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华严经净行品》第十三愿:入僧伽蓝
#1
@Facebook
伽蓝是「僧伽蓝」的略称,亦作「僧伽罗摩」,汉意译为「僧院」、「僧园」,包括
了寺院的建□物及寺院的土地,园圃的总称。因此,迦蓝护法菩萨即是护守佛教寺院
的护法菩萨。

「七佛八菩仆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卷四列举佛教护寺伽蓝神有十八位:叹妙,叹
美,美音,梵音,天鼓,师子,妙叹,摩妙,雷音,梵响,叹德,广目,人音,佛奴
,彻视,遍视,妙眼,彻听。

在龙山寺的大殿中,除了主奉的观音佛祖及两旁胁侍的文殊、普贤菩萨外,还可看见
两尊身穿铠甲、形象威严的神像,右方面容斯文、手持金刚宝杵的是韦陀尊者、另一
尊长髯过胸、双目圆睁的,则是伽蓝尊者。但是您知道吗?韦陀与伽蓝两位尊者可都
是佛教传入中国後,由中国的佛教徒所创造出来的,韦陀、伽蓝究竟是什麽来历、为
何作武将装扮?就让我们来为您细说分明。

韦陀尊者也称为韦驮护法,相传本是婆罗门教中的天神,佛教创立後,在大乘佛教里
则成了寺院的守护神;另外也有一说韦陀尊者的原型是取自佛经里四大天王中,南方
将军增长天王的手下将领之一。佛教中的四天王底下各有八名大将,总共三十二名,
而位居这三十二名大将之首的韦陀尊者,即担负著驱逐妖魔、保护佛法的重责大任。

在佛教中曾有这样一段故事:在佛陀涅盘之後,尚未兴建宝塔、供奉佛舍利之前,一
天来了一个动作迅速敏捷的「疾捷鬼」,趁著大家不注意的时候,竟大胆偷走了佛陀
了两颗牙齿,幸好韦陀尊者立刻追上疾捷鬼,保住了佛牙,从此以後,守护寺院及舍
利宝物等成了韦陀尊者最具代表性的意义。

伽蓝二字是梵文的音译,在佛经上出现的「僧伽蓝摩」指的是众僧人所居住的庭园,
也就是寺院的意思,後来伽蓝也就成为寺院护法神的名称,伽蓝尊者是以三国时代,
蜀国的大将关羽为造像蓝图,为什麽一般民间所奉祀的武圣关公会成为佛教中的寺院
守护神呢?这又是一段传说了。

在《佛祖统记》中记载,当天台宗的祖师智者大师在玉泉山的精舍打坐修行时,竟然
看见关公率领著其子关平与一干鬼神,在大师面前显现出各种恐怖的景象,企图破坏
大师的修行;然而智者大师非但毫不害怕,反而严厉的斥责关公这种执著的行为,受
到智者大师点醒感召的关公与关平当下立即顿悟并受戒成为佛门弟子,发誓守护寺院
,从此以後,关公在佛教中就成了我们所见到的伽蓝尊者。

由於韦陀尊者与伽蓝尊者都是属於驱逐邪魔、守护佛寺的护法神,所以他们的塑像皆
为神威勇猛的武将造型,如龙山寺正殿中的韦陀尊者,虽然面容斯文清秀,姿态却严
正刚毅,手上拿著捍卫佛门的金刚宝杵,更是叫妖邪魔怪不敢妄近;原本就是民间所
崇敬的伽蓝尊者,除了令人望而生畏的神情,原本那把众所皆知的青龙偃月刀,换成
了佛教中的法器宝斧,斩妖除魔、令鬼神皆惧。韦陀、伽蓝两位尊者如此默默的守护
著大殿中的诸位菩萨,这种安稳的力量,让前来□徨的求助信众放下心中的迷惑不安
,使信念更加踏实、坚定不移。

透过这种「拟人化」的描述,是否对於「僧伽蓝」的意义有更明确认识了呢?然而要
如何维持一个修行道场,具备「安稳的力量,让前来□徨的求助信众放下心中的迷惑
不安,使信念更加踏实、坚定不移」?关键在於「无乖诤法」。

乖诤有什麽问题?我们参考《大乘阿□达磨集论卷第四》决择分中谛品第一之二,中
说:

如世尊说:「如是有情皆由自业,业所乖诤、从业所生、依业出离、业能分别,一切
有情高下胜劣。

云何有情皆由自业?由自造业而受异熟故。

云何业所乖诤?於受自业所得异熟时,善不善业互违诤故。

云何从业所生?是诸有情远离无因恶因,唯从业所生故。

云何依业出离?依对治业解业缚故。

云何由业有情高下?谓犹业故於善恶趣得自体差别。

云何胜劣?谓诸有情成就功德过失差别。

这段论指出了几个关键:

    所有的有情众生,都是因为本身所造的业而受报化生(投胎)。

    而因为众生造善与不善因,所以在业熟受报的时候,善因和恶因会互相竞合,所
以善恶业报相递出现,彼此之间互相拉扯。

     一切众生,因为背离不造恶因,以致业果缠绕,是故轮回转生,分段生死相续
不绝。

    若诸众生,能够断除业因相续,对治种种恶习,就能解脱业报系缚,解脱自在。

    众生纵然所作修为用功相同,然而得果不同,肇因於众生本来所受到的善恶果报
驱策力道不同。

    而这些果报驱策力道不同,修行解决功德也就有种种差异。

这段论,描述了关键的问题,就是「乖诤」造成的善恶果报不同,这些善恶果报对於
将来的修行得果也会有些差异。所以,如果想要在修行上得到「极净殊胜妙德」,如
何从因地起修的时候,就翦除「乖诤」,就是相当重要的基础。

而这也是为何在《华严经净行品》一再强调,在日用生活当中,应该要时时净化自己
的内心,时时发出殊胜的愿的修行法门的关键所在。

若是背离了第十三愿,而在法义上有了乖诤,会有什麽问题呢?就是法出现了异说,
而这些异说就会造成「成就功德过失差别」。参考在异部宗轮论当中,对於佛教的部
派分化有约略的介绍:

