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以诸众生性欲不同
#1
@Facebook
一、佛的教说,菩萨与祖师们的宏传, 都是适应不同的时间地区,不同的根性好乐
,而给以适宜的教导。所以方便多门 ,或浅或深,或事或理……有些是不相同的,
有些还似乎是矛盾的。适应不同根性的不同教法,真是万花筒一样,初学者不能统摄
条贯,每有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觉。

成佛之道。自序。释印顺

*****************************

若要探究佛法的根本源,阿含经是普遍被承认具备最重要的角色的。而佛教发展到部
派分裂之後,就衍生出了种种异说,甚至还出现崇尚论典,废弛经教的状况。以至於
种种异说纷杂,莫衷一是。

甚至因为注疏的祖师彼此见解不同,诸多论点往往互相攻伐,使得晚近的现代人在学
佛上,更显得难以抉择。

印顺导师穷毕深的精力研究如此庞大的经典和论著,仔细推敲之後,归纳出一个指标
:

「阿含」说空,没有「中论」那样的明显,没有明说一切法空。

说种种空,说一切法空的,是初期大乘的「般若经」。「般若经」说空,主要是佛法
的甚深义,是不退菩萨所悟入的,也是声闻圣者所共的。

「阿含经」说法的方便,与「般若经」有差别,但以空寂无戏论为归趣,也就是学佛
者的究极理想,不可说是有差别的。

龙树的时代,佛法因不断发展而已分化成众多部派,部派间异见纷纭,莫衷一是。「
中论」说:「若人说有我,诸法各异相,当知如是人,不得佛法味」!「浅智见诸法
,若有若无相,是则不能见,灭见安隐法」。

也就是说,从阿含到般若,都是要回归到「以空寂无戏论为归趣」的目标。此一方向
不可有所偏差。倘若舍弃了这一个目标,就「当知如是人,不得佛法味」。

印公导师在学佛三要叮咛,学佛者需要坚持「信、解、行、证」为修学的方法,如此
就可以辨识所学的是否如法?或是走了偏差的路。

信心,不但是在先的,也是在後的;在学佛的历程中,信心贯彻於一切。约从浅到深
的次第,(般若道)可析为三阶段:一、「信可」,或称「信忍」。这是对於佛法,
从深刻的理解而起的净信。到此,信心成就;纯净的信心,与明达的胜解相应,这是
信解位。二、「信求」:这是本著信可的真信,而发为精进的修学。在从确立信解而
进求的过程中,愈接近目标,信心愈是不断的增胜。这是解行位。三、「证信」,或
称「证净」。这是经实践而到达证实。过去的净信,或从听闻(教量)而来,或从推
理(比量)而来。到这时,才能「悟不由他」,「不依文字」,现量的通达,这是证
位。在大乘中,是初地的「净胜意乐」;在声闻,是初果的得「四证净」或「四不坏
信」。一向仰信的佛、法、僧、戒,这才得著没有丝毫疑惑的彻底的自信。

而核心的修证,就要仰赖四圣谛作为圭臬。在成佛之道本书当中,导师如此教示:

四谛,就是「苦集与灭道」。这四者,经中称为「四圣谛」。人人都有苦恼,人人都
有烦恼(集),为什麽偏说四圣谛呢?从事实来说:苦是人生世间的苦迫现实;集是
烦恼,与从烦恼而来的业力;灭是灭除烦恼,不再生起苦果 ;道是戒定慧,是对治
烦恼,通达涅盘的修法。

四圣谛是所有教派,乃至於大小乘共通的教法。初机学佛者,对於各种法门深浅无法
觉了,那一个法门比较合适自己也无法分辨。当此之时,若欲上求佛道,从「信解行
证」开始逐渐深入「四圣谛」,会是最稳健的方向。

