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佛法的多彩多姿,适化无方 ,凡不能统摄总贯,不能始终条理,都会犯上偏
取部份而弃全体的过失。这种家风,使佛教走上空疏贫乏的末运!
佛法的统贯条理,对於一般信众的持行来说,原是不能苛求的。但宏传佛法的大德们
,是不能不有的必要胜解。这才能应机说法,而始终保持佛法的完整性 ,不致於落
入杂乱与偏向的窠臼。
成佛之道。自序。释印顺
**********************
学佛,不能够扬弃佛学,学理应建立在对於佛学的认知和实践上。认知,是「义解」
,也就是四依法当中的「依义不依语」。而实践就是将这些所学得的之道,实际上运
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去实践,实际上去验证然後反省思惟,才能够确实作到「依了义不
依不了义」。
舍去佛学而学佛,是盲修瞎炼,以盲导盲;舍去行证而学佛,则只是冬烘之徒。
所以,印顺导师在论佛学的修学(法光学坛第四期[2000]页3-18)一文当中揭示:
说起佛学,应该有两方面的含义:第一,佛学是佛法的修学,佛法的实践。
释尊教示我们,修学佛法,不外乎「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三学」
。声闻乘的比丘戒,名为比丘学处。大乘的六度、四摄,名为「菩萨学处」。在三学
、六度的学程中,名为「有学」。到了解脱生死,圆满菩提,学程完毕了,名为「无
学」。从这佛法以行证为本来说,佛法之学,就是佛法的实践。
但为了实践的佛学,不能不有义解的佛学,理论的说明的佛学。释尊的教导学众,称
为「教授」,「教诫」;约内容说,名为「法(达磨)□奈耶」;其後集成经与律。
对於法与律的分别抉择,释尊与大弟子们,早就开展了论义,称为「阿□达磨,阿□
□奈耶」。特别是法义的分别,经弟子们大大的发扬,终於独立成部(论),与经、
律合称为三藏。
经、律、论三藏,是文字章句的纂辑,是释尊一代教义的集成,但内容不外乎三学(
六度)。
所以古德说,从三藏的偏重来说,经是明定学的,律是明戒学的,论是明慧学的。在
实践方面,戒、定、慧学如鼎的三足一样,是不可偏缺的。在义解方面,经、律、论
也一样是不可偏废的。这才是圆满的佛学,中正的学佛之道。
行证的佛学,义解的佛学,也可说有浅深。因为在修学的学程中,闻、思慧位,主要
是义解的佛学;思、修慧位,主要是行证的佛学。
可以说:教义的佛学,是为了初学;行证的佛学,是为了久行。这就是『楞伽经』所
说的说通与宗通了。但在完整的佛学中,这不但是先後次第,而且还是相依相成,如
依言教而引入行证,从行证而流出言教。佛学是不能离此二方面的,所以说:「佛正
法有二,谓教证为体,有持说行者,此便住世间」。
太虚大师为我国近代的大师,他倡议的佛学院,晚年修正为:一、律仪院,二、教理
院,三、参学处(定慧实习)。教理院的修学,主张从五乘共法,到三乘共法,再进
学大乘不共法。大乘法中,分为三系,也就是在『中观』与『瑜伽』外,增入中国特
别发扬的法界圆觉学□□台、贤等义学。这一修学次第,戒定慧三学,理解与实践,
都圆满无缺,与印度传统的佛学修习法也相近。如中国佛教而能开展出这样理想的佛
学院,这是足以媲美那烂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