个例子来加以说明,看阿含经要看出佛的真正
本怀,佛的知见及对於适应印度文化、社会的内也要明白,例如从四阿含中可发现早期无
持咒修行的,因印度处热带,许多出家众有时在打坐中会遭毒蛇咬死,引起大家的困扰而
向佛陀请示,佛陀教之打坐前持某咒来避免毒蛇咬;又如结夏安居原是外道所有,出家众
外出托钵常因雨季而身染泥泞,且雨季□多易踏死之而遭外道讥嫌,故佛才制定出家众亦
要结夏安居。直读阿含经不太易懂,故须参见学者研究的论文,例如印度宗教与教的关系
、印度哲学与佛教等,才能分析出那些是适应印度传统宗教的东西,然後把握佛的卓越正
知正见、佛超越古代印度外道理论的地方。直接地说,若从思想上来看其卓越处,则是缘
起论、因缘论,故想深入佛法者一定要证悟这些道理,又如四圣谛、十二因缘、三法印、
八正道、四念处,均是佛陀的根本思想。在此提醒各位,若研究原始佛教则要多注意在历
史舞台上活动的人物和行为表现,如此读阿含经较不偏差,因为不论有无证果的比丘、比
丘尼,其间随缘度众的情形很普遍,且那些阿罗汉很像菩萨,并非自了汉。阿含经早提到
菩萨摩诃萨,可见这些观念是来自早期佛教经典,只是不常见而已,这是因佛出世於古印
度,当时婆罗门的奥义书解脱思想充满厌世,急於个人的解脱,佛门下的出家众又多来自
这些厌世的沙门,而佛的因材施教,才会教之解脱法门。但一些大尊者,如舍利弗、目健
连等已证阿罗汉果,他们表现的就是积极的游行人间、讲经说法,故考证阿含经中的人物
可发现有著浓厚的菩萨精神,若视其不具大乘精神,则是错误的。我们要开始纠正一直深
受随唐判教後对阿含经的看法。

  如何修禅定?初禅、二禅等境界如何?这些在阿含经中都有描述,且无交待不清的地
方。各位若读阿含经最好倒过来读,从增一阿含开始,因其对同一件事的描述要比杂阿含
清晰、简明;中阿含主要在说佛法与外道的关系;长阿含则叙述比丘修行的境界。

  阿含经中大多是佛陀弟子问法後,佛才开始说法,才有佛陀主动开示。杂阿含经(六
三九)中提到在修四念处前,佛陀要弟子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我此点之因乃感
於目前台湾谈修行、证果的风气很盛,若从早期佛教、原始阿含经来看,必先进入四念处
才可能谈证果,而进入四念之前又须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身、口、意)。戒的
含义很广:五戒、八关齐戒、菩萨戒,五戒事实就是道德的规□、端正的行为。修行人若
戒的基础不好,则说能证果是不太可能的。前面所说台湾大谈自己证果的人,依我所见是
不太谈戒的。直其见即是正确质直的知见,有点类似赤子之心;若我们心的动机不正,则
所学必有问题,尤其在学佛的道路上。从因果观点看,诚实的心是非常重要的,有就有不
懂就说不懂,均是质直。而阿含经所指的直其见即是出世间的正见,在印顺导师的成佛之
道上亦有类似的说法。所以,我想表达的是若一个人无法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而
说有宗教证悟境界的话,是有问题的。一个人即使能现神通,我们也要先观察其佛法的正
知见是否有误,否则其境界虽对当人是很美妙奇异的,但仍不合佛法。

  阿含经在谈论修行的境界、现象、观念、行为等概念均清晰说明。例如色、受、想、
行、识,色即是四大(地、水、火、风),其馀四蕴亦有解析。修行为断烦恼,烦恼因欲
望而起,欲是什麽?所谓:「归依法,离欲尊。」修行是要断欲,但首先得明白何者为欲
,否修行将有误。阿含经早已将这些说明清楚(七六四)经:「五欲为色、声、香、味、
触,然彼非欲,於彼贪著者,是名为欲。」意为这些境界非真欲,而是心对其产贪恋才是
欲。佛陀曾告一婆罗门修行者,佛之比丘、比丘尼弟子眼见色、耳闻声(第一支箭),但
不受第二支箭,即不起贪、□、不落入第二支箭的痛苦。金刚经:「不入色、声、香、味
、触、法,应无所住而生其」乃告知我们不要否定境界。不入色、声、香、味、触、法,
不是在生活上没有它们,不去接触它们,而是身在一切境界中,却不受其染,否则就否定
、破坏缘起法,落入断灭法,世尊说法,於法不说断灭相。金刚经的这种观念,其实亦从
阿含经中得来。

  佛教的修行是中道的,正知正见的觉悟可能的。前面所说台湾大谈自己证果的人,依我
所见是
不太谈戒的。直其见即是正确质直的知见,有点类似赤子之心;若我们心的动机不正,则
所学必有问题,尤其在学佛的道路上。从因果观点看,诚实的心是非常重要的,有就有不
懂就说不懂,均是质直。而阿含经所指的直其见即是出世间的正见,在印顺导师的成佛之
道上亦有类似的说法。所以,我想表达的是若一个人无法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而
说有宗教证悟境界的话,是有问题的。一个人即使能现神通,我们也要先观察其佛法的正
知见是否有误,否则其境界虽对当人是很美妙奇异的,但仍不合佛法。

  阿含经在谈论修行的境界、现象、观念、行为等概念均清晰说明。例如色、受、想、
行、识,色即是四大(地、水、火、风),其馀四蕴亦有解析。修行为断烦恼,烦恼因欲
望而起,欲是什麽?所谓:「归依法,离欲尊。」修行是要断欲,但首先得明白何者为欲
,否修行将有误。阿含经早已将这些说明清楚(七六四)经:「五欲为色、声、香、味、
触,然彼非欲,於彼贪著者,是名为欲。」意为这些境界非真欲,而是心对其产贪恋才是
欲。佛陀曾告一婆罗门修行者,佛之比丘、比丘尼弟子眼见色、耳闻声(第一支箭),但
不受第二支箭,即不起贪、□、不落入第二支箭的痛苦。金刚经:「不入色、声、香、味
、触、法,应无所住而生其」乃告知我们不要否定境界。不入色、声、香、味、触、法,
不是在生活上没有它们,不去接触它们,而是身在一切境界中,却不受其染,否则就否定
、破坏缘起法,落入断灭法,世尊说法,於法不说断灭相。金刚经的这种观念,其实亦从
阿含经中得来。

  佛教的修行是中道的,正知正见的觉悟。觉:不逃避任何境界,故阿含经中均告示要
认识烦恼、如实了知。佛陀以色为例,色蕴之集(生起)、灭(消失)都要如实知。也就
是指在美妙、痛苦的境界中,心?□□M楚这些境界怎麽来,来多久,什麽原因会使之消失
、过去。阿含经中显示佛陀指道弟子的修行绝非谈玄说妙,佛法是人道有情众生现实生活
中能感受的、亲切的,不离开我们所认识的之外去谈论的,从此点即可谓有人间佛教的色
彩。它的确针对在、出家人每天生活的环境、知见的困惑、感情的体验,提出实际的描述
道引。只可惜佛教在历史的发展,尤其是进入中国後受到魏晋玄学的影响,故中国佛学有
些玄学化。加上搞哲学的来搞佛学,亦将形上学加诸於佛法。