如是传闻,佛薄伽梵般涅盘後,百有馀年去圣时淹,如日久没。摩竭陀国俱苏摩城王
号无忧,统摄赡部,感一白盖,化洽人神。

是时佛法大众初破,谓因四众共议大天五事不同,分为两部:一大众部、二上座部。
四众者何?一龙象众、二边鄙众、三多闻众、四大德众。

其五事者,如彼颂言:馀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

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

後即於此第二百年,大众部中流出三部:一一说部,二说出世部。三鸡胤部。

次後於此第二百年,大众部中复出一部,名:多闻部。

次後於此第二百年,大众部中更出一部,名:说假部。

第二百年满时,有一出家外道,舍邪归正,亦名大天。大众部中出家受具,多闻精进
,居制多山,与彼部僧重详五事。因兹乖诤分为三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
北山住部。

如是大众部四破或五破,本末别说合成九部:一大众部,二一说部,三说出世部,四
鸡胤部,五多闻部,六说假部,七制多山部,八西山住部,九北山住部。

其上座部经尔所时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少乖诤。分为两部:一说一切有部,亦名说
因部;二即本上座部,转名雪山部。

後即於此第三百年,从说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犊子部。

次後於此第三百年,从犊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贤□部,三正量部,四密林山
部。

次後於此第三百年,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化地部。

次後於此第三百年,从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自称我袭采菽氏师。

至三百年末,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饮光部。亦名:善岁部。

至第四百年初,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经量部,亦名说转部,自称我以庆喜
为师。

如是上座部七破或八破,本末别说成十一部:一说一切有部,二雪山部,三犊子部,
四法上部,五贤□部,六正量部,七密林山部,八化地部,九法藏部,十饮光部,十
一经量部。如是诸部。

从这一段纪录当中,可以看得出来,因为「有所乖诤」的缘故,所以佛教的团体也就
逐渐分歧。而佛法也就从非常纯净的正法时代进入到像法时代,哪些是最纯正的佛法
已经难以考据推敲。

如何是无乖诤法?其实就是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法。四圣谛是佛法的根本,不
论是小乘佛法、大乘佛法,要是离开了四圣谛的原则,就没有了根据。

在长阿含九经,众集经(第二分) 当中,佛陀因为背痛所以要求舍利弗代表教授僧团
,舍利弗举了一个外道师命终之後,弟子分裂成二派的例子。然後教育佛陀的僧团要
如何维持僧团的和谐:

舍利弗告诸比丘:「今此波婆城有尼乾子命终未久,其後弟子分为二部,常共诤讼,
相求长短,迭相骂詈,各相是非:『我知此法,汝不知此,汝在邪见,我在正法,汝
言语错乱,无有前後,自称己言,以为真正,我所言胜,汝所言负,我今能为谈论之
主,汝有所问,可来问我。』诸比丘!时,国人民奉尼乾者,厌患此辈?讼之声,皆
由其法不真正故:法不真正,无由出要,譬如朽塔不可复圬,此非三耶三佛所说。诸
比丘!唯我释迦无上尊法最为真正,可得出要,譬如新塔易可严饰,此是三耶三佛之
所说也。诸比丘!我等今者,宜集法、律,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
人获安。」

这段经文说,过去有外道师尼乾子,在波婆城是受到大众推崇追随的宗教导师,但是
在他过世之後,弟子分裂成两派,互相攻击对方,并指责对方所传的是邪法,自己所
说的才是正法。两派之间这样的竞争,就是为了要争夺「共主」之位,认为只有自己
才是尼乾子的正统继承人,并要求信徒只可以询问己方法要,只要是对方说的都批判
为错误的。

因为两派弟子这样的竞争,让国内的人民觉得非常厌烦,无法区别那一边才是正确的
。舍利弗就说了:「这是因为尼乾子的教法不纯正、不真实,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就如同一个毁坏的塔,再怎样去污损他也没有差异。尼乾子的教法不纯正、不真实
,弟子当然没有能力学到正确的法,在尼乾子过世之後就互相竞争,也是如此。错误
的,再多错一些,还是错误,没有差别。

而释迦牟尼佛法,纯正无染,若是能够奉持佛法,遵守集结的「法典、律仪」,自然
就可以防止诤论,能够让「清净的正法梵行」,一直流传下去。也就能够饶益人天。

所以,在长阿含九经,众集经这段经文也就解释了《华严经净行品》 第十三愿:「
入僧伽蓝,当愿众生,演说种种,无乖诤法。」唯有清净无诤的梵行,才能够让人天
得其所安,具备「安稳的力量,让前来□徨的求助信众放下心中的迷惑不安,使信念
更加踏实、坚定不移」。

那要如何作到呢?接下来舍利弗就代表佛陀对大众开示,说了这些应该要遵守的规仪
:

