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一心以妙智 咸皆共思量 不能知佛智
#1
@Facebook
二、由於众多的教说,有内在的关联性,常从一端而说到其他。如衣服一样,提起衣
领(当然这是最适当的),拉住袖口,或扯到衣襟,都可以得到衣服的全体。但在一
般人,对一一法门的应机特性,一一法门的浅深次第,一一法门的相互关联,每被忽
略而□侗的觉得都是差不多的。这种杂多而又差不多的观感, 会引起相反的同一倾
向。有以为:彼此相同,所以一法就等於一切。这样,不需要广修遍学,一经一佛一
咒的佛法,大大的发展起来。其实是不能完满的把握佛法,取一滴水而弃大海,却自
以为大海都在这里。有的,不能完满的总持佛法,对自己多少理会的法门,赞扬到极
点,觉得这是最殊胜的,最究竟的。有了这, 就有了一切;或以为有了这,就不需
要别的。

成佛之道。自序。释印顺

*************************

导师在华雨集第一次「P-253~256」当中对於上述的缺失有直接而且重点的指导;用
来破除一般人「以小为大」、「以少为足」的弱点。

并不是「我信奉大乘」就真的是大乘,如果心量太过狭隘,只是以大乘自居;其实比
小乘还不如。所以要如何免除这类的问题呢?

有人说:我会读经,我藏经看过一遍,看过几遍的也有,但不一定有用。 要知道经
是佛说的,是应机说法的,经义有著多样的应机性。如自己去阅读, 或从师长那□
去听,这都是闻。无论是读是听,经上这麽说就以为这麽说,这问题可大了!

佛经中,佛说这部经是经中之王;那部经也说是经中之王,到底 有多少王呢!有的
经上说:这样理解,这样观察,才是正观,不作此观,就是观;可是其他经中,所说
的邪观、正观,又不相同,那又怎麽理解呢?有的 经说:一切圣人都从此来,非依
此法门,不能解脱生死、不能成佛;同样的话,又在别的经中说。所以经上这麽说,
我就这麽了解,那是不够的。

学佛的, 初学一部经,非常欢喜,肯定佛法就是这样。学了二部、三部……更多部
以後,却反而弄不清楚了。所以佛说:修学一切经法,要进一步去思惟;思惟了还要
修。思惟与修习,就是抉择。

说到「抉择」,就是「依大乘经,如理作意摄,一切加行道」。悟入法性的抉择方便
,含有『如理作意』与『加行』二义,这都是依大乘经的。经论所说作意,略有三类
意义:一是注意,如作意心所。二、作意是修定时,内心的 观想系念。三、这□的
作意,是思惟,思考抉择的意思。

平常说,学佛法有四条件:一、亲近善友(善知识);二、多闻正法(多多的听法)
;三、如理思惟(如理作意);四、法随法行,就是依法修行大乘经法,经如理思惟
,然後依著作止观的修行,就是一切加行道。

如理作意是什麽?经典有深、有浅;有究竟说,不究竟说;有尽理说,不 尽理说;
了义说,不了义说。究竟说是彻底的,不究竟说是不彻底的。尽理是说得很彻底圆满
的,不尽理是这麽说,其实是不完全如此的。例如说,吃饭能滋养身体,这是对的,
但是不彻底、不尽理的。如吃饭过饱,可能反而吃坏了 。可见这句话,是有相对的
意义,却不是彻底的。又如有人头上生有一块黑疤 ,就名之为黑人,其实别处都是
雪白的。世俗语言,大抵是不尽理的,经典随 俗说法,有些也是如此。

所以,对佛法要如理作意,要依彻底的义理来思惟, 如依不彻底的义理来思惟,那
就错了。不要以为经文如此说,就可以以此为标准!

佛的经典分二类:一是了义经,一是不了义经。了义经是究竟彻底的。如所说的,还
要再解说,再补充,这就是不了义的。所以如理作意,是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以了
义经义去如理作意,才能得到大乘法的究竟意义,也能解说 不了义经。如理作意是
思慧的作用,分别,观察,以获得佛法如理的正见。经 法虽多,如依了义经为准绳
,可得佛法深义与方便。摄持一切佛法,化繁为简,渐渐的脱略文句,而系念法义,
然後可以实行,可以从观察中显现法义。抉择的如理作意,能成就思所成慧。