  佛法的涅盘是解脱的境界。阿含经载录有人问:「如何知有涅盘?如何证明?何以佛
陀所开示的涅盘是真实的?」佛陀处理的方式是从无常无我是苦的观点引人自思之,即四
圣谛。先分析有无苦、集,再谈灭、道。苦、集是世间因果:苦是果,集是因;灭、道是
出世间因果:灭指寂灭,道指八正道。佛陀对不信涅盘者均先分析世间因果、再导入出世
间因果。在证明有为法,有漏法的世间因果是正确之後,同理推得出世间因果亦是正确无
误的。因为此有故彼有,集的因有了,便有苦的果;由世间集苦的因果(此有故彼有),
导致出世间灭道的因果(此无故彼无)。研究四圣谛这种解脱出世间的正见要建立在缘起
,何谓缘起?苦、集是缘起和合,灭、道亦是起和合,用此有故彼,此无故彼无的观念便
能融合四圣谛的缘起。只要是正常人就能感受世间八苦,阿含经即是谈每个人身心所面临
的问题。

  从宗教的生命解脱来看,人类愈来愈堕落,道德亦趋没落,古代的人之生命价值观较
有追求生命永恒不朽的观念。希腊哲学亦有追求永恒的想法,但它到最终却以为只用思辨
法便可解决生命问题;中国春秋以前的士大夫亦有安身立命的哲理,生命不朽的肯定。近
代科学的发达便用来解决一切的问题,此称为泛科学,但以科学带动的人文学、宗教学不
谈论价值观,而是价值中立的,即不谈生命意义。故前说的没落指人人以科学观而将生命
局限在短暂的一生,不同於古代人类对生命死後留有很大的空间。事实上,目前科学尚无
法触及宗教的某些境界。近来欧美学者提倡人文研究不能再只用考证文献的科学方法来研
究之,实因发现从前的方法有缺失,不见得能真正表现出人文研究的价值,故须停止目前
发展已趋完全的考证工作,转而向人文价值的探究,简言之就是探讨生命最初及最後的意
义。阿含经中虽有太多了生死的观念,但在今日的我们最好以同情的眼光来看二千多年前
古印度人的生命观,因为他们的观念全在追求生命的不朽及永恒。基本上,佛教对生命的
解脱仍与其他宗教站在相同的出发点上,认为生命要快乐宗美,则需解脱,所以涉及了生
死问题,但不同的是条件和法。佛法是肯定六道中的人道,肯定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就是
个修行的好地方,无需另觅天堂,而阿含经中修行的方法就是肯定人间及「人身难得」。

  杂阿含(七六六)经当舍利弗尊者向佛陀请问圣贤所得到的禅定三昧是如何得来时,
佛陀答道:有七种正确的修道是圣贤得三昧禅定的根本,即有了正见、正志、正语、正业
、正命、正方便(正精进)、正念之後才能进入正定,故前七项不正确的话,正定亦将有
误,更不可能证果。何谓正见?破除那些邪见、烦恼之後才可谓得初果或得正见?得正见
者会表现那些行为?在阿含经?□i能的。前面所说台湾大谈自己证果的人,依我所见是
不太谈戒的。直其见即是正确质直的知见,有点类似赤子之心;若我们心的动机不正,则
所学必有问题,尤其在学佛的道路上。从因果观点看,诚实的心是非常重要的,有就有不
懂就说不懂,均是质直。而阿含经所指的直其见即是出世间的正见,在印顺导师的成佛之
道上亦有类似的说法。所以,我想表达的是若一个人无法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而
说有宗教证悟境界的话,是有问题的。一个人即使能现神通,我们也要先观察其佛法的正
知见是否有误,否则其境界虽对当人是很美妙奇异的,但仍不合佛法。

  阿含经在谈论修行的境界、现象、观念、行为等概念均清晰说明。例如色、受、想、
行、识,色即是四大(地、水、火、风),其馀四蕴亦有解析。修行为断烦恼,烦恼因欲
望而起,欲是什麽?所谓:「归依法,离欲尊。」修行是要断欲,但首先得明白何者为欲
,否修行将有误。阿含经早已将这些说明清楚(七六四)经:「五欲为色、声、香、味、
触,然彼非欲,於彼贪著者,是名为欲。」意为这些境界非真欲,而是心对其产贪恋才是
欲。佛陀曾告一婆罗门修行者,佛之比丘、比丘尼弟子眼见色、耳闻声(第一支箭),但
不受第二支箭,即不起贪、□、不落入第二支箭的痛苦。金刚经:「不入色、声、香、味
、触、法,应无所住而生其」乃告知我们不要否定境界。不入色、声、香、味、触、法,
不是在生活上没有它们,不去接触它们,而是身在一切境界中,却不受其染,否则就否定
、破坏缘起法,落入断灭法,世尊说法,於法不说断灭相。金刚经的这种观念,其实亦从
阿含经中得来。

  佛教的修行是中道的,正知正见的觉悟。觉:不逃避任何境界,故阿含经中均告示要
认识烦恼、如实了知。佛陀以色为例,色蕴之集(生起)、灭(消失)都要如实知。也就
是指在美妙、痛苦的境界中,心?□□M楚这些境界怎麽来,来多久,什麽原因会使之消失
、过去。阿含经中显示佛陀指道弟子的修行绝非谈玄说妙,佛法是人道有情众生现实生活
中能感受的、亲切的,不离开我们所认识的之外去谈论的,从此点即可谓有人间佛教的色
彩。它的确针对在、出家人每天生活的环境、知见的困惑、感情的体验,提出实际的描述
道引。只可惜佛教在历史的发展,尤其是进入中国後受到魏晋玄学的影响,故中国佛学有
些玄学化。加上搞哲学的来搞佛学,亦将形上学加诸於佛法。

  佛法的涅盘是解脱的境界。阿含经载录有人问:「如何知有涅盘?如何证明?何以佛
陀所开示的涅盘是真实的?」佛陀处理的方式是从无常无我是苦的观点引人自思之,即四
圣谛。先分析有无苦、集,再谈灭、道。苦、集是世间因果:苦是果,集是因;灭、道是
出世间因果:灭指寂灭,道指八正道。佛陀对不信涅盘者均先分析世间因果、再导入出世
间因果。在证明有为法,有漏法的世间因果是正确之後,同理推得出世间因果亦是正确无
误的。因为此有故彼有,集的因有了,便有苦的果;由世间集苦的因果(此有故彼有),
导致出世间灭道的因果(此无故彼无)。研究四圣谛这种解脱出世间的正见要建立在缘起
,何谓缘起?苦、集是缘起和合,灭、道亦是起和合,用此有故彼,此无故彼无的观念便
能融合四圣谛的缘起。只要是正常人就能感受世间八苦,阿含经即是谈每个人身心所面临
的问题。

  从宗教的生命解脱来看,人类愈来愈堕落,道德亦趋没落,古代的人之生命价值观较
有追求生命永恒不朽的观念。希腊哲学亦有追求永恒的想法,但它到最终却以为只用思辨
法便可解决生命问题;中国春秋以前的士大夫亦有安身立命的哲理,生命不朽的肯定。近
代科学的发达便用来解决一切的问题,此称为泛科学,但以科学带动的人文学、宗教学不
谈论价值观,而是价值中立的,即不谈生命意义。故前说的没落指人人以科学观而将生命
局限在短暂的一生,不同於古代人类对生命死後留有很大的空间。事实上,目前科学尚无
法触及宗教的某些境界。近来欧美学者提倡人文研究不能再只用考证文献的科学方法来研
究之,实因发现从前的方法有缺失,不见得能真正表现出人文研究的价值,故须停止目前
发展已趋完全的考证工作,转而向人文价值的探究,简言之就是探讨生命最初及最後的意
义。阿含经中虽有太多了生死的观念,但在今日的我们最好以同情的眼光来看二千多年前
古印度人的生命观,因为他们的观念全在追求生命的不朽及永恒。基本上,佛教对生命的
解脱仍与其他宗教站在相同的出发点上,认为生命要快乐宗美,则需解脱,所以涉及了生
死问题,但不同的是条件和法。佛法是肯定六道中的人道,肯定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就是
个修行的好地方,无需另觅天堂,而阿含经中修行的方法就是肯定人间及「人身难得」。

