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传统上,中国的唯识还是以玄奘的八识为主;九识算?
#1
@Facebook
传统上,中国的唯识还是以玄奘的八识为主;九识算例外。八识或九识的争议在唐朝
玄奘的时候就已经浮现出来;当然到最後因为玄奘大师请回瑜伽师地论原本翻译,所
以基本上算是底定在一尊,以八识为主;只有玄奘所主张的八识具备「染净转」的论
点,古早真谛提出的九识是没这个东西的。

主要的差异就是,真谛认为有九识,九识是实有,由九识生出前八识;而玄奘认为不
存在九识,只有八识,八是有污染称为阿赖耶识,去除污染之後还净「转识成智」就
还原成为「如来藏识」。

所以,转识成智只是用在八识论上面;如果采用九识论,那就变成本有,不是「转依
」的关系。所以在谈论八识或是九识的时候,要先搞清楚自己所依据的是那一套系统
。

除了八识论、九识论以外,也曾经出现十识论,但是大多不承认。在中国主流的唯识
当中连九识的立论都很难站得住脚,何况十识论?玄奘在那烂陀寺以「制恶见论」确
立八识论的地位,依此大破「破大乘论」。关键就是「八识的转识成智」这个论点的
建立。

依天台妙法莲华经文句解释法师品,或有言说,「外面的东西这样看了之後,意识将
它收入,用心在内在去思考,第六识。」这个称为「想阴」;而能够做这样的事情的
,称为「行阴」,那就是第七识。

唯识家认为,行阴和无明是互相影响增长的;而造作的都收入八识当中储存,作为轮
回的根本。

第七识是执取,遍计所执有;所以是无明、我见的根本。

⊙於八十亿劫,以最妙色声:八十亿劫,表於八识;妙色即是香华等物;妙音即是种
种音乐,以诸世间最妙色声。

八十亿是譬喻,表示八识。我们若要说时间是很长,我们用八识。眼、耳、鼻、舌、
身、意,这就是六(识),再深入,那就是第七识。外面的东西这样看了之後,意识将
它收入,用心在内在去思考,第六识。我要的,所以我用心计较,要如何争,要如何
取,不择手段,这就是去造业了。

若是看到外面苦难人多,看到这个境界,收入内心来,要如何去帮助他们?用种种方
法帮助,想,这个悲智双运,这是第六识。

第六识它会思考,是要造福,或者是去造恶?这就是在第六识。造了,行动了,造福
人群,收回来的种子,那就是在第八识,这我们大家都知道。

八识,众生执著轮回根本;受业力所持。所以,所谓的「漏尽」就是在八识当中的业
力种子全部消弭。玄奘在这边的解释就是「由染转净」,因为「净无种子」所以不再
受果报业力身。称为成佛。

金刚三昧经曰:「诸佛如来,常以一觉而转诸识,入□摩罗。」辅行三之一曰:「□
摩罗九识,名清净识。」宗镜录五十六曰:「阿摩罗,翻无垢识,体非一异,名真如
识。」旧译家以为阿赖耶识之外别有此识,而建立九识,新译家谓此是阿赖耶识果上
之名,不别立此识。唯识论三举第八识之异名:「或名无垢识,最极清净。」云云,
以为八识之异名。

旧称阿梨耶。译曰无没。有情根本之心识,执持其人可受用之一切事物而不没失之义
。新称阿赖耶。译曰藏。含藏一切事物种子之义。又曰室。谓此识是一身之巢宅也。
盖此识中所含藏之种子为外缘所打而现起,以组织其人之依(外界)、正(身体)二
报「三界唯一心」之义,即由此识而立。