 诸比丘!如来说二正法:一名,二色。

复有二法:一痴,二爱。

复有二法:有见、无见。

复有二法:一无惭,二无愧。

复有二法:一有惭,二有愧。

复有二法:一尽智,二无生智。

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於欲爱:一者净妙色,二者不思惟。

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於□恚:一者怨憎,二者不思惟。

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於邪见:一者从他闻,二者邪思惟。

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於正见:一者从他闻,二者正思惟。

复有二法,二因二缘:一者学解脱,二者无学解脱。

复有二法,二因二缘:一者有为界,二者无为界。

诸比丘!是为如来所说,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诸比丘!如来说三正法,

    谓三不善根:一者贪欲,二者□恚,三者愚痴。

复有三法,谓三善根:一者不贪,二者不恚,三者不痴。

复有三法,谓三不善行:一者不善身行,二者不善口行,三者不善意行。

复有三法,谓三不善行: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

复有三法,谓三恶行:身恶行、口恶行、意恶行。

复有三法,谓三善行: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

复有三法,谓三不善想:欲想、□想、害想。

复有三法,谓三善想:无欲想、无□想、无害想。

复有三法,谓三不善思:欲思、恚思、害思。

复有三法,谓三善思:无欲思、无恚思、无害思。

复有三法,谓三福业:施业、平等业、思惟业。

复有三法,谓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复有三法,谓三爱:欲爱、有爱、无有爱。

复有三法,谓三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

复有三法,谓三火:欲火、恚火、愚痴火。

复有三法,谓三求:欲求、有求、梵行求。

复有三法,谓三增盛:我增盛、世增盛、法增盛。

复有三法,谓三界:欲界、恚界、害界。

复有三法,谓三界:出离界、无恚界、无害界。

复有三法,谓三界:色界、无色界、尽界。

复有三法,谓三聚:戒聚、定聚、慧聚。

复有三法,谓三戒:增盛戒、增盛{意}[定]、增盛慧。

复有三法,谓三三昧: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

复有三法,谓三相:止息相、精勤相、舍相。

复有三法,谓三明:自识宿命智明、天眼智明、漏尽智明。

复有三法,谓三变化:一者神足变化,二者知他心随意说法,三者教诫。

复有三法,谓三欲生本:一者由现欲生人天,二者由化欲生化自在天,三者由他化欲
生他化自在天。

复有三法,谓三乐生:一者众生自然成办,生欢乐心,如梵光音天初始生时。二者有
众生以念为乐,自唱善哉,如光音天。三者得止息乐,如遍净天。

复有三法,谓三苦:行苦、苦苦、变易苦。

复有三法,谓三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

复有三法,谓三堂:贤圣堂、天堂、梵堂。

复有三法,谓三发:见发、闻发、疑发。

复有三法,谓三论:过去有如此事、有如是论,未来有如此事、有如是论,现在有如
此事、有如是论。

复有三法,谓三聚: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

复有三法,谓三忧:身忧、口忧、意忧。

复有三法,谓三长老:年耆长老、法长老、作长老。

复有三法,谓三眼:肉眼、天眼、慧眼。

诸比丘!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
获安。

诸比丘!如来说四正法,    谓口四恶行:一者妄语,二者两舌,三者恶口,四者绮
语。 复有四法,谓口四善行:一者实语,二者软语,三者不绮语,四者不两舌。

复有四法,谓四不圣语:不见言见,不闻言闻,不觉言觉,不知言知。

复有四法,谓四圣语:见则言见,闻则言闻,觉则言觉,知则言知。

复有四法,谓四种食:抟食、触食、念食、识食。

复有四法,谓四受:有现作苦行後受苦报,有现作苦行後受乐报,有现作乐行後受苦
报,有现作乐行後受乐报。

复有四法,谓四受:欲受、我受、戒受、见受。

复有四法,谓四缚:贪欲身缚、□恚身缚、戒盗身缚、我见身缚。

复有四法,谓四刺:欲刺、恚刺、见刺、慢刺。

复有四法,谓四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复有四法,谓四念处,於是,比丘内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外身
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内外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
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

复有四法,谓四意断,於是,比丘未起恶法,方便使不起;已起恶法,方便使灭;未
起善法,方便使起;已起善法,方便思惟,使其增广。

复有四法,谓四神足,於是,比丘思惟欲定灭行成就,精进定、意定、思惟定亦复如
是。

复有四法,谓四禅,於是,比丘除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於初
禅。灭有觉、观,内信、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离喜修舍、念
、进,自知身乐,诸圣所求,忆念、舍、乐,入第三禅。离苦、乐行,先灭忧、喜、
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第四禅。

复有四法,谓四梵堂:一慈、二悲、三喜、四舍。

复有四法,谓四无色定,於是,比丘越一切色想,先尽□恚想,不念异想,思惟无量
空处。舍空处已,入识处。舍识处已,入不用处。舍不用处已,入有想无想处。

复有四法,谓四法足:不贪法足、不□法足、正念法足、正定法足。

复有四法,谓四贤圣族,於是,比丘衣服知足,得好不喜,遇恶不忧,不染不著,知
所禁忌,知出要路,於此法中精勤不懈,成办其事,无阙无减,亦能教人成办此事,
是为第一知足住贤圣族。从本至今,未常恼乱,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及
世间人,无能毁骂,饭食、?卧具、病瘦医药,皆悉知足亦复如是。

复有四法,谓四摄法:惠施、爱语、利人、等利。

复有四法,谓四须陀洹支:比丘於佛得无坏信,於法、於僧、於戒得无坏信。

复有四法,谓四受证:见色受证、身受灭证、念宿命证、知漏尽证。

复有四法,谓四道:苦迟得、苦速得、乐迟得、乐速得。

复有四法,谓四圣谛: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出要圣谛。

复有四法,谓四沙门果: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复有四法,谓四处:实处、施处、智处、止息处。

复有四法,谓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知他人心智。

复有四法,谓四辩才:法辩、义辩、词辩、应辩。

复有四法,谓四识住处:色识住、缘色、住色,与爱俱增长,受、想、行识中亦如是
住。

复有四法,谓四扼:欲扼、有扼、见扼、无明扼。

复有四法,谓四无扼:无欲扼、无有扼、无见扼、无无明扼。

复有四法,谓四净:戒净、心净、见净、度疑净。

复有四法,谓四知:可受知受、可行知行、可乐知乐、可舍知舍。

复有四法,谓四威仪:可行知行、可住知住、可坐知坐、可卧知卧。

复有四法,谓四思惟:少思惟、广思惟、无量思惟、无所有思惟。

复有四法,谓四记论:决定记论,分别记论、诘问记论、止住记论。

复有四法,谓佛四不护法,如来身行清净,无有阙漏,可自防护,口行清净、意行清
净、命行清净亦复如是。

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又,诸比丘!如来

    说五正法,谓五入: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

复有五法,谓五受阴: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复有五法,谓五盖:贪欲盖、□恚盖、睡眠盖、掉戏盖、疑盖。