  杂阿含(七六六)经当舍利弗尊者向佛陀请问圣贤所得到的禅定三昧是如何得来时,
佛陀答道:有七种正确的修道是圣贤得三昧禅定的根本,即有了正见、正志、正语、正业
、正命、正方便(正精进)、正念之後才能进入正定,故前七项不正确的话,正定亦将有
误,更不可能证果。何谓正见?破除那些邪见、烦恼之後才可谓得初果或得正见?得正见
者会表现那些行为?在阿含经?□i能的。前面所说台湾大谈自己证果的人,依我所见是
不太谈戒的。直其见即是正确质直的知见,有点类似赤子之心;若我们心的动机不正,则
所学必有问题,尤其在学佛的道路上。从因果观点看,诚实的心是非常重要的,有就有不
懂就说不懂,均是质直。而阿含经所指的直其见即是出世间的正见,在印顺导师的成佛之
道上亦有类似的说法。所以,我想表达的是若一个人无法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而
说有宗教证悟境界的话,是有问题的。一个人即使能现神通,我们也要先观察其佛法的正
知见是否有误,否则其境界虽对当人是很美妙奇异的,但仍不合佛法。

  阿含经在谈论修行的境界、现象、观念、行为等概念均清晰说明。例如色、受、想、
行、识,色即是四大(地、水、火、风),其馀四蕴亦有解析。修行为断烦恼,烦恼因欲
望而起,欲是什麽?所谓:「归依法,离欲尊。」修行是要断欲,但首先得明白何者为欲
,否修行将有误。阿含经早已将这些说明清楚(七六四)经:「五欲为色、声、香、味、
触,然彼非欲,於彼贪著者,是名为欲。」意为这些境界非真欲,而是心对其产贪恋才是
欲。佛陀曾告一婆罗门修行者,佛之比丘、比丘尼弟子眼见色、耳闻声(第一支箭),但
不受第二支箭,即不起贪、□、不落入第二支箭的痛苦。金刚经:「不入色、声、香、味
、触、法,应无所住而生其」乃告知我们不要否定境界。不入色、声、香、味、触、法,
不是在生活上没有它们,不去接触它们,而是身在一切境界中,却不受其染,否则就否定
、破坏缘起法,落入断灭法,世尊说法,於法不说断灭相。金刚经的这种观念,其实亦从
阿含经中得来。

  佛教的修行是中道的,正知正见的觉悟。觉:不逃避任何境界,故阿含经中均告示要
认识烦恼、如实了知。佛陀以色为例,色蕴之集(生起)、灭(消失)都要如实知。也就
是指在美妙、痛苦的境界中,心?□□M楚这些境界怎麽来,来多久,什麽原因会使之消失
、过去。阿含经中显示佛陀指道弟子的修行绝非谈玄说妙,佛法是人道有情众生现实生活
中能感受的、亲切的,不离开我们所认识的之外去谈论的,从此点即可谓有人间佛教的色
彩。它的确针对在、出家人每天生活的环境、知见的困惑、感情的体验,提出实际的描述
道引。只可惜佛教在历史的发展,尤其是进入中国後受到魏晋玄学的影响,故中国佛学有
些玄学化。加上搞哲学的来搞佛学,亦将形上学加诸於佛法。

  佛法的涅盘是解脱的境界。阿含经载录有人问:「如何知有涅盘?如何证明?何以佛
陀所开示的涅盘是真实的?」佛陀处理的方式是从无常无我是苦的观点引人自思之,即四
圣谛。先分析有无苦、集,再谈灭、道。苦、集是世间因果:苦是果,集是因;灭、道是
出世间因果:灭指寂灭,道指八正道。佛陀对不信涅盘者均先分析世间因果、再导入出世
间因果。在证明有为法,有漏法的世间因果是正确之後,同理推得出世间因果亦是正确无
误的。因为此有故彼有,集的因有了,便有苦的果;由世间集苦的因果(此有故彼有),
导致出世间灭道的因果(此无故彼无)。研究四圣谛这种解脱出世间的正见要建立在缘起
,何谓缘起?苦、集是缘起和合,灭、道亦是起和合,用此有故彼,此无故彼无的观念便
能融合四圣谛的缘起。只要是正常人就能感受世间八苦,阿含经即是谈每个人身心所面临
的问题。

  从宗教的生命解脱来看,人类愈来愈堕落,道德亦趋没落,古代的人之生命价值观较
有追求生命永恒不朽的观念。希腊哲学亦有追求永恒的想法,但它到最终却以为只用思辨
法便可解决生命问题;中国春秋以前的士大夫亦有安身立命的哲理,生命不朽的肯定。近
代科学的发达便用来解决一切的问题,此称为泛科学,但以科学带动的人文学、宗教学不
谈论价值观,而是价值中立的,即不谈生命意义。故前说的没落指人人以科学观而将生命
局限在短暂的一生,不同於古代人类对生命死後留有很大的空间。事实上,目前科学尚无
法触及宗教的某些境界。近来欧美学者提倡人文研究不能再只用考证文献的科学方法来研
究之,实因发现从前的方法有缺失,不见得能真正表现出人文研究的价值,故须停止目前
发展已趋完全的考证工作,转而向人文价值的探究,简言之就是探讨生命最初及最後的意
义。阿含经中虽有太多了生死的观念,但在今日的我们最好以同情的眼光来看二千多年前
古印度人的生命观,因为他们的观念全在追求生命的不朽及永恒。基本上,佛教对生命的
解脱仍与其他宗教站在相同的出发点上,认为生命要快乐宗美,则需解脱,所以涉及了生
死问题,但不同的是条件和法。佛法是肯定六道中的人道,肯定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就是
个修行的好地方,无需另觅天堂,而阿含经中修行的方法就是肯定人间及「人身难得」。

  杂阿含(七六六)经当舍利弗尊者向佛陀请问圣贤所得到的禅定三昧是如何得来时,
佛陀答道:有七种正确的修道是圣贤得三昧禅定的根本,即有了正见、正志、正语、正业
、正命、正方便(正精进)、正念之後才能进入正定,故前七项不正确的话,正定亦将有
误,更不可能证果。何谓正见?破除那些邪见、烦恼之後才可谓得初果或得正见?得正见
者会表现那些行为?在阿含经?□i能的。前面所说台湾大谈自己证果的人,依我所见是
不太谈戒的。直其见即是正确质直的知见,有点类似赤子之心;若我们心的动机不正,则
所学必有问题,尤其在学佛的道路上。从因果观点看,诚实的心是非常重要的,有就有不
懂就说不懂,均是质直。而阿含经所指的直其见即是出世间的正见,在印顺导师的成佛之
道上亦有类似的说法。所以,我想表达的是若一个人无法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而
说有宗教证悟境界的话,是有问题的。一个人即使能现神通,我们也要先观察其佛法的正
知见是否有误,否则其境界虽对当人是很美妙奇异的,但仍不合佛法。

  阿含经在谈论修行的境界、现象、观念、行为等概念均清晰说明。例如色、受、想、
行、识,色即是四大(地、水、火、风),其馀四蕴亦有解析。修行为断烦恼,烦恼因欲
望而起,欲是什麽?所谓:「归依法,离欲尊。」修行是要断欲,但首先得明白何者为欲
,否修行将有误。阿含经早已将这些说明清楚(七六四)经:「五欲为色、声、香、味、
触,然彼非欲,於彼贪著者,是名为欲。」意为这些境界非真欲,而是心对其产贪恋才是
欲。佛陀曾告一婆罗门修行者,佛之比丘、比丘尼弟子眼见色、耳闻声(第一支箭),但
不受第二支箭,即不起贪、□、不落入第二支箭的痛苦。金刚经:「不入色、声、香、味
、触、法,应无所住而生其」乃告知我们不要否定境界。不入色、声、香、味、触、法,
不是在生活上没有它们,不去接触它们,而是身在一切境界中,却不受其染,否则就否定
、破坏缘起法,落入断灭法,世尊说法,於法不说断灭相。金刚经的这种观念,其实亦从
阿含经中得来。

