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杂阿含254经
#1
@Facebook
杂阿含254经,阿罗汉二十亿耳所证「六入处常对,不能动其心,心常住坚固,谛观
法生灭。」此心不是大乘自性清净心,难道是凡夫意识生灭心?

这个问题,其实在杂阿含305经有解答。

首先是要先了解恶的因缘积聚:

何等为六分别六入处经?谓於眼入处不如实知见者,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
,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如实知见;不如实知见故,於眼染著,若色、眼识
、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皆生染著。如是耳、鼻、舌、
身、意,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如实知
见;不如实知见故,生染著。如是染著相应、愚□、顾念、结缚其心,长养五受阴,
及当来有爱?□,贪、喜悉皆增长,身心疲恶,身心烧?然,身心炽然,身心狂乱,身
生苦觉;彼身生苦觉故,於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悉皆增长,是名
纯一大苦阴聚□集。

然後是善法对治:

诸比丘,若於眼如实知见,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
苦不乐,如实知见;见已於眼不染著,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
、若乐、不苦不乐,不染著。如是耳、鼻、舌、身、意法如实知见,若法、意识、意
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如实知见;如实知见故,於意不染
著。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染;不染著
故,不相杂、不愚□、不顾念、不系缚,损减五受阴,当来有爱、贪、喜、彼彼染著
□悉皆消灭,身不疲苦,心不疲苦,身不烧,心不烧,身不炽然,心不炽然,身觉乐
,心觉乐;身心觉乐故,於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悉皆消灭,如是
纯大苦聚阴灭。

如此就符合大乘佛教无量义经当中所说的「法相如是能生恶法,法相如是能生善法;
住异灭者亦复如是。」

作如是知、如是见者,名为正见修习满足,正志、正方便、正念、正定,前说正语、
正业、正命清净修习满足,是名修习八圣道□清净满足。八圣道修习满足已,四念处
修习满足,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修习满足。

所以,经过灭的断恶之後,道谛善法现前,也就是卅七助道品的成立,最终完成八正
道的修持。所以就通达了「心常住坚固,谛观法生灭」。

若法应知、应了者,悉知、悉了□。若法应知、应断者,悉知、悉断。若法应知、应
作证□者,悉皆作证。若法应知、应修习者,悉已修习。何等法应知、应了,悉知、
悉了?所谓名色□。何等法应知、应断?所谓无明及有爱。何等法应知、应证?所谓
明?、解脱。

何等法应知、应修?所谓正观□。若比丘於此法应知、应了,悉知、悉了。若法应知
、应断者,悉知、悉断。若法应知、应作证者,悉知、悉证。若法应知、应修者,悉
知、悉修,是名比丘断爱结缚,正无间等,究竟苦边。

所以可以明白,经过灭谛、道谛的修持,自然就成立了「六入处常对,不能动其心」
,这是符合大乘佛教的无量义经当中的「其心禅寂,常在三昧;恬安澹泊,无为无欲
;颠倒乱想,不复得入」。

所以我们再回到杂阿含254经来看二十亿比丘究竟证成了什麽东西?二十亿比丘说:

离欲心解脱,无恚脱亦然,  远离心解脱,贪爱永无馀。

诸取心解脱,及意不忘念,  晓了入处生,於彼心解脱。

彼心解脱者,比丘意止息,  诸所作已作,更不作所作。

犹如大石山,四风不能动。  色声香味触,及法之好恶,

六入处常对,不能动其心。  心常住坚固,谛观法生灭。

佛陀为他证明:

善心解脱者,应如是记说?,如二十亿耳以智记说,亦不自举?,亦不下他,正说其义
;非如增上慢?者,不得其义,而自称叹得过人法?,自取损减。

所以,可以知道二十亿比丘所证的,并非法华经当中所说的「如是增上慢人,退亦佳
矣。」的未证言证,而是纯满具净的真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的实证。

回到前面提问的问题「此心不是大乘自性清净心,难道是凡夫意识生灭心?」其实二
十亿比丘证得的就是「无住心解脱」,并非「意识生灭心」。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