思惟还是散心分别的,如能在定心中思惟, 依定心分别观察,这就是修所成慧;依
修所成慧,能得般若的现证法性。

佛法从阿含、中观、瑜伽以来,都说止观,都说分别、抉择,从闻到思,到修,然
後到证入。不过,不是什麽分别都可引入证悟的。

世俗的分别,止与观,即使有助於佛法的修持,也不能证悟法性。

佛法有特殊的观察——胜义观,能遮遣 我们的虚妄分别,这才能依分别而契入无分
别。依唯识学说,这就是要观察所取无性,能取非有,所取、能取都不可得。如理作
意,要从虚妄分别,现有能所取而实不可得去理解,了解决定,坚信不疑,成就深刻
的信解,才依之而起修。

加行是什麽意思?广义的说,加行就是一种功用,努力去做。依这一意义 来说修行
,修福、修慧都是加行。但加行有一特别意义,就是从凡入圣,所用思惟,观察;修
止,修(胜义)观,在没有悟入以前的一切,就是加行道。

从凡夫到成佛,唯识宗分成五道:

一、资粮道:广集无边福德、智慧资粮,菩萨要自利利他,备一切功德,所以凡是福
德、智慧,应尽量去修集。依唯识说, 这要修行一大阿僧□劫。

二、加行道:分四位,□、顶、忍、世第一法。四位时间不太长,就在一大阿僧□劫
的後期。

三、见道:经加行道的修习,现证法性,如实的体见了真理,名为见道位。

四、见道以後,随顺所悟而修习,名修 道位,要经二大阿僧□劫。

修到究竟圆满了,究竟成佛,就是第五、究竟道。 这□说的,是加行道,要依大乘
经如理作意,再经□、顶、忍、世第一法,渐 观二取都无所得,所修的加行,就是
唯识观。

一般说,先观所取性空;再观能取也不可得;达到了能取、所取都无所得,但还有无
所得的空相现前;等到空相也泯寂不现,那就证悟了。

依处与抉择,包括了闻、思、修;抉择是思、修二位。闻、思、修三阶段 ,古人譬
喻为:如人学习游泳,起初要抱木棒习游,如闻慧要依文句。渐渐游 了一时期,木
棒可以有时放下,有时抱著,如思慧的依於文句,或可不依文句 。最後不要木棒,
也会游泳了,如修慧的依义而不依文句。

这三阶段,第一阶段是闻,一定要依佛所说的教典,或是菩萨所说的。第二阶段是思
惟,依照经文,却慢慢地把经义原则化,简要化,把经文的要义,渐渐提纲挈领,了
然明白,当然还不能完全不依经论。到最後,依义而不依经论的文句,如法修习。
加行道,到了从思入修的阶段。