  佛教的修行是中道的,正知正见的觉悟。觉:不逃避任何境界,故阿含经中均告示要
认识烦恼、如实了知。佛陀以色为例,色蕴之集(生起)、灭(消失)都要如实知。也就
是指在美妙、痛苦的境界中,心?□□M楚这些境界怎麽来,来多久,什麽原因会使之消失
、过去。阿含经中显示佛陀指道弟子的修行绝非谈玄说妙,佛法是人道有情众生现实生活
中能感受的、亲切的,不离开我们所认识的之外去谈论的,从此点即可谓有人间佛教的色
彩。它的确针对在、出家人每天生活的环境、知见的困惑、感情的体验,提出实际的描述
道引。只可惜佛教在历史的发展,尤其是进入中国後受到魏晋玄学的影响,故中国佛学有
些玄学化。加上搞哲学的来搞佛学,亦将形上学加诸於佛法。

  佛法的涅盘是解脱的境界。阿含经载录有人问:「如何知有涅盘?如何证明?何以佛
陀所开示的涅盘是真实的?」佛陀处理的方式是从无常无我是苦的观点引人自思之,即四
圣谛。先分析有无苦、集,再谈灭、道。苦、集是世间因果:苦是果,集是因;灭、道是
出世间因果:灭指寂灭,道指八正道。佛陀对不信涅盘者均先分析世间因果、再导入出世
间因果。在证明有为法,有漏法的世间因果是正确之後,同理推得出世间因果亦是正确无
误的。因为此有故彼有,集的因有了,便有苦的果;由世间集苦的因果(此有故彼有),
导致出世间灭道的因果(此无故彼无)。研究四圣谛这种解脱出世间的正见要建立在缘起
,何谓缘起?苦、集是缘起和合,灭、道亦是起和合,用此有故彼,此无故彼无的观念便
能融合四圣谛的缘起。只要是正常人就能感受世间八苦,阿含经即是谈每个人身心所面临
的问题。

  从宗教的生命解脱来看,人类愈来愈堕落,道德亦趋没落,古代的人之生命价值观较
有追求生命永恒不朽的观念。希腊哲学亦有追求永恒的想法,但它到最终却以为只用思辨
法便可解决生命问题;中国春秋以前的士大夫亦有安身立命的哲理,生命不朽的肯定。近
代科学的发达便用来解决一切的问题,此称为泛科学,但以科学带动的人文学、宗教学不
谈论价值观,而是价值中立的,即不谈生命意义。故前说的没落指人人以科学观而将生命
局限在短暂的一生,不同於古代人类对生命死後留有很大的空间。事实上,目前科学尚无
法触及宗教的某些境界。近来欧美学者提倡人文研究不能再只用考证文献的科学方法来研
究之,实因发现从前的方法有缺失,不见得能真正表现出人文研究的价值,故须停止目前
发展已趋完全的考证工作,转而向人文价值的探究,简言之就是探讨生命最初及最後的意
义。阿含经中虽有太多了生死的观念,但在今日的我们最好以同情的眼光来看二千多年前
古印度人的生命观,因为他们的观念全在追求生命的不朽及永恒。基本上,佛教对生命的
解脱仍与其他宗教站在相同的出发点上,认为生命要快乐宗美,则需解脱,所以涉及了生
死问题,但不同的是条件和法。佛法是肯定六道中的人道,肯定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就是
个修行的好地方,无需另觅天堂,而阿含经中修行的方法就是肯定人间及「人身难得」。

  杂阿含(七六六)经当舍利弗尊者向佛陀请问圣贤所得到的禅定三昧是如何得来时,
佛陀答道:有七种正确的修道是圣贤得三昧禅定的根本,即有了正见、正志、正语、正业
、正命、正方便(正精进)、正念之後才能进入正定,故前七项不正确的话,正定亦将有
误,更不可能证果。何谓正见?破除那些邪见、烦恼之後才可谓得初果或得正见?得正见
者会表现那些行为?在阿含经?□i能的。前面所说台湾大谈自己证果的人,依我所见是
不太谈戒的。直其见即是正确质直的知见,有点类似赤子之心;若我们心的动机不正,则
所学必有问题,尤其在学佛的道路上。从因果观点看,诚实的心是非常重要的,有就有不
懂就说不懂,均是质直。而阿含经所指的直其见即是出世间的正见,在印顺导师的成佛之
道上亦有类似的说法。所以,我想表达的是若一个人无法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而
说有宗教证悟境界的话,是有问题的。一个人即使能现神通,我们也要先观察其佛法的正
知见是否有误,否则其境界虽对当人是很美妙奇异的,但仍不合佛法。

  阿含经在谈论修行的境界、现象、观念、行为等概念均清晰说明。例如色、受、想、
行、识,色即是四大(地、水、火、风),其馀四蕴亦有解析。修行为断烦恼,烦恼因欲
望而起,欲是什麽?所谓:「归依法,离欲尊。」修行是要断欲,但首先得明白何者为欲
,否修行将有误。阿含经早已将这些说明清楚(七六四)经:「五欲为色、声、香、味、
触,然彼非欲,於彼贪著者,是名为欲。」意为这些境界非真欲,而是心对其产贪恋才是
欲。佛陀曾告一婆罗门修行者,佛之比丘、比丘尼弟子眼见色、耳闻声(第一支箭),但
不受第二支箭,即不起贪、□、不落入第二支箭的痛苦。金刚经:「不入色、声、香、味
、触、法,应无所住而生其」乃告知我们不要否定境界。不入色、声、香、味、触、法,
不是在生活上没有它们,不去接触它们,而是身在一切境界中,却不受其染,否则就否定
、破坏缘起法,落入断灭法,世尊说法,於法不说断灭相。金刚经的这种观念,其实亦从
阿含经中得来。

  佛教的修行是中道的,正知正见的觉悟。觉:不逃避任何境界,故阿含经中均告示要
认识烦恼、如实了知。佛陀以色为例,色蕴之集(生起)、灭(消失)都要如实知。也就
是指在美妙、痛苦的境界中,心?□□M楚这些境界怎麽来,来多久,什麽原因会使之消失
、过去。阿含经中显示佛陀指道弟子的修行绝非谈玄说妙,佛法是人道有情众生现实生活
中能感受的、亲切的,不离开我们所认识的之外去谈论的,从此点即可谓有人间佛教的色
彩。它的确针对在、出家人每天生活的环境、知见的困惑、感情的体验,提出实际的描述
道引。只可惜佛教在历史的发展,尤其是进入中国後受到魏晋玄学的影响,故中国佛学有
些玄学化。加上搞哲学的来搞佛学,亦将形上学加诸於佛法。

  佛法的涅盘是解脱的境界。阿含经载录有人问:「如何知有涅盘?如何证明?何以佛
陀所开示的涅盘是真实的?」佛陀处理的方式是从无常无我是苦的观点引人自思之,即四
圣谛。先分析有无苦、集,再谈灭、道。苦、集是世间因果:苦是果,集是因;灭、道是
出世间因果:灭指寂灭,道指八正道。佛陀对不信涅盘者均先分析世间因果、再导入出世
间因果。在证明有为法,有漏法的世间因果是正确之後,同理推得出世间因果亦是正确无
误的。因为此有故彼有,集的因有了,便有苦的果;由世间集苦的因果(此有故彼有),
导致出世间灭道的因果(此无故彼无)。研究四圣谛这种解脱出世间的正见要建立在缘起
,何谓缘起?苦、集是缘起和合,灭、道亦是起和合,用此有故彼,此无故彼无的观念便
能融合四圣谛的缘起。只要是正常人就能感受世间八苦,阿含经即是谈每个人身心所面临
的问题。