复有五法,谓五下结:身见结、戒盗结、疑结、贪欲结、□恚结。

复有五法,谓五上结:色爱、无色爱、无明、慢、掉。

复有五法,谓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复有五法,谓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复有五法,谓灭尽支:一者比丘信佛、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二者比
丘无病,身常安隐。三者质直无有谀谄,能如是者,如来则示涅盘径路。四者自专其
心,使不错乱,昔所讽诵,忆持不忘。五者善於观察法之起灭,以贤圣行,尽於苦本
。

复有五法,谓五发:非时发、虚发、非义发、虚言发、无慈发。

复有五法,谓五善发:时发、实发、义发、和言发、慈心发。

复有五法,谓五憎嫉:住处憎嫉、檀越憎嫉、利养憎嫉、色憎嫉、法憎嫉。

复有五法,谓五趣解脱:一者身不净想,二者食不净想,三者一切行无常想,四者一
切世间不可乐想,五者死想。

复有五法,谓五出要界:一者比丘於欲不乐、不动,亦不亲近,但念出要,乐於远离
,亲近不怠,其心调柔,出要离欲,彼所因欲起诸漏缠,亦尽舍灭而得解脱,是为欲
出要。□恚出要、嫉?出要、色出要、身见出要亦复如是。

复有五法,谓五喜解脱入:若比丘精勤不懈,乐闲静处,专念一心,未解得解,未尽
得尽,未安得安,何谓五?於是,比丘闻如来说法,或闻梵行者说,或闻师长说法,
思惟观察,分别法义,心得欢喜,得欢喜已,得法爱,得法爱已,身心安隐,身心安
隐已,则得禅定,得禅定已,得实知见,是为初解脱入。於是,比丘闻法喜已,受持
讽诵,亦复欢喜,为他人说,亦复欢喜,思惟分别,亦复欢喜,於法得定亦复如是。


复有五法,谓五人:中般涅盘、生般涅盘、无行般涅盘、有行般涅盘、上流阿迦尼吒
。

诸比丘!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
获安。

又,诸比丘!如来说六正法,    谓内六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
。

复有六法,谓外六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

复有六法,谓六识身:眼识身,耳、鼻、舌、身、意识身。

复有六法,谓六触身:眼触身,耳、鼻、舌、身、意触身。

复有六法,谓六受身:眼受身,耳、鼻、舌、身、意受身。

复有六法,谓六想身:色想、声想、香想、{昧}[味?]想、触想、法想。

复有六法,谓六思身:色思、声思、香思、味思、触思、法思。

复有六法,谓六爱身:色爱身,声、香、味、触、法爱身。

复有六法,谓六诤本:若比丘好□不舍,不敬如来,亦不敬法,亦不敬众,於戒穿漏
,染污不净,好於众中多生诤讼,人所憎恶,娆乱净众,天、人不安。诸比丘!汝等
当自内观,设有□恨,如彼娆乱者,当集和合众,广设方便,拔此诤本,汝等又当专
念自观,若结恨已灭,当更方便,遮止其心,勿复使起。诸比丘!□戾不谛、悭?嫉
?、巧伪虚妄、自固己见、谬受不舍、迷於邪见、与边见俱亦复如是。

复有六法,谓六界:地界、火界、水界、风界、空界、识界。

复有六法,谓六察行:眼察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察法。

复有六法,谓六出要界:若比丘作是言:『我修慈心,更生□恚。』馀比丘语言:『
汝勿作此言,勿谤如来,如来不作是说:欲使修慈解脱更生□恚想,无有是处,佛言
:除□恚已,然後得慈。』若比丘言:『我行悲解脱,生憎嫉心;行喜解脱,生忧恼
心;行舍解脱,生憎爱心;行无我行,生狐疑心;行无想行,生众乱想。』亦复如是
。

复有六法,谓六无上:见无上、闻无上、利养无上、戒无上、恭敬无上、忆念无上。


复有六法,谓六思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

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诸比丘!如来说七正法,

    谓七非法:无信、无?、无愧、少闻、懈怠、多忘、无智。 复有七法,谓七正法
:有信、有惭、有愧、多闻、精进、总持、多智。

复有七法,谓七识住: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若干种想,天及人是,是初识住。或有
众生,若干种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时是,是二识住。或有众生,一身若干种
想,光音天是,是三识住。或有众生,一身一想,遍净天是,是四识住。或有众生,
空处住、识处住、不用处住。

复有七法,谓七勤法:一者比丘勤於戒行,二者勤灭贪欲,三者勤破邪见,四者勤於
多闻,五者勤於精进,六者勤於正念,七者勤於禅定。

复有七法,谓七想:不净想、食不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无常想、无常苦
想、苦无我想。

复有七法,谓七三昧具: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

复有七法,谓七觉意:念觉意、法觉意、精进觉意、喜觉意、猗觉意、定觉意、护觉
意。

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诸比丘!如来说八正法,

    谓世八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复有八法,谓八解脱:色观色,一解脱。内无色想观外色,二解脱。净解脱,三解脱
。度色想,灭□恚想,住空处解脱,四解脱。度空处住识处,五解脱。度识处,住不
用处,六解脱。度不用处,住有想无想处,七解脱。度有想无想处,住想知灭,八解
脱。

复有八法,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复有八法,谓八人:须陀洹向、须陀洹、斯陀含向、斯陀含、阿那含向、阿那含、阿
罗汉向、阿罗汉。

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诸比丘!如来说九正法,

    所谓九众生居: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若干种想,天及人是,是初众生居。复有众
生若干种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时是,是二众生居。复有众生一身若干种想,
光音天是,是三众生居。复有众生一身一想,遍净天是,是四众生居。复有众生无想
无所觉知,无想天是,是五众生居。复有众生空处住,是六众生居。复有众生识处住
,是七众生居。复有众生不用处住,是八众生居。复有众生住有想无想处,是九众生
居。

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诸比丘!如来说十正法,

    所谓十无学法,无学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方便、正定、正
智、正解脱。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
、人获安。