一心以妙智 咸皆共思量 不能知佛智

二、由於众多的教说,有内在的关联性,常从一端而说到其他。如衣服一样,提起衣领(当然这是最适当的),拉住袖口,或扯到衣襟,都可以得到衣服的全体。但在一般人,对一一法门的应机特性,一一法门的浅深次第,一一法门的相互关联,每被忽略而□侗的觉得都是差不多的。这种杂多而又差不多的观感, 会引起相反的同一倾向。有以为:彼此相同,所以一法就等於一切。这样,不需要广修遍学,一经一佛一咒的佛法,大大的发展起来。其实是不能完满的把握佛法,取一滴水而弃大海,却自以为大海都在这里。有的,不能完满的总持佛法,对自己多少理会的法门,赞扬到极点,觉得这是最殊胜的,最究竟的。有了这, 就有了一切;或以为有了这,就不需要别的。 成佛之道。自序。释印顺 ************************* 导师在华雨集第一次「P-253~256」当中对於上述的缺失有直接而且重点的指导;用来破除一般人「以小为大」、「以少为足」的弱点。 并不是「我信奉大乘」就真的是大乘,如果心量太过狭隘,只是以大乘自居;其实比小乘还不如。所以要如何免除这类的问题呢? 有人说:我会读经,我藏经看过一遍,看过几遍的也有,但不一定有用。 要知道经是佛说的,是应机说法的,经义有著多样的应机性。如自己去阅读, 或从师长那□去听,这都是闻。无论是读是听,经上这麽说就以为这麽说,这问题可大了! 佛经中,佛说这部经是经中之王;那部经也说是经中之王,到底 有多少王呢!有的经上说:这样理解,这样观察,才是正观,不作此观,就是观;可是其他经中,所说的邪观、正观,又不相同,那又怎麽理解呢?有的 经说:一切圣人都从此来,非依此法门,不能解脱生死、不能成佛;同样的话,又在别的经中说。所以经上这麽说,我就这麽了解,那是不够的。 学佛的, 初学一部经,非常欢喜,肯定佛法就是这样。学了二部、三部……更多部以後,却反而弄不清楚了。所以佛说:修学一切经法,要进一步去思惟;思惟了还要修。思惟与修习,就是抉择。 说到「抉择」,就是「依大乘经,如理作意摄,一切加行道」。悟入法性的抉择方便,含有『如理作意』与『加行』二义,这都是依大乘经的。经论所说作意,略有三类意义:一是注意,如作意心所。二、作意是修定时,内心的 观想系念。三、这□的作意,是思惟,思考抉择的意思。 平常说,学佛法有四条件:一、亲近善友(善知识);二、多闻正法(多多的听法);三、如理思惟(如理作意);四、法随法行,就是依法修行大乘经法,经如理思惟,然後依著作止观的修行,就是一切加行道。 如理作意是什麽?经典有深、有浅;有究竟说,不究竟说;有尽理说,不 尽理说;了义说,不了义说。究竟说是彻底的,不究竟说是不彻底的。尽理是说得很彻底圆满的,不尽理是这麽说,其实是不完全如此的。例如说,吃饭能滋养身体,这是对的,但是不彻底、不尽理的。如吃饭过饱,可能反而吃坏了 。可见这句话,是有相对的意义,却不是彻底的。又如有人头上生有一块黑疤 ,就名之为黑人,其实别处都是雪白的。世俗语言,大抵是不尽理的,经典随 俗说法,有些也是如此。 所以,对佛法要如理作意,要依彻底的义理来思惟, 如依不彻底的义理来思惟,那就错了。不要以为经文如此说,就可以以此为标准! 佛的经典分二类:一是了义经,一是不了义经。了义经是究竟彻底的。如所说的,还要再解说,再补充,这就是不了义的。所以如理作意,是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以了义经义去如理作意,才能得到大乘法的究竟意义,也能解说 不了义经。如理作意是思慧的作用,分别,观察,以获得佛法如理的正见。经 法虽多,如依了义经为准绳,可得佛法深义与方便。摄持一切佛法,化繁为简,渐渐的脱略文句,而系念法义,然後可以实行,可以从观察中显现法义。抉择的如理作意,能成就思所成慧。 思惟还是散心分别的,如能在定心中思惟, 依定心分别观察,这就是修所成慧;依修所成慧,能得般若的现证法性。 佛法从阿含、中观、瑜伽以来,都说止观,都说分别、抉择,从闻到思,到修,然 後到证入。不过,不是什麽分别都可引入证悟的。世俗的分别,止与观,即使有助於佛法的修持,也不能证悟法性。 佛法有特殊的观察——胜义观,能遮遣 我们的虚妄分别,这才能依分别而契入无分别。依唯识学说,这就是要观察所取无性,能取非有,所取、能取都不可得。如理作意,要从虚妄分别,现有能所取而实不可得去理解,了解决定,坚信不疑,成就深刻的信解,才依之而起修。 加行是什麽意思?广义的说,加行就是一种功用,努力去做。依这一意义 来说修行,修福、修慧都是加行。但加行有一特别意义,就是从凡入圣,所用思惟,观察;修止,修(胜义)观,在没有悟入以前的一切,就是加行道。 从凡夫到成佛,唯识宗分成五道: 一、资粮道:广集无边福德、智慧资粮,菩萨要自利利他,备一切功德,所以凡是福德、智慧,应尽量去修集。依唯识说, 这要修行一大阿僧□劫。 二、加行道:分四位,□、顶、忍、世第一法。四位时间不太长,就在一大阿僧□劫的後期。 三、见道:经加行道的修习,现证法性,如实的体见了真理,名为见道位。 四、见道以後,随顺所悟而修习,名修 道位,要经二大阿僧□劫。 修到究竟圆满了,究竟成佛,就是第五、究竟道。 这□说的,是加行道,要依大乘经如理作意,再经□、顶、忍、世第一法,渐 观二取都无所得,所修的加行,就是唯识观。 一般说,先观所取性空;再观能取也不可得;达到了能取、所取都无所得,但还有无所得的空相现前;等到空相也泯寂不现,那就证悟了。 依处与抉择,包括了闻、思、修;抉择是思、修二位。闻、思、修三阶段 ,古人譬喻为:如人学习游泳,起初要抱木棒习游,如闻慧要依文句。渐渐游 了一时期,木棒可以有时放下,有时抱著,如思慧的依於文句,或可不依文句 。最後不要木棒,也会游泳了,如修慧的依义而不依文句。 这三阶段,第一阶段是闻,一定要依佛所说的教典,或是菩萨所说的。第二阶段是思惟,依照经文,却慢慢地把经义原则化,简要化,把经文的要义,渐渐提纲挈领,了然明白,当然还不能完全不依经论。到最後,依义而不依经论的文句,如法修习。 加行道,到了从思入修的阶段。

Tue Oct 31 06:34:24 201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