  从宗教的生命解脱来看,人类愈来愈堕落,道德亦趋没落,古代的人之生命价值观较
有追求生命永恒不朽的观念。希腊哲学亦有追求永恒的想法,但它到最终却以为只用思辨
法便可解决生命问题;中国春秋以前的士大夫亦有安身立命的哲理,生命不朽的肯定。近
代科学的发达便用来解决一切的问题,此称为泛科学,但以科学带动的人文学、宗教学不
谈论价值观,而是价值中立的,即不谈生命意义。故前说的没落指人人以科学观而将生命
局限在短暂的一生,不同於古代人类对生命死後留有很大的空间。事实上,目前科学尚无
法触及宗教的某些境界。近来欧美学者提倡人文研究不能再只用考证文献的科学方法来研
究之,实因发现从前的方法有缺失,不见得能真正表现出人文研究的价值,故须停止目前
发展已趋完全的考证工作,转而向人文价值的探究,简言之就是探讨生命最初及最後的意
义。阿含经中虽有太多了生死的观念,但在今日的我们最好以同情的眼光来看二千多年前
古印度人的生命观,因为他们的观念全在追求生命的不朽及永恒。基本上,佛教对生命的
解脱仍与其他宗教站在相同的出发点上,认为生命要快乐宗美,则需解脱,所以涉及了生
死问题,但不同的是条件和法。佛法是肯定六道中的人道,肯定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就是
个修行的好地方,无需另觅天堂,而阿含经中修行的方法就是肯定人间及「人身难得」。

  杂阿含(七六六)经当舍利弗尊者向佛陀请问圣贤所得到的禅定三昧是如何得来时,
佛陀答道:有七种正确的修道是圣贤得三昧禅定的根本,即有了正见、正志、正语、正业
、正命、正方便(正精进)、正念之後才能进入正定,故前七项不正确的话,正定亦将有
误,更不可能证果。何谓正见?破除那些邪见、烦恼之後才可谓得初果或得正见?得正见
者会表现那些行为?在阿含经?□i能的。前面所说台湾大谈自己证果的人,依我所见是
不太谈戒的。直其见即是正确质直的知见,有点类似赤子之心;若我们心的动机不正,则
所学必有问题,尤其在学佛的道路上。从因果观点看,诚实的心是非常重要的,有就有不
懂就说不懂,均是质直。而阿含经所指的直其见即是出世间的正见,在印顺导师的成佛之
道上亦有类似的说法。所以,我想表达的是若一个人无法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而
说有宗教证悟境界的话,是有问题的。一个人即使能现神通,我们也要先观察其佛法的正
知见是否有误,否则其境界虽对当人是很美妙奇异的,但仍不合佛法。

  阿含经在谈论修行的境界、现象、观念、行为等概念均清晰说明。例如色、受、想、
行、识,色即是四大(地、水、火、风),其馀四蕴亦有解析。修行为断烦恼,烦恼因欲
望而起,欲是什麽?所谓:「归依法,离欲尊。」修行是要断欲,但首先得明白何者为欲
,否修行将有误。阿含经早已将这些说明清楚(七六四)经:「五欲为色、声、香、味、
触,然彼非欲,於彼贪著者,是名为欲。」意为这些境界非真欲,而是心对其产贪恋才是
欲。佛陀曾告一婆罗门修行者,佛之比丘、比丘尼弟子眼见色、耳闻声(第一支箭),但
不受第二支箭,即不起贪、□、不落入第二支箭的痛苦。金刚经:「不入色、声、香、味
、触、法,应无所住而生其」乃告知我们不要否定境界。不入色、声、香、味、触、法,
不是在生活上没有它们,不去接触它们,而是身在一切境界中,却不受其染,否则就否定
、破坏缘起法,落入断灭法,世尊说法,於法不说断灭相。金刚经的这种观念,其实亦从
阿含经中得来。

  佛教的修行是中道的,正知正见的觉悟。觉:不逃避任何境界,故阿含经中均告示要
认识烦恼、如实了知。佛陀以色为例,色蕴之集(生起)、灭(消失)都要如实知。也就
是指在美妙、痛苦的境界中,心?□□M楚这些境界怎麽来,来多久,什麽原因会使之消失
、过去。阿含经中显示佛陀指道弟子的修行绝非谈玄说妙,佛法是人道有情众生现实生活
中能感受的、亲切的,不离开我们所认识的之外去谈论的,从此点即可谓有人间佛教的色
彩。它的确针对在、出家人每天生活的环境、知见的困惑、感情的体验,提出实际的描述
道引。只可惜佛教在历史的发展,尤其是进入中国後受到魏晋玄学的影响,故中国佛学有
些玄学化。加上搞哲学的来搞佛学,亦将形上学加诸於佛法。

  佛法的涅盘是解脱的境界。阿含经载录有人问:「如何知有涅盘?如何证明?何以佛
陀所开示的涅盘是真实的?」佛陀处理的方式是从无常无我是苦的观点引人自思之,即四
圣谛。先分析有无苦、集,再谈灭、道。苦、集是世间因果:苦是果,集是因;灭、道是
出世间因果:灭指寂灭,道指八正道。佛陀对不信涅盘者均先分析世间因果、再导入出世
间因果。在证明有为法,有漏法的世间因果是正确之後,同理推得出世间因果亦是正确无
误的。因为此有故彼有,集的因有了,便有苦的果;由世间集苦的因果(此有故彼有),
导致出世间灭道的因果(此无故彼无)。研究四圣谛这种解脱出世间的正见要建立在缘起
,何谓缘起?苦、集是缘起和合,灭、道亦是起和合,用此有故彼,此无故彼无的观念便
能融合四圣谛的缘起。只要是正常人就能感受世间八苦,阿含经即是谈每个人身心所面临
的问题。

  从宗教的生命解脱来看,人类愈来愈堕落,道德亦趋没落,古代的人之生命价值观较
有追求生命永恒不朽的观念。希腊哲学亦有追求永恒的想法,但它到最终却以为只用思辨
法便可解决生命问题;中国春秋以前的士大夫亦有安身立命的哲理,生命不朽的肯定。近
代科学的发达便用来解决一切的问题,此称为泛科学,但以科学带动的人文学、宗教学不
谈论价值观,而是价值中立的,即不谈生命意义。故前说的没落指人人以科学观而将生命
局限在短暂的一生,不同於古代人类对生命死後留有很大的空间。事实上,目前科学尚无
法触及宗教的某些境界。近来欧美学者提倡人文研究不能再只用考证文献的科学方法来研
究之,实因发现从前的方法有缺失,不见得能真正表现出人文研究的价值,故须停止目前
发展已趋完全的考证工作,转而向人文价值的探究,简言之就是探讨生命最初及最後的意
义。阿含经中虽有太多了生死的观念,但在今日的我们最好以同情的眼光来看二千多年前
古印度人的生命观,因为他们的观念全在追求生命的不朽及永恒。基本上,佛教对生命的
解脱仍与其他宗教站在相同的出发点上,认为生命要快乐宗美,则需解脱,所以涉及了生
死问题,但不同的是条件和法。佛法是肯定六道中的人道,肯定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就是
个修行的好地方,无需另觅天堂,而阿含经中修行的方法就是肯定人间及「人身难得」。

