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温习阿毗达摩】44 四境色 玛欣德尊者开示 好,那现在我们先来讲四种『境色』。这里的『境』就是环境、外境的意思。 外境,是由於它可以给我们体内的眼、耳、鼻、舌、身所感受的,所以我们称为『境色』。这些『境色』是作为跟它们相应的根、识所对应的。 颜色,它是我们眼识,我们平时所说的:「眼睛所看到的。」就是属於颜色。 颜色,巴利语叫作r?pa,所以我们知道,这里的r?pa跟我们刚才讲到的『作为色法的r?pa』它的意思是一样的,一切的物质现象也称为『色』。颜色的特相是「撞击『眼净色』」,我们刚才所说到的撞击,如果用我们现代比较容易理解的语言,当然这种语言不是很准确的,那就是『颜色它可以冲击我们的眼睛』。它的作用是「作为眼识的『所缘』」。这里的『所缘』呢,又是一个名相了!『所缘』是什麽意思?『所缘』就是我们所说的对象,我们的心所对应的对象、目标,这个叫作『所缘』,如果我们直接说就是「作为眼睛所看的对象」。它现起,就是表现为「作为眼识所对应的外境」。它的近因是「在同一粒色聚里面的四大」。 我们再看第二个是『声音』。声音,巴利语叫作sadda,它的特相是「能够撞击耳净色」。用一种不是很准确,但是很容易理解的方法来说,就是说『它可以冲击我们的耳朵』,使我们耳朵能够听到声音。它的作用是「作为耳识的对象」,就是我们所说:「耳朵听的目标」。它表现为「耳朵所对应的境」,就是我们耳识之境。最後一个是近因,它的近因是「四大」,也就是地、水、火、风。因为声音,即使是我们平时所说到的声音,它也不能够单独存在,它必须得依色聚而存在。 我们所说到的色聚,我们不能理解为:「喔!一粒色聚里面这一部分叫作地,这一部分叫作水,这一部分叫作火,这一部分叫作风,这一部分叫作颜色……..」不能这样理解。我们现在看,假如这是一块石头,这石头它的硬是属於地界;它能够黏结成石头是属於水界;它的温度是火界;它的支持是属於风界;它本身的成色是属於颜色;它发出的气味是属於香;它的味道是属於味;它的营养素是属於食素。 然後我们把这块石头再剖成两半,它还是这麽样具备这样的地、水、火、风、色香、味、食素是不是?然後我们再把它剖,一直剖、一直剖……..一直分,分到不可再分,其实还是这麽样,它能够成形的还是属於地界;黏结的还是水界;它的温度是属於火界;它的支持是属於风界;它的颜色是属於颜色;……..其实色聚是这样理解的,我们不能够说在一粒色聚中这一部份是你的,那一部分是我的,你不要干涉我,这麽样……..(众笑) 第三是香,巴利语是gandha,gandha也可以翻译为气味。之所以称为香,这个是中国古代的翻译,gandha本身的意思是也包括很好的香味,比方说sugandha是很好闻的气味;dugandha就是很臭的巴利语,所以gandha的意思就是我们所说的气味。它的特相是「撞击鼻净色」。作用是「作为鼻识的所缘」。表现为「作为鼻识之境」。近因是「四大」。 第四是味,rasa,味就是味道。味道的特相是什麽呢?它能够撞击舌净色,也就是我们舌头所□到的,我们的舌头能够知道的、辨识得到的是属於味道的特相,一般我们表现为酸、甜、苦、辣这些。作用是「作为舌识的所缘」,就是舌识的对象,作为我们舌头认知的对象。表现为「舌识之境」,就是舌识的外境。近因是地、水、火、风的「四大」。 那我们看之前所讲到的地、水、火、风,跟现在讲到的颜色、香、味,还有食素,它们构成了我们所说的『八不离色』。 食素,巴利语叫作oj?。它的特相是「食物里面的营养」。其作用是「维持色法」。表现为「能够滋养色法」,或者说「一切物质里面的营养,它能够取到维持色法存在的作用」。 (弟子依照开示录音打字,未经尊者审阅同意发表) 阿毗达摩藏是上座部佛教重要的典籍,此主题由业处导师玛欣德尊者演讲。 按照各主题内容分成短小精悍的章节,便於贤友们在日常收听所需了解的主题。 佛历2559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