今若愿成佛子,应该要依循这些「无乖诤法」,自我修行,并且以此功德回向。如此
,佛法方能昌荣永续,正法永续。


《华严经净行品》第十三愿:入僧伽蓝,当愿众生,演说种种,无乖诤法。

伽蓝是「僧伽蓝」的略称,亦作「僧伽罗摩」,汉意译为「僧院」、「僧园」,包括了寺院的建□物及寺院的土地,园圃的总称。因此,迦蓝护法菩萨即是护守佛教寺院的护法菩萨。 「七佛八菩仆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卷四列举佛教护寺伽蓝神有十八位:叹妙,叹美,美音,梵音,天鼓,师子,妙叹,摩妙,雷音,梵响,叹德,广目,人音,佛奴,彻视,遍视,妙眼,彻听。 在龙山寺的大殿中,除了主奉的观音佛祖及两旁胁侍的文殊、普贤菩萨外,还可看见两尊身穿铠甲、形象威严的神像,右方面容斯文、手持金刚宝杵的是韦陀尊者、另一尊长髯过胸、双目圆睁的,则是伽蓝尊者。但是,韦陀与伽蓝两位尊者可都是佛教传入中国後,由中国的佛教徒所创造出来的。 韦陀、伽蓝究竟是什麽来历、为何作武将装扮? 韦陀尊者也称为韦驮护法,相传本是婆罗门教中的天神,佛教创立後,在大乘佛教里则成了寺院的守护神;另外也有一说韦陀尊者的原型是取自佛经里四大天王中,南方将军增长天王的手下将领之一。佛教中的四天王底下各有八名大将,总共三十二名,而位居这三十二名大将之首的韦陀尊者,即担负著驱逐妖魔、保护佛法的重责大任。 在佛教中曾有这样一段故事:在佛陀涅盘之後,尚未兴建宝塔、供奉佛舍利之前,一天来了一个动作迅速敏捷的「疾捷鬼」,趁著大家不注意的时候,竟大胆偷走了佛陀了两颗牙齿,幸好韦陀尊者立刻追上疾捷鬼,保住了佛牙,从此以後,守护寺院及舍利宝物等成了韦陀尊者最具代表性的意义。 伽蓝二字是梵文的音译,在佛经上出现的「僧伽蓝摩」指的是众僧人所居住的庭园,也就是寺院的意思,後来伽蓝也就成为寺院护法神的名称,伽蓝尊者是以三国时代,蜀国的大将关羽为造像蓝图,为什麽一般民间所奉祀的武圣关公会成为佛教中的寺院守护神呢?这又是一段传说了。 在《佛祖统记》中记载,当天台宗的祖师智者大师在玉泉山的精舍打坐修行时,竟然看见关公率领著其子关平与一干鬼神,在大师面前显现出各种恐怖的景象,企图破坏大师的修行;然而智者大师非但毫不害怕,反而严厉的斥责关公这种执著的行为,受到智者大师点醒感召的关公与关平当下立即顿悟并受戒成为佛门弟子,发誓守护寺院,从此以後,关公在佛教中就成了我们所见到的伽蓝尊者。 由於韦陀尊者与伽蓝尊者都是属於驱逐邪魔、守护佛寺的护法神,所以他们的塑像皆为神威勇猛的武将造型,如龙山寺正殿中的韦陀尊者,虽然面容斯文清秀,姿态却严正刚毅,手上拿著捍卫佛门的金刚宝杵,更是叫妖邪魔怪不敢妄近;原本就是民间所崇敬的伽蓝尊者,除了令人望而生畏的神情,原本那把众所皆知的青龙偃月刀,换成了佛教中的法器宝斧,斩妖除魔、令鬼神皆惧。韦陀、伽蓝两位尊者如此默默的守护著大殿中的诸位菩萨,这种安稳的力量,让前来□徨的求助信众放下心中的迷惑不安,使信念更加踏实、坚定不移。 透过这种「拟人化」的描述,是否对於「僧伽蓝」的意义有更明确认识了呢?然而要如何维持一个修行道场,具备「安稳的力量,让前来□徨的求助信众放下心中的迷惑不安,使信念更加踏实、坚定不移」?关键在於「无乖诤法」。 乖诤有什麽问题?我们参考《大乘阿□达磨集论卷第四》决择分中谛品第一之二,中说: 如世尊说:「如是有情皆由自业,业所乖诤、从业所生、依业出离、业能分别,一切有情高下胜劣。 云何有情皆由自业?由自造业而受异熟故。 云何业所乖诤?於受自业所得异熟时,善不善业互违诤故。 云何从业所生?是诸有情远离无因恶因,唯从业所生故。 云何依业出离?依对治业解业缚故。 云何由业有情高下?谓犹业故於善恶趣得自体差别。 云何胜劣?谓诸有情成就功德过失差别。 这段论指出了几个关键: 所有的有情众生,都是因为本身所造的业而受报化生(投胎)。 而因为众生造善与不善因,所以在业熟受报的时候,善因和恶因会互相竞合,所以善恶业报相递出现,彼此之间互相拉扯。 一切众生,在当下无论是选择了造善因或是造恶恩,也都受到过去的业力无明所牵扯。 若诸众生,能够断除业因相续,对治种种恶习,就能解脱业报系缚,解脱自在。 众生纵然所作修为用功相同,然而得果不同,肇因於众生本来所受到的善恶果报驱策力道不同。 而这些果报驱策力道不同,修行解决功德也就有种种差异。 这段论,描述了关键的问题,就是「乖诤」造成的善恶果报不同,这些善恶果报对於将来的修行得果也会有些差异。所以,如果想要在修行上得到「极净殊胜妙德」,如何从因地起修的时候,就翦除「乖诤」,就是相当重要的基础。 而这也是为何在《华严经净行品》一再强调,在日用生活当中,应该要时时净化自己的内心,时时发出殊胜的愿的修行法门的关键所在。 若是背离了第十三愿,而在法义上有了乖诤,会有什麽问题呢?就是法出现了异说,而这些异说就会造成「成就功德过失差别」。参考在异部宗轮论当中,对於佛教的部派分化有约略的介绍: 如是传闻,佛薄伽梵般涅盘後,百有馀年去圣时淹,如日久没。摩竭陀国俱苏摩城王号无忧,统摄赡部,感一白盖,化洽人神。 是时佛法大众初破,谓因四众共议大天五事不同,分为两部:一大众部、二上座部。四众者何?一龙象众、二边鄙众、三多闻众、四大德众。 其五事者,如彼颂言: 馀所诱无知,犹豫他令入, 道因声故起,是名真佛教。 後即於此第二百年,大众部中流出三部:一一说部,二说出世部。三鸡胤部。 次後於此第二百年,大众部中复出一部,名:多闻部。 次後於此第二百年,大众部中更出一部,名:说假部。 第二百年满时,有一出家外道,舍邪归正,亦名大天。大众部中出家受具,多闻精进,居制多山,与彼部僧重详五事。因兹乖诤分为三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 如是大众部四破或五破,本末别说合成九部:一大众部,二一说部,三说出世部,四鸡胤部,五多闻部,六说假部,七制多山部,八西山住部,九北山住部。 其上座部经尔所时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少乖诤。分为两部:一说一切有部,亦名说因部;二即本上座部,转名雪山部。 後即於此第三百年,从说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犊子部。 次後於此第三百年,从犊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部,二贤□部,三正量部,四密林山部。 次後於此第三百年,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化地部。 