  杂阿含(七六六)经当舍利弗尊者向佛陀请问圣贤所得到的禅定三昧是如何得来时,
佛陀答道:有七种正确的修道是圣贤得三昧禅定的根本,即有了正见、正志、正语、正业
、正命、正方便(正精进)、正念之後才能进入正定,故前七项不正确的话,正定亦将有
误,更不可能证果。何谓正见?破除那些邪见、烦恼之後才可谓得初果或得正见?得正见
者会表现那些行为?在阿含经?□i能的。前面所说台湾大谈自己证果的人,依我所见是
不太谈戒的。直其见即是正确质直的知见,有点类似赤子之心;若我们心的动机不正,则
所学必有问题,尤其在学佛的道路上。从因果观点看,诚实的心是非常重要的,有就有不
懂就说不懂,均是质直。而阿含经所指的直其见即是出世间的正见,在印顺导师的成佛之
道上亦有类似的说法。所以,我想表达的是若一个人无法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而
说有宗教证悟境界的话,是有问题的。一个人即使能现神通,我们也要先观察其佛法的正
知见是否有误,否则其境界虽对当人是很美妙奇异的,但仍不合佛法。

  阿含经在谈论修行的境界、现象、观念、行为等概念均清晰说明。例如色、受、想、
行、识,色即是四大(地、水、火、风),其馀四蕴亦有解析。修行为断烦恼,烦恼因欲
望而起,欲是什麽?所谓:「归依法,离欲尊。」修行是要断欲,但首先得明白何者为欲
,否修行将有误。阿含经早已将这些说明清楚(七六四)经:「五欲为色、声、香、味、
触,然彼非欲,於彼贪著者,是名为欲。」意为这些境界非真欲,而是心对其产贪恋才是
欲。佛陀曾告一婆罗门修行者,佛之比丘、比丘尼弟子眼见色、耳闻声(第一支箭),但
不受第二支箭,即不起贪、□、不落入第二支箭的痛苦。金刚经:「不入色、声、香、味
、触、法,应无所住而生其」乃告知我们不要否定境界。不入色、声、香、味、触、法,
不是在生活上没有它们,不去接触它们,而是身在一切境界中,却不受其染,否则就否定
、破坏缘起法,落入断灭法,世尊说法,於法不说断灭相。金刚经的这种观念,其实亦从
阿含经中得来。

  佛教的修行是中道的,正知正见的觉悟。觉:不逃避任何境界,故阿含经中均告示要
认识烦恼、如实了知。佛陀以色为例,色蕴之集(生起)、灭(消失)都要如实知。也就
是指在美妙、痛苦的境界中,心?□□M楚这些境界怎麽来,来多久,什麽原因会使之消失
、过去。阿含经中显示佛陀指道弟子的修行绝非谈玄说妙,佛法是人道有情众生现实生活
中能感受的、亲切的,不离开我们所认识的之外去谈论的,从此点即可谓有人间佛教的色
彩。它的确针对在、出家人每天生活的环境、知见的困惑、感情的体验,提出实际的描述
道引。只可惜佛教在历史的发展,尤其是进入中国後受到魏晋玄学的影响,故中国佛学有
些玄学化。加上搞哲学的来搞佛学,亦将形上学加诸於佛法。

  佛法的涅盘是解脱的境界。阿含经载录有人问:「如何知有涅盘?如何证明?何以佛
陀所开示的涅盘是真实的?」佛陀处理的方式是从无常无我是苦的观点引人自思之,即四
圣谛。先分析有无苦、集,再谈灭、道。苦、集是世间因果:苦是果,集是因;灭、道是
出世间因果:灭指寂灭,道指八正道。佛陀对不信涅盘者均先分析世间因果、再导入出世
间因果。在证明有为法,有漏法的世间因果是正确之後,同理推得出世间因果亦是正确无
误的。因为此有故彼有,集的因有了,便有苦的果;由世间集苦的因果(此有故彼有),
导致出世间灭道的因果(此无故彼无)。研究四圣谛这种解脱出世间的正见要建立在缘起
,何谓缘起?苦、集是缘起和合,灭、道亦是起和合,用此有故彼,此无故彼无的观念便
能融合四圣谛的缘起。只要是正常人就能感受世间八苦,阿含经即是谈每个人身心所面临
的问题。

  从宗教的生命解脱来看,人类愈来愈堕落,道德亦趋没落,古代的人之生命价值观较
有追求生命永恒不朽的观念。希腊哲学亦有追求永恒的想法,但它到最终却以为只用思辨
法便可解决生命问题;中国春秋以前的士大夫亦有安身立命的哲理,生命不朽的肯定。近
代科学的发达便用来解决一切的问题,此称为泛科学,但以科学带动的人文学、宗教学不
谈论价值观,而是价值中立的,即不谈生命意义。故前说的没落指人人以科学观而将生命
局限在短暂的一生,不同於古代人类对生命死後留有很大的空间。事实上,目前科学尚无
法触及宗教的某些境界。近来欧美学者提倡人文研究不能再只用考证文献的科学方法来研
究之,实因发现从前的方法有缺失,不见得能真正表现出人文研究的价值,故须停止目前
发展已趋完全的考证工作,转而向人文价值的探究,简言之就是探讨生命最初及最後的意
义。阿含经中虽有太多了生死的观念,但在今日的我们最好以同情的眼光来看二千多年前
古印度人的生命观,因为他们的观念全在追求生命的不朽及永恒。基本上,佛教对生命的
解脱仍与其他宗教站在相同的出发点上,认为生命要快乐宗美,则需解脱,所以涉及了生
死问题,但不同的是条件和法。佛法是肯定六道中的人道,肯定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就是
个修行的好地方,无需另觅天堂,而阿含经中修行的方法就是肯定人间及「人身难得」。

  杂阿含(七六六)经当舍利弗尊者向佛陀请问圣贤所得到的禅定三昧是如何得来时,
佛陀答道:有七种正确的修道是圣贤得三昧禅定的根本,即有了正见、正志、正语、正业
、正命、正方便(正精进)、正念之後才能进入正定,故前七项不正确的话,正定亦将有
误,更不可能证果。何谓正见?破除那些邪见、烦恼之後才可谓得初果或得正见?得正见
者会表现那些行为?在阿含经?□i能的。前面所说台湾大谈自己证果的人,依我所见是
不太谈戒的。直其见即是正确质直的知见,有点类似赤子之心;若我们心的动机不正,则
所学必有问题,尤其在学佛的道路上。从因果观点看,诚实的心是非常重要的,有就有不
懂就说不懂,均是质直。而阿含经所指的直其见即是出世间的正见,在印顺导师的成佛之
道上亦有类似的说法。所以,我想表达的是若一个人无法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而
说有宗教证悟境界的话,是有问题的。一个人即使能现神通,我们也要先观察其佛法的正
知见是否有误,否则其境界虽对当人是很美妙奇异的,但仍不合佛法。

  阿含经在谈论修行的境界、现象、观念、行为等概念均清晰说明。例如色、受、想、
行、识,色即是四大(地、水、火、风),其馀四蕴亦有解析。修行为断烦恼,烦恼因欲
望而起,欲是什麽?所谓:「归依法,离欲尊。」修行是要断欲,但首先得明白何者为欲
,否修行将有误。阿含经早已将这些说明清楚(七六四)经:「五欲为色、声、香、味、
触,然彼非欲,於彼贪著者,是名为欲。」意为这些境界非真欲,而是心对其产贪恋才是
欲。佛陀曾告一婆罗门修行者,佛之比丘、比丘尼弟子眼见色、耳闻声(第一支箭),但
不受第二支箭,即不起贪、□、不落入第二支箭的痛苦。金刚经:「不入色、声、香、味
、触、法,应无所住而生其」乃告知我们不要否定境界。不入色、声、香、味、触、法,
不是在生活上没有它们,不去接触它们,而是身在一切境界中,却不受其染,否则就否定
、破坏缘起法,落入断灭法,世尊说法,於法不说断灭相。金刚经的这种观念,其实亦从
阿含经中得来。

