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新信

 
诸比库,应当了知色,如果不了知色的话,那麽这位禅修者在如来的教法当中不能□
#1
@Facebook
标题: 诸比库,应当了知色,如果不了知色的话,那麽这位禅修者在如来的教法当中不能够成长,不能够提升,不能够得到成就。
记得,在我们上课之前,我们大家一起合掌来礼敬我们的佛陀、我们的世尊: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sambuddhassa.(3遍)


【每日温习阿毗达摩】47 复习色 玛欣德尊者开示 在我们上课之前,我们大家一起合掌来礼敬我们的佛陀、我们的世尊: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sambuddhassa.(3遍) 各位尊者,各位法师,各位居士们晚上好,我们下面将继续来进行阿毗达摩的学习。 在昨天晚上就学习了『什麽叫做色法?』。而色法呢,佛陀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四大』,还有第二类是『四大所造色』。其中四大就是地、水、火、风,而四大所造色包括了二十四种,其中十四种称为真实色,而十种称为非真实色。 那所谓的『所造色』到底是什麽呢?其实就是我们平时接触过的,我们身体里面有的,我们在身体内外都存在的,比如说: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这些触所缘,还有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些都是属於『所造色』。 那昨天晚上我们大家又一起探讨了『如何来修习四大』。修习四大的方法根据佛陀的教导,有两种修习的方法。第一类呢,就是在《大念处经》里面教导的简略法。简略法呢,也就是我们可以根据《法聚论》里面把四大分为十二个特相的方法,我们可以像佛陀教导的方法一样:『於此身中,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其中地界有六个特相,它们分别是:硬、粗、重、软、滑、轻。水界有两个特相,它们是:流动与黏结。火界有两个特相,它们是:热与冷。风界有两个特相,它们是:支持与推动。 那麽,这十二个特相构成了四大,我们在这个身体里面依次的,很有系统的一个接一个的辨识在这身体当中的十二个特相。当我们可以辨识了之後呢,我们再把这十二个特相分为四组,分为四组来依次的辨识。当我们可以在这个身体里面辨识到四大之後呢,我们又可以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就是我们可以在修行四大到达近行定之後呢,我们再转修其他的『止业处』,培育定力。因为在《清净道论》里面很明确的说到:『修行四大,取的所缘对象是自性法,是不能达到禅那的。』只能够达到近行定。 如果呢有些禅修者他为了要培育强而有力的定力,它可以先修其他的『止业处』,他可以依照从四大而培育起来的近行定,这种定成为他的根本定,然後再转修『三十二身分』,或者转修『白骨』,转修『白遍』,这些业处呢,也就是禅修的法门、禅修的方法可以达到禅那。当他有了禅那呢,他再重新修一次四大,他再做为修他的观和门,就是修Vipassan?的门。 第二种方法就是当他在修四大证得了近行定,达到近行定之後呢,他再尝识破身体里面的组合这种方法,去直接用四大来见到色聚,之後再慢慢的去辨识色聚里面的究竟色法,从此开始修『色业处』。『色业处』的意思就是说取色法、取身体为对象来修行的法门,修行的方法。这是进行转修Vipassan?,也就是修行培育观智的开端。 至於说第一种方法就是用四大为根本业处,然後再转修『止业处』,我们在这里就不详细讲。因为我们讲阿毗达摩,它主要是跟修『观』有关系。以後等我们下一期的阿毗达摩,我们在讲到了禅修的时候,我们再讲如何通过四大来培育定力,然後再转修『止业处』,一直达到禅那。我们现在呢就是从第二主方法,当我们在这个身体里面一直修四大,等身体变得透明、变得像水晶,或者说像玻璃、像冰块这麽样之後呢,我们如何来破除这个身的聚合,然後见到色聚。见到色聚之後呢,我们再来逐一逐一辨识色聚里面的究竟色法。 那我们在上次讲到了,任何的色聚它都有八个最基本的成分,它们分别是:地、水、火、风这四个称为四大,还有另外那四个分别是颜色、香、味、食素这四个是属於所造色。我们说称为色聚的呢,为什麽称它为色聚?或者说,我们在上次讲到了,佛陀说:「诸比库,应当了知色,如果不了知色的话,那麽这位禅修者在如来的教法当中不能够成长,不能够提升,不能够得到成就。」为什麽呢?因为我们平时看到这些物质现象,物质现象往往是(聚合的)『概念』,正是因为我们常常给『概念』欺骗,所以我们要见到究竟色法;要见到究竟色法呢,我们就要破除『概念』。如果一位禅修者他即使见到了色聚之後呢,他见到的还是『概念』,『概念』它还有密集的特性,因此我们修『色业处』就是要破这些密集,巴利语叫作ghana。 (弟子依照开示录音打字,未经尊者审阅同意发表) 阿毗达摩藏是上座部佛教重要的典籍,此主题由业处导师玛欣德尊者演讲。 按照各主题内容分成短小精悍的章节,便於贤友们在日常收听所需了解的主题。 佛历2559年11月3日

Tue Jan 09 22:10:26 2018
回覆 | 转寄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