次後於此第三百年,从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自称我袭采菽氏师。 至三百年末,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饮光部。亦名:善岁部。 至第四百年初,从说一切有部,复出一部,名:经量部,亦名说转部,自称我以庆喜为师。 如是上座部七破或八破,本末别说成十一部:一说一切有部,二雪山部,三犊子部,四法上部,五贤□部,六正量部,七密林山部,八化地部,九法藏部,十饮光部,十一经量部。如是诸部。 从这一段纪录当中,可以看得出来,因为「有所乖诤」的缘故,所以佛教的团体也就逐渐分歧。而佛法也就从非常纯净的正法时代进入到像法时代,哪些是最纯正的佛法已经难以考据推敲。 如何是无乖诤法?其实就是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法、卅七助道品。四圣谛是佛法的根本,不论是小乘佛法、大乘佛法,要是离开了四圣谛的原则,就没有了根据。 在长阿含九经,众集经(第二分) 当中,佛陀因为背痛所以要求舍利弗代表教授僧团,舍利弗举了一个外道师命终之後,弟子分裂成二派的例子。然後教育佛陀的僧团要如何维持僧团的和谐: 舍利弗告诸比丘:「今此波婆城有尼乾子命终未久,其後弟子分为二部,常共诤讼,相求长短,迭相骂詈,各相是非:『我知此法,汝不知此,汝在邪见,我在正法,汝言语错乱,无有前後,自称己言,以为真正,我所言胜,汝所言负,我今能为谈论之主,汝有所问,可来问我。』诸比丘!时,国人民奉尼乾者,厌患此辈?讼之声,皆由其法不真正故:法不真正,无由出要,譬如朽塔不可复圬,此非三耶三佛所说。诸比丘!唯我释迦无上尊法最为真正,可得出要,譬如新塔易可严饰,此是三耶三佛之所说也。诸比丘!我等今者,宜集法、律,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这段经文说,过去有外道师尼乾子,在波婆城是受到大众推崇追随的宗教导师,但是在他过世之後,弟子分裂成两派,互相攻击对方,并指责对方所传的是邪法,自己所说的才是正法。两派之间这样的竞争,就是为了要争夺「共主」之位,认为只有自己才是尼乾子的正统继承人,并要求信徒只可以询问己方法要,只要是对方说的都批判为错误的。 因为两派弟子这样的竞争,让国内的人民觉得非常厌烦,无法区别那一边才是正确的。舍利弗就说了:「这是因为尼乾子的教法不纯正、不真实,才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就如同一个毁坏的塔,再怎样去污损他也没有差异。尼乾子的教法不纯正、不真实,弟子当然没有能力学到正确的法,在尼乾子过世之後就互相竞争,也是如此。错误的,再多错一些,还是错误,没有差别。 而释迦牟尼佛法,纯正无染,若是能够奉持佛法,遵守集结的「法典、律仪」,自然就可以防止诤论,能够让「清净的正法梵行」,一直流传下去。也就能够饶益人天。 所以,在长阿含九经,众集经这段经文也就解释了《华严经净行品》 第十三愿:「入僧伽蓝,当愿众生,演说种种,无乖诤法。」唯有清净无诤的梵行,才能够让人天得其所安,具备「安稳的力量,让前来□徨的求助信众放下心中的迷惑不安,使信念更加踏实、坚定不移」。 那要如何作到呢?接下来舍利弗就代表佛陀对大众开示,说了这些应该要遵守的规仪: 诸比丘!如来说二正法:一名,二色。   复有二法:一痴,二爱。   复有二法:有见、无见。   复有二法:一无惭,二无愧。   复有二法:一有惭,二有愧。   复有二法:一尽智,二无生智。   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於欲爱:一者净妙色,二者不思惟。   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於□恚:一者怨憎,二者不思惟。   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於邪见:一者从他闻,二者邪思惟。   复有二法,二因二缘生於正见:一者从他闻,二者正思惟。   复有二法,二因二缘:一者学解脱,二者无学解脱。   复有二法,二因二缘:一者有为界,二者无为界。   诸比丘!是为如来所说,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诸比丘!如来说三正法, 谓三不善根:一者贪欲,二者□恚,三者愚痴。   复有三法,谓三善根:一者不贪,二者不恚,三者不痴。   复有三法,谓三不善行:一者不善身行,二者不善口行,三者不善意行。   复有三法,谓三不善行: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   复有三法,谓三恶行:身恶行、口恶行、意恶行。   复有三法,谓三善行: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   复有三法,谓三不善想:欲想、□想、害想。   复有三法,谓三善想:无欲想、无□想、无害想。   复有三法,谓三不善思:欲思、恚思、害思。   复有三法,谓三善思:无欲思、无恚思、无害思。   复有三法,谓三福业:施业、平等业、思惟业。   复有三法,谓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   复有三法,谓三爱:欲爱、有爱、无有爱。   复有三法,谓三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   复有三法,谓三火:欲火、恚火、愚痴火。   复有三法,谓三求:欲求、有求、梵行求。   复有三法,谓三增盛:我增盛、世增盛、法增盛。   复有三法,谓三界:欲界、恚界、害界。   复有三法,谓三界:出离界、无恚界、无害界。   复有三法,谓三界:色界、无色界、尽界。   复有三法,谓三聚:戒聚、定聚、慧聚。   复有三法,谓三戒:增盛戒、增盛{意}[定]、增盛慧。   复有三法,谓三三昧: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   复有三法,谓三相:止息相、精勤相、舍相。   复有三法,谓三明:自识宿命智明、天眼智明、漏尽智明。   复有三法,谓三变化:一者神足变化,二者知他心随意说法,三者教诫。   复有三法,谓三欲生本:一者由现欲生人天,二者由化欲生化自在天,三者由他化欲生他化自在天。   