  佛教的修行是中道的,正知正见的觉悟。觉:不逃避任何境界,故阿含经中均告示要
认识烦恼、如实了知。佛陀以色为例,色蕴之集(生起)、灭(消失)都要如实知。也就
是指在美妙、痛苦的境界中,心?□□M楚这些境界怎麽来,来多久,什麽原因会使之消失
、过去。阿含经中显示佛陀指道弟子的修行绝非谈玄说妙,佛法是人道有情众生现实生活
中能感受的、亲切的,不离开我们所认识的之外去谈论的,从此点即可谓有人间佛教的色
彩。它的确针对在、出家人每天生活的环境、知见的困惑、感情的体验,提出实际的描述
道引。只可惜佛教在历史的发展,尤其是进入中国後受到魏晋玄学的影响,故中国佛学有
些玄学化。加上搞哲学的来搞佛学,亦将形上学加诸於佛法。

  佛法的涅盘是解脱的境界。阿含经载录有人问:「如何知有涅盘?如何证明?何以佛
陀所开示的涅盘是真实的?」佛陀处理的方式是从无常无我是苦的观点引人自思之,即四
圣谛。先分析有无苦、集,再谈灭、道。苦、集是世间因果:苦是果,集是因;灭、道是
出世间因果:灭指寂灭,道指八正道。佛陀对不信涅盘者均先分析世间因果、再导入出世
间因果。在证明有为法,有漏法的世间因果是正确之後,同理推得出世间因果亦是正确无
误的。因为此有故彼有,集的因有了,便有苦的果;由世间集苦的因果(此有故彼有),
导致出世间灭道的因果(此无故彼无)。研究四圣谛这种解脱出世间的正见要建立在缘起
,何谓缘起?苦、集是缘起和合,灭、道亦是起和合,用此有故彼,此无故彼无的观念便
能融合四圣谛的缘起。只要是正常人就能感受世间八苦,阿含经即是谈每个人身心所面临
的问题。

  从宗教的生命解脱来看,人类愈来愈堕落,道德亦趋没落,古代的人之生命价值观较
有追求生命永恒不朽的观念。希腊哲学亦有追求永恒的想法,但它到最终却以为只用思辨
法便可解决生命问题;中国春秋以前的士大夫亦有安身立命的哲理,生命不朽的肯定。近
代科学的发达便用来解决一切的问题,此称为泛科学,但以科学带动的人文学、宗教学不
谈论价值观,而是价值中立的,即不谈生命意义。故前说的没落指人人以科学观而将生命
局限在短暂的一生,不同於古代人类对生命死後留有很大的空间。事实上,目前科学尚无
法触及宗教的某些境界。近来欧美学者提倡人文研究不能再只用考证文献的科学方法来研
究之,实因发现从前的方法有缺失,不见得能真正表现出人文研究的价值,故须停止目前
发展已趋完全的考证工作,转而向人文价值的探究,简言之就是探讨生命最初及最後的意
义。阿含经中虽有太多了生死的观念,但在今日的我们最好以同情的眼光来看二千多年前
古印度人的生命观,因为他们的观念全在追求生命的不朽及永恒。基本上,佛教对生命的
解脱仍与其他宗教站在相同的出发点上,认为生命要快乐宗美,则需解脱,所以涉及了生
死问题,但不同的是条件和法。佛法是肯定六道中的人道,肯定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就是
个修行的好地方,无需另觅天堂,而阿含经中修行的方法就是肯定人间及「人身难得」。

  杂阿含(七六六)经当舍利弗尊者向佛陀请问圣贤所得到的禅定三昧是如何得来时,
佛陀答道:有七种正确的修道是圣贤得三昧禅定的根本,即有了正见、正志、正语、正业
、正命、正方便(正精进)、正念之後才能进入正定,故前七项不正确的话,正定亦将有
误,更不可能证果。何谓正见?破除那些邪见、烦恼之後才可谓得初果或得正见?得正见
者会表现那些行为?在阿含经?□i能i能的。前面所说台湾大谈自己证果的人,依我所见是
不太谈戒的。直其见即是正确质直的知见,有点类似赤子之心;若我们心的动机不正,则
所学必有问题,尤其在学佛的道路上。从因果观点看,诚实的心是非常重要的,有就有不
懂就说不懂,均是质直。而阿含经所指的直其见即是出世间的正见,在印顺导师的成佛之
道上亦有类似的说法。所以,我想表达的是若一个人无法先净其戒、直其见、具足三业而
说有宗教证悟境界的话,是有问题的。一个人即使能现神通,我们也要先观察其佛法的正
知见是否有误,否则其境界虽对当人是很美妙奇异的,但仍不合佛法。

  阿含经在谈论修行的境界、现象、观念、行为等概念均清晰说明。例如色、受、想、
行、识,色即是四大(地、水、火、风),其馀四蕴亦有解析。修行为断烦恼,烦恼因欲
望而起,欲是什麽?所谓:「归依法,离欲尊。」修行是要断欲,但首先得明白何者为欲
,否修行将有误。阿含经早已将这些说明清楚(七六四)经:「五欲为色、声、香、味、
触,然彼非欲,於彼贪著者,是名为欲。」意为这些境界非真欲,而是心对其产贪恋才是
欲。佛陀曾告一婆罗门修行者,佛之比丘、比丘尼弟子眼见色、耳闻声(第一支箭),但
不受第二支箭,即不起贪、□、不落入第二支箭的痛苦。金刚经:「不入色、声、香、味
、触、法,应无所住而生其」乃告知我们不要否定境界。不入色、声、香、味、触、法,
不是在生活上没有它们,不去接触它们,而是身在一切境界中,却不受其染,否则就否定
、破坏缘起法,落入断灭法,世尊说法,於法不说断灭相。金刚经的这种观念,其实亦从
阿含经中得来。

  佛教的修行是中道的,正知正见的觉悟。觉:不逃避任何境界,故阿含经中均告示要
认识烦恼、如实了知。佛陀以色为例,色蕴之集(生起)、灭(消失)都要如实知。也就
是指在美妙、痛苦的境界中,心?□□M楚这些境界怎麽来,来多久,什麽原因会使之消失
、过去。阿含经中显示佛陀指道弟子的修行绝非谈玄说妙,佛法是人道有情众生现实生活
中能感受的、亲切的,不离开我们所认识的之外去谈论的,从此点即可谓有人间佛教的色
彩。它的确针对在、出家人每天生活的环境、知见的困惑、感情的体验,提出实际的描述
道引。只可惜佛教在历史的发展,尤其是进入中国後受到魏晋玄学的影响,故中国佛学有
些玄学化。加上搞哲学的来搞佛学,亦将形上学加诸於佛法。

  佛法的涅盘是解脱的境界。阿含经载录有人问:「如何知有涅盘?如何证明?何以佛
陀所开示的涅盘是真实的?」佛陀处理的方式是从无常无我是苦的观点引人自思之,即四
圣谛。先分析有无苦、集,再谈灭、道。苦、集是世间因果:苦是果,集是因;灭、道是
出世间因果:灭指寂灭,道指八正道。佛陀对不信涅盘者均先分析世间因果、再导入出世
间因果。在证明有为法,有漏法的世间因果是正确之後,同理推得出世间因果亦是正确无
误的。因为此有故彼有,集的因有了,便有苦的果;由世间集苦的因果(此有故彼有),
导致出世间灭道的因果(此无故彼无)。研究四圣谛这种解脱出世间的正见要建立在缘起
,何谓缘起?苦、集是缘起和合,灭、道亦是起和合,用此有故彼,此无故彼无的观念便
能融合四圣谛的缘起。只要是正常人就能感受世间八苦,阿含经即是谈每个人身心所面临
的问题。