唯识述记二之末曰:「阿赖耶者此翻为藏。」慧琳音义十八曰:「阿赖耶者,第八识
也,唐云藏识。」

起信论疏中本曰:「阿梨耶,阿赖耶,但梵语讹也。梁朝真谛三藏,训名翻为无没识
。今时奘法师,就义翻为藏识。但藏是摄义,无没是不失义,义一名异也。」

大日经疏二曰:「阿赖耶,义云含藏,正翻为室。谓诸蕴於此中生,於此中灭,即是
诸蕴巢窟,故以为名。」同十四曰:「阿赖耶是房义,是盛受义。」

法华玄义第五下曰:「若地人明,阿黎耶是真常净识。摄大乘论云:是无记无明随眠
之识,亦名无没识,九识乃名净识,互诤云云。」可见陈隋之间,地论师与摄论师,
关於阿梨耶之真妄,互有所诤难。又据此可知九识为真谛一派之摄论家所立。玄奘门
下,依瑜伽等,唯建立八识,说阿摩罗无垢识,兼第八阿赖耶之识性,或谓为取第八
之净分而名之者,非识体有九也。

若依据真谛的主张则是,待八识也要消灭之後,就可以成佛;没有转识成智这个说法
,转识成智这个说法在玄奘的八识论才会成立(如上面的图表说明)。所以两者个立
论是有差距的。在读唯识的时候,要先搞懂依据的是那一套理论;才不会混淆不清。

印顺导师在「佛法概论」当中,依据阿含经认为其实只有六识是确实有的,第七、第
八都只是在意识上作用的区别。如果我们比照前五识来看,前五识都是有「尘、根、
识」三个阶段,去接触外界的尘,能够接触的体,和能够辨识这是什麽样的尘境的识
。对比在「意识」上也有「尘、根、识」三种,所以「法尘」对应出来就成为八识论
当中的第六识,就是心所;而能够接触的根,就八识论当中的第八识,又称为心王;
而去辨识这些法尘的作意,称为八识论当中的第七识(也列入心王)。

心所有法,指系属於心(巴利语;梵语:Citta),与心相应,依心(识蕴)而起的
心理现象与感受。五蕴中的受蕴、想蕴,以及行蕴(思),为心所法,心相应法。

八识心王:眼、耳、鼻、舌、身、6.意识、7.末那识(意根)、8.阿赖耶识(如来藏/藏
识/真识) 。

所以印顺导师在佛法概论当中讲得比较直接一点:

佛教後期,发展为七识说,八识说,九识说。佛的区别识类,本以六根为主要根据,
唯有眼等六根,那里会有七识、八识?大乘学者所说的第七识、第八识,都不过是意
识的细分。

古代的一意识师(见摄大乘论),以意识为本而说明诸识,以为意识对外而了别五尘
时,即为一般所说的前五识;意识又向内而执取根身。这向内而执取根身的,即等於
一般所说的阿陀那识。此意识为本的意识,应为从意而生的意识,不只是六识中的意
识。

意为认识作用的源泉:根是生义,如树依根而发枝叶;六根能发识,所以称根。平常
说:依眼根生眼识,……依意根生意识,这还是大概的解说。精密的说:意根不但生
意识,而且还能生前五识。所以凡能生认识的心理根源,都称为意根;而从此所生的
一切识,也可总名之为意识。意为认识作用的根源,研究此发识的根源,佛教有二派
解说不同——也有综合的:

一、主张「过去意」,即无间灭意。以为前念(六)识灭,引生後念的识,前灭识为
後起识的所依,前灭识即称为意。

一、主张「现在意」,六识生起的同时,即有意根存在,为六识所依。如波浪汹涌时
,即依於同时的海水一样。此同时现在意,即意根。所以意的另一特徵,即认识活动
的泉源。

依根本教义而论,意根应该是与六识同时存在的,如十八界中有六识界,同时还有意
界。

所以,依据印顺导师的解释,也就是五蕴、六处、十二入、十八界的世尊的一切空的
说法:

五蕴:色、受、想、行、识,分为色、心二法,色法一、心法四,五蕴即万有,五蕴
皆空。

六入:即六根,色法五、心法一(即意根),六入亦空。

十二处:即六根、六尘,色法十一、心法一,十二处亦空。

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色法十一、心法七,十八界皆空。

这种解释会比较接近於无我论的传统;而在入楞伽经中说的「无我如来藏」的依据也
是这个主张。
Thu Dec 21 21:35:26 201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Re: 传统上,中国的唯识还是以玄奘的八识为主;九识算?
#2
@Facebook
谢谢分享,唯识的东西感觉蛮有趣的
Sun Dec 24 10:45:45 2017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