学佛最忌好高骛远、贪求骛得。等到对於信解行证的修习方式熟练之後,也对四圣谛
有了全面的了解,再来选择合适的法门也不迟。


以诸众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种种说法

一、佛的教说,菩萨与祖师们的宏传, 都是适应不同的时间地区,不同的根性好乐,而给以适宜的教导。所以方便多门 ,或浅或深,或事或理……有些是不相同的,有些还似乎是矛盾的。适应不同根性的不同教法,真是万花筒一样,初学者不能统摄条贯,每有不知如何是好的感觉。 成佛之道。自序。释印顺 ********************************** 若要探究佛法的根本源,阿含经是普遍被承认具备最重要的角色的。而佛教发展到部派分裂之後,就衍生出了种种异说,甚至还出现崇尚论典,废弛经教的状况。以至於种种异说纷杂,莫衷一是。 甚至因为注疏的祖师彼此见解不同,诸多论点往往互相攻伐,使得晚近的现代人在学佛上,更显得难以抉择。 印顺导师穷毕深的精力研究如此庞大的经典和论著,仔细推敲之後,归纳出一个指标: 「阿含」说空,没有「中论」那样的明显,没有明说一切法空。 说种种空,说一切法空的,是初期大乘的「般若经」。「般若经」说空,主要是佛法的甚深义,是不退菩萨所悟入的,也是声闻圣者所共的。 「阿含经」说法的方便,与「般若经」有差别,但以空寂无戏论为归趣,也就是学佛者的究极理想,不可说是有差别的。 龙树的时代,佛法因不断发展而已分化成众多部派,部派间异见纷纭,莫衷一是。「中论」说:「若人说有我,诸法各异相,当知如是人,不得佛法味」!「浅智见诸法,若有若无相,是则不能见,灭见安隐法」。 也就是说,从阿含到般若,都是要回归到「以空寂无戏论为归趣」的目标。此一方向不可有所偏差。倘若舍弃了这一个目标,就「当知如是人,不得佛法味」。 印公导师在学佛三要叮咛,学佛者需要坚持「信、解、行、证」为修学的方法,如此就可以辨识所学的是否如法?或是走了偏差的路。 信心,不但是在先的,也是在後的;在学佛的历程中,信心贯彻於一切。约从浅到深的次第,(般若道)可析为三阶段:一、「信可」,或称「信忍」。这是对於佛法,从深刻的理解而起的净信。到此,信心成就;纯净的信心,与明达的胜解相应,这是信解位。二、「信求」:这是本著信可的真信,而发为精进的修学。在从确立信解而进求的过程中,愈接近目标,信心愈是不断的增胜。这是解行位。三、「证信」,或称「证净」。这是经实践而到达证实。过去的净信,或从听闻(教量)而来,或从推理(比量)而来。到这时,才能「悟不由他」,「不依文字」,现量的通达,这是证位。在大乘中,是初地的「净胜意乐」;在声闻,是初果的得「四证净」或「四不坏信」。一向仰信的佛、法、僧、戒,这才得著没有丝毫疑惑的彻底的自信。 而核心的修证,就要仰赖四圣谛作为圭臬。在成佛之道本书当中,导师如此教示: 四谛,就是「苦集与灭道」。这四者,经中称为「四圣谛」。人人都有苦恼,人人都有烦恼(集),为什麽偏说四圣谛呢?从事实来说:苦是人生世间的苦迫现实;集是烦恼,与从烦恼而来的业力;灭是灭除烦恼,不再生起苦果 ;道是戒定慧,是对治烦恼,通达涅盘的修法。 四圣谛是所有教派,乃至於大小乘共通的教法。初机学佛者,对於各种法门深浅无法觉了,那一个法门比较合适自己也无法分辨。当此之时,若欲上求佛道,从「信解行证」开始逐渐深入「四圣谛」,会是最稳健的方向。 学佛最忌好高骛远、贪求骛得。等到对於信解行证的修习方式熟练之後,也对四圣谛有了全面的了解,再来选择合适的法门也不迟。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