  从宗教的生命解脱来看,人类愈来愈堕落,道德亦趋没落,古代的人之生命价值观较
有追求生命永恒不朽的观念。希腊哲学亦有追求永恒的想法,但它到最终却以为只用思辨
法便可解决生命问题;中国春秋以前的士大夫亦有安身立命的哲理,生命不朽的肯定。近
代科学的发达便用来解决一切的问题,此称为泛科学,但以科学带动的人文学、宗教学不
谈论价值观,而是价值中立的,即不谈生命意义。故前说的没落指人人以科学观而将生命
局限在短暂的一生,不同於古代人类对生命死後留有很大的空间。事实上,目前科学尚无
法触及宗教的某些境界。近来欧美学者提倡人文研究不能再只用考证文献的科学方法来研
究之,实因发现从前的方法有缺失,不见得能真正表现出人文研究的价值,故须停止目前
发展已趋完全的考证工作,转而向人文价值的探究,简言之就是探讨生命最初及最後的意
义。阿含经中虽有太多了生死的观念,但在今日的我们最好以同情的眼光来看二千多年前
古印度人的生命观,因为他们的观念全在追求生命的不朽及永恒。基本上,佛教对生命的
解脱仍与其他宗教站在相同的出发点上,认为生命要快乐宗美,则需解脱,所以涉及了生
死问题,但不同的是条件和法。佛法是肯定六道中的人道,肯定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就是
个修行的好地方,无需另觅天堂,而阿含经中修行的方法就是肯定人间及「人身难得」。

  杂阿含(七六六)经当舍利弗尊者向佛陀请问圣贤所得到的禅定三昧是如何得来时,
佛陀答道:有七种正确的修道是圣贤得三昧禅定的根本,即有了正见、正志、正语、正业
、正命、正方便(正精进)、正念之後才能进入正定,故前七项不正确的话,正定亦将有
误,更不可能证果。何谓正见?破除那些邪见、烦恼之後才可谓得初果或得正见?得正见
者会表现那些行为?在阿含经?□□o些均有清楚的描述,甚至从初禅到四禅的现象,从初
果到四果的境界亦都详述。所以若将四阿含研读一番的话,则清晰的概念,同时更能发现
大乘经典、论典大多从四阿含的观念而来,例如,大智度论是四阿含经的衍伸,连典故都
一样。得正见者,为阿含经中所谓的四证净,即对四种现象、四种境界是清净不疑不惑的
,此四证净为对佛、法、僧、戒证悟到清净的信心,这种人叫须沱洹向,是将进入初果(
须沱洹)的人。证初果的人能断三结:

   (1)身见:即自性见、我见。
   (2)戒禁取:错误的宗教行为。(有些宗教仪式或表徵物,只是方便引导,不可当修
        行的了义。)
   (3)疑:对佛、法、僧、戒□徨困惑。

  现在说明佛、法、僧的真义。「佛」非偶像、权威、依赖,但为何又要归依佛?实因
佛为先知先觉、功德圆满、福慧具足,是人天导师,人间因佛出世才有佛法,我们今日享
受释迦佛遗留下来的佛法,更要怀有感念的心情。「法」是指从此岸到彼岸,烦恼的解脱
,得到清凉。从早期来看法是四圣谛、八正道,但後来的翻译愈来愈多,有八万四千法、
了义不了义,究竟与方便...,那麽到底法是什麽?要归依何种法门?事实上法「不生
不灭、法尔如是」。佛出人间、佛不出人间,佛已离开人间,法本来不生不灭、不增不减
、不垢不净,法性常在、法尔如是,如此才真正契入实相正知正见。「僧」意为众,应包
含七众弟子,故近来有人以为在家人亦可称为僧伽,不专属出家人之称,这样才能避免像
婆罗门教的阶级观念。事实上,以崇拜僧人的心态去归依、礼拜他们的观念的确是错误的
,但若拜居士为师而代替三宝,则在今天来说仍属谤三宝,因拜师虽可,但不能完全取代
三宝的角色。此意非指僧尊俗卑,而是在缘起的世俗谛之中,仍要有伦理观,宗教的伦理
观是遵循三个道德原则的:

  (1)自增上:归依佛。
  (2)法增上:归依法。
  (3)世间增上:归依僧。

  七众之中真可为归依师的共有比丘、比丘尼,而未受具足戒的沙弥、沙弥尼不论出家
多久或年岁多大,都无资格当归依师,且非一旦成为比丘就可马上当归依师,而是要懂佛
法、有戒、定、慧、有知见者才堪为依止师,故不会说法的比丘、比丘尼亦不可为依止师
。至於居士能否讲经说法,能否成立居士林?印老的说法是在二种条件下是可允许的:

  (1)从人来看:需是有德有望的居士,如李炳南居士。
  (2)从财来看:弘法所需的钱财需合乎佛制,因为其属四方僧物,故不能取回家当私
         用。出家人亦如,此除了三衣一钵外,信徒供养的财物均属常住的,
         只能取几百元买日用品及车费。另外,居士讲经说法之前要先称念三
         宝,功德回向一切众生,且在为僧人讲经说法时需依佛教伦理与僧人
         平座或坐下座。所以归依佛是对生命人格完美的认同、归属,归依法
                 是对真理解脱的不二法门之认同归属,归依僧是对一清净和合的群众
                 组合之认同归属。 
  再来是论出家、在家的色角分别:出家人的正业正命应是勤修戒、定、慧、经律、论
。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随缘托钵、受供养才是本分清净的出家人,而非放弃修习,
参与在家人即可做的社会福利事业为最终目标。在家人的正业正命有四点:

  (1)方便具足:即正当的谋生之道、一技之长。
  (2)守护具足:守护所赚的财富,按佛陀所示的四分制善处理之。
  (3)善知识具足:人一辈子中最好的宝物非财产,而是良师益友。因人的本性非恶,
           只受环境、朋友的影响,故不可不慎。
  (4)正命具足:居士过活养家的经济来源要正。严格说来、捕鱼、卖酒、骗术等职业
         在佛家的观点是非正命的。

  修行人一定要具备正见、正业、正命,若不合乎三者,不可能有正定,更不可能证初
果,其中最重要的为正见。就世间正见来说是信因果、信业报、信善恶、信圣凡,由世间
正见中肯定三宝及戒律而得清净的信心。阿含经云:若一在家人对三宝得清净信心,则求
福得福,求寿得寿,所愿皆得。就出世间正见来说是观缘起。真正证得缘起能破三见,破
三见者即证初果。破自性见的方法缘起: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
彼灭,离有无二边而求中道,是为破自性见。凡是有均为因缘有,无均为因缘无,没有断
灭的无,也没有实体的有。经云: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缘起即性空,性空即缘起
;空性即真谛。阿含经云:缘起是俗谛,是五蕴、十二处的有为法,有为法必是生灭法、
生灭法必是染污、有漏,但有为法的生灭可导入不生不灭的无为法,故有云「色即是空」
。

  读阿含经可强烈感受到人间佛教的真实性,因其所载之地点、人物均是真实的当代史
实。人间的佛陀事实上亦每天托钵、乞食过日子,是人格化的佛陀,阿含经记载人间佛陀
曰:「世尊是否为代天行道者?」佛答:「我亦是数。」,由此更能表现阿含经肯定佛出
人间,诸佛非在天上成佛。增一阿含经云:「人间於天,则是善处。」人间到底是比天上
适合修行的。


      输入者: wmc@iiidns.iii.org.tw

--

▲▲▲   □□□  □□□□□□□□□□□□□□    
□□□ □□□□□□□□    □□□  □  □□□    ▲▲▲
□□□ □□□□□□□□□□□□□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Ξ     □□□□□□□□□□□□  □    □□□   欢迎加入交流讨论  
  □□ □□□□□□□  □□□      □□□  □□□□Ξ http://buddhaspace.org
Wed Dec 11 20:47:27 2013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