复有三法,谓三乐生:一者众生自然成办,生欢乐心,如梵光音天初始生时。二者有众生以念为乐,自唱善哉,如光音天。三者得止息乐,如遍净天。   复有三法,谓三苦:行苦、苦苦、变易苦。   复有三法,谓三根:未知欲知根、知根、知已根。   复有三法,谓三堂:贤圣堂、天堂、梵堂。   复有三法,谓三发:见发、闻发、疑发。   复有三法,谓三论:过去有如此事、有如是论,未来有如此事、有如是论,现在有如此事、有如是论。   复有三法,谓三聚: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   复有三法,谓三忧:身忧、口忧、意忧。   复有三法,谓三长老:年耆长老、法长老、作长老。   复有三法,谓三眼:肉眼、天眼、慧眼。   诸比丘!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诸比丘!如来说四正法, 谓口四恶行:一者妄语,二者两舌,三者恶口,四者绮语。   复有四法,谓口四善行:一者实语,二者软语,三者不绮语,四者不两舌。   复有四法,谓四不圣语:不见言见,不闻言闻,不觉言觉,不知言知。   复有四法,谓四圣语:见则言见,闻则言闻,觉则言觉,知则言知。   复有四法,谓四种食:抟食、触食、念食、识食。   复有四法,谓四受:有现作苦行後受苦报,有现作苦行後受乐报,有现作乐行後受苦报,有现作乐行後受乐报。   复有四法,谓四受:欲受、我受、戒受、见受。   复有四法,谓四缚:贪欲身缚、□恚身缚、戒盗身缚、我见身缚。   复有四法,谓四刺:欲刺、恚刺、见刺、慢刺。   复有四法,谓四生: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复有四法,谓四念处,於是,比丘内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外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内外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不忘,舍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   复有四法,谓四意断,於是,比丘未起恶法,方便使不起;已起恶法,方便使灭;未起善法,方便使起;已起善法,方便思惟,使其增广。   复有四法,谓四神足,於是,比丘思惟欲定灭行成就,精进定、意定、思惟定亦复如是。   复有四法,谓四禅,於是,比丘除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於初禅。灭有觉、观,内信、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入第二禅。离喜修舍、念、进,自知身乐,诸圣所求,忆念、舍、乐,入第三禅。离苦、乐行,先灭忧、喜、不苦不乐、舍念清净,入第四禅。   复有四法,谓四梵堂:一慈、二悲、三喜、四舍。   复有四法,谓四无色定,於是,比丘越一切色想,先尽□恚想,不念异想,思惟无量空处。舍空处已,入识处。舍识处已,入不用处。舍不用处已,入有想无想处。   复有四法,谓四法足:不贪法足、不□法足、正念法足、正定法足。   复有四法,谓四贤圣族,於是,比丘衣服知足,得好不喜,遇恶不忧,不染不著,知所禁忌,知出要路,於此法中精勤不懈,成办其事,无阙无减,亦能教人成办此事,是为第一知足住贤圣族。从本至今,未常恼乱,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及世间人,无能毁骂,饭食、?卧具、病瘦医药,皆悉知足亦复如是。   复有四法,谓四摄法:惠施、爱语、利人、等利。   复有四法,谓四须陀洹支:比丘於佛得无坏信,於法、於僧、於戒得无坏信。   复有四法,谓四受证:见色受证、身受灭证、念宿命证、知漏尽证。   复有四法,谓四道:苦迟得、苦速得、乐迟得、乐速得。   复有四法,谓四圣谛: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出要圣谛。   复有四法,谓四沙门果: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   复有四法,谓四处:实处、施处、智处、止息处。   复有四法,谓四智:法智、未知智、等智、知他人心智。   复有四法,谓四辩才:法辩、义辩、词辩、应辩。   复有四法,谓四识住处:色识住、缘色、住色,与爱俱增长,受、想、行识中亦如是住。   复有四法,谓四扼:欲扼、有扼、见扼、无明扼。   复有四法,谓四无扼:无欲扼、无有扼、无见扼、无无明扼。   复有四法,谓四净:戒净、心净、见净、度疑净。   复有四法,谓四知:可受知受、可行知行、可乐知乐、可舍知舍。   复有四法,谓四威仪:可行知行、可住知住、可坐知坐、可卧知卧。   复有四法,谓四思惟:少思惟、广思惟、无量思惟、无所有思惟。   复有四法,谓四记论:决定记论,分别记论、诘问记论、止住记论。   复有四法,谓佛四不护法,如来身行清净,无有阙漏,可自防护,口行清净、意行清净、命行清净亦复如是。   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又,诸比丘!如来 说五正法,谓五入: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   复有五法,谓五受阴: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复有五法,谓五盖:贪欲盖、□恚盖、睡眠盖、掉戏盖、疑盖。   复有五法,谓五下结:身见结、戒盗结、疑结、贪欲结、□恚结。   复有五法,谓五上结:色爱、无色爱、无明、慢、掉。   复有五法,谓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复有五法,谓五力: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复有五法,谓灭尽支:一者比丘信佛、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二者比丘无病,身常安隐。三者质直无有谀谄,能如是者,如来则示涅盘径路。四者自专其心,使不错乱,昔所讽诵,忆持不忘。五者善於观察法之起灭,以贤圣行,尽於苦本。   复有五法,谓五发:非时发、虚发、非义发、虚言发、无慈发。   复有五法,谓五善发:时发、实发、义发、和言发、慈心发。   复有五法,谓五憎嫉:住处憎嫉、檀越憎嫉、利养憎嫉、色憎嫉、法憎嫉。   复有五法,谓五趣解脱:一者身不净想,二者食不净想,三者一切行无常想,四者一切世间不可乐想,五者死想。   复有五法,谓五出要界:一者比丘於欲不乐、不动,亦不亲近,但念出要,乐於远离,亲近不怠,其心调柔,出要离欲,彼所因欲起诸漏缠,亦尽舍灭而得解脱,是为欲出要。□恚出要、嫉?出要、色出要、身见出要亦复如是。   复有五法,谓五喜解脱入:若比丘精勤不懈,乐闲静处,专念一心,未解得解,未尽得尽,未安得安,何谓五?於是,比丘闻如来说法,或闻梵行者说,或闻师长说法,思惟观察,分别法义,心得欢喜,得欢喜已,得法爱,得法爱已,身心安隐,身心安隐已,则得禅定,得禅定已,得实知见,是为初解脱入。於是,比丘闻法喜已,受持讽诵,亦复欢喜,为他人说,亦复欢喜,思惟分别,亦复欢喜,於法得定亦复如是。   复有五法,谓五人:中般涅盘、生般涅盘、无行般涅盘、有行般涅盘、上流阿迦尼吒。   诸比丘!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又,诸比丘!如来说六正法, 谓内六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   复有六法,谓外六入:色入、声入、香入、味入、触入、法入。   复有六法,谓六识身:眼识身,耳、鼻、舌、身、意识身。   复有六法,谓六触身:眼触身,耳、鼻、舌、身、意触身。   复有六法,谓六受身:眼受身,耳、鼻、舌、身、意受身。   复有六法,谓六想身:色想、声想、香想、{昧}[味?]想、触想、法想。   复有六法,谓六思身:色思、声思、香思、味思、触思、法思。   复有六法,谓六爱身:色爱身,声、香、味、触、法爱身。   复有六法,谓六诤本:若比丘好□不舍,不敬如来,亦不敬法,亦不敬众,於戒穿漏,染污不净,好於众中多生诤讼,人所憎恶,娆乱净众,天、人不安。诸比丘!汝等当自内观,设有□恨,如彼娆乱者,当集和合众,广设方便,拔此诤本,汝等又当专念自观,若结恨已灭,当更方便,遮止其心,勿复使起。诸比丘!□戾不谛、悭?嫉?、巧伪虚妄、自固己见、谬受不舍、迷於邪见、与边见俱亦复如是。   复有六法,谓六界:地界、火界、水界、风界、空界、识界。   复有六法,谓六察行:眼察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察法。   复有六法,谓六出要界:若比丘作是言:『我修慈心,更生□恚。』馀比丘语言:『汝勿作此言,勿谤如来,如来不作是说:欲使修慈解脱更生□恚想,无有是处,佛言:除□恚已,然後得慈。』若比丘言:『我行悲解脱,生憎嫉心;行喜解脱,生忧恼心;行舍解脱,生憎爱心;行无我行,生狐疑心;行无想行,生众乱想。』亦复如是。   复有六法,谓六无上:见无上、闻无上、利养无上、戒无上、恭敬无上、忆念无上。   复有六法,谓六思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   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诸比丘!如来说七正法, 谓七非法:无信、无?、无愧、少闻、懈怠、多忘、无智。   复有七法,谓七正法:有信、有惭、有愧、多闻、精进、总持、多智。   复有七法,谓七识住: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若干种想,天及人是,是初识住。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时是,是二识住。或有众生,一身若干种想,光音天是,是三识住。或有众生,一身一想,遍净天是,是四识住。或有众生,空处住、识处住、不用处住。   复有七法,谓七勤法:一者比丘勤於戒行,二者勤灭贪欲,三者勤破邪见,四者勤於多闻,五者勤於精进,六者勤於正念,七者勤於禅定。   复有七法,谓七想:不净想、食不净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   复有七法,谓七三昧具: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   复有七法,谓七觉意:念觉意、法觉意、精进觉意、喜觉意、猗觉意、定觉意、护觉意。   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诸比丘!如来说八正法, 谓世八法: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复有八法,谓八解脱:色观色,一解脱。内无色想观外色,二解脱。净解脱,三解脱。度色想,灭□恚想,住空处解脱,四解脱。度空处住识处,五解脱。度识处,住不用处,六解脱。度不用处,住有想无想处,七解脱。度有想无想处,住想知灭,八解脱。   复有八法,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复有八法,谓八人:须陀洹向、须陀洹、斯陀含向、斯陀含、阿那含向、阿那含、阿罗汉向、阿罗汉。   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诸比丘!如来说九正法, 所谓九众生居:或有众生若干种身,若干种想,天及人是,是初众生居。复有众生若干种身而一想者,梵光音天最初生时是,是二众生居。复有众生一身若干种想,光音天是,是三众生居。复有众生一身一想,遍净天是,是四众生居。复有众生无想无所觉知,无想天是,是五众生居。复有众生空处住,是六众生居。复有众生识处住,是七众生居。复有众生不用处住,是八众生居。复有众生住有想无想处,是九众生居。   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诸比丘!如来说十正法, 所谓十无学法,无学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方便、正定、正智、正解脱。是为如来所说正法,当共撰集,以防诤讼,使梵行久立,多所饶益,天、人获安。 今若愿成佛子,应该要依循这些「无乖诤法」,自我修行,并且以此功德回向。如此,佛法方能昌荣永续,正法永续。

Sun Oct 29